神命定的路之我見 (林鴻 弟兄)
語音檔下載: 201310BFA
讀經:
太十六18,弗四11~16,五25~27,啟十九7~9
綱目:
一 神命定的路不是選項,乃是聖徒人人必須走的路。
二 神命定的路不是召會人數加多之路,乃是豫備新婦之路
三 神命定的路乃是得勝者之路,其中包括:真理的構成、過神人的生活、與照著神牧養。
1新路乃是藉禱、硏、背、講被真理構成的路。
2新路乃是過團體神人生活的路。新路實行的基礎,在於晨晨復興、日日得勝。
3新路也是照著神來牧養,帶進召會繁增的路,而非天然的工作。
四 召會中所有的服事者應當責無旁貸,與奮力活動的神合作,並配合。
五 今日的召會生活急需建立新路的模型:
1例一1986-1987主僕李弟兄在臺北盼望訓練學員能建立模型。
2例二1989主僕李弟兄盼望下鄉開展能建立模型。
3例三1992主僕李弟兄在安那翰召會盼望參加活力排訓練者能建立模型。
六 以弗所書四章11-13節恩賜者成全的工作,需要藉著神命定的路來達到:
1傳福音者,應成全聖徒們週週出外訪人,傳揚福音。在召會中建立福的架構。
2牧人和教師,應成全聖徒們週週餧養、並教導初信者。在召會中建立家、排的架構。
3申言者,應成全聖徒們週週申言,學習同被建造。在召會中建立區的架構。
4使徒,應成全聖徒們顧到全地的開展,栽種召會樹,並實行相調,建造基督的身體。
七 所有召會中背負責任的人,應當以經常激勵、鼓勵、並帶領聖徒們一同堅定持續、並殷勤勞苦的實行神命定的路,為召會中服事之首要。
八 期待這末了的時代,人人都能得成全,作新約職事的工作,建造基督的身體,直到我們眾人都達到了以下三項結果:
1達到了信仰上並對神兒子之完全認識上的一。
2達到了長成的人。
3達到了基督豐滿身材的度量。
九 願神祝福祂的恢復,在這末了的時代,因著我們的忠信,基督的身體能全面的被建造起來,使新婦能豫備好,迎接主的回來。
信息摘要:
二○一三年新北市召會區負責弟兄成全訓練
建立福的架構-神命定的路之我見
前言
建立福的架構就是一鼓士氣,在於你建立不建立。你不建立就絕對建立不了;你想走便宜的路就絕對建立不了;再難,如果你想建立,你覺得在召會中你要盡力去建立,我告訴弟兄們,就一定能建立。
背景描述
我在的那個會所,八年前我去的時候,四十歲以下,進到配搭裏的只有一位青年人。沒進到配搭裏的有幾個呢?我根本都看不到一個,真的是看不到青年人。
我在原來所在的會所,我幾乎是最年長的,除了一個弟兄比我年長外,全部都比我年輕。這是絕對老化,事奉的人老化,沒有年輕人。所以這幾年講年輕化最強的,我不敢說我是頭一個開始的,但原則上我也是起頭講的其中一個,我之所以要講是因為有感而講的。還不是得了甚麼啟示,看見主的恢復要注意年輕人。你想想看這樣的一個結構會傳福音麼;這樣的一個結構容易傳福音麼;這樣的一個結構有士氣去傳福音麼。
普遍的難處
四年前,眾召會注意到傳福音,盼望得人,但是幾乎沒有那一處召會去注意建立福的架構。你可以傳福音帶人得救,可以有很多方法帶人得救,但是你沒有一個負擔去建立福的架構。因為建立一個福的架構代價太高了,高在那裏?高在你自己要出去,不建立福的架構你可以不用出去!
信息綱要的由來
李弟兄帶領新路直到今天,原來我似乎懂、又好像不懂,有操練、又停下來,有往前、就回頭。人若要問我,我可以說一篇,人要再問,又很虧虛,講不出所以然來。一位在美國的全時間同工,問我甚麼叫作活力排?你們所在的地方實行的情形如何?我就很簡單回答他:「活力排不是這樣,也不是那樣,活力排根本是得勝者的路,我們都不敢講我們是活力排,就像誰敢說我是得勝者呢?」我羨慕作得勝者!我渴望成為得勝者!但沒有一個人敢誇口說,我是得勝者,那是不一樣的。
更重要的是改觀念
今天改觀念更重要,今天你決定作就作了,不要再問了。這根本就是已經決定的事,這不是一個選擇的事。美國一位弟兄站起來說:「要看看你是幾個人,不是三個人根本就不是活力排!」後來我就直接問:「很多人的小排和活力排有甚麼不一樣呢?」請問李弟兄帶小排的實行,那些的交通,有任何一點是「不活力」的麼?李弟兄說我們的小排聚聚聚,是大會換小會、換湯不換藥,已經給我們很多責備了。在美國原則上是沒有小排聚會的,大部分沒有。
活力排的產生
李弟兄在九二年帶着一些人操練了一年,剛開始帶領他們操練時還是十二個人、十個人分一組(排)。一年後,我相信主僕人的答案是這一個,活力排到底要怎麼往前,這樣作有甚麼用呢?有人得救麼?有人進到召會生活麼?沒有啊!那時有一對白人牧師夫婦,到一個根本沒有基督徒的地方,他們就在那裏挨家挨戶的訪問人,結果在短時間內五十位白人進到他們的聚會。李弟兄講活力排,說「破冰」,是用他們的字眼,「潛入深處」是用他們的字眼。
後來到了九三年,活力排的訓練,李弟兄就下了定義,活力排乃是由一個勝過撒狄的死沉,勝過老底嘉的不冷不熱,勝過衰老信徒的不結果子開始的,這一個人,是要絕對為着主的恢復擴充的人而產生。然後他去找同伴,分別把他所找的同伴列名成冊,而藉着與他們透徹的交通、透徹的禱告、彼此的認罪,且為他們所關切的人代禱。一週拿出時間,去拜訪、接觸他們的福音朋友,慢慢帶人得救,到了某種人數的時候,把他們聚集成排。帶他們到召會的聚會中申言。
召會沒活力、召會就沒路
這麼多年我們是操練活力排,不是已有活力排,因為我們根本不是活力排,我們只是在學習活力排。活力排根本是得勝者的組成。既然不是我們就學習吧!主的僕人帶領我們走神命定之路所開的處方,總之就是:「召會沒活力,召會就沒路!召會再不得新人,召會就沒路!新人不被成全,召會就沒路!我們不僅僅是一班聚會的基督徒。」主在祂的復活裏,沒有叫信徒們一直的聚會,祂說:「你們要去!」因為天上地上所有的權柄都已經賜給了祂。主囑咐門徒們要從耶路撒冷、猶太全地、撒瑪利亞直到地極,作祂的見證人。當保羅被神呼召的時候,要他遠遠的往外邦人那裏去。早期的門徒們,因着災難,耶路撒冷大遭逼迫,門徒們四散,那些分散的人都往各處去傳神的話為福音。
神命定的路不是選項,乃是必須走的路
今天召會生活裏,傳福音的確很少很少,少到幾乎都沒有了。這就是為甚麼我們的召會生活沒有動力的原因,也就是為甚麼我們的召會生活不能往前的原因。這麼多年來主的僕人教導活力排,只是一個傳福音的工作麼?九六年的年底,當他講活力排的工作,他說:「我的新路就是禱、研、背、講。」,他說當我們去接觸新人的時候,必須要用我們構成的真理、高峰的真理,像教小學生一樣的來教導。甚至當我們傳福音的時候,還要去傳講高峰的真理。福音的內涵要聯於「神成為人、人成為神」這個高的真理。主的僕人講神命定的路,剛剛開始還是強調晨晨復興、日日得勝。這個就是活力排的神人生活。活力排一點沒有離開真理的構成,活力排一點沒有不聯於神人生活。活力排不是僅僅一個工作,不是一個僅僅有效帶人得救的路。
這是帶頭走的路
一九八六年李弟兄就回來帶領新路,藉着全時間訓練來操練這路,八七年底四個架構就出來了,八七年的十一月八日台北市召會就開始分區聚會,福、家、排、區的架構形成,開始生、養、教、建。
八九年,李弟兄回到美國。九二年他開始帶活力排,九三、九六年他又帶活力排,九七年他就離世了。活力排不是我們的一個選項可走或可不走。我不走也可以得人,今天你肯走,走就走了啊!建立福架構,你去建立不就建立了麼?建立福架構,還需要甚麼建立的方法啊!就去建立就是了。建立福架構最大的障礙,就是在座的弟兄們。因為你們不肯走,這個一走可不得了,你已經參加事奉聚會、禱告聚會、小排,然後追求、主日早上申言。哎呀!現在是已經彀忙的了,難得有一天休息,何必再去幹呢?因為你這一轉下去啊,對你可能就是惡性循環下去了。想想看啊,那個代價,不是聖徒出不起,是你出不起。四年前我們說「下去」的時候,那時候就成功了,福的架構就建立了。現在只是說「越下去」,大家的配搭就越甜美,「越下去」大家就越肯出代價。難是難在誰?是難在你,這是帶頭走的路。
得人只有一條路,就是「去」
神命定的路不是一個選項,你可走、你可不走,你可以用這種方式走,我也可以用別的方式走,如果你是這種觀念,你就絕對不會走,當主的僕人講新路的時候,他先說新路的新,不是方法的新,乃是神就是新。就是神的路。人的路是很天然的路,很多辦法的路,很多方便的路;得人只有一條路,主耶穌在地上的時候,祂先打發十二個使徒出去,人多了,來不及了,又打發七十個人兩個兩個出去;在祂復活後,祂沒有呼召人,祂說:「你們要去。」
「命定」就是捨此以外就沒有別的
九六年七月份台島的弟兄們最後一次和李弟兄在他的家裏談話。十一個月後他就被主接去。在那一次的聚會裏,他嚴嚴的責備同工們,他說根據他的觀察,我們現在又在召開大會,沒有好好的一個一個出去傳福音。李弟兄給它取名叫神「命定的」,「命定」就是捨此以外就沒有別的,「命定」就是你不走是不行的。我們是走主恢復的路,你不去走,那怕你作的很成功,都不是神所要的。因為這條路根本是得勝者的路。我們還不是活力排,但是我們羨慕活力排,我們還在操練活力排,我們還在學着走。我們總該是一個往前的人,一個突破的人啊!神命定的路不是你的選項,不是可有可無的。
你的腳一定要踏下去
親愛的弟兄們,今天這個腳你一定要踏下去,你一定要踏,你不踏,主的恢復在你當地就沒有路。你一定要踏!
是豫備新婦的路
神命定的路,非僅繁增的路,乃是豫備新婦的路。李弟兄固然注意到繁增,但他更注意的是神命定的路,他從來沒有一篇信息的題目是「繁增的路」,他只講「神命定的路」,因為神命定之路是一定會繁增的。不僅僅是繁增的路,它乃是「豫備新婦的路」。
在真理構成上幫助聖徒
真理不走構成的路,根本沒走活力排。你怎麼服事教會在真理上被構成呢?
第一,一年七次特會全部藉着禱研背講幫助聖徒們進入這個時代性的說話、水流的信息。
第二,我們要讀經,藉着普遍的帶弟兄姊妹小組讀經、小排讀經。每週「經文」,「註解」,「禱讀」,與「說聖經」四條線,我們幫助聖徒們走讀經的路。
第三,我們每週主日給聖徒們上20~30分鐘的課;《生命課程》,《真理課程》。我們發現一件事,真的要成全的人都是主日來的,主日不成全,等他們都散了,很多人根本不會來,這些人主日都在的,我們應該把握機會成全他們。
今天神要的是新婦我們為何不去作呢?
活力排是得勝的路,就要被真理構成。你該要變,你觀念要變,神命定的路不是僅僅繁增而已,它是豫備新婦的路。
今天神要的是新婦,我們為甚麼不作呢?第一個要問的是你講的人作了沒,如果你講的人沒作,你就覺得不能講。主的僕人從一九八六年講到神命定的路,無論是講小排,無論講傳揚福音,無論講神人生活,無論講真理的構成,無論講相調,這些都是講實行面的,都是活力排的內容。
神命定的路乃是得勝者的路
得勝者的路,包括真理的構成、活出神人的生活、與照着神牧養。
第一,李弟兄九六年曾經這麼講的,新路就是禱、硏、背、講。
第二,李弟兄開始帶新路的時候,他強調,你要能週週叩門麼?你一定要過新路的生活-晨晨復興、日日得勝。這是活出神人的生活。
第三,神命定的路也是照着神牧養,要照着神來作,必須照着神來作!
你帶頭作神命定的路,至終你要發現神命定之路遠遠大過你天然的,我就用「果效」來說,何況這個會連於得勝者。
「責無旁貸」與奮力活動的神合作
在主恢復中,所有服事的人,特別是帶頭的人,就是召會中的長老、區負責,我們是「責無旁貸」。我們有一個責任-「責無旁貸」,是你不能推託的,主已經託付了,我們是「責無旁貸」的,我們當與奮力活動的神合作,並竭力配合。李弟兄為甚麼要用奮力活動的神呢?神需要奮力麼?祂根本不需要奮力的。祂奮力活動,是在你裏面奮力活動,你怎麼還不動呀!你還不肯呀!你是責無旁貸要與這奮力活動的神合作並配合。
「急待建立」新路的模型
八六、八七年的訓練
今日的召會生活「急待建立」新路的模型。一九八六、八七年,李弟兄藉着訓練來帶神命定之路的時候,他並沒有要學員把新得救的人帶到召會的聚會中。因為他發現召會整個老化了,若把新得救的人帶進去就被同化了。為着把新人繼續養在訓練者的手中,李弟兄就囑咐弟兄們作了生命課程。生命課程作完,他就囑咐,這生命課程是不需要你講的,你只要帶着新人「重讀」、「活讀」、「禱讀」。你們有沒有陪一個新人四十八課都讀完的?我們都不按圖施工。一直到八七年十一月八日,李弟兄覺得時候到了,纔把這些新得救的全部送到召會裏。李弟兄的心意是盼望建立一個模型。讓得救的人一開頭就是在健康的光景中得救。
八九年下鄉建立模型
一九八九年李弟兄帶領下鄉開展,還是盼望能建立模型。李弟兄要眾召會都在財物上配合,「禱告」上配合,「人」千萬不要配合。鄉鎮附近的大召會,原有的召會全部都不敢摸。李弟兄告訴我們,他是要建立模型的。當時的全時間也沒有作出模型,或說也不彀作出模型。但李弟兄盼望,我們是用神命定的路帶人得救,讓他懂得,得人的方式就是這一個,他就會以同樣的方式去帶別人得救,就產生出一種風氣,建立起一個模型。他生下來就懂得他要去傳福音,他也會傳福音,造成一種良性的循環。他看到的、經過的,就是這種的召會生活,他得救了就自然跟着別人去叩門傳福音,他帶得救的人,也這樣跟着他去傳福音,這就是李弟兄心中所要的。
九二年帶活力排建立模型
一九九二年李弟兄在安那翰,盼望參加活力排訓練者能建立模型。一九九二年八、九月,李弟兄差了一個同工,去參加訓練,回來後給他一個完整的報告,李弟兄佩服得不得了。李弟兄說我們的真理那麼好,實行卻這麼差。九二年開始李弟兄作活力排訓練的時候,李弟兄看看召會當時的光景,都聽他的信息,也都講他的信息,但根本就沒有人在動啊。李弟兄就只好帶活力排的訓練。四週後,他在安那翰一週帶一篇的信息,我們在台北也一週追求一篇,李弟兄題醒一件事,你聽了信息回去千萬不要作,我們在「試驗」。從八、九月到九三年國殤節特會,李弟兄講甚麼叫作活力排?李弟兄說,帶頭的不走,我就激發聖徒來走就好了。我們都是很懶的,不管你多有心,畢竟我們不是真正的得勝者:勝過撒狄的死沉,其實我們還是蠻死的;勝過老底嘉的不冷不熱,我們也常常不冷不熱,沒有那麼的奮興,勝過所有信徒之鬆懶不結果子,多少年都沒帶人得救了啊?在座的弟兄們,你多久沒帶人得救了?如果我們的召會生活都是許久沒有帶人得救的人,我們就是「帶不了人得救的」一種召會生活。
在葡萄樹上沒有老幹
我得救今年滿四十九年了,這十年來我沒帶一個人得救。我自我解釋,我托住他們就好了,我怕你們跟我的感覺是一樣的。主在約翰福音第十五章,說,我是葡萄樹,「你們」是枝子,祂不曾說你有些是樹幹,不必結果子,祂乃是說,「你們」是枝子(沒有人例外)。祂又說,住在我裏面的,這人就多結果子。那今天講神人生活的怎麼沒有多結果子呢?今天講真理追求的人怎麼沒有多結果子呢?這裏所說的結果子,就是「帶人得救、果子常存」。你為甚麼沒有帶人得救呢?你老了!所以從某一個角度來說,由這些人來帶領召會,召會有極大的危機。你要趕快說:「主阿,我非踏下去不可!」你還有甚麼路呢?今天若觀念不轉,根本不會動的。
成全的工作需要藉著神命定的路來達到
以弗所四章十一至十三節說:「祂所賜的,有些是使徒,有些是申言者,有些是傳福音者,有些是牧人和教師,為要成全聖徒,目的是為着職事的工作,為着建造基督的身體。」這處聖經一點不是說恩賜者來建造基督的身體。乃是說受成全的聖徒來建造基督的身體。我們常常想,這個人行麼?那個人能麼?因為我們從來不作成全的工作。以弗所說的恩賜者是要成全聖徒的,
四個小點:
第一,傳福音者的工作應在召會中建立福的架構,幫助人人週週出外訪人傳揚福音。
第二,牧人和教師的工作,應該在召會中建立家排的架構,幫助人人週週餧養並成全聖徒。
第三,申言者的工作,應在召會中建立區的架構,幫助聖徒們申言一同建造。
第四,使徒的工作,應在召會中,幫助聖徒顧到主的權益,出外開展,並與眾召會相調建立基督宇宙的身體。
召會的服事以實行神命定的路為首要
召會中所有背負責任的人,應當經常激勵、鼓勵、加強、並帶領聖徒們一同堅定持續、殷勤勞苦的實行神命定的路,並且以此為召會中服事之首要。召會中,甚麼是最重要的呢?我們常常談事奉,就以為作了甚麼,召會就好;我可以告訴大家,你作了甚麼不一定就好,常常是你不作也沒差。召會活動多得不得了,取代了週週傳福音。召會生活中首要的服事是甚麼呢?首要的服事就是激勵聖徒們要動;如果他動了,你就鼓勵他繼續動,加強他動。然後最重要的,是你要帶着他作。甚麼叫作帶着他作呢?就是你帶頭作。當你呼召:「弟兄姊妹阿,我們的時間都要分別出來,好好出外傳福音,我們召會已經定規了某某時候一同傳福音,好不好我們大家一同都來。」大家都阿們,心願單也寫了。但到了時候,你要第一個到,你要先坐在那裏等。弟兄姊妹會慢慢的、姍姍來遲,但是你不要搖動,看看三個禮拜坐在那裏覺得好像不行了,就要無疾而終了。不行,你要一直坐到主回來。你要有一個堅忍的心,帶弟兄姊妹沒那麼簡單的,若是呼召一下就能走得那麼好,那麼你也不會拖到今天了。是不簡單啊!所以我纔說,你要與奮力活動的神合作並配合麼?首要的就是這個!
期待如此行直到眾人都達到
我們期待在這末了的時代,人人都能得着成全,作新約職事的工作,建造基督的身體,直到我們眾人都達到了信仰上並對神兒子之完全認識上的一(這豈不是跟真理構成有關麼?)並且達到了長成的人(這豈不是跟生命長大、神人的生活有關麼?)更是達到了基督豐滿之身材的度量(不光生命要長大,還要繁殖擴增,有基督的身量。這跟照着神牧養是有關的)。其實,這三項都與牧養有關。達到信仰的一與牧養有關,神人生活也與牧養有關。這三者:啟示的高峰、神人的生活和照着神牧養,就能達到新的復興。
願基督的身體能全面的被建造起來
願神祝福祂的恢復,在這末了的時代,因着我們的忠信,基督的身體能全面的被建造起來,使新婦能豫備好,迎接主的回來。不要把主回來的豫言讀得那麼多,以為主的回來就是那樣。我告訴大家,聖經講得彀清楚了,主說祂要建造祂的召會在這磐石上,但是這個建造,在新約裏的解經就是以弗所書四章十一到十六節,那個建造很關鍵的,就是人人盡功用、人人受成全來直接建造基督的身體。也就是你帶得救的新人,他們會去傳福音,他們也會去餧養,因為今天餧養的材料都有了。然後他們也會看你是怎麼作的,他們也帶人怎麼作,然後他們也受成全,能在主日申言。然後長得不錯的時候,外頭有開展是不是也都去了呢?是遊牧式的開展也可以,或者就直接移民過去開展?人不能去,也可以禱告去、財物去。藉着各種的去,配搭起來,學習在各地建立一處一處的召會。就作了使徒的工作、作了申言者的工作,大家都這麼作,基督的身體就要建造起來,新婦就要豫備好,主纔能回來。我們讀聖經要注意,不光是這裏說的都要達到,以弗所書第五章那裏說到基督用話中的水來榮美新婦,好獻給自己作榮耀的召會,這新婦是已經除掉了斑點、皺紋的。再看啟示錄十九章,那裏說到新婦已豫備好,穿着明亮潔淨的細麻衣,這就是那些成熟的、得勝的,他們就是新婦啊!這也就是以弗所書四章十一到十六節所說光景。所以,今天若是人人都沒有盡功用,那怕你作得再成功都沒用。腳非踏下去不可!
簡短的見證
末了 , 要作一個簡短的見證。我們第一年(二○○九年)帶得救的存留率不高,所以經過了一年,與我們一同配搭的一位弟兄說,是不是同樣的時間我們分別出來,去注意餧養?後來我就在分享中說到,我們確實需要注意到餧養,不過到了傳福音的時間,我們還是專一的來傳福音,然後另外拿時間拿來餧養。因為照着主僕人的話,是叫我們要拿出兩個晚上。很多人可能不懂兩個晚上是甚麼意思,我解釋一下。
一九八六年以前台灣眾召會的週四晚上有一個真理成全聚會,還有一個主日晚上的擘餅聚會。李弟兄回來,為着大家不要那麼多聚會而不去傳福音、餧養人,他停了那兩個聚會。那個時候大家一週拿出兩個晚上傳福音。李弟兄說,當你帶一個人得救以後,你就要拿一個晚上去餧養新人。福、家、排、區的架構就是這樣成的。今天,不知不覺我們享受了應該要去傳福音的那兩天,但是我們就休息下來了。這叫墮落。我今天講的這些話是超過二十年的心得,自己體驗、自己走出來的心得。已過我們叫聖徒留意新浸的人有沒有進到召會生活,我就請總執事室服事的人打電話問,到底每個區新浸的人是多少,並且把名字寫出來。我剛剛拿到這份名單。這是我所在的區,已過從一月到上一週受浸的名單,有二十二位受浸。我們剛開始作時,一年浸不了幾個,現在二十幾個。你們可能會羨慕,我也很羨幕。但這不是一天會出得來的。更重要的是,有幾個來主日聚會?大家來核對一下,有九個人。你說怎麼不會繁增呢?我們沒有召開甚麼大會。我們有福音收割,但是我們不是搞甚麼大會。連福音收割都是一個區一個區出來展覽、作見證、講真理。我們只是請青年弟兄讓他們操練,我都不講的。我們主要配搭的弟兄都不講,全部給青年弟兄操練。明天我們有收割,講的人纔二十五歲。放心給他講麼?不用怕,講不好沒問題,因為得救根本不是在於他講,在於我們私底下怎麼帶,根本不用像以前怕講不好怎麼辦?我們現在兩週一次收割福音,每週一次出外傳福音,所以兩週共有三次與福音有關,甚至傳福音佔我們召會生活最主要的部分。上一週,竟然在沒有收割的福音聚會中我們受浸九位。
好,我的時間到了,決定了沒?如果沒決定,我今天就白講了。拜託,叫我今天所說的能彀有實際的實行和果效。
(林鴻 弟兄 2013/10/19 講於 林口養生村, 摘錄自網路)
2014/09/22
突破召會年輕化的障礙
突破召會年輕化的障礙(一)聚會篇
當我們在讀經小組與家聚會中照顧青年人,至終仍須將人帶到召會的聚會中。但現今的聚會,有諸多情況使參加過召會聚會,特別是主日聚會的青年人,沒有渴慕繼續來聚會。以往在訓練中心服事時,常鼓勵學員將所照顧的小羊帶到主日,因為常聽到負責弟兄們說,訓練中心的報表這麼好看,但我們怎麼都看不到人呢?但有些學員的回答是:『去一個,死一個』如何能帶去呢?這說法或許較極端,但與事情也相去不遠。
一般而言,一個聚會要留住青年人,有三個點是重要的。第一,要準時開始,準時結束。第二,要使人聽得懂並有確定的收穫。第三,要沒有壓力。一個聚會最大的致命傷就是,沒收穫而又有壓力。
第一,聚會準時,在我們中間,聚會不準時的陋習(包含開始與結束),不知傷了多少新人和年輕人的心。通常新人第一次、第二次來都會準時,第三次他就不會再當傻瓜了。
第二,使人有確定的收穫,聚會中的申言需要讓人聽得懂,感興趣,並言之有物,使人有收穫,不然聚這麼久,收穫不明確,人實在很難再來。拜託大家好好預備申言。
第三,沒有壓力,我們的聚會一般而言是較有壓力的,而壓力來自幾方面。第一,喜歡叫人大聲釋放靈或禱讀,一般初蒙恩的青年人都不喜歡這樣。第二,喜歡在聚會中鼓勵別人申言分享。據說,在公開場合突然要一個人說話的緊張程度,相當於把一個抓去槍斃。第三,喜歡在聚會中說重話。第四,聚會過於冗長,常常不準時結束,然後還說,今天太豐富了,或是反正等會有愛筵一起吃飯,不急著走,所以延後十五分鐘,這真的令人無法接受。通常聚會延後結束都不是因為太豐富,其實,原因與遲到相同,都是鬆散所致,與豐富無關。希望,掌握聚會時間的弟兄們能準時,甚至提早一點結束會更好。而不是,大家都已經在看手錶,向上看天花板,向下看地板,向前看白板,還有人滔滔不絕的交通,真是令人望三板而興嘆,下次不來總可以吧!
我們計算聚會人數通常以主日為指標,若我們的聚會不進步,福、家、排的努力將很難具體的顯現出來,最後結算才發現,人怎麼沒增加呢?換個角度想,若聚會品質不提升,人怎麼會增加呢?我們自己聚太久了,漸漸就沒有感覺了。大家,一起體會一下,新人和年輕人在聚會中的感受,讓他們願意進入聚會中。
(轉載自 http://blog.xuite.net/ncubible/twblog/180473286)
突破召會年輕化的障礙(二)尋迷羊篇
主耶穌在路十五4~5節說了一個關於尋迷羊的比喻:『你們中間誰有一百隻羊,失去其中的一隻,不把這九十九隻撇在曠野,去找那失去的,直到找著麼?找著了,就歡歡喜喜的扛在自己肩上,回到家裡。』在這裏有一個『愛的數學』是與我們的算法不同的。我們把大部分的心力花在照顧已在召會聚會中的聖徒身上,對我們而言100與99是差不多的,99與98也是差不多的,把現有的人(99,98)照顧好,幾乎花盡了召會中服事者所有的時間。但照著主在這裏的比喻,主的算法不是這樣,祂是撇下99隻,而去尋找那失迷的1隻,祂似乎看中那失迷的1,過於現有的99。我們得承認,在召會中服事,少有人是這樣做的。照顧現有的聖徒,花去我們多數的時間與精力。更真實的說,許多會與事,佔去我們召會生活大部分的時間,使我們不再擺出時間與精力為著福音朋友。但主耶穌的比喻中,整理成數學公式是這樣:
公式一:我們的算法:100-1=99,99(人人不尋找)-1(失迷的1)=98,98(人人不尋找)-1(失迷的1)=97,…成為一個等差級數遞減。
公式二:主的算法是愛的數學:99+99(人人盡功用)×1(失迷的1)=198,每個人都去尋找那失迷的一隻,結果是等比級數的倍增。
公式一與公式二,有何等大的差別,一個是等差遞減,一個是等比遞增。但因為遞減是等差的,所以不明顯,不知不覺,召會生活就停滯並老化了。
倪弟兄與李弟兄,在主恢復中成熟的帶領(卷二),第三十九篇說到看望與交通時題到:『愛筵的對象最好以福音朋友、不認識的弟兄姊妹為主。如果弟兄姊妹之間,今天你去他家喫,明天他來你家喫。末了用在愛筵上的花費,就彼此報銷了,因為大家所有的都是主給的。我們必須多請不認識的弟兄姊妹。這樣的愛筵有深厚的意味;有愛心接待的愛筵,就容易生發彼此相愛的心。』這段話確實提醒我們,在召會生活中,我們彼此愛筵的比例可能高於愛筵福音朋友,這也是需要調整的。
現階段於大專院校就讀的弟兄姊妹應有一萬二千人以上,但正常聚會的人數約一千五百位,僅約1/8,另外的7/8,是我們該尋找的。而且主耶穌這段話,我相信不僅指著已得救的信徒,還包括福音朋友,因為主耶穌之所以說這話是因祂與罪人和稅吏一同吃飯。我們何等迫切的需要-出去尋迷羊,直到找著了。
(轉載自 http://blog.xuite.net/ncubible/twblog/180473277)
突破召會年輕化的障礙(三)莊稼與工人篇
在馬太福音記載,當主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去施教並傳揚福音時,太九36~38『祂看見群眾,就對他們動了慈心,因為他們困苦流離,如同羊沒有牧人一樣。於是對門徒說,莊稼固多,工人卻少;所以要祈求莊稼的主,催趕工人收割祂的莊稼。』
在這段經文中,題到莊稼與工人。這二者與我們的傳福音很有關係。從去年的福音節期題到,我們作工的農場要擴大,並且我們作工的人要增加,為著得著更多的青年人。
關於作工的農場擴大,弟兄們交通到,我們不僅顧到校園中的學生,還要顧到社區裡的大專生。到了今年更題到e世代的接觸,藉著eRSG,email來擴展不見面的接觸,使接觸的範圍能擴大。這些負擔都是為著擴大作工的農場,若以馬太九章,主的話來看,就是指著所謂的『莊稼』。
關於作工的人要增加,從福音節期開始,社區聖徒們也紛紛走進校園,走到青年人多的地方,去接觸青年人,突破了以往以全時間與弟兄姊妹之家為主體的開展模式,確實讓作工的人明顯增加。使校園的開展,不再僅僅是專項的工作,也成為全召會共同服事的負擔。這方面若以馬太九章,主的話來看,就是指著所謂的『工人』。
但我們若仔細看馬太九章主耶穌這段話會發現,問題不在於莊稼,而在於工人。從我們這段時間的實行,我們可以發現情況確實如此。無論我們如何擴大我們接觸的範圍,從校園到社區,從見面的接觸到不見面的接觸。但至終我們所面對的問題是,這許多敞開的對象,誰來照顧呢?在召會中真正能走到第一線接觸,並後續照顧牧養青年人的聖徒真的太少。正是主耶穌所說的,莊稼固多,工人卻少。所以我們若將注意力放在如何擴大接觸,如何得著更多名單,事實上,最後的結果並不會增多果子。那樣作只會有數字的果效,卻不會有真正果子。因為,會留下多少果子,不在於範圍有多大,名單有多少,而在於牧養的工人有多少,那是最後決定性的關鍵。所以,我們真該如同主耶穌要門徒禱告的,『要祈求莊稼的主,催趕工人收割祂的莊稼。』
以現在召會生活的實況觀察,正常聚會的聖徒中,能堅定持續走到第一線接觸青年人並牧養青年人的,約有將近1/10。若比較樂觀的以1/10(事實上應該是不容易)來計算,全台大約三萬正常聚會的弟兄姊妹,若有1/10就有3000人。照著李弟兄在活力排信息中的交通,『我們必須預備花二年的時間帶一個人得救、得滋養、被餧養、受培育,並被成全到一個地步,完全進入召會生活。若是你在二年內能得著一個罪人使他完全進入召會生活,作一正常的肢體,這就非常好了。』若是召會中有負擔的1/10聖徒,二年帶一個青年人,這就是非常好了。如此每年大專青年將有1500人的繁增,若真是如此,這將是主恢復青年人中間空前的繁增。(目前全台大專青年穩定人數約1500人,其中約900~1000是我們自己的兒女,大約只有500~600人是大學帶進來的,以五個年齡層來計算,每年大約帶進100~120人。)
我們真需要禱告,興起1/10的聖徒,長期勞苦,傳福音並照顧牧養青年人。若有1/10照著李弟兄的負擔,二年帶一人進入召會生活。召會年輕化將有空前,重大的突破,是目前繁增的十倍以上。
(轉載自 http://blog.xuite.net/ncubible/twblog/180473261)
當我們在讀經小組與家聚會中照顧青年人,至終仍須將人帶到召會的聚會中。但現今的聚會,有諸多情況使參加過召會聚會,特別是主日聚會的青年人,沒有渴慕繼續來聚會。以往在訓練中心服事時,常鼓勵學員將所照顧的小羊帶到主日,因為常聽到負責弟兄們說,訓練中心的報表這麼好看,但我們怎麼都看不到人呢?但有些學員的回答是:『去一個,死一個』如何能帶去呢?這說法或許較極端,但與事情也相去不遠。
一般而言,一個聚會要留住青年人,有三個點是重要的。第一,要準時開始,準時結束。第二,要使人聽得懂並有確定的收穫。第三,要沒有壓力。一個聚會最大的致命傷就是,沒收穫而又有壓力。
第一,聚會準時,在我們中間,聚會不準時的陋習(包含開始與結束),不知傷了多少新人和年輕人的心。通常新人第一次、第二次來都會準時,第三次他就不會再當傻瓜了。
第二,使人有確定的收穫,聚會中的申言需要讓人聽得懂,感興趣,並言之有物,使人有收穫,不然聚這麼久,收穫不明確,人實在很難再來。拜託大家好好預備申言。
第三,沒有壓力,我們的聚會一般而言是較有壓力的,而壓力來自幾方面。第一,喜歡叫人大聲釋放靈或禱讀,一般初蒙恩的青年人都不喜歡這樣。第二,喜歡在聚會中鼓勵別人申言分享。據說,在公開場合突然要一個人說話的緊張程度,相當於把一個抓去槍斃。第三,喜歡在聚會中說重話。第四,聚會過於冗長,常常不準時結束,然後還說,今天太豐富了,或是反正等會有愛筵一起吃飯,不急著走,所以延後十五分鐘,這真的令人無法接受。通常聚會延後結束都不是因為太豐富,其實,原因與遲到相同,都是鬆散所致,與豐富無關。希望,掌握聚會時間的弟兄們能準時,甚至提早一點結束會更好。而不是,大家都已經在看手錶,向上看天花板,向下看地板,向前看白板,還有人滔滔不絕的交通,真是令人望三板而興嘆,下次不來總可以吧!
我們計算聚會人數通常以主日為指標,若我們的聚會不進步,福、家、排的努力將很難具體的顯現出來,最後結算才發現,人怎麼沒增加呢?換個角度想,若聚會品質不提升,人怎麼會增加呢?我們自己聚太久了,漸漸就沒有感覺了。大家,一起體會一下,新人和年輕人在聚會中的感受,讓他們願意進入聚會中。
(轉載自 http://blog.xuite.net/ncubible/twblog/180473286)
突破召會年輕化的障礙(二)尋迷羊篇
主耶穌在路十五4~5節說了一個關於尋迷羊的比喻:『你們中間誰有一百隻羊,失去其中的一隻,不把這九十九隻撇在曠野,去找那失去的,直到找著麼?找著了,就歡歡喜喜的扛在自己肩上,回到家裡。』在這裏有一個『愛的數學』是與我們的算法不同的。我們把大部分的心力花在照顧已在召會聚會中的聖徒身上,對我們而言100與99是差不多的,99與98也是差不多的,把現有的人(99,98)照顧好,幾乎花盡了召會中服事者所有的時間。但照著主在這裏的比喻,主的算法不是這樣,祂是撇下99隻,而去尋找那失迷的1隻,祂似乎看中那失迷的1,過於現有的99。我們得承認,在召會中服事,少有人是這樣做的。照顧現有的聖徒,花去我們多數的時間與精力。更真實的說,許多會與事,佔去我們召會生活大部分的時間,使我們不再擺出時間與精力為著福音朋友。但主耶穌的比喻中,整理成數學公式是這樣:
公式一:我們的算法:100-1=99,99(人人不尋找)-1(失迷的1)=98,98(人人不尋找)-1(失迷的1)=97,…成為一個等差級數遞減。
公式二:主的算法是愛的數學:99+99(人人盡功用)×1(失迷的1)=198,每個人都去尋找那失迷的一隻,結果是等比級數的倍增。
公式一與公式二,有何等大的差別,一個是等差遞減,一個是等比遞增。但因為遞減是等差的,所以不明顯,不知不覺,召會生活就停滯並老化了。
倪弟兄與李弟兄,在主恢復中成熟的帶領(卷二),第三十九篇說到看望與交通時題到:『愛筵的對象最好以福音朋友、不認識的弟兄姊妹為主。如果弟兄姊妹之間,今天你去他家喫,明天他來你家喫。末了用在愛筵上的花費,就彼此報銷了,因為大家所有的都是主給的。我們必須多請不認識的弟兄姊妹。這樣的愛筵有深厚的意味;有愛心接待的愛筵,就容易生發彼此相愛的心。』這段話確實提醒我們,在召會生活中,我們彼此愛筵的比例可能高於愛筵福音朋友,這也是需要調整的。
現階段於大專院校就讀的弟兄姊妹應有一萬二千人以上,但正常聚會的人數約一千五百位,僅約1/8,另外的7/8,是我們該尋找的。而且主耶穌這段話,我相信不僅指著已得救的信徒,還包括福音朋友,因為主耶穌之所以說這話是因祂與罪人和稅吏一同吃飯。我們何等迫切的需要-出去尋迷羊,直到找著了。
(轉載自 http://blog.xuite.net/ncubible/twblog/180473277)
突破召會年輕化的障礙(三)莊稼與工人篇
在馬太福音記載,當主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去施教並傳揚福音時,太九36~38『祂看見群眾,就對他們動了慈心,因為他們困苦流離,如同羊沒有牧人一樣。於是對門徒說,莊稼固多,工人卻少;所以要祈求莊稼的主,催趕工人收割祂的莊稼。』
在這段經文中,題到莊稼與工人。這二者與我們的傳福音很有關係。從去年的福音節期題到,我們作工的農場要擴大,並且我們作工的人要增加,為著得著更多的青年人。
關於作工的農場擴大,弟兄們交通到,我們不僅顧到校園中的學生,還要顧到社區裡的大專生。到了今年更題到e世代的接觸,藉著eRSG,email來擴展不見面的接觸,使接觸的範圍能擴大。這些負擔都是為著擴大作工的農場,若以馬太九章,主的話來看,就是指著所謂的『莊稼』。
關於作工的人要增加,從福音節期開始,社區聖徒們也紛紛走進校園,走到青年人多的地方,去接觸青年人,突破了以往以全時間與弟兄姊妹之家為主體的開展模式,確實讓作工的人明顯增加。使校園的開展,不再僅僅是專項的工作,也成為全召會共同服事的負擔。這方面若以馬太九章,主的話來看,就是指著所謂的『工人』。
但我們若仔細看馬太九章主耶穌這段話會發現,問題不在於莊稼,而在於工人。從我們這段時間的實行,我們可以發現情況確實如此。無論我們如何擴大我們接觸的範圍,從校園到社區,從見面的接觸到不見面的接觸。但至終我們所面對的問題是,這許多敞開的對象,誰來照顧呢?在召會中真正能走到第一線接觸,並後續照顧牧養青年人的聖徒真的太少。正是主耶穌所說的,莊稼固多,工人卻少。所以我們若將注意力放在如何擴大接觸,如何得著更多名單,事實上,最後的結果並不會增多果子。那樣作只會有數字的果效,卻不會有真正果子。因為,會留下多少果子,不在於範圍有多大,名單有多少,而在於牧養的工人有多少,那是最後決定性的關鍵。所以,我們真該如同主耶穌要門徒禱告的,『要祈求莊稼的主,催趕工人收割祂的莊稼。』
以現在召會生活的實況觀察,正常聚會的聖徒中,能堅定持續走到第一線接觸青年人並牧養青年人的,約有將近1/10。若比較樂觀的以1/10(事實上應該是不容易)來計算,全台大約三萬正常聚會的弟兄姊妹,若有1/10就有3000人。照著李弟兄在活力排信息中的交通,『我們必須預備花二年的時間帶一個人得救、得滋養、被餧養、受培育,並被成全到一個地步,完全進入召會生活。若是你在二年內能得著一個罪人使他完全進入召會生活,作一正常的肢體,這就非常好了。』若是召會中有負擔的1/10聖徒,二年帶一個青年人,這就是非常好了。如此每年大專青年將有1500人的繁增,若真是如此,這將是主恢復青年人中間空前的繁增。(目前全台大專青年穩定人數約1500人,其中約900~1000是我們自己的兒女,大約只有500~600人是大學帶進來的,以五個年齡層來計算,每年大約帶進100~120人。)
我們真需要禱告,興起1/10的聖徒,長期勞苦,傳福音並照顧牧養青年人。若有1/10照著李弟兄的負擔,二年帶一人進入召會生活。召會年輕化將有空前,重大的突破,是目前繁增的十倍以上。
(轉載自 http://blog.xuite.net/ncubible/twblog/180473261)
2014/09/19
誰能滿足神的需要?
誰能滿足神的需要?
每日經文
請來罷,樣樣都齊備了。(路加福音十四17)
信息選讀:何謂『需要』?舉凡人渴了需要水喝,餓了需要食物喫,居無定所需要房子住等,在在都說出人的需要。
嬰兒自從出生之後,所作的一切事,就是『要』;無論是喫的、喝的,或是用的、玩的,嬰兒就是一直不斷的『要』。不僅嬰孩如此,連兒童、青少年,甚至成人都是這樣。可以說,人是時時要,天天要;人的一生幾乎可以用『要』這字來代表。
所以,人從始至終都是『要』。未得救的人要屬地的享受,要物質的事物;得救的人要屬天的事物,要屬靈的一切,要永遠的生命。可以說,每一個人都是『要』。
事實上,人的需要不過反應出神的需要。不僅人有需要,神也有需要。人天天有需要,神也是天天有需要。人有缺乏,神也有缺乏。人需要滿足,神也需要滿足。然而,到底是人的需要大,還是神的需要大?按一般人的想法,總以為人不能沒有神,所以人需要神比神需要人的需要大。豈知人天然的觀念,與神聖的啟示正好相反。在以賽亞六章,當神要向以色列人說話並作工時,就先問以賽亞,說,『我可以差遣誰呢?誰肯為我們去呢?』當下,以賽亞回應主說,『我在這裏,請差遣我。』這指明神是何等需要人。神需要人,比人需要神的程度大多了。已往,我們總以為人這樣敗壞不堪,若沒有神,後果會不堪設想。然而,若是神開啟我們屬靈的眼睛,叫我們看見聖經所啟示,神需要人的事實,我們就會跪下禱告讚美說,『主阿,感謝你,你非有我不可!』
在路加十四章,主耶穌曾用一個比喻,說到有一個人擺設大筵席,請了許多人。到了坐席的時候,打發奴僕去對所請的人說,『請來罷,樣樣都齊備了。』眾人卻一致推辭。於是,家主吩咐奴僕到城裏大街小巷,帶那貧窮的、殘廢的、瞎眼的、瘸腿的來赴席。奴僕辦完主人所吩咐的,還有空位。主人就對奴僕說,『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,勉強人進來,坐滿我的屋子。』這比喻清楚啟示,請客的需要遠大於被請的需要;神的救恩需要人得著。可以說,世上若沒有人尋求神的救恩,神就無法得著滿足。
在約翰四章,主耶穌特意經過撒瑪利亞,來到敘加城的雅各井旁,等候乾渴的撒瑪利亞婦人來打水。這事例給我們看見,神在天上渴到一個地步,捨棄天上的尊榮,來到地上,向一個撒瑪利亞婦人要水喝。表面看,那撒瑪利亞婦人是乾渴的;實際上,神更乾渴。之後,那撒瑪利亞婦人得著主這活水,乾渴得著滿足,主耶穌的乾渴也就得著滿足了。那撒瑪利亞婦人不渴,主耶穌也就不渴了。因此神需要人,遠過於人需要神。我們若是看見這點,就要在神面前歡喜、跳躍。因為我們沒有神,尚且過不去;但神沒有我們,神更是過不去。(取材自臺灣福音書房《神中心的工作與正確的屬靈經歷》)
每日經文
請來罷,樣樣都齊備了。(路加福音十四17)
信息選讀:何謂『需要』?舉凡人渴了需要水喝,餓了需要食物喫,居無定所需要房子住等,在在都說出人的需要。
嬰兒自從出生之後,所作的一切事,就是『要』;無論是喫的、喝的,或是用的、玩的,嬰兒就是一直不斷的『要』。不僅嬰孩如此,連兒童、青少年,甚至成人都是這樣。可以說,人是時時要,天天要;人的一生幾乎可以用『要』這字來代表。
所以,人從始至終都是『要』。未得救的人要屬地的享受,要物質的事物;得救的人要屬天的事物,要屬靈的一切,要永遠的生命。可以說,每一個人都是『要』。
事實上,人的需要不過反應出神的需要。不僅人有需要,神也有需要。人天天有需要,神也是天天有需要。人有缺乏,神也有缺乏。人需要滿足,神也需要滿足。然而,到底是人的需要大,還是神的需要大?按一般人的想法,總以為人不能沒有神,所以人需要神比神需要人的需要大。豈知人天然的觀念,與神聖的啟示正好相反。在以賽亞六章,當神要向以色列人說話並作工時,就先問以賽亞,說,『我可以差遣誰呢?誰肯為我們去呢?』當下,以賽亞回應主說,『我在這裏,請差遣我。』這指明神是何等需要人。神需要人,比人需要神的程度大多了。已往,我們總以為人這樣敗壞不堪,若沒有神,後果會不堪設想。然而,若是神開啟我們屬靈的眼睛,叫我們看見聖經所啟示,神需要人的事實,我們就會跪下禱告讚美說,『主阿,感謝你,你非有我不可!』
在路加十四章,主耶穌曾用一個比喻,說到有一個人擺設大筵席,請了許多人。到了坐席的時候,打發奴僕去對所請的人說,『請來罷,樣樣都齊備了。』眾人卻一致推辭。於是,家主吩咐奴僕到城裏大街小巷,帶那貧窮的、殘廢的、瞎眼的、瘸腿的來赴席。奴僕辦完主人所吩咐的,還有空位。主人就對奴僕說,『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,勉強人進來,坐滿我的屋子。』這比喻清楚啟示,請客的需要遠大於被請的需要;神的救恩需要人得著。可以說,世上若沒有人尋求神的救恩,神就無法得著滿足。
在約翰四章,主耶穌特意經過撒瑪利亞,來到敘加城的雅各井旁,等候乾渴的撒瑪利亞婦人來打水。這事例給我們看見,神在天上渴到一個地步,捨棄天上的尊榮,來到地上,向一個撒瑪利亞婦人要水喝。表面看,那撒瑪利亞婦人是乾渴的;實際上,神更乾渴。之後,那撒瑪利亞婦人得著主這活水,乾渴得著滿足,主耶穌的乾渴也就得著滿足了。那撒瑪利亞婦人不渴,主耶穌也就不渴了。因此神需要人,遠過於人需要神。我們若是看見這點,就要在神面前歡喜、跳躍。因為我們沒有神,尚且過不去;但神沒有我們,神更是過不去。(取材自臺灣福音書房《神中心的工作與正確的屬靈經歷》)
2014/09/16
禱告不可嘮嘮叨叨
禱告不可嘮嘮叨叨
聖經經文
馬太六7:你們禱告,不可嘮嘮叨叨,像外邦人一樣; 他們以為話說多了,就必蒙垂聽。8:你們不可像他們,因為你們求祂以前,你們所需用的,你們的父早已知道了。
職事的話
…主並且教訓我們說,『你們禱告,不可像外邦人,用許多重複話;他們以為話多了必蒙垂聽。』『重複話』在希臘文裏的意思就是像一個口吃的人說話時所發出來單調的、重複的聲音。他們禱告的時候,就是一直單調的、重複的說同一句話。這種禱告是只有聲音,沒有甚麼意義的。你站在他們旁邊聽他們的禱告,就好像你站在溪水旁邊,聽見溪水一直沖擊著石頭所發出的那種單調的、重複的聲音一樣。他們是一直說同樣的話,說了許多遍。他們以為話多了就有功效,就蒙垂聽。但是,這種禱告沒有用,這種禱告沒有功效,這種禱告是我們不可效法的。
『你們不可效法他們;因為你們沒有祈求以先,你們所需用的,你們的父早已知道了。』 這給我們看見,我們的禱告能不能得著神的答應,是看我們在神面前的態度如何,是看我們到底有沒有需要。禱告的能不能得著答應,並不在乎我們的話多話少。如果我們所祈求的不是我們所需用的,那我們的話再多些也不蒙垂聽。若不是因為有需要而祈求,那就是貪心,那就是妄求。神是樂意賜給我們所需用的,神卻不願意讓我們私心利己的願望得著滿足。 有人說,既然我們所需用的神早已知道了,那我們就用不著祈求了。這是愚昧的話。因為我們禱告的目的,不是為著通知神,而是表示我們的倚靠,我們的相信,我們的仰望,我們的心願。所以我們應當禱告。不過在禱告的時候,心願應當過於話語,相信應當過於話語。
(經文取自聖經恢復本,闡釋部份取自倪柝聲文集〝教會禱告的職事〞,第179至181頁。)
聖經經文
馬太六7:你們禱告,不可嘮嘮叨叨,像外邦人一樣; 他們以為話說多了,就必蒙垂聽。8:你們不可像他們,因為你們求祂以前,你們所需用的,你們的父早已知道了。
職事的話
…主並且教訓我們說,『你們禱告,不可像外邦人,用許多重複話;他們以為話多了必蒙垂聽。』『重複話』在希臘文裏的意思就是像一個口吃的人說話時所發出來單調的、重複的聲音。他們禱告的時候,就是一直單調的、重複的說同一句話。這種禱告是只有聲音,沒有甚麼意義的。你站在他們旁邊聽他們的禱告,就好像你站在溪水旁邊,聽見溪水一直沖擊著石頭所發出的那種單調的、重複的聲音一樣。他們是一直說同樣的話,說了許多遍。他們以為話多了就有功效,就蒙垂聽。但是,這種禱告沒有用,這種禱告沒有功效,這種禱告是我們不可效法的。
『你們不可效法他們;因為你們沒有祈求以先,你們所需用的,你們的父早已知道了。』 這給我們看見,我們的禱告能不能得著神的答應,是看我們在神面前的態度如何,是看我們到底有沒有需要。禱告的能不能得著答應,並不在乎我們的話多話少。如果我們所祈求的不是我們所需用的,那我們的話再多些也不蒙垂聽。若不是因為有需要而祈求,那就是貪心,那就是妄求。神是樂意賜給我們所需用的,神卻不願意讓我們私心利己的願望得著滿足。 有人說,既然我們所需用的神早已知道了,那我們就用不著祈求了。這是愚昧的話。因為我們禱告的目的,不是為著通知神,而是表示我們的倚靠,我們的相信,我們的仰望,我們的心願。所以我們應當禱告。不過在禱告的時候,心願應當過於話語,相信應當過於話語。
(經文取自聖經恢復本,闡釋部份取自倪柝聲文集〝教會禱告的職事〞,第179至181頁。)
2014/09/13
歌羅西書2:9
歌羅西書2:9 因為神格一切的豐滿,都有形有體的居住在基督裏面。
信息選讀:神原是住在人所不能靠近的光中;(提前六16;)然而,藉著基督的成為肉體,神格一切的豐滿,就有形有體的居住在基督裏面。人看見基督,就看見了神格一切的豐滿。不要盼望在神以外,得著任何屬靈的經歷,或是得著甚麼恩典。所有的恩典和屬靈經歷,都是在神裏面。
許多基督徒想要尋求神的引導,尋求神的旨意。比方,對某件事情的發生或臨到,基督徒總想尋求神的旨意或引導。然而,我們不該在神以外,僅僅尋求知道某件事對或不對,可行或不可行。若是我們離了神,禱告是徒然的,而且這樣禱告尋求出來的結果,常是不準確、不可靠的。請記得,『引導』這件屬靈的事,乃是包含在神裏面。所以,離了神,在神以外,人無法尋得神的引導。我們如果沒有在交通裏親近神,得著神,所謂尋求引導就是徒然的。
引導乃是神從人裏頭經過的結果。請記得,我們不是在神自己之外得著一個引導。神不會在祂自己之外,另給人一樣東西,叫作引導。惟有神自己給人得著,這纔是引導。神格一切的豐滿中包含『引導』的效用;人得著神,自然就得著『引導』的效用。所以,人若要尋求引導,只要得著神,經歷神,摸著神就彀了。當人摸著神,他就得著了引導。這樣的引導,纔是可靠的。
神格一切的豐滿也包括了安慰。一個人的心如果是哀慟的,當他得著神,就自然而然從神格一切的豐滿中,得著了安慰。一個在災禍、苦痛中的人,若是到神面前與神有交通,他就會得著神,因而得著前所未有的安慰。事實上,這安慰就是他所得著、所經歷的神自己。當神被哀慟者摸著時,神格一切的豐滿裏,自然就有安慰的功用。人在哀慟時所得著的神,就成了人的『安慰』。安慰不是在神之外的一樣東西,安慰乃是神自己。
又如信心也不是在神以外。當人不斷與神有交通、來往,到了一個地步,自然會有一種情形叫作信心;真正的信心是在神裏面的。又如亮光,也是在神裏面的。沒有一個人能從神以外得著亮光。人若沒有讓神從裏頭經過,就絕不會得到亮光。僅僅用頭腦讀聖經,以尋求亮光,這是緣木求魚。然而,人若更多與神交通,讓神從他裏面經過,他便會更多得著亮光。
以人體的血液循環為例。人體內的器官很多,也很複雜,但是流通全身的血液卻是一樣的。血液流通到任何一個器官,就發揮其效用;可以說,血液循環在人體內的供應是豐盛且充足的。照樣,恩典的豐盛也是如此。人在哀慟時得到的恩典,也就是神自己被人得著,乃是安慰。人在暗中摸索時得到的恩典,就是亮光。人在軟弱時得到的恩典,就是剛強。人在愚昧時得到的恩典,即為智慧。人在尋求時得到的恩典,就是引導。人若不彀公義,當他與神有交通,他就會對付不義。人若不彀聖別,當他得著神,他就會對付不聖。無論人遇到何種困難,當他得著神時,就得到各樣的拯救。這些都是恩典,都是神格一切豐滿的功用。
基督徒永遠不能在神以外,尋求一個屬靈的經歷。所有屬靈的經歷,都是神從裏頭經過,也就是說,神從人裏頭經過,人就有屬靈的經歷。
(取材自臺灣福音書房《神中心的工作與正確的屬靈經歷》)
引用來源: http://www.luke54.org/view/13/5523.html?acm=8161_1130#ixzz3DCkExQt5
信息選讀:神原是住在人所不能靠近的光中;(提前六16;)然而,藉著基督的成為肉體,神格一切的豐滿,就有形有體的居住在基督裏面。人看見基督,就看見了神格一切的豐滿。不要盼望在神以外,得著任何屬靈的經歷,或是得著甚麼恩典。所有的恩典和屬靈經歷,都是在神裏面。
許多基督徒想要尋求神的引導,尋求神的旨意。比方,對某件事情的發生或臨到,基督徒總想尋求神的旨意或引導。然而,我們不該在神以外,僅僅尋求知道某件事對或不對,可行或不可行。若是我們離了神,禱告是徒然的,而且這樣禱告尋求出來的結果,常是不準確、不可靠的。請記得,『引導』這件屬靈的事,乃是包含在神裏面。所以,離了神,在神以外,人無法尋得神的引導。我們如果沒有在交通裏親近神,得著神,所謂尋求引導就是徒然的。
引導乃是神從人裏頭經過的結果。請記得,我們不是在神自己之外得著一個引導。神不會在祂自己之外,另給人一樣東西,叫作引導。惟有神自己給人得著,這纔是引導。神格一切的豐滿中包含『引導』的效用;人得著神,自然就得著『引導』的效用。所以,人若要尋求引導,只要得著神,經歷神,摸著神就彀了。當人摸著神,他就得著了引導。這樣的引導,纔是可靠的。
神格一切的豐滿也包括了安慰。一個人的心如果是哀慟的,當他得著神,就自然而然從神格一切的豐滿中,得著了安慰。一個在災禍、苦痛中的人,若是到神面前與神有交通,他就會得著神,因而得著前所未有的安慰。事實上,這安慰就是他所得著、所經歷的神自己。當神被哀慟者摸著時,神格一切的豐滿裏,自然就有安慰的功用。人在哀慟時所得著的神,就成了人的『安慰』。安慰不是在神之外的一樣東西,安慰乃是神自己。
又如信心也不是在神以外。當人不斷與神有交通、來往,到了一個地步,自然會有一種情形叫作信心;真正的信心是在神裏面的。又如亮光,也是在神裏面的。沒有一個人能從神以外得著亮光。人若沒有讓神從裏頭經過,就絕不會得到亮光。僅僅用頭腦讀聖經,以尋求亮光,這是緣木求魚。然而,人若更多與神交通,讓神從他裏面經過,他便會更多得著亮光。
以人體的血液循環為例。人體內的器官很多,也很複雜,但是流通全身的血液卻是一樣的。血液流通到任何一個器官,就發揮其效用;可以說,血液循環在人體內的供應是豐盛且充足的。照樣,恩典的豐盛也是如此。人在哀慟時得到的恩典,也就是神自己被人得著,乃是安慰。人在暗中摸索時得到的恩典,就是亮光。人在軟弱時得到的恩典,就是剛強。人在愚昧時得到的恩典,即為智慧。人在尋求時得到的恩典,就是引導。人若不彀公義,當他與神有交通,他就會對付不義。人若不彀聖別,當他得著神,他就會對付不聖。無論人遇到何種困難,當他得著神時,就得到各樣的拯救。這些都是恩典,都是神格一切豐滿的功用。
基督徒永遠不能在神以外,尋求一個屬靈的經歷。所有屬靈的經歷,都是神從裏頭經過,也就是說,神從人裏頭經過,人就有屬靈的經歷。
(取材自臺灣福音書房《神中心的工作與正確的屬靈經歷》)
引用來源: http://www.luke54.org/view/13/5523.html?acm=8161_1130#ixzz3DCkExQt5
恩典和真理從耶穌基督而來
恩典和真理從耶穌基督而來
聖經經文
約翰一17:因為律法是藉著摩西賜的,恩典和實際都是藉著耶穌基督來的。
十四6:耶穌說,我就是道路、實際、生命;若不藉著我,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。
職事的話
在一千九百多年前,彼拉多曾問過一個問題:真理是甚麼呢?(約十八38。)這一個問題也是許多人的問題。我們不能照著我們的意思來解釋聖經中所說的真理是甚麼,我們要在神所寫出來的話裡來看甚麼叫作真理。『真理』這一個辭,在希臘文裡的意思是『絕對的真實。』所以真理不是一個『理,』而是一個『真,』一個『實際。』(在希臘文裡是沒有這個『理』字的。)有許多真的事,我們不一定知道牠的理,但是,牠那一個事實,那一個實際的情形,是我們能摸得著的。
約翰一章十七節告訴我們,律法本是藉著摩西傳的,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。恩典不是神的一個態度,而是神的一種工作。恩典乃是神的兒子拿撒勒人耶穌為我們所成功的工作。神的兒子為我們釘在十字架上,流出血來,成功了神救贖的工作,叫我們這些人不必自己去作,只要靠著祂,就能得救。沒有十字架的工作,神就沒有方法給人恩典。神藉著摩西只能給人律法。恩典是因著有十字架的工作,纔能賜給人的。所以恩典是神的工作。在同一句話裡,一面你看見恩典,一面你也看見真理。恩典是由耶穌基督來的,真理也是由耶穌基督來的。當神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世人的時候,神是要祂的兒子成功真理,像成功恩典一樣。因著祂兒子的工作纔有恩典,因著祂兒子的工作也纔有真理。所以,以弗所四章二十一節纔說,『在耶穌裡的真理。』(另譯。)神在主耶穌身上成功了真理,真理是在祂裡面,真理是祂的工作。
主耶穌說,『我就是真理。』(約十四6。)聖經中所說的真理沒有別的意思,真理就是實際。甚麼叫作實際呢?就是因著主耶穌所成功的工作,我在神面前所實在是的,那一個叫作真理,那一個叫作實際。主耶穌流血,要把一切屬乎祂的人都救贖回來,這是一個事實;我因著主耶穌的緣故,我在神面前是一個得贖的人,這是真理。我這一個人因著主耶穌所成功的事實,我所是的那一個.就是真理。所以,只有主耶穌作成了一個工作,我纔有真理;如果主耶穌沒有工作,我在神面前根本沒有真理,沒有實際。我在神面前本來是一個死人,是一個罪人,我在神面前沒有地位,我在神面前甚麼東西都沒有。現在呢?感謝神,因著主耶穌的工作,我在神面前有了實際,我得著了一個實實在在的東西,那一個實實在在的東西就是我是一個得贖的人。我們必須記得,在聖經中所說的真理,不是講台上所講的道理,乃是在神面前有一個事實。道理,是人在地上解釋那一個東西;真理是因主耶穌所成功的,我在神面前變作甚麼樣的人。因著主耶穌的工作,神己經把我變成另外的一個人;那一個是真理,那一個是實際。
(摘錄自 倪柝聲文集〝一般的信息〞(卷一))
聖經經文
約翰一17:因為律法是藉著摩西賜的,恩典和實際都是藉著耶穌基督來的。
十四6:耶穌說,我就是道路、實際、生命;若不藉著我,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。
職事的話
在一千九百多年前,彼拉多曾問過一個問題:真理是甚麼呢?(約十八38。)這一個問題也是許多人的問題。我們不能照著我們的意思來解釋聖經中所說的真理是甚麼,我們要在神所寫出來的話裡來看甚麼叫作真理。『真理』這一個辭,在希臘文裡的意思是『絕對的真實。』所以真理不是一個『理,』而是一個『真,』一個『實際。』(在希臘文裡是沒有這個『理』字的。)有許多真的事,我們不一定知道牠的理,但是,牠那一個事實,那一個實際的情形,是我們能摸得著的。
約翰一章十七節告訴我們,律法本是藉著摩西傳的,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。恩典不是神的一個態度,而是神的一種工作。恩典乃是神的兒子拿撒勒人耶穌為我們所成功的工作。神的兒子為我們釘在十字架上,流出血來,成功了神救贖的工作,叫我們這些人不必自己去作,只要靠著祂,就能得救。沒有十字架的工作,神就沒有方法給人恩典。神藉著摩西只能給人律法。恩典是因著有十字架的工作,纔能賜給人的。所以恩典是神的工作。在同一句話裡,一面你看見恩典,一面你也看見真理。恩典是由耶穌基督來的,真理也是由耶穌基督來的。當神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世人的時候,神是要祂的兒子成功真理,像成功恩典一樣。因著祂兒子的工作纔有恩典,因著祂兒子的工作也纔有真理。所以,以弗所四章二十一節纔說,『在耶穌裡的真理。』(另譯。)神在主耶穌身上成功了真理,真理是在祂裡面,真理是祂的工作。
主耶穌說,『我就是真理。』(約十四6。)聖經中所說的真理沒有別的意思,真理就是實際。甚麼叫作實際呢?就是因著主耶穌所成功的工作,我在神面前所實在是的,那一個叫作真理,那一個叫作實際。主耶穌流血,要把一切屬乎祂的人都救贖回來,這是一個事實;我因著主耶穌的緣故,我在神面前是一個得贖的人,這是真理。我這一個人因著主耶穌所成功的事實,我所是的那一個.就是真理。所以,只有主耶穌作成了一個工作,我纔有真理;如果主耶穌沒有工作,我在神面前根本沒有真理,沒有實際。我在神面前本來是一個死人,是一個罪人,我在神面前沒有地位,我在神面前甚麼東西都沒有。現在呢?感謝神,因著主耶穌的工作,我在神面前有了實際,我得著了一個實實在在的東西,那一個實實在在的東西就是我是一個得贖的人。我們必須記得,在聖經中所說的真理,不是講台上所講的道理,乃是在神面前有一個事實。道理,是人在地上解釋那一個東西;真理是因主耶穌所成功的,我在神面前變作甚麼樣的人。因著主耶穌的工作,神己經把我變成另外的一個人;那一個是真理,那一個是實際。
(摘錄自 倪柝聲文集〝一般的信息〞(卷一))
2014/09/06
藉著愛主與主同活
藉著愛主與主同活
讀經:約翰十四章二十三節;約壹二章二十七至二十八節,以弗所三章十六至十九節。
與主同活是個相愛的故事
與主同活的生活不是強迫的,這在原則上和婚姻生活一樣。婚姻生活不是強迫的,乃是在於愛。兩個人生活在一起,若沒有愛的甜美,愛的維持,那真是痛苦。聖經中把我們與主同活的生活,恰恰就比作夫妻相愛的生活。我們的良人就是我們所愛的主耶穌,而我們就是祂的佳偶,二者之間的維繫完全在乎甜美的愛。聖經六十六卷,專有一卷講良人與佳偶之間相愛的生活,就是雅歌;在這一卷書裡面,從始至終就是說到,我們與主之間彼此吸引,活在愛裡的生活。
主在約翰十四章說得很清楚:「若有人愛我」。宗教和基督教所注重的乃是敬神,或者說敬畏神。神是可畏的,可怕的,所以對於神要有一種敬畏。也有的說敬拜神。神是高大的,我要敬拜祂。宗教多半是教導人這兩面:敬畏神和敬拜神。但主耶穌親自對我們所說的話,不重在敬畏,不重在敬拜,也不僅僅是敬愛,(敬愛是下對上),祂講愛。愛是平行的、平等的。夫妻相愛沒有一高一低,上下之分,乃是平等的。主耶穌並沒有說,「人若敬愛我」,更沒有說,「人若敬拜我」,「人若敬畏我」。敬畏,敬拜,加上敬愛,多多少少有宗教的關係在裡頭。我們的主不是宗教,祂是活的人物。祂不是一個信仰的物件,祂乃是一個活的人物。
祂是永活的神,全能的主宰,今天取了人性,帶著和我們同樣的感情。準確的說,祂是神,但祂這位神成了肉身,取了人性。祂死而復活後,仍然帶著復活的人性,祂還是人子耶穌。所以提前二章五節說,「那人基督耶穌」。(原文。)我們的神,我們萬有的主,我們的救主,祂今天還是那人。祂雖然成了賜生命的靈,祂仍然帶著人性,所以祂能和我們講平行的愛。祂說:「人若愛我」。我們素日讀經,讀到這裡不一定會寶貝這個「愛」字。要知道,這不是敬愛,也不是敬畏,也不是敬拜,乃是平行的愛。祂站在與你平等的地位上。你是人,祂也是人;你有人性,祂也穿上人性,祂與你是平行的。祂並非站在你以上,祂乃是站在你的面前,與你相等,來對你說,人若愛我。
你記得,當主從死裡復活以後,祂馬上來找那個當祂的面棄絕祂的彼得。主耶穌被賣的那一夜,彼得自信剛強,能跟隨主;但是當試煉來到的時候,彼得當著主的面,三次否認主。等到三天後,主耶穌復活了。天使對抹大拉的馬利亞說,你們可以去告訴祂的門徒「和彼得」。彼得棄絕了主,主卻沒有忘記他。我信彼得在否認主之後,一定懊喪至極。「唉!我怎可以當面三次棄絕主!」但就在這時,馬利亞來了,說:「彼得,主要我告訴弟兄們和你!」
然後到約翰二十一章,主來向門徒顯現;在顯現的時候,主耶穌找了一個時間和彼得面對面談了幾句話。祂一連問三次:「約翰的兒子西門,你愛我麼?」我信主這樣問他三次,多少是因為彼得曾三次棄絕主。你棄絕我三次「否!否!否!」所以現在我也來問你三次:「麼?麼?麼?」「你愛我比這一切更深麼?」「你愛我麼?」「你愛我麼?」彼得真難回答。他能不能說,「主阿,是的!我愛你!」他三天前才棄絕主,現在怎能這樣說呢?但又不能說,「主阿,我不愛你!」若說不愛你,我就是撒謊的;若說愛你,我又愛得不像樣。到底怎麼樣呢?主阿!愛不愛,你知道!所以彼得說,「主阿!你知道我愛你。」
每一個得救的人都有愛主的心
那麼今晚我要問你們,你們愛不愛主呢?「愛!」我信今晚一定有好些弟兄姊妹,也是像彼得那樣說,「主阿!你知道我愛你!」在每一個信徒的裡頭都有一顆愛主的心。你怎麼知道你信了主耶穌,神悅納了你?你怎麼知道主住在你裡頭?你怎麼知道你與主是合而為一的?並不是因為你在外面摸著了主。我曾聽人說:「我一信主,就摸著主了;我一信主,就得著主了;我一信主,主就與我同在了;我一信主,主就永遠不離開我了。」有的人就照著人的理智來領會,盼望能在外面摸摸主耶穌。這是人的領會,人的觀念。不要忘記了,主耶穌乃是賜生命的靈,祂是一位奧妙者。
不只祂是如此,就是在象徵上,我們也可以舉出一些例子來。比方電,那是非常實際的,是現代生活不能缺少的,但你卻看不見,也摸不到。一直到今天,從來沒有一個人看見過電。還有我們肉身的生命,也是一個奧秘,一直到今天,也沒有人能把生命之所以然說得透切。但在我們裡頭卻有一個生命。我能在這裡說話、行動,因為我是活的,我裡頭有一個生命。假使現在我死了,你來察看我的內臟肺腑,一點都不缺。死了就是生命停止作用了。那生命到那兒去了?真難說,生命是一個奧秘。所以在聖經中,我們的主之於我們就像生命。祂是我們的生命,是實際的,是現實的,是有大能的;然而我們沒有辦法摸得著祂。雖然摸不著,但有沒有生命是看得出來的。你想,我今天站在這裡,要不要告訴你「我有生命」?不需要。你們只要看我站在這裡,就知道我是活的。同樣,你怎麼知道你信耶穌得救了?你怎麼知道耶穌在你裡面?就是因為你裡面活了。你裡頭有一個東西是去不掉的。當我年輕得救的時候,無論什麼人一說耶穌不好,我裡頭就不痛快。以後我明白,那就是證明我裡頭有了主耶穌。
不僅如此,雖然你表面上不是顯得那樣愛祂,但在你深處,總有一個感覺,耶穌是甜美的,你是喜歡祂的。也許你還不知道怎樣愛祂,在你的感覺裡,你也不太愛祂;但是在你的裡面,的確有一個極深的,隱密的感覺,覺得耶穌真好。每逢你想一想耶穌,你就覺得耶穌好,你總覺得喜歡祂。你若喜歡祂,那就是一個證明,你蒙恩了,你得救了。只要你裡頭有一點喜歡耶穌的心,喜歡耶穌的感覺,就證明你是得救了。
你若說,「李弟兄,你不要騙我。如果我得救了,為什麼到今天還喜歡搓麻將、看京戲呢?我沒有得救哪!」這個我且不管,我也不鼓勵你去作這些事。我只問你,你裡頭有沒有覺得耶穌好?每逢說到耶穌時你喜不喜歡祂?你裡頭覺不覺得祂可愛?也許你還在那兒搓麻將,就在搓的時候,你裡頭來了一個感想:「耶穌好阿!」有時你去看京戲,上面鬧得正熱時,你裡頭說:「耶穌真好阿!」你裡頭有個「耶穌好」,怎麼打也打不掉。這一個「耶穌好」,就證明你得救了。你裡頭有個「耶穌好」,就證明耶穌在你裡頭。
越表現對主的愛,越覺得主的可愛
我盼望你相信,這個「耶穌好」,在你裡頭是天天加大的。你不必太立志去丟棄你的麻將、京戲,你只要天天在那裡說,「耶穌好阿,耶穌真好阿!麻將阿,我在這裡搓你,但是耶穌比你好。耶穌真好阿!」你這樣天天說,越說越多,等到你說一百次時,你的麻將就不搓了,京戲也不看了。因為耶穌真好,耶穌太可愛了。
親愛的弟兄姊妹,這完全不是迷信。我從小在基督教裡聽了許多的道。很可惜沒有人清清楚楚地告訴我,要口稱耶穌:「耶穌真好,耶穌真好!哦,主耶穌,哦,主耶穌,你真好阿!」直到有一天,我們整理詩本時,發現一首詩:「耶穌,耶穌,我的性命,因為愛的緣故,求原諒我,將你聖名日念千遍不住。」(一六九首。)這一句話非常感動我。我對主說:「主阿,我非常虧欠你。得救那麼多年了,我還沒有一天把你的聖名說一千遍。」
人看見鑽石沒有不愛的,因為鑽石可愛。你若拿一塊泥巴來,叫我怎麼愛法?我真願意愛,但是愛不來!我們愛主耶穌,不是我們會愛,是主耶穌太可愛了。弟兄姊妹,若不是這個緣故,地上不會有千千萬萬的人都寶愛耶穌這個名。一題到耶穌這個名字,我們裡頭就覺得甘甜、可愛。不僅小孩子如此,就是我這已經超過七十歲的老年人,還天天喊「我愛主耶穌」,和小孩子一樣。哦,我們的主耶穌太好了。
與主相愛必定與主同生活
弟兄姊妹,你愛不愛主耶穌呢?「愛!」你既然愛主耶穌,那就要與祂同活!我再請一位弟兄來表演一下。假使這位弟兄不像現在這麼可愛,三天沒有沖涼,滿身臭氣,要我愛他,和他同生活,那是真難!兩個人要共同生活,非相愛不可;而相愛非覺得可愛不可。我們的主耶穌,祂是可愛的。我們本來雖是不可愛的,但是可愛的主耶穌能把我們搞得可愛。所以不光主耶穌可愛,祂也把我們每一個愛祂的人都搞得可愛。我實在知道我說的是什麼。原來這是一個大罪人,這是一個怪物。就是這麼一信主,在那裡喊「哦,主耶穌!哦,主耶穌!」兩三天他就變成一個最可愛的人了。耶穌的可愛就變作他的可愛了。所以請記得,你愛耶穌,你就變得可愛了。祂可愛,你也可愛;祂愛你,你也愛祂。結果怎樣?兩個人整天生活在一起,因為兩個人相愛。祂真可愛,我愛祂,所以我就願意常常看看祂,與祂同活。祂是我的命,我是祂的像。我和祂,祂和我,就是一體的。祂愛我,我愛祂,兩個人生活在一起。
主耶穌說,「人若愛我,我父也必愛他,並且我們要到他那裡去,與他同住。」不是打個招呼,不是拜訪拜訪,乃是同住。同住就是同生活,同住就是同起居,同住就是同行動。「人若愛我,我父也必愛他!」真妙,我們對祂的愛,不是下對上的愛;祂對我們的愛,也不是上對下的愛。我們愛祂是平行的,祂愛我們也是平行的。這就是基督徒的生活。
那麼下文呢?不要問下文如何,下文就是與祂同住了。基督徒的生活就是和主同住,就是主和我們同住。同住到一個時候,我說:「主阿!我們兩個去看電影吧!」「我不去!」「哦,你不願意去?好,好,主阿!你不願意去,我也不去了。那我們作什麼呢?」「主阿!李先生那裡三缺一,我們去搓麻將吧!好不好呢?」「不行!」「主阿!那我就不去了。今晚體育館裡有特別聚會,主阿,我們一同去吧?」「對!我們去!」「好阿!我們就同去了。」這就是與主同住。「主阿!我四個禮拜沒有理髮了,你看今天去理髮好麼?」「好阿!」「去那個理髮店阿?」這就是基督徒的生活。
靈加強,基督安家,神充滿
我們要看見,基督徒的生活不是修行,不是改良,不是任何的事;乃是愛祂,讓祂和我們同住。祂實在要和我們同住,問題是我們愛不愛祂?喜歡不喜歡祂?所以以弗所三章這樣說,我保羅為你們禱告,不是為你們求亨通,不是為你們求興隆,不是為你們求事業發達,我乃是求父按著祂榮耀的豐富,借著祂的靈,用大能,叫你們裡面的人剛強起來。當你們裡面的人,就是你們那重生的靈剛強起來了,你們的靈就完全開啟,主耶穌就不光充滿你們的靈,還能擴展到你們靈的四圍,就是你們心的各部分;無論是你們的情感、意志、心思,凡是包圍著你們靈的各部分,祂都要擴充進去,將你們整個的心都佔有了。這就是祂安家在你們心裡。祂不光把你們的靈充滿了,並且把你們的心佔有了。
弟兄姊妹,你愛主麼?感謝主,你愛祂。但是一直到今天,在你的心思裡,你還不給祂多少的地方,你還不讓祂有多少的地位。主耶穌還是碰著閉門羹,祂不得進入。你還是把你的心思守得牢牢地,不給祂進入。你好像在對主說,「主阿!請不要進來,不要到心思來,此路是不通的,你就留在我的靈裡吧。」有沒有這種光景呢?我們就把主耶穌客客氣氣的留在我們靈的客廳裡。我們裡頭的靈差不多成為一個客廳了,我們就把主耶穌留在那裡。等到留久了,我們這靈的客廳就成了監牢。我們把主監禁在靈裡,不讓主從我們的靈裡出去一步。但是當祂的靈用大能叫我們裡面的人剛強起來的時候,我們的靈就強了。
我們怎樣能讓聖靈用大能把我們裡面的人剛強起來呢?惟一的一條捷路,就是喊「哦,主耶穌阿!哦,主耶穌阿!我愛你!哦,主耶穌,我愛你!」你這樣操練了五分鐘,十分鐘,你裡面最強的一部分就是靈,你的靈要被主耶穌完全充滿。並且主耶穌要從你的靈裡往外擴展,擴展到你的心思裡,也擴展到你的情感裡,還擴展到你的意志裡。一步、又一步、再一步,你說,「哦,主耶穌!哦,主耶穌阿!」你的靈裡就滿了祂。你再說,「哦,主耶穌!」你就生出一個感覺:「阿呀,我這個思想還不讓主耶穌佔有,我這個情感還不讓主耶穌佔有,我這個主張還不讓主耶穌拿去,我這個意志裡還沒有讓主耶穌來佔有。」當你說「哦,主耶穌!」你的經驗能證實給你看,這一位內住的基督要逐漸地從你的靈裡把你的心思充滿了,把你的意志充滿了,把你的情感充滿了。逐漸地,一天、兩天、一個禮拜、一個月,把你的全人都佔有了。這樣,祂就安家在你的心裡。
讓我告訴你,到這時候,你就經歷了宇宙中什麼叫作闊、長、深、高。你就發現,這個闊、長、深、高,就是主耶穌。多深是深?無限量;多高是高?無限量;多長是長呢?無限量;多闊算得闊呢?無限量。這些無限量的量度都是主耶穌。闊是主耶穌,長也是主耶穌,深也是主耶穌,高也是主耶穌。你就發現,主耶穌的忍耐是無終止的長。我們人的忍耐最多十二寸長。人得罪你兩寸,你可以忍耐忍耐;人得罪你四寸,你還可以把忍耐的鬆緊帶拉長一點;人得罪你八寸,你還可拉長一點;人得罪你十二寸,你拉到最長了;人再得罪你二寸,你這個人就崩斷了。很多作太太的忍耐丈夫,就是今天二寸,明天加二寸,下個禮拜再加二寸,再下個禮拜又加二寸,加來加去,加到末了,崩斷了,就把筷子摔到丈夫臉上去了。這是你的忍耐。但是主耶穌的忍耐,我告訴你,能把地球繞幾圈,祂的忍耐是無止境的。
你那時也才知道,我們的愛心太淺了,但是祂的愛心深到無限量。你都不知道祂的愛有多深。你越愛祂,你越發現祂的愛是無限量的;你越愛祂,你越發現祂的美德是無限量的;你越愛祂,你就知道祂對人的同情是無限量的;你就發現,宇宙之闊、長、深、高,就是主耶穌。闊、長、深、高這四面的度量如何是無限量的,我們的主耶穌也同樣是無限量的。祂是無限量的長,無限量的闊,無限量的高,無限量的深。長、闊、高、深就是基督。基督是宇宙的度量。阿利路亞!
到這時候,你就在祂的愛裡生根立基。並且到這時候,你就嘗到基督的愛是人所不能測度的,你就完全淹滅在祂愛的大海中。無限量的愛把你完全淹滅,你就在愛中生根立基。到這時候,神就把一切的豐滿充滿了你。不是善行,不是修養,不是改革,乃是愛主耶穌,讓主耶穌在你裡頭把你完全佔有,結果神一切的豐滿就把你全人都充滿了,都浸透了。所以我們的詩歌三八二首末了一節說:「借此你靈浸透全人,到處是你,到處是神。」
我再說,這不是善行,不是修改,不是修養,也不是改良。這完全是和三而一的神調成一個。神是靈,用大能把你裡面的人剛強起來,再使基督在你的心裡安家,最後就使神的豐滿充滿了你。靈來加強,基督來安家,神來充滿,你整個人就被三而一的神佔有了。你的裡頭就滿了主耶穌,也滿了神的同在。弟兄姊妹,我實在覺得榮耀!這就是基督徒的生活。
呼求主名就必得救
這一個不應該光是我們中間的道理。親愛的弟兄姊妹,我們每一位都應該接受這個光,每一位都要跳到這一個流裡。你必須照著裡頭隱密處那個耶穌甜美的感覺而生活。你感覺主耶穌甜美麼?你就要多多來呼喊主的名。請你們記得,在聖經中的確有這一條簡便的路:「呼求主名的,就必得救。」又說,「主對那些呼求祂名的人是豐富的。」你要得救麼?呼喊主名。千萬不要說,「李弟兄,我已經得救了。」是的,但你還沒有從脾氣裡得救出來,你還需要得救脫離脾氣;你還沒有從自己裡得救出來,你還需要得救脫離自己;你還沒有從老舊裡得救出來,你還沒有從世界裡得救出來,你需要更進一步的救恩。呼喊主名的就必得救。你若肯喊「哦,主耶穌!我愛你!主耶穌,你太可愛了!」你多喊幾次,你就蒙拯救了,你就脫離你的脾氣。
你怎樣來享受主的救恩,怎樣讓主來施行拯救?惟一的一條路就是把自己向主敞開。向主敞開的路不是自己轉頭腦,想一想怎樣向主敞開。你越想,越向主關閉。乃是忘掉你的思想,用你的靈從深處來呼喊主名:「哦,主耶穌!我愛你。哦,主耶穌阿,我愛你。我願意把自己給你,像你把自己給了我一樣。主阿,我愛你!」你多喊祂幾次,你的靈就向祂敞開了,祂就來施行拯救,你就與祂同活了。你就活在祂的裡面,你就憑祂活著,祂就要把你浸透,使你到處是祂,到處是神。這個就是基督徒的生活。
出處:「與主同活」 第三篇 「藉著愛主與主同活」
讀經:約翰十四章二十三節;約壹二章二十七至二十八節,以弗所三章十六至十九節。
與主同活是個相愛的故事
與主同活的生活不是強迫的,這在原則上和婚姻生活一樣。婚姻生活不是強迫的,乃是在於愛。兩個人生活在一起,若沒有愛的甜美,愛的維持,那真是痛苦。聖經中把我們與主同活的生活,恰恰就比作夫妻相愛的生活。我們的良人就是我們所愛的主耶穌,而我們就是祂的佳偶,二者之間的維繫完全在乎甜美的愛。聖經六十六卷,專有一卷講良人與佳偶之間相愛的生活,就是雅歌;在這一卷書裡面,從始至終就是說到,我們與主之間彼此吸引,活在愛裡的生活。
主在約翰十四章說得很清楚:「若有人愛我」。宗教和基督教所注重的乃是敬神,或者說敬畏神。神是可畏的,可怕的,所以對於神要有一種敬畏。也有的說敬拜神。神是高大的,我要敬拜祂。宗教多半是教導人這兩面:敬畏神和敬拜神。但主耶穌親自對我們所說的話,不重在敬畏,不重在敬拜,也不僅僅是敬愛,(敬愛是下對上),祂講愛。愛是平行的、平等的。夫妻相愛沒有一高一低,上下之分,乃是平等的。主耶穌並沒有說,「人若敬愛我」,更沒有說,「人若敬拜我」,「人若敬畏我」。敬畏,敬拜,加上敬愛,多多少少有宗教的關係在裡頭。我們的主不是宗教,祂是活的人物。祂不是一個信仰的物件,祂乃是一個活的人物。
祂是永活的神,全能的主宰,今天取了人性,帶著和我們同樣的感情。準確的說,祂是神,但祂這位神成了肉身,取了人性。祂死而復活後,仍然帶著復活的人性,祂還是人子耶穌。所以提前二章五節說,「那人基督耶穌」。(原文。)我們的神,我們萬有的主,我們的救主,祂今天還是那人。祂雖然成了賜生命的靈,祂仍然帶著人性,所以祂能和我們講平行的愛。祂說:「人若愛我」。我們素日讀經,讀到這裡不一定會寶貝這個「愛」字。要知道,這不是敬愛,也不是敬畏,也不是敬拜,乃是平行的愛。祂站在與你平等的地位上。你是人,祂也是人;你有人性,祂也穿上人性,祂與你是平行的。祂並非站在你以上,祂乃是站在你的面前,與你相等,來對你說,人若愛我。
你記得,當主從死裡復活以後,祂馬上來找那個當祂的面棄絕祂的彼得。主耶穌被賣的那一夜,彼得自信剛強,能跟隨主;但是當試煉來到的時候,彼得當著主的面,三次否認主。等到三天後,主耶穌復活了。天使對抹大拉的馬利亞說,你們可以去告訴祂的門徒「和彼得」。彼得棄絕了主,主卻沒有忘記他。我信彼得在否認主之後,一定懊喪至極。「唉!我怎可以當面三次棄絕主!」但就在這時,馬利亞來了,說:「彼得,主要我告訴弟兄們和你!」
然後到約翰二十一章,主來向門徒顯現;在顯現的時候,主耶穌找了一個時間和彼得面對面談了幾句話。祂一連問三次:「約翰的兒子西門,你愛我麼?」我信主這樣問他三次,多少是因為彼得曾三次棄絕主。你棄絕我三次「否!否!否!」所以現在我也來問你三次:「麼?麼?麼?」「你愛我比這一切更深麼?」「你愛我麼?」「你愛我麼?」彼得真難回答。他能不能說,「主阿,是的!我愛你!」他三天前才棄絕主,現在怎能這樣說呢?但又不能說,「主阿,我不愛你!」若說不愛你,我就是撒謊的;若說愛你,我又愛得不像樣。到底怎麼樣呢?主阿!愛不愛,你知道!所以彼得說,「主阿!你知道我愛你。」
每一個得救的人都有愛主的心
那麼今晚我要問你們,你們愛不愛主呢?「愛!」我信今晚一定有好些弟兄姊妹,也是像彼得那樣說,「主阿!你知道我愛你!」在每一個信徒的裡頭都有一顆愛主的心。你怎麼知道你信了主耶穌,神悅納了你?你怎麼知道主住在你裡頭?你怎麼知道你與主是合而為一的?並不是因為你在外面摸著了主。我曾聽人說:「我一信主,就摸著主了;我一信主,就得著主了;我一信主,主就與我同在了;我一信主,主就永遠不離開我了。」有的人就照著人的理智來領會,盼望能在外面摸摸主耶穌。這是人的領會,人的觀念。不要忘記了,主耶穌乃是賜生命的靈,祂是一位奧妙者。
不只祂是如此,就是在象徵上,我們也可以舉出一些例子來。比方電,那是非常實際的,是現代生活不能缺少的,但你卻看不見,也摸不到。一直到今天,從來沒有一個人看見過電。還有我們肉身的生命,也是一個奧秘,一直到今天,也沒有人能把生命之所以然說得透切。但在我們裡頭卻有一個生命。我能在這裡說話、行動,因為我是活的,我裡頭有一個生命。假使現在我死了,你來察看我的內臟肺腑,一點都不缺。死了就是生命停止作用了。那生命到那兒去了?真難說,生命是一個奧秘。所以在聖經中,我們的主之於我們就像生命。祂是我們的生命,是實際的,是現實的,是有大能的;然而我們沒有辦法摸得著祂。雖然摸不著,但有沒有生命是看得出來的。你想,我今天站在這裡,要不要告訴你「我有生命」?不需要。你們只要看我站在這裡,就知道我是活的。同樣,你怎麼知道你信耶穌得救了?你怎麼知道耶穌在你裡面?就是因為你裡面活了。你裡頭有一個東西是去不掉的。當我年輕得救的時候,無論什麼人一說耶穌不好,我裡頭就不痛快。以後我明白,那就是證明我裡頭有了主耶穌。
不僅如此,雖然你表面上不是顯得那樣愛祂,但在你深處,總有一個感覺,耶穌是甜美的,你是喜歡祂的。也許你還不知道怎樣愛祂,在你的感覺裡,你也不太愛祂;但是在你的裡面,的確有一個極深的,隱密的感覺,覺得耶穌真好。每逢你想一想耶穌,你就覺得耶穌好,你總覺得喜歡祂。你若喜歡祂,那就是一個證明,你蒙恩了,你得救了。只要你裡頭有一點喜歡耶穌的心,喜歡耶穌的感覺,就證明你是得救了。
你若說,「李弟兄,你不要騙我。如果我得救了,為什麼到今天還喜歡搓麻將、看京戲呢?我沒有得救哪!」這個我且不管,我也不鼓勵你去作這些事。我只問你,你裡頭有沒有覺得耶穌好?每逢說到耶穌時你喜不喜歡祂?你裡頭覺不覺得祂可愛?也許你還在那兒搓麻將,就在搓的時候,你裡頭來了一個感想:「耶穌好阿!」有時你去看京戲,上面鬧得正熱時,你裡頭說:「耶穌真好阿!」你裡頭有個「耶穌好」,怎麼打也打不掉。這一個「耶穌好」,就證明你得救了。你裡頭有個「耶穌好」,就證明耶穌在你裡頭。
越表現對主的愛,越覺得主的可愛
我盼望你相信,這個「耶穌好」,在你裡頭是天天加大的。你不必太立志去丟棄你的麻將、京戲,你只要天天在那裡說,「耶穌好阿,耶穌真好阿!麻將阿,我在這裡搓你,但是耶穌比你好。耶穌真好阿!」你這樣天天說,越說越多,等到你說一百次時,你的麻將就不搓了,京戲也不看了。因為耶穌真好,耶穌太可愛了。
親愛的弟兄姊妹,這完全不是迷信。我從小在基督教裡聽了許多的道。很可惜沒有人清清楚楚地告訴我,要口稱耶穌:「耶穌真好,耶穌真好!哦,主耶穌,哦,主耶穌,你真好阿!」直到有一天,我們整理詩本時,發現一首詩:「耶穌,耶穌,我的性命,因為愛的緣故,求原諒我,將你聖名日念千遍不住。」(一六九首。)這一句話非常感動我。我對主說:「主阿,我非常虧欠你。得救那麼多年了,我還沒有一天把你的聖名說一千遍。」
人看見鑽石沒有不愛的,因為鑽石可愛。你若拿一塊泥巴來,叫我怎麼愛法?我真願意愛,但是愛不來!我們愛主耶穌,不是我們會愛,是主耶穌太可愛了。弟兄姊妹,若不是這個緣故,地上不會有千千萬萬的人都寶愛耶穌這個名。一題到耶穌這個名字,我們裡頭就覺得甘甜、可愛。不僅小孩子如此,就是我這已經超過七十歲的老年人,還天天喊「我愛主耶穌」,和小孩子一樣。哦,我們的主耶穌太好了。
與主相愛必定與主同生活
弟兄姊妹,你愛不愛主耶穌呢?「愛!」你既然愛主耶穌,那就要與祂同活!我再請一位弟兄來表演一下。假使這位弟兄不像現在這麼可愛,三天沒有沖涼,滿身臭氣,要我愛他,和他同生活,那是真難!兩個人要共同生活,非相愛不可;而相愛非覺得可愛不可。我們的主耶穌,祂是可愛的。我們本來雖是不可愛的,但是可愛的主耶穌能把我們搞得可愛。所以不光主耶穌可愛,祂也把我們每一個愛祂的人都搞得可愛。我實在知道我說的是什麼。原來這是一個大罪人,這是一個怪物。就是這麼一信主,在那裡喊「哦,主耶穌!哦,主耶穌!」兩三天他就變成一個最可愛的人了。耶穌的可愛就變作他的可愛了。所以請記得,你愛耶穌,你就變得可愛了。祂可愛,你也可愛;祂愛你,你也愛祂。結果怎樣?兩個人整天生活在一起,因為兩個人相愛。祂真可愛,我愛祂,所以我就願意常常看看祂,與祂同活。祂是我的命,我是祂的像。我和祂,祂和我,就是一體的。祂愛我,我愛祂,兩個人生活在一起。
主耶穌說,「人若愛我,我父也必愛他,並且我們要到他那裡去,與他同住。」不是打個招呼,不是拜訪拜訪,乃是同住。同住就是同生活,同住就是同起居,同住就是同行動。「人若愛我,我父也必愛他!」真妙,我們對祂的愛,不是下對上的愛;祂對我們的愛,也不是上對下的愛。我們愛祂是平行的,祂愛我們也是平行的。這就是基督徒的生活。
那麼下文呢?不要問下文如何,下文就是與祂同住了。基督徒的生活就是和主同住,就是主和我們同住。同住到一個時候,我說:「主阿!我們兩個去看電影吧!」「我不去!」「哦,你不願意去?好,好,主阿!你不願意去,我也不去了。那我們作什麼呢?」「主阿!李先生那裡三缺一,我們去搓麻將吧!好不好呢?」「不行!」「主阿!那我就不去了。今晚體育館裡有特別聚會,主阿,我們一同去吧?」「對!我們去!」「好阿!我們就同去了。」這就是與主同住。「主阿!我四個禮拜沒有理髮了,你看今天去理髮好麼?」「好阿!」「去那個理髮店阿?」這就是基督徒的生活。
靈加強,基督安家,神充滿
我們要看見,基督徒的生活不是修行,不是改良,不是任何的事;乃是愛祂,讓祂和我們同住。祂實在要和我們同住,問題是我們愛不愛祂?喜歡不喜歡祂?所以以弗所三章這樣說,我保羅為你們禱告,不是為你們求亨通,不是為你們求興隆,不是為你們求事業發達,我乃是求父按著祂榮耀的豐富,借著祂的靈,用大能,叫你們裡面的人剛強起來。當你們裡面的人,就是你們那重生的靈剛強起來了,你們的靈就完全開啟,主耶穌就不光充滿你們的靈,還能擴展到你們靈的四圍,就是你們心的各部分;無論是你們的情感、意志、心思,凡是包圍著你們靈的各部分,祂都要擴充進去,將你們整個的心都佔有了。這就是祂安家在你們心裡。祂不光把你們的靈充滿了,並且把你們的心佔有了。
弟兄姊妹,你愛主麼?感謝主,你愛祂。但是一直到今天,在你的心思裡,你還不給祂多少的地方,你還不讓祂有多少的地位。主耶穌還是碰著閉門羹,祂不得進入。你還是把你的心思守得牢牢地,不給祂進入。你好像在對主說,「主阿!請不要進來,不要到心思來,此路是不通的,你就留在我的靈裡吧。」有沒有這種光景呢?我們就把主耶穌客客氣氣的留在我們靈的客廳裡。我們裡頭的靈差不多成為一個客廳了,我們就把主耶穌留在那裡。等到留久了,我們這靈的客廳就成了監牢。我們把主監禁在靈裡,不讓主從我們的靈裡出去一步。但是當祂的靈用大能叫我們裡面的人剛強起來的時候,我們的靈就強了。
我們怎樣能讓聖靈用大能把我們裡面的人剛強起來呢?惟一的一條捷路,就是喊「哦,主耶穌阿!哦,主耶穌阿!我愛你!哦,主耶穌,我愛你!」你這樣操練了五分鐘,十分鐘,你裡面最強的一部分就是靈,你的靈要被主耶穌完全充滿。並且主耶穌要從你的靈裡往外擴展,擴展到你的心思裡,也擴展到你的情感裡,還擴展到你的意志裡。一步、又一步、再一步,你說,「哦,主耶穌!哦,主耶穌阿!」你的靈裡就滿了祂。你再說,「哦,主耶穌!」你就生出一個感覺:「阿呀,我這個思想還不讓主耶穌佔有,我這個情感還不讓主耶穌佔有,我這個主張還不讓主耶穌拿去,我這個意志裡還沒有讓主耶穌來佔有。」當你說「哦,主耶穌!」你的經驗能證實給你看,這一位內住的基督要逐漸地從你的靈裡把你的心思充滿了,把你的意志充滿了,把你的情感充滿了。逐漸地,一天、兩天、一個禮拜、一個月,把你的全人都佔有了。這樣,祂就安家在你的心裡。
讓我告訴你,到這時候,你就經歷了宇宙中什麼叫作闊、長、深、高。你就發現,這個闊、長、深、高,就是主耶穌。多深是深?無限量;多高是高?無限量;多長是長呢?無限量;多闊算得闊呢?無限量。這些無限量的量度都是主耶穌。闊是主耶穌,長也是主耶穌,深也是主耶穌,高也是主耶穌。你就發現,主耶穌的忍耐是無終止的長。我們人的忍耐最多十二寸長。人得罪你兩寸,你可以忍耐忍耐;人得罪你四寸,你還可以把忍耐的鬆緊帶拉長一點;人得罪你八寸,你還可拉長一點;人得罪你十二寸,你拉到最長了;人再得罪你二寸,你這個人就崩斷了。很多作太太的忍耐丈夫,就是今天二寸,明天加二寸,下個禮拜再加二寸,再下個禮拜又加二寸,加來加去,加到末了,崩斷了,就把筷子摔到丈夫臉上去了。這是你的忍耐。但是主耶穌的忍耐,我告訴你,能把地球繞幾圈,祂的忍耐是無止境的。
你那時也才知道,我們的愛心太淺了,但是祂的愛心深到無限量。你都不知道祂的愛有多深。你越愛祂,你越發現祂的愛是無限量的;你越愛祂,你越發現祂的美德是無限量的;你越愛祂,你就知道祂對人的同情是無限量的;你就發現,宇宙之闊、長、深、高,就是主耶穌。闊、長、深、高這四面的度量如何是無限量的,我們的主耶穌也同樣是無限量的。祂是無限量的長,無限量的闊,無限量的高,無限量的深。長、闊、高、深就是基督。基督是宇宙的度量。阿利路亞!
到這時候,你就在祂的愛裡生根立基。並且到這時候,你就嘗到基督的愛是人所不能測度的,你就完全淹滅在祂愛的大海中。無限量的愛把你完全淹滅,你就在愛中生根立基。到這時候,神就把一切的豐滿充滿了你。不是善行,不是修養,不是改革,乃是愛主耶穌,讓主耶穌在你裡頭把你完全佔有,結果神一切的豐滿就把你全人都充滿了,都浸透了。所以我們的詩歌三八二首末了一節說:「借此你靈浸透全人,到處是你,到處是神。」
我再說,這不是善行,不是修改,不是修養,也不是改良。這完全是和三而一的神調成一個。神是靈,用大能把你裡面的人剛強起來,再使基督在你的心裡安家,最後就使神的豐滿充滿了你。靈來加強,基督來安家,神來充滿,你整個人就被三而一的神佔有了。你的裡頭就滿了主耶穌,也滿了神的同在。弟兄姊妹,我實在覺得榮耀!這就是基督徒的生活。
呼求主名就必得救
這一個不應該光是我們中間的道理。親愛的弟兄姊妹,我們每一位都應該接受這個光,每一位都要跳到這一個流裡。你必須照著裡頭隱密處那個耶穌甜美的感覺而生活。你感覺主耶穌甜美麼?你就要多多來呼喊主的名。請你們記得,在聖經中的確有這一條簡便的路:「呼求主名的,就必得救。」又說,「主對那些呼求祂名的人是豐富的。」你要得救麼?呼喊主名。千萬不要說,「李弟兄,我已經得救了。」是的,但你還沒有從脾氣裡得救出來,你還需要得救脫離脾氣;你還沒有從自己裡得救出來,你還需要得救脫離自己;你還沒有從老舊裡得救出來,你還沒有從世界裡得救出來,你需要更進一步的救恩。呼喊主名的就必得救。你若肯喊「哦,主耶穌!我愛你!主耶穌,你太可愛了!」你多喊幾次,你就蒙拯救了,你就脫離你的脾氣。
你怎樣來享受主的救恩,怎樣讓主來施行拯救?惟一的一條路就是把自己向主敞開。向主敞開的路不是自己轉頭腦,想一想怎樣向主敞開。你越想,越向主關閉。乃是忘掉你的思想,用你的靈從深處來呼喊主名:「哦,主耶穌!我愛你。哦,主耶穌阿,我愛你。我願意把自己給你,像你把自己給了我一樣。主阿,我愛你!」你多喊祂幾次,你的靈就向祂敞開了,祂就來施行拯救,你就與祂同活了。你就活在祂的裡面,你就憑祂活著,祂就要把你浸透,使你到處是祂,到處是神。這個就是基督徒的生活。
出處:「與主同活」 第三篇 「藉著愛主與主同活」
2014/09/05
與主接觸的祕訣
與主接觸的祕訣
讀經:
約翰福音二章三至五節,四章十五至二十一節,二十三至二十四節,六章二十六至二十七節,十一章三節,五至六節,十七節,二十一至二十八節,三十二至三十三節,三十五至四十節,十三章六至十節,二十一章二至六節,九至十三節,十五節,十九節。
與主接觸的重要
認真讀聖經的人,都能看出約翰福音的筆法非常特別。這卷書說簡單,很簡單;說詳細,又相當詳細。約翰這種筆法,乃是要專特給我們看見,神如何與人接觸。
約翰在福音書末了說,「耶穌所行的,還有許多別的事,若是一一都寫出來,我想所寫的書,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。」(二一25。) 這說出他並沒有把主耶穌所行的一切事都記載下來,而是從許多事中選錄出來,爲要給遠離神的人看見一個事實,就是神如何來與人接觸。神來與人接觸,乃是先來作人的生命。神先將祂自己放到人裏面,作人的生命,活在人裏面,然後祂喜歡人與祂有接觸。這個接觸,就是我們所說的交通。雖然約翰福音裏沒有「交通」和「接觸」這樣的說法,卻給我們看見,神如何喜歡與人交通、接觸。所以在這卷書裏,不僅能看出神如何叫人得着生命,更能看出神要人如何與祂接觸。
約翰福音注重這兩點,一是神如何來到我們裏面作生命,二是神要我們如何與祂接觸。前者是得着生命的問題,後者是與神接觸的問題。關於得着生命的問題,凡信主的人都已經解決了,本篇信息我們要來看與神接觸的問題。
我們得救之後,首要的一件事,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,就是與神接觸。學過一點屬靈功課的人都知道,基督徒的生活就在於如何與神接觸。一個人與神有好的接觸,與主有好的來往交通,定規是個好基督徒。若是一個人不知道怎樣與主接觸,或者缺少和主來往交通,他無論怎樣努力,都不能作個好的基督徒。
與主接觸的祕訣
與主接觸這件事,是很有講究的。你很可能天天守晨更,天天禱告,有時甚至禱告很長的時間,但是沒有摸着祕訣,沒有摸着與主接觸的竅。你許多的禱告,好像都沒有接觸到主,碰着主,或得着多少益處。所以,在與主接觸的事上,我們都需要學習,並懂得其中的原則和訣竅。
約翰福音裏有許多例子,都是給我們看見該怎樣與主接觸。我們沒有工夫把這些例子一一講說,只能從中選出幾個重要的,點出一些重點。你們若真心要和主接觸,就能在這些重點上,看見與主接觸的祕訣。
一、不要支配主
第一個例子是在二章,主變水爲酒的事。約翰說,「這是耶穌所行的頭一件神蹟。」(11。) 神蹟,原文是表號,就是表明的意思。這意思是,約翰記載主耶穌所行的神蹟,一面是神蹟,另一面又是表號。主是藉着具體看得見的神蹟,表明人所看不見屬靈的事。所以,我們要舉的幾個例子,就是用屬靈事物的表號,表明屬靈的原則。我們若從這些例子讀出重點,找出原則,就能看見與主接觸的祕訣。
在第一個例子裏,我們看見一個重大的原則,就是我們和主接觸時,不能支配主,主權必須完全在祂手中。因此,時間和作法都得由祂定規,不能由我們支配。簡而言之,我們不可對主說,「主阿,你作這個罷,你作那個罷。」若是這樣,恐怕主要說,「我與你何干?」(4。) 我們雖然要接觸祂,但會遭遇祂的拒絕,而覺得碰了釘子。
這並非主不要和我們接觸,或者主不負責我們的事。我們應當知道,主來到我們裏面,就是要和我們接觸,要負責我們的事,如同那一天祂來到迦拿那個婚筵的地方一樣。
婚姻是人生的中心,而婚筵是代表人生的快樂。主來到地上,進到我們裏面,就是來到我們人生的中心,也就是來到我們人生快樂的所在。祂來,不是不過問我們的事,不關心我們的事。祂來,就是要負責我們的事,並且是要爲我們解決難處。然而,有一個先決條件,就是我們必須把主權讓給祂,給祂自由。
在迦拿婚筵那一天,酒用盡了,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對主說,「他們沒有酒了。」(3。) 意思是,主應當爲他們作一點事。她似乎在那裏吩咐主作事,所以就碰了釘子。主對她說,「婦人,我與你何干?我的時候還沒有到。」(4。) 馬利亞在神面前是個學過功課的人,她一碰了釘子,心裏就清楚,立刻告訴僕人:「祂告訴你們甚麼,你們就作甚麼。」(5) 她的意思就是說,「是祂作主,不是我作主;是祂出主張,不是我出主張;是祂說了算,不是我說了算。」
那天酒沒有了,意思是在那婚筵上缺少了一件中心且重要的東西。主旣然在那裏,難道主不知道負責,難道主會不過問,只看着他們爲難麼?定規不會。主定規要爲他們作事,但有一個和主很接近的人,就是主肉身的母親,她代表我們這些和主接觸的人。她這時來向主題議說,「他們沒有酒了,」要主替他們作一點事。她這樣作是出於好意,但是在和主接觸的事上,要當心人自己的意思跑到前頭。
有時我們早晨親近主,實在感覺有一個需要。學過功課的人都知道,必須慢慢的和主題起這個需要。若是這個需要你知道,主定規也知道,你不必那麼快向祂題議,乃要學習等候在祂面前。若是你題議得太快,反而會碰釘子,覺得主不垂聽那個禱告。好像你不題那件事以前,你和主之間是滿好的;等到你題起那件事,主對你說,「我與你何干?」好像拒絕了你。但你應該知道,祂沒有拒絕你,祂是拒絕你的題議,拒絕你跑到祂前頭的主張。你看見那個需要,祂更看見了那個需要。你覺得祂應該作,祂更覺得祂應該作。你不必題議,不必出主張。只有到主面前禱告卻不題議的人,纔是會禱告。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。
那天在筵席上,定規酒早已用完一段時間了。主在那裏好像不作甚麼。主不作,就叫馬利亞受試驗,所以她題議說,「他們沒有酒了,」意思是要主作一點事。主就讓她碰釘子,說,「婦人,我與你何干?我的時候還沒有到。」(4。)這是告訴她:「你不能支配我,你不能出主張,你不能題議,這是我的事•,我的時候還沒有到,我是在我的時間裏,不是在你的支配之下。」
這裏有很好的功課可以學習。我們素常到主面前,總是很少給主說話作事的機會。我們都是對主說,「主阿,作這個,主阿,作那個。主阿,你看召會的光景。主阿,復興弟兄姊妹。」我們說了好多這樣的話,但是常常我們越這樣禱告,裏面越枯乾;越這樣禱告,越摸不着主的同在。這種枯乾、摸不着主同在的感覺,就等於主在對我們說,「我與你何干?我的時候還沒有到。這些都是我要作的,是我要過問的,是我要負責的,是我要解決的。然而是要我來作主,不要你來作主。我是在我的時間裏,不是在你的支配之下。」
十一章所記載的,也讓我們看見同樣的事。十一章的馬大,就像二章的馬利亞,這兩章非常相似。二章的酒用盡了,十一章人的生命到了盡頭。在酒用盡之後,主沒有立時作甚麼,乃是等了一段時間,纔變水爲酒。在十一章裏,拉撒路的生命到了盡頭,主也沒有立時作甚麼,乃是等了幾天,纔使拉撒路復活。主沒有聽馬大的話,也沒有聽馬利亞的話;她們兩人都有一點要用自己的意見支配主,但主都沒有聽她們。
我們總要記得一件事,和主接觸,第一個要學的功課,就是把我們的主張停下來,要先讓主說話。我們要學習,一面親近主,一面在親近祂的時候不隨便說話,旣不題議,也沒有主張。酒是需要的,水應該變爲酒,但主比馬利亞更知道這需要。召會需要復興,信徒應該被變化,但主比我們更清楚這些。所以我們在此要學的功課,乃是要敬拜祂,尊祂爲主。祂說甚麼,我們就聽甚麼。祂要我們作甚麼,我們就作甚麼。不要有許多題議的禱告;這是我們接觸主要學的第一個原則。
二、要交出罪惡
第二個例子,是四章所記撒瑪利亞婦人與主接觸的事。在這裏,我們看見一個婦人發現自己的乾渴,也發現主有活水,而向主要活水。然而,主沒有把活水立時給她,反而向她要東西。她向主要活水,主向她要丈夫。(2〜16。) 丈夫就是她背後罪惡的生活;她一切的罪惡,都在丈夫這個問題上。主向她要丈夫,就是向她要罪惡。主向她題起丈夫的問題,就是點出她罪惡的問題。主的意思是說,「你要活水麼?你應當把你的罪惡交出來。你要得着滿足麼?你應當注意到你罪惡的問題。」
在此我們又看見一個原則。許多時候,我們到主面前,發現了自己的需要,也知道主能供給我們所需要的,因此我們就向主要。然而,就在我們要的時候,主給我們看見我們的污點、錯處、失敗,以及許多應該對付的問題。這是我們許多人曾有的經歷。這好比一個孩子來向我要東西,我就要他把手伸出來,然後問他說,「你看這隻手乾淨不乾淨?」他就去把手洗乾淨再來。我又說,「拿鏡子照一照,看看你的臉乾淨不乾淨?」他又去洗臉,洗乾淨之後,我就把他所要的給他。有時甚至需要洗三、五次,纔彀乾淨。我們到主面前禱告,也常有這個故事。我們說,「主,我需要這個。」主卻說,「去叫你的丈夫,然後到這裏來。」我們是向祂題需要,祂卻向我們題難處,點出我們身上的問題。這是我們親近主的第二個原則。
這個原則列在第二,是因爲在我們的經歷中,這種情形常是接在第一個原則之後。我們到主面前禱告,常要主作這作那,結果碰了主的釘子,因爲主不要我們出主張支配祂,乃是要我們聽祂。這是第一個原則。同時,當我們到主面前時,主不要我們光爲許多事和別人禱告,反而常給我們發現自己的需要。等到我們發現自己的需要,而向祂求的時候,祂就指出我們身上還有這個難處、那個難處。祂在我們親近祂、接觸祂的時候,常常作這兩件事:一面給我們看見自己的需要;一面等我們有了飢渴,而向祂求的時候,祂就把我們身上的難處、錯處、污點或罪惡,二點出來。這時,我們就需要把祂所點到的事,把祂向我們要丈夫這件事說出來,然後纔會得着祂的供應。
三、不要注意物質的事過於屬靈的事
第三個例子,是六章所記許多人喫餅得飽的事。我們看見有大批羣眾來接觸主,主在他們沒有想到的時候,行神蹟給他們喫飽了。但他們第二天又來,還想要喫飽。因此主對他們說,「不要為那必壞的食物勞力,要爲那存到永遠生命的食物勞力。」(27。) 主的意思是要教導他們,不要一直尋求物質的食物,反而要花工夫尋求那永遠生命的食物。這裏又有一個極大的原則,在我們和主接觸的事上,主不歡喜我們把很多盼望、尋求和禱告,都擺在物質的事上。
有的弟兄早晨用半小時禱告,從頭至尾,都是爲着物質的事。有的姊妹爲她的丈夫、兒女禱告也是這樣,不是求東西,就是爲事情,全是爲着物質的事。這樣禱告親近主,接觸主,初期主還給他喫飽,顧到他所求的。但他若長期這樣行,主也要斷定他是喫餅得飽的人。主要說,「你不可太爲這些物質的事禱告,要學習爲永遠生命的事,就是爲生命的事禱告,爲屬靈的事禱告。」我們必須看見,在接觸主的時候,主不大喜歡我們題起物質的事,因爲這些事,無論是喫甚麼或穿甚麼,主都知道。我們接觸祂,應該注意屬靈的事、生命的事,就是要先尋求祂的國和祂的義。我們若注意這些事,其他物質的東西,主都要加給我們。(太六31〜33。)
這個事例給我們看見一個原則,若是我們到主面前,都是注意物質的事,我們就很難摸着主的同在,反而常會在靈裏遭遇祂的拒絕。譬如,聖徒們早晨花時間親近主,是一件很好的事。但是,親近主時能不能摸着主,就很有講究。如果你的禱告是重於事務或物質的事,而忽畧了屬靈生命的事,就不大容易摸着主。有的學生弟兄姊妹早晨到主面前禱告,很容易記掛着他們的功課或學校的事,而爲這些事禱告。但如果親近主,只注意功課、學校的事,被這些事絆住,就很難摸着主的同在。這種尋求主,不是爲着永遠的生命,不是爲着屬靈的事,乃是爲着物質的事,所以原則上,這也是爲着喫餅得飽。
有的聖徒在病中親近主,也是只注意病的問題。他們的思想、注意和禱告,離不開他們的病。他們禱告說,「主阿,我感謝讚美你,你叫我生這個病,得了許多益處。主阿,你甚麼時候醫治我?我還要等多久?」這樣的禱告,按原則說,也是喫餅得飽。主也要告訴他們:「不要爲着病勞力,不要爲着病有這麼多禱告,要爲着永遠的生命勞力,爲着屬靈的事多有禱告。忘掉你的病!忘掉喫餅的事罷!」當然,要這樣作是不容易的。
許多聖徒一跪到主面前,總是爲着他們物質的事禱告,正像俗語所說的:「三句話不離本行。」有的青年弟兄姊妹讀醫科,正在醫院實習,一到早晨,就恐懼戰兢的向主禱告說,「主阿,叫我今天不出事,病不會診斷錯,也不會下錯藥,太難的病人不要到我這裏來,難擔的擔子也不要落到我身上。」這些禱告好像很好,但對主來說,這些禱告也是喫餅得飽。主要對他們說,「不要爲作醫生勞力,要爲着永遠的生命勞力。你來親近我,不要先注意這些事,乃要注意屬靈的事。」
有的姊妹總是忘不了她們的家庭,一到主面前,總是說,「主阿,叫佣人聽話;主阿,叫孩子用功;主阿,叫家裏平安,不要出事。」請想想看,在姊妹們的禱告裏,有多少是脫開家庭的?在原則上,這些禱告也是爲着喫餅得飽。所以主也要對她們說,「不要爲家庭勞力,不要爲這麼多家庭的事禱告,要爲屬靈的事,爲永遠生命的事,花一點工夫。」
或許有些聖徒聽見這話,都要像當日主的門徒一樣說,「這話甚難,誰能聽呢?」(約六60。)這樣,我們還禱告甚麼呢?照管家務的姊妹們,若是不爲家庭禱告,那爲着甚麼禱告呢?作醫生的,若是不爲醫病禱告,那爲着甚麼禱告呢?我們以爲,作買賣的弟兄,當然要爲買賣禱告;讀書的弟兄姊妹,當然要爲讀書禱告;生病的弟兄姊妹,也當然要爲疾病禱告。如果我們不爲這些事禱告,還爲甚麼事禱告呢?
要知道,我們若真要親近主,真要每一天有一段時間接觸主,總得學習這個功課,不在主面前注意物質的事,要把那些物質的事擺在一邊,在親近主時,全心尋求主自己,全心尋求屬靈的事,尋求生命的事,尋求那永存的事。至於我們的生意、家庭、學業、或是身體,我們該相信,主知道得比我們更清楚。我們所需用的這一切,我們在天上的父是知道的。這些都是那不認識神的外邦人所求的。我們應該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,爲那存到永遠生命的事物勞力,不要爲必朽壞的事物勞力。(太六31〜33,參約六27。)這實在是我們接觸主,一個很大的原則。
四、人的意見阻擋主的大能,人到了盡頭,主就來起頭
第四個例子,是約翰十一章所記的事。其中最少可以看見兩大原則:第一,人的意見阻擋主的大能;第二,人到了盡頭,主纔能起頭。
在十一章裏,我們可以看見人的意見如何阻擋主的大能。先是馬大和馬利亞打發人去告訴主說,「主阿,看哪,你所愛的人病了。」(3。)這是她們的意見,要主來醫治她們的弟弟拉撒路。她們這個求告是好的,但主沒有答應。主聽見她們這個求告,卻不成全。主愛他們姐弟三人,也聽見馬大和馬利亞的求告,但主還在所居之地特別多住了兩天,直到拉撒路病死了,葬了,並且臭了,主纔來作事。(3,5〜6,17。)
所以,馬大看見主來的時候,頭一件事就是埋怨主錯過了時間。她說,「主阿,你若早在這裏,我兄弟就不會死。」(21。)這就是她埋怨主在時間上遲誤了。於是主教導她看見,問題不在於時間,乃在於主自己。主告訴她:「我是復活,我是生命。」(25。)這意思是,祂早來,拉撒路可以不死;祂晚來,拉撒路卽使死了,也可以復活。祂就是復活,有祂就有一切,不是時間的問題。
這裏有很好的功課,但是馬大沒有學好。主對她說,「信入我的人,雖然死了,也必復活;凡活着信入我的人,必永遠不死。你信這話麼?」(25~26。) 馬大立刻說,「主阿,是的;我信你是基督,是神的兒子。」(27。) 馬大不是信主所說的,是信另外一件事。主講主的,她信她的,她和主碰不在一起。這是她的意見在那裏作怪,是她的意見使然;她實在是一個滿了意見的人。
後來,馬大就去叫她妹妹馬利亞,說,「夫子來了,叫你。」(28。)這不是主叫她去作,乃是她自己的主張。她說,「夫子來了,」這是對的;但她說,「叫你,」卻是她捏造的。等到馬利亞來到主面前時,也說,「主阿,你若早在這裏,我兄弟就不會死。」(32。)主耶穌看見馬利亞哭,並看見與她同來的猶太人也哭,就靈裏悲憤,又受攪擾。就在這時候,主耶穌哭了。(33,35。)不要以爲,主是因爲拉撒路死了而哭。
主哭,乃是因爲他們不認識祂,他們屬靈的光景可憐。他們遭遇死亡,加上屬靈的糊塗,主是爲此而哭。
人若受了主的責打,遭到痛苦,還那樣糊塗,一點也不認識主,一點也不懂得主要作甚麼,反而滿了自己的意見,東一個說法,西一個主張;這種光景會令主傷心。猶太人看見主哭了,就東一句,西一句,發表各種意見。因此,主又靈裏悲憤,悲憤他們不認識祂。 (33。) 末了,主來到墳墓前,要他們把那擋墓口的石頭挪開,馬大到這時還有意見,她說,「主阿,他已經臭了,因爲這是第四天了。」(39。) 她實在是一個有意見的人。
十一章是特別給我們看見,人的意見如何阻擋主的大能。除了給我們看見馬大、馬利亞、和那些猶太人的意見,如何阻擋主之外,也給我們看見那些跟隨主的門徒的意見,如何阻擋主。先是馬大和馬利亞要主去,而主不要去。以後,等到主要去的時候,門徒們又不要主去。(3〜2。)人的意見,一直阻擋主顯出祂復活的大能。所以在這一章裏,我們看見一面主要作事,要行神蹟,要顯出祂的大能,叫死人復活;但是另一面卻有人的意見,步步作梗,處處爲難。好像主要顯出祂復活的大能,必須先把這些意見都打倒。主從人間走到復活裏,這一段路程處處都是荊棘蒺藜,而這些荊棘蒺藜就是人的意見。馬大、馬利亞、門徒、猶太人,都滿了意見。主必須先斬荊除棘,去掉這些人意見的阻擋,纔能走到復活。人的意見在人接觸主的事上,實在是個厲害的阻擋。
當我們親近主禱告的時候,必須要學習這一個功課,完全停下我們的意見。無論是酒用盡了,或是人死了四天了,我們都不必出主張,都該讓給主,聽祂怎麼說。主就是一切。祂稱無爲有,也叫死人復活;(羅四17;) 祂是復活,也是生命。(約十一25。)我們不必說東道西,只該完全聽祂。意見是一個難處,是許多親近主的人都學不好的功課。
在約翰十一章,我們還看見另一個原則,就是主不爲人治病,只叫人復活。爲人治病的原則,是幫助人的輭弱。這是主不肯作的。祂聽見拉撒路病了,沒有去爲他治病,直等到他死了,纔去叫他復活。因爲叫人復活,纔是祂要作的。叫人復活的原則,就是等人到了絕境,到了盡頭,祂纔來給人一個新的起頭。比方,一位弟兄有某種輭弱,常常失敗,當他親近主的時候,很容易把他輭弱失敗的感覺帶來,禱告說,「主阿,我在這事上輭弱,爬不起來,我失敗。」這樣的禱告好像很好,其實是打岔主。你輭弱麼?不錯,但是你還沒有輭弱到絕境。你失敗麼?不錯,但是你還沒有失敗到盡頭。
必須等你輭弱到絕境,失敗到盡頭,完全到死地,主纔來爲你作事,主纔在你身上彰顯祂復活的大能。
所以當你親近主時,不必受這些輭弱和失敗的打擾。無論輭弱或失敗,都讓它去。若是你知道這些,主更知道。若是祂要多住兩天,多等一時,祂要等你到了死地,到了盡頭,等你葬了,臭了,完全失望,不再有任何希望,你也無話可說。祂要等,你就急不得。若是祂聽憑你輭弱,讓你失敗,你也沒有辦法;你卽使是苦求,也爬不起來,剛強不起來。所以我們要學一個功課,在禱告裏,把自己一切的難處統統放手,直等到我們真到了絕境,到了盡頭,主就來了。那就是復活,那就是拯救。
五、要讓主在我們身上隨意作事
第五個例子,是十三章所記主爲門徒洗腳的事。這裏給我們看見另一個原則,就是我們親近主時,要讓主隨祂的意思在我們身上作事。千萬不要作彼得,主要給他洗腳時還謙卑的說,「你絕不可洗我的腳,永遠不可。」等到主對他說,「我若不洗你,你就與我無分了。」(8。) 他就說,「主阿,不但我的腳,連手和頭也要洗。」(9。) 這就是我們的光景。主要在我們身上作事,我們開頭不讓祂作;後來讓祂作了,又要祂多作。這都是人的意見。
我們親近主,主就要在我們身上作一些事。有的是要作到我們身上的,有的是要我們去掉的。比方洗腳,就是要去掉我們身上不該有的。因此,我們要學習完全順服。主要洗腳,就讓祂洗;主不洗手,就讓祂不洗。主要洗甚麼,就洗甚麼。主要作甚麼,就作甚麼。我們甚麼都不題議,甚麼都不主張。這是我們和主接觸的第五個原則,也是我們所要學的第五個功課。
六、要知道主不改變
第六個例子,是二十一章所記主向門徒顯現的事。在這裏我們看見,當我們爲着生活餬口,而流落世界,在最輭弱而完全忘記親近主的時候,主還是來親近我們。當時門徒爲着生活餬口,又去打魚,卻整夜打不到魚。主知道他們的需要,就來問他們:「你們有魚喫麼?」(5中。) 主知道他們去打魚,就是爲着喫。他們回答說,「沒有。」(5下。) 主就對他們說,「把網撒在船的右邊,就必得着。」他們照着主的話撒下網去,竟然得着一百五十三條大魚。(6,11。) 等到他們上了岸,看見那裏放着炭火,上面放着已經燒好的魚和餅。(9。)
那一天,他們看着海裏打上來的魚,喫着岸上主所豫備的魚,又想到他們這些跟隨主的人,爲着喫飽下了世界,重操舊業去打魚,打了一整夜卻打不到魚。但主來了,一面行神蹟,給他們從海裏打上一百五十三條大魚,一面又在岸上爲他們烤好了魚,給他們喫。他們一面喫,一面看,一面想,那個味道定規是酸甜苦辣樣樣都有。彼得恐怕是最不好受的,因爲他不只自己下了世界,還帶着弟兄們去。是他先說,「我打魚去。」然後其餘的門徒說,「我們也和你同去。」(3。)這好比一位弟兄說,「我要去愛世界。」其他的弟兄們就說,「我們也同你去。」於是他們就成羣結隊的去愛世界,一起墮落到世界裏。然而,主沒有因此棄絕他們,主仍然看顧他們,使他們打着魚,又爲他們豫備魚和餅,讓他們喫一個飽。等他們都喫過了,主就問彼得:「約翰的兒子西門,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?」(15。)主這樣問彼得,是要門徒們知道,主對他們還是不失望,主還要他們跟隨祂,事奉祂。
這給我們看見,我們和主接觸另一個極大的原則。千萬不要以爲,我們輭弱,愛了世界,早晨都爬不起來,也不禱告,那裏還能親近主?雖然我們不能親近主,主卻能親近我們。我們沒有接觸祂,祂卻來接觸我們。在接觸主的事上,你我都是失敗的。彼得去打魚,我們也跟他去打魚;我們失敗,但主永遠不失敗。我們親近祂時,祂接觸我們;我們不親近祂時,祂也來接觸我們。我們自己是靠不住的,今天接觸祂,明天不接觸了;這個月親近祂,下個月不親近了。然而,無論我們怎樣,主還是一樣;無論我們怎樣改變,主永不改變。所以,在我們和主接觸的事上,有一個原則,就是雖然我們會改變,主卻永不改變。
我們需要仰望聖靈對我們說話,學習怎樣親近主,與主接觸。盼望聖徒們能花點工夫,默想一下這些例子裏的原則,看見在親近主的事上,該注意甚麼,該學甚麼功課。其中最甜美的一個原則,就是親近主不在我們手中,乃是在主手中。我們可以不親近祂,祂不能不親近我們。我們可以遠離祂,祂不能不來尋找我們。在我們最輭弱的時候,祂還來親近我們。在我們離開祂的時候,祂還來接觸我們。在我們對祂冷淡無情,或下了世界的時候,祂還要對我們說,「你愛我麼?你跟從我罷!」
原刊於一九五七年四月「話語職事」第七十期
出處:「禱告的意義與目的」第四篇「與主接觸的祕訣」
讀經:
約翰福音二章三至五節,四章十五至二十一節,二十三至二十四節,六章二十六至二十七節,十一章三節,五至六節,十七節,二十一至二十八節,三十二至三十三節,三十五至四十節,十三章六至十節,二十一章二至六節,九至十三節,十五節,十九節。
與主接觸的重要
認真讀聖經的人,都能看出約翰福音的筆法非常特別。這卷書說簡單,很簡單;說詳細,又相當詳細。約翰這種筆法,乃是要專特給我們看見,神如何與人接觸。
約翰在福音書末了說,「耶穌所行的,還有許多別的事,若是一一都寫出來,我想所寫的書,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。」(二一25。) 這說出他並沒有把主耶穌所行的一切事都記載下來,而是從許多事中選錄出來,爲要給遠離神的人看見一個事實,就是神如何來與人接觸。神來與人接觸,乃是先來作人的生命。神先將祂自己放到人裏面,作人的生命,活在人裏面,然後祂喜歡人與祂有接觸。這個接觸,就是我們所說的交通。雖然約翰福音裏沒有「交通」和「接觸」這樣的說法,卻給我們看見,神如何喜歡與人交通、接觸。所以在這卷書裏,不僅能看出神如何叫人得着生命,更能看出神要人如何與祂接觸。
約翰福音注重這兩點,一是神如何來到我們裏面作生命,二是神要我們如何與祂接觸。前者是得着生命的問題,後者是與神接觸的問題。關於得着生命的問題,凡信主的人都已經解決了,本篇信息我們要來看與神接觸的問題。
我們得救之後,首要的一件事,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,就是與神接觸。學過一點屬靈功課的人都知道,基督徒的生活就在於如何與神接觸。一個人與神有好的接觸,與主有好的來往交通,定規是個好基督徒。若是一個人不知道怎樣與主接觸,或者缺少和主來往交通,他無論怎樣努力,都不能作個好的基督徒。
與主接觸的祕訣
與主接觸這件事,是很有講究的。你很可能天天守晨更,天天禱告,有時甚至禱告很長的時間,但是沒有摸着祕訣,沒有摸着與主接觸的竅。你許多的禱告,好像都沒有接觸到主,碰着主,或得着多少益處。所以,在與主接觸的事上,我們都需要學習,並懂得其中的原則和訣竅。
約翰福音裏有許多例子,都是給我們看見該怎樣與主接觸。我們沒有工夫把這些例子一一講說,只能從中選出幾個重要的,點出一些重點。你們若真心要和主接觸,就能在這些重點上,看見與主接觸的祕訣。
一、不要支配主
第一個例子是在二章,主變水爲酒的事。約翰說,「這是耶穌所行的頭一件神蹟。」(11。) 神蹟,原文是表號,就是表明的意思。這意思是,約翰記載主耶穌所行的神蹟,一面是神蹟,另一面又是表號。主是藉着具體看得見的神蹟,表明人所看不見屬靈的事。所以,我們要舉的幾個例子,就是用屬靈事物的表號,表明屬靈的原則。我們若從這些例子讀出重點,找出原則,就能看見與主接觸的祕訣。
在第一個例子裏,我們看見一個重大的原則,就是我們和主接觸時,不能支配主,主權必須完全在祂手中。因此,時間和作法都得由祂定規,不能由我們支配。簡而言之,我們不可對主說,「主阿,你作這個罷,你作那個罷。」若是這樣,恐怕主要說,「我與你何干?」(4。) 我們雖然要接觸祂,但會遭遇祂的拒絕,而覺得碰了釘子。
這並非主不要和我們接觸,或者主不負責我們的事。我們應當知道,主來到我們裏面,就是要和我們接觸,要負責我們的事,如同那一天祂來到迦拿那個婚筵的地方一樣。
婚姻是人生的中心,而婚筵是代表人生的快樂。主來到地上,進到我們裏面,就是來到我們人生的中心,也就是來到我們人生快樂的所在。祂來,不是不過問我們的事,不關心我們的事。祂來,就是要負責我們的事,並且是要爲我們解決難處。然而,有一個先決條件,就是我們必須把主權讓給祂,給祂自由。
在迦拿婚筵那一天,酒用盡了,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對主說,「他們沒有酒了。」(3。) 意思是,主應當爲他們作一點事。她似乎在那裏吩咐主作事,所以就碰了釘子。主對她說,「婦人,我與你何干?我的時候還沒有到。」(4。) 馬利亞在神面前是個學過功課的人,她一碰了釘子,心裏就清楚,立刻告訴僕人:「祂告訴你們甚麼,你們就作甚麼。」(5) 她的意思就是說,「是祂作主,不是我作主;是祂出主張,不是我出主張;是祂說了算,不是我說了算。」
那天酒沒有了,意思是在那婚筵上缺少了一件中心且重要的東西。主旣然在那裏,難道主不知道負責,難道主會不過問,只看着他們爲難麼?定規不會。主定規要爲他們作事,但有一個和主很接近的人,就是主肉身的母親,她代表我們這些和主接觸的人。她這時來向主題議說,「他們沒有酒了,」要主替他們作一點事。她這樣作是出於好意,但是在和主接觸的事上,要當心人自己的意思跑到前頭。
有時我們早晨親近主,實在感覺有一個需要。學過功課的人都知道,必須慢慢的和主題起這個需要。若是這個需要你知道,主定規也知道,你不必那麼快向祂題議,乃要學習等候在祂面前。若是你題議得太快,反而會碰釘子,覺得主不垂聽那個禱告。好像你不題那件事以前,你和主之間是滿好的;等到你題起那件事,主對你說,「我與你何干?」好像拒絕了你。但你應該知道,祂沒有拒絕你,祂是拒絕你的題議,拒絕你跑到祂前頭的主張。你看見那個需要,祂更看見了那個需要。你覺得祂應該作,祂更覺得祂應該作。你不必題議,不必出主張。只有到主面前禱告卻不題議的人,纔是會禱告。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。
那天在筵席上,定規酒早已用完一段時間了。主在那裏好像不作甚麼。主不作,就叫馬利亞受試驗,所以她題議說,「他們沒有酒了,」意思是要主作一點事。主就讓她碰釘子,說,「婦人,我與你何干?我的時候還沒有到。」(4。)這是告訴她:「你不能支配我,你不能出主張,你不能題議,這是我的事•,我的時候還沒有到,我是在我的時間裏,不是在你的支配之下。」
這裏有很好的功課可以學習。我們素常到主面前,總是很少給主說話作事的機會。我們都是對主說,「主阿,作這個,主阿,作那個。主阿,你看召會的光景。主阿,復興弟兄姊妹。」我們說了好多這樣的話,但是常常我們越這樣禱告,裏面越枯乾;越這樣禱告,越摸不着主的同在。這種枯乾、摸不着主同在的感覺,就等於主在對我們說,「我與你何干?我的時候還沒有到。這些都是我要作的,是我要過問的,是我要負責的,是我要解決的。然而是要我來作主,不要你來作主。我是在我的時間裏,不是在你的支配之下。」
十一章所記載的,也讓我們看見同樣的事。十一章的馬大,就像二章的馬利亞,這兩章非常相似。二章的酒用盡了,十一章人的生命到了盡頭。在酒用盡之後,主沒有立時作甚麼,乃是等了一段時間,纔變水爲酒。在十一章裏,拉撒路的生命到了盡頭,主也沒有立時作甚麼,乃是等了幾天,纔使拉撒路復活。主沒有聽馬大的話,也沒有聽馬利亞的話;她們兩人都有一點要用自己的意見支配主,但主都沒有聽她們。
我們總要記得一件事,和主接觸,第一個要學的功課,就是把我們的主張停下來,要先讓主說話。我們要學習,一面親近主,一面在親近祂的時候不隨便說話,旣不題議,也沒有主張。酒是需要的,水應該變爲酒,但主比馬利亞更知道這需要。召會需要復興,信徒應該被變化,但主比我們更清楚這些。所以我們在此要學的功課,乃是要敬拜祂,尊祂爲主。祂說甚麼,我們就聽甚麼。祂要我們作甚麼,我們就作甚麼。不要有許多題議的禱告;這是我們接觸主要學的第一個原則。
二、要交出罪惡
第二個例子,是四章所記撒瑪利亞婦人與主接觸的事。在這裏,我們看見一個婦人發現自己的乾渴,也發現主有活水,而向主要活水。然而,主沒有把活水立時給她,反而向她要東西。她向主要活水,主向她要丈夫。(2〜16。) 丈夫就是她背後罪惡的生活;她一切的罪惡,都在丈夫這個問題上。主向她要丈夫,就是向她要罪惡。主向她題起丈夫的問題,就是點出她罪惡的問題。主的意思是說,「你要活水麼?你應當把你的罪惡交出來。你要得着滿足麼?你應當注意到你罪惡的問題。」
在此我們又看見一個原則。許多時候,我們到主面前,發現了自己的需要,也知道主能供給我們所需要的,因此我們就向主要。然而,就在我們要的時候,主給我們看見我們的污點、錯處、失敗,以及許多應該對付的問題。這是我們許多人曾有的經歷。這好比一個孩子來向我要東西,我就要他把手伸出來,然後問他說,「你看這隻手乾淨不乾淨?」他就去把手洗乾淨再來。我又說,「拿鏡子照一照,看看你的臉乾淨不乾淨?」他又去洗臉,洗乾淨之後,我就把他所要的給他。有時甚至需要洗三、五次,纔彀乾淨。我們到主面前禱告,也常有這個故事。我們說,「主,我需要這個。」主卻說,「去叫你的丈夫,然後到這裏來。」我們是向祂題需要,祂卻向我們題難處,點出我們身上的問題。這是我們親近主的第二個原則。
這個原則列在第二,是因爲在我們的經歷中,這種情形常是接在第一個原則之後。我們到主面前禱告,常要主作這作那,結果碰了主的釘子,因爲主不要我們出主張支配祂,乃是要我們聽祂。這是第一個原則。同時,當我們到主面前時,主不要我們光爲許多事和別人禱告,反而常給我們發現自己的需要。等到我們發現自己的需要,而向祂求的時候,祂就指出我們身上還有這個難處、那個難處。祂在我們親近祂、接觸祂的時候,常常作這兩件事:一面給我們看見自己的需要;一面等我們有了飢渴,而向祂求的時候,祂就把我們身上的難處、錯處、污點或罪惡,二點出來。這時,我們就需要把祂所點到的事,把祂向我們要丈夫這件事說出來,然後纔會得着祂的供應。
三、不要注意物質的事過於屬靈的事
第三個例子,是六章所記許多人喫餅得飽的事。我們看見有大批羣眾來接觸主,主在他們沒有想到的時候,行神蹟給他們喫飽了。但他們第二天又來,還想要喫飽。因此主對他們說,「不要為那必壞的食物勞力,要爲那存到永遠生命的食物勞力。」(27。) 主的意思是要教導他們,不要一直尋求物質的食物,反而要花工夫尋求那永遠生命的食物。這裏又有一個極大的原則,在我們和主接觸的事上,主不歡喜我們把很多盼望、尋求和禱告,都擺在物質的事上。
有的弟兄早晨用半小時禱告,從頭至尾,都是爲着物質的事。有的姊妹爲她的丈夫、兒女禱告也是這樣,不是求東西,就是爲事情,全是爲着物質的事。這樣禱告親近主,接觸主,初期主還給他喫飽,顧到他所求的。但他若長期這樣行,主也要斷定他是喫餅得飽的人。主要說,「你不可太爲這些物質的事禱告,要學習爲永遠生命的事,就是爲生命的事禱告,爲屬靈的事禱告。」我們必須看見,在接觸主的時候,主不大喜歡我們題起物質的事,因爲這些事,無論是喫甚麼或穿甚麼,主都知道。我們接觸祂,應該注意屬靈的事、生命的事,就是要先尋求祂的國和祂的義。我們若注意這些事,其他物質的東西,主都要加給我們。(太六31〜33。)
這個事例給我們看見一個原則,若是我們到主面前,都是注意物質的事,我們就很難摸着主的同在,反而常會在靈裏遭遇祂的拒絕。譬如,聖徒們早晨花時間親近主,是一件很好的事。但是,親近主時能不能摸着主,就很有講究。如果你的禱告是重於事務或物質的事,而忽畧了屬靈生命的事,就不大容易摸着主。有的學生弟兄姊妹早晨到主面前禱告,很容易記掛着他們的功課或學校的事,而爲這些事禱告。但如果親近主,只注意功課、學校的事,被這些事絆住,就很難摸着主的同在。這種尋求主,不是爲着永遠的生命,不是爲着屬靈的事,乃是爲着物質的事,所以原則上,這也是爲着喫餅得飽。
有的聖徒在病中親近主,也是只注意病的問題。他們的思想、注意和禱告,離不開他們的病。他們禱告說,「主阿,我感謝讚美你,你叫我生這個病,得了許多益處。主阿,你甚麼時候醫治我?我還要等多久?」這樣的禱告,按原則說,也是喫餅得飽。主也要告訴他們:「不要爲着病勞力,不要爲着病有這麼多禱告,要爲着永遠的生命勞力,爲着屬靈的事多有禱告。忘掉你的病!忘掉喫餅的事罷!」當然,要這樣作是不容易的。
許多聖徒一跪到主面前,總是爲着他們物質的事禱告,正像俗語所說的:「三句話不離本行。」有的青年弟兄姊妹讀醫科,正在醫院實習,一到早晨,就恐懼戰兢的向主禱告說,「主阿,叫我今天不出事,病不會診斷錯,也不會下錯藥,太難的病人不要到我這裏來,難擔的擔子也不要落到我身上。」這些禱告好像很好,但對主來說,這些禱告也是喫餅得飽。主要對他們說,「不要爲作醫生勞力,要爲着永遠的生命勞力。你來親近我,不要先注意這些事,乃要注意屬靈的事。」
有的姊妹總是忘不了她們的家庭,一到主面前,總是說,「主阿,叫佣人聽話;主阿,叫孩子用功;主阿,叫家裏平安,不要出事。」請想想看,在姊妹們的禱告裏,有多少是脫開家庭的?在原則上,這些禱告也是爲着喫餅得飽。所以主也要對她們說,「不要爲家庭勞力,不要爲這麼多家庭的事禱告,要爲屬靈的事,爲永遠生命的事,花一點工夫。」
或許有些聖徒聽見這話,都要像當日主的門徒一樣說,「這話甚難,誰能聽呢?」(約六60。)這樣,我們還禱告甚麼呢?照管家務的姊妹們,若是不爲家庭禱告,那爲着甚麼禱告呢?作醫生的,若是不爲醫病禱告,那爲着甚麼禱告呢?我們以爲,作買賣的弟兄,當然要爲買賣禱告;讀書的弟兄姊妹,當然要爲讀書禱告;生病的弟兄姊妹,也當然要爲疾病禱告。如果我們不爲這些事禱告,還爲甚麼事禱告呢?
要知道,我們若真要親近主,真要每一天有一段時間接觸主,總得學習這個功課,不在主面前注意物質的事,要把那些物質的事擺在一邊,在親近主時,全心尋求主自己,全心尋求屬靈的事,尋求生命的事,尋求那永存的事。至於我們的生意、家庭、學業、或是身體,我們該相信,主知道得比我們更清楚。我們所需用的這一切,我們在天上的父是知道的。這些都是那不認識神的外邦人所求的。我們應該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,爲那存到永遠生命的事物勞力,不要爲必朽壞的事物勞力。(太六31〜33,參約六27。)這實在是我們接觸主,一個很大的原則。
四、人的意見阻擋主的大能,人到了盡頭,主就來起頭
第四個例子,是約翰十一章所記的事。其中最少可以看見兩大原則:第一,人的意見阻擋主的大能;第二,人到了盡頭,主纔能起頭。
在十一章裏,我們可以看見人的意見如何阻擋主的大能。先是馬大和馬利亞打發人去告訴主說,「主阿,看哪,你所愛的人病了。」(3。)這是她們的意見,要主來醫治她們的弟弟拉撒路。她們這個求告是好的,但主沒有答應。主聽見她們這個求告,卻不成全。主愛他們姐弟三人,也聽見馬大和馬利亞的求告,但主還在所居之地特別多住了兩天,直到拉撒路病死了,葬了,並且臭了,主纔來作事。(3,5〜6,17。)
所以,馬大看見主來的時候,頭一件事就是埋怨主錯過了時間。她說,「主阿,你若早在這裏,我兄弟就不會死。」(21。)這就是她埋怨主在時間上遲誤了。於是主教導她看見,問題不在於時間,乃在於主自己。主告訴她:「我是復活,我是生命。」(25。)這意思是,祂早來,拉撒路可以不死;祂晚來,拉撒路卽使死了,也可以復活。祂就是復活,有祂就有一切,不是時間的問題。
這裏有很好的功課,但是馬大沒有學好。主對她說,「信入我的人,雖然死了,也必復活;凡活着信入我的人,必永遠不死。你信這話麼?」(25~26。) 馬大立刻說,「主阿,是的;我信你是基督,是神的兒子。」(27。) 馬大不是信主所說的,是信另外一件事。主講主的,她信她的,她和主碰不在一起。這是她的意見在那裏作怪,是她的意見使然;她實在是一個滿了意見的人。
後來,馬大就去叫她妹妹馬利亞,說,「夫子來了,叫你。」(28。)這不是主叫她去作,乃是她自己的主張。她說,「夫子來了,」這是對的;但她說,「叫你,」卻是她捏造的。等到馬利亞來到主面前時,也說,「主阿,你若早在這裏,我兄弟就不會死。」(32。)主耶穌看見馬利亞哭,並看見與她同來的猶太人也哭,就靈裏悲憤,又受攪擾。就在這時候,主耶穌哭了。(33,35。)不要以爲,主是因爲拉撒路死了而哭。
主哭,乃是因爲他們不認識祂,他們屬靈的光景可憐。他們遭遇死亡,加上屬靈的糊塗,主是爲此而哭。
人若受了主的責打,遭到痛苦,還那樣糊塗,一點也不認識主,一點也不懂得主要作甚麼,反而滿了自己的意見,東一個說法,西一個主張;這種光景會令主傷心。猶太人看見主哭了,就東一句,西一句,發表各種意見。因此,主又靈裏悲憤,悲憤他們不認識祂。 (33。) 末了,主來到墳墓前,要他們把那擋墓口的石頭挪開,馬大到這時還有意見,她說,「主阿,他已經臭了,因爲這是第四天了。」(39。) 她實在是一個有意見的人。
十一章是特別給我們看見,人的意見如何阻擋主的大能。除了給我們看見馬大、馬利亞、和那些猶太人的意見,如何阻擋主之外,也給我們看見那些跟隨主的門徒的意見,如何阻擋主。先是馬大和馬利亞要主去,而主不要去。以後,等到主要去的時候,門徒們又不要主去。(3〜2。)人的意見,一直阻擋主顯出祂復活的大能。所以在這一章裏,我們看見一面主要作事,要行神蹟,要顯出祂的大能,叫死人復活;但是另一面卻有人的意見,步步作梗,處處爲難。好像主要顯出祂復活的大能,必須先把這些意見都打倒。主從人間走到復活裏,這一段路程處處都是荊棘蒺藜,而這些荊棘蒺藜就是人的意見。馬大、馬利亞、門徒、猶太人,都滿了意見。主必須先斬荊除棘,去掉這些人意見的阻擋,纔能走到復活。人的意見在人接觸主的事上,實在是個厲害的阻擋。
當我們親近主禱告的時候,必須要學習這一個功課,完全停下我們的意見。無論是酒用盡了,或是人死了四天了,我們都不必出主張,都該讓給主,聽祂怎麼說。主就是一切。祂稱無爲有,也叫死人復活;(羅四17;) 祂是復活,也是生命。(約十一25。)我們不必說東道西,只該完全聽祂。意見是一個難處,是許多親近主的人都學不好的功課。
在約翰十一章,我們還看見另一個原則,就是主不爲人治病,只叫人復活。爲人治病的原則,是幫助人的輭弱。這是主不肯作的。祂聽見拉撒路病了,沒有去爲他治病,直等到他死了,纔去叫他復活。因爲叫人復活,纔是祂要作的。叫人復活的原則,就是等人到了絕境,到了盡頭,祂纔來給人一個新的起頭。比方,一位弟兄有某種輭弱,常常失敗,當他親近主的時候,很容易把他輭弱失敗的感覺帶來,禱告說,「主阿,我在這事上輭弱,爬不起來,我失敗。」這樣的禱告好像很好,其實是打岔主。你輭弱麼?不錯,但是你還沒有輭弱到絕境。你失敗麼?不錯,但是你還沒有失敗到盡頭。
必須等你輭弱到絕境,失敗到盡頭,完全到死地,主纔來爲你作事,主纔在你身上彰顯祂復活的大能。
所以當你親近主時,不必受這些輭弱和失敗的打擾。無論輭弱或失敗,都讓它去。若是你知道這些,主更知道。若是祂要多住兩天,多等一時,祂要等你到了死地,到了盡頭,等你葬了,臭了,完全失望,不再有任何希望,你也無話可說。祂要等,你就急不得。若是祂聽憑你輭弱,讓你失敗,你也沒有辦法;你卽使是苦求,也爬不起來,剛強不起來。所以我們要學一個功課,在禱告裏,把自己一切的難處統統放手,直等到我們真到了絕境,到了盡頭,主就來了。那就是復活,那就是拯救。
五、要讓主在我們身上隨意作事
第五個例子,是十三章所記主爲門徒洗腳的事。這裏給我們看見另一個原則,就是我們親近主時,要讓主隨祂的意思在我們身上作事。千萬不要作彼得,主要給他洗腳時還謙卑的說,「你絕不可洗我的腳,永遠不可。」等到主對他說,「我若不洗你,你就與我無分了。」(8。) 他就說,「主阿,不但我的腳,連手和頭也要洗。」(9。) 這就是我們的光景。主要在我們身上作事,我們開頭不讓祂作;後來讓祂作了,又要祂多作。這都是人的意見。
我們親近主,主就要在我們身上作一些事。有的是要作到我們身上的,有的是要我們去掉的。比方洗腳,就是要去掉我們身上不該有的。因此,我們要學習完全順服。主要洗腳,就讓祂洗;主不洗手,就讓祂不洗。主要洗甚麼,就洗甚麼。主要作甚麼,就作甚麼。我們甚麼都不題議,甚麼都不主張。這是我們和主接觸的第五個原則,也是我們所要學的第五個功課。
六、要知道主不改變
第六個例子,是二十一章所記主向門徒顯現的事。在這裏我們看見,當我們爲着生活餬口,而流落世界,在最輭弱而完全忘記親近主的時候,主還是來親近我們。當時門徒爲着生活餬口,又去打魚,卻整夜打不到魚。主知道他們的需要,就來問他們:「你們有魚喫麼?」(5中。) 主知道他們去打魚,就是爲着喫。他們回答說,「沒有。」(5下。) 主就對他們說,「把網撒在船的右邊,就必得着。」他們照着主的話撒下網去,竟然得着一百五十三條大魚。(6,11。) 等到他們上了岸,看見那裏放着炭火,上面放着已經燒好的魚和餅。(9。)
那一天,他們看着海裏打上來的魚,喫着岸上主所豫備的魚,又想到他們這些跟隨主的人,爲着喫飽下了世界,重操舊業去打魚,打了一整夜卻打不到魚。但主來了,一面行神蹟,給他們從海裏打上一百五十三條大魚,一面又在岸上爲他們烤好了魚,給他們喫。他們一面喫,一面看,一面想,那個味道定規是酸甜苦辣樣樣都有。彼得恐怕是最不好受的,因爲他不只自己下了世界,還帶着弟兄們去。是他先說,「我打魚去。」然後其餘的門徒說,「我們也和你同去。」(3。)這好比一位弟兄說,「我要去愛世界。」其他的弟兄們就說,「我們也同你去。」於是他們就成羣結隊的去愛世界,一起墮落到世界裏。然而,主沒有因此棄絕他們,主仍然看顧他們,使他們打着魚,又爲他們豫備魚和餅,讓他們喫一個飽。等他們都喫過了,主就問彼得:「約翰的兒子西門,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?」(15。)主這樣問彼得,是要門徒們知道,主對他們還是不失望,主還要他們跟隨祂,事奉祂。
這給我們看見,我們和主接觸另一個極大的原則。千萬不要以爲,我們輭弱,愛了世界,早晨都爬不起來,也不禱告,那裏還能親近主?雖然我們不能親近主,主卻能親近我們。我們沒有接觸祂,祂卻來接觸我們。在接觸主的事上,你我都是失敗的。彼得去打魚,我們也跟他去打魚;我們失敗,但主永遠不失敗。我們親近祂時,祂接觸我們;我們不親近祂時,祂也來接觸我們。我們自己是靠不住的,今天接觸祂,明天不接觸了;這個月親近祂,下個月不親近了。然而,無論我們怎樣,主還是一樣;無論我們怎樣改變,主永不改變。所以,在我們和主接觸的事上,有一個原則,就是雖然我們會改變,主卻永不改變。
我們需要仰望聖靈對我們說話,學習怎樣親近主,與主接觸。盼望聖徒們能花點工夫,默想一下這些例子裏的原則,看見在親近主的事上,該注意甚麼,該學甚麼功課。其中最甜美的一個原則,就是親近主不在我們手中,乃是在主手中。我們可以不親近祂,祂不能不親近我們。我們可以遠離祂,祂不能不來尋找我們。在我們最輭弱的時候,祂還來親近我們。在我們離開祂的時候,祂還來接觸我們。在我們對祂冷淡無情,或下了世界的時候,祂還要對我們說,「你愛我麼?你跟從我罷!」
原刊於一九五七年四月「話語職事」第七十期
出處:「禱告的意義與目的」第四篇「與主接觸的祕訣」
2014/09/04
得救後生命需要長大成熟
得救後生命需要長大成熟
傳統對神救恩的觀念
在今天的基督教裡,不管是天主教,或更正教,一般人對神救恩的觀念,都不夠準確。對神在祂救恩裡的經營和安排,認識得也不夠清楚。今天在基督教裡,有一種很普遍的說法,似乎是有聖經的根據,但絕大部分都是出於人的臆測。這種說法在教會起頭的時候沒有,乃是以後的人臆想出來的,再後就形成一種道理,至今就演變成基督教裡普遍盛行的一種傳統觀念。
這種觀念是什麼呢?就是說人都是有罪的,但神因著愛憐我們的緣故,差遣祂獨生的兒子,來作我們的救主,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,擔當了我們的罪;又從死裡復活,升到天上,作我們的大祭司,常常在神面前為我們代求。什麼時候我們覺得自己是個該沉淪的罪人,而願悔改相信,接受並求告這位救主,我們的罪就得蒙赦免,我們就與神和好,神也要施恩賜福我們,使我們成為一個得救的人。因著神這樣恩待我們,所以從這時候起,我們就當有報恩的表示,行事為人都要榮耀神的名。等我們死了以後,我們的靈魂就可以上天堂,享受永遠的福氣。這就是今天基督教裡,所謂正統的信仰。
聖經的對照
到底這種觀念對不對呢?我們必須好好用聖經的真理,來對照比較。當初路德馬丁就是把天主教修行的道理,和聖經中因信稱義(羅一17)的真理比較一下,才發現天主教那一種立功贖罪的說法,乃是出於人意,是人為的傳統,是完全錯誤的。今天我們也該把基督教中,所謂正統的信仰,和聖經的真理對照一下,以辨其真偽。
我們若是肯把人的意見,連同傳統的觀念放棄,不堅持自己的主張和想法,只單純的來讀神的話,我們就要看見,基督教現行的這個救恩的觀念,的確有其不準確和不完全的地方。不準確就是不正確,不合乎聖經的真理;不完全就是構不上聖經真理,構不上聖經真理的豐富和高超。
路加、約翰福音重在因信蒙恩
福音書不只一卷,乃是四卷;這四卷福音書的每一卷所著重的,和其他各卷都不盡相同。比方路加福音,從始至終都是講赦罪之道,(二四47,)就是赦罪的福音;給我們看見,我們在神面前是個遠離父神的浪子,是失喪的罪人、迷路的羔羊。(十五。)所以,神差遣祂的兒子,來作我們的救主,把我們尋找回來。當我們悔改歸神時,神就接納我們這些浪子。即使我們的罪,多如路加七章那個不名譽的女人,(36~50,)或如十九章那個貪污的稅吏,(1~10,)或像二十三章那個在十字架上的強盜,(32,40~43,)只要我們肯悔改,相信、接受主作我們的救主,我們的罪定規得到赦免。這是路加福音所給我們看見的赦罪之道,是因著主耶穌基督在十定架上的救贖,叫一切相信的人,不需任何代價,就可白白得到的。這是路加福音所著重的。
約翰乃是傳生命的福音,在約翰福音一開頭,就給我們看見,主就是神,生命在祂裡面,祂成了肉體;(一1,4,14;)祂所以從天上來到地上,就是要把祂的生命分賜給世人。(十10下。)祂說,祂是一粒麥子,(十二24,)若不落在地裡,死而復活,祂裡面的生命,不能釋放出來,人就不能得著。所以有一天,祂上了十字架,死了,三天后復活。從那時起,無論何時,無論在什麼地方,只要人相信祂的名,接受祂作救主,祂就在靈裡,進到人裡面,叫人得著神的生命。這樣,人就重生了,人的裡面就有了祂的生命。(三3,5,15~16,二十31。)這是生命的恩典,完全是因信而得著的,是不需要任何代價的。這是約翰福音清楚給我們看見的。所以路加和約翰,都是給我們看見,赦罪和生命的福音,只需要我們信就得著了,不需要出代價,也不需要履行任何條件。
馬太、馬可福音重在出代價
然而,福音書不只有路加和約翰兩卷,還有馬太與馬可。我們若把馬太、馬可這兩卷福音書都讀過,我們就會發覺,不大容易找出信而得救的話。這兩卷福音書,主要是告訴我們,要撇下一切所有的,要捨棄自己,(太十六24,可八34~35,)要進窄門,要走狹路,(太七13~14,)要出相當的代價跟從主耶穌。雖然這兩卷福音書有時也題到信心,但所題的信心,不是得救的信心,乃是走主道路的信心;不是得生命的信心,乃是過生活的信心。得救的信心是赦罪、得生命的信心,那是路加和約翰所告訴我們的。然而,我們得救之後,我們得到神的生命之後,還需要走主的道路,還需要過屬天的生活。為著走這樣的道路,過這樣的生活,就需要一種的信心,這就是馬太、馬可所說的信心。
除了這種信心之外,在馬太、馬可的福音書裡,簡直找不出一處告訴我們,信是叫我們得救,信是叫我們得著生命。然而在馬太、馬可的福音書裡,多次多方鄭重的要我們撇下一切,捨棄自己,背起十字架來跟從主。這就給我們看見,神話語的全備,和其全面的意義。
信之後還要出代價
神的救恩是豐富且廣大的,只有信是不夠完全享受這救恩的。所以,我們在信之後,還需要出代價跟從主,來享受這豐富的救恩。信是叫我們得著主,跟從是叫我們享受主。信,罪就蒙赦免,就叫我們得著神的生命,主就在靈裡進到我們裡面。跟從主,卻是使我們
在得救之後,能享受主,得著主的同在,讓主在我們裡面作一切,天天作我們的生命和能力。
這好比你的朋友送你一件很好的東西,你只要接受就得著了。並且從你接受那一天起,這東西就是你的了。然而,你得著那件東西後,你若是把它擺在那裡,不肯花一點工夫,去享用它;那麼你雖然接受了,也得著了,但你對那樣東西,卻沒有任何的享受。同樣的,我們要得著神的救恩,只要信就得著了;只要信,罪就蒙赦免,我們就得著神的生命了。我們一信主,祂就進到我們裡面,神和神的一切,就都成為我們的。然而我們信了之後,還要出代價,花工夫,天天享受我們所得著的,天天在我們的靈裡,將我們所得著的主,一點一點的吃喝、享受進來。這樣,祂才能成為我們裡面實際的成分。若是我們不肯出這個代價,不肯花這個工夫,我們就不能實際的、完全的享用我們所得的救恩。
神的兒女今天的光景
今天許多神的兒女,得救是真得救了,主的生命也真是在他們裡面,聖靈也住在他們裡面,但他們卻一直沒有享受主,沒有享受神的救恩。雖然他們來聚會,聽聽道,有時也會有一點禱告、讀經,但在他們的生活中,在他們的行事為人裡,他們是他們,主是主,他們和主並沒有調在一起,並沒有打成一片;他們沒有讓主實際的成為他們日常的生活。他們高興作什麼,就作什麼;他們想要說什麼,就說什麼;他們仍然把主束之高閣,擺在一邊。
他們雖然有主,卻不享受主,好比有的守財奴,有錢卻不用錢一樣。他們是得救的人,有主的生命,有主的同在,卻不享用主。他們憑著自己,隨從肉體的私欲,跟隨這個世界的潮流。世人如何,他們也如何,和一般人一樣的活在世上。不同的是,他們承認有神,世人不承認;他們相信主,世人不信主;他們相信永遠的生命,世人不相信;有時,他們心被恩感,會向神有一點感激的心,但世人沒有這一套。他們和世人的分別,僅僅在於信仰上,但他們的生活為人,與世人沒有兩樣。世人如何愛世界,為世界活著,爭名奪利,他們也是那樣。世人如何憑自己,在肉體和血氣裡,不受神的管治,沒有國度的掌權,他們也是這樣。他們裡面已經有神的生命,但他們不憑神的生命活著。神對他們,最多只是一個信仰的對象而已。這就是今天許多神的兒女不正常的光景。
保羅書信的重點
然而,四福音給我們看見,神的救恩並不是這樣。路加和約翰,從一面給我們看見,我們信了主,罪就得著赦免,就得著神的生命。馬太和馬可,從另一面給我們看見,我們這些罪得赦免,有了神生命的人,從得救那一天起,就該跟隨主,以主為我們的生命,以主為我們的人生,以主為我們的生活;我們必須靠主的生命活著。為這緣故,我們要出代價,撇下一切,否認自己,背起十字架來跟從主。這是四福音所給我們看見之神的救恩。
到了書信裡,我們就看見一班加拉太人,他們相信了,沒有疑問,他們的罪得了赦免,他們也得著了神的生命,但是他們都太倚靠自己,憑自己活著,沒有靠基督的生命活著。在這個時候,使徒保羅說,「我為你們再受生產之苦。」(加四19。)為什麼呢?為要叫他們再得救麼?不是。為要叫他們的罪再得赦免麼?不是。為要叫他們再得生命麼?不是。為什麼呢?乃是為叫基督成形在他們裡面。我們得救了是一件事,基督成形在我們裡面又是另一件事。
神救恩的目的不在救人上天堂
神的救恩惟一的目的,就是要把祂自己調到我們裡面;祂要進到我們裡面,作我們的生命;(西三4上;)祂要在我們裡面長大。(二19下。)我們得救最終的目標,雖然包括進國度的福分,但卻不僅僅如此而已。我們得救的最終目標,乃在於要我們這些得救的人,與神調和在一起,叫基督因我們的信住在我們裡面,(弗三17,)作我們的生命,使我們漸漸長大,直長到成熟。(四13。)
有一件事是很可惜的,就是在傳統的基督教裡,因著錯誤的教導,就有了錯誤的觀念,以為一個得救的人,只要相信主,罪得赦免,死了就能上天堂。如果信徒有敬畏主的心,在生活中讀經、禱告、聚會、幫助人,討主的喜悅,主就多給他一點福氣,能榮耀主一點,好使他心裡也平安;這樣,就是作基督徒最大的光彩了。這是傳統的宗教觀念,不是神救恩的目標。神救恩的目標,乃是要信徒在生命裡長大成熟,至終和基督畢像畢肖。
神如何來成就這樣的救恩呢?首先,祂差遣祂獨生的兒子,為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,然後祂自己就在基督裡,成為靈,(林前十五45下,)進入我們裡面,作了我們的生命,而活在我們裡面。基督不僅活在我們裡面,(加二20,)祂還要長在我們裡面;祂要在我們裡面長大,成形,並且成熟。(弗四13。)這就是神的救法。然而,什麼叫作長大成熟呢?長大成熟的意思是,基督在我們裡面,作了我們的生命,然後在我們裡面不斷的生長,長到一個地步,在我們裡面成形了。等到基督在我們裡面成形時,也就是我們在基督的生命裡成熟的時候。
從整本新約聖經,我們實在看不見,也讀不出,人信了耶穌,死後就會上天堂的說法。這樣的觀念,在頭二世紀時,根本沒有,完全是墮落的天主教所帶進來的思想。聖經乃是告訴我們,信主的人得救了,主就進到他們裡面作生命,在他們裡面長大,並且成形,至終要成熟。這是聖經所啟示之神的救恩,與傳統上天堂的錯誤觀念相去是何等的遠。
莊稼的比喻
聖經也告訴我們,一個得救的人,有了主的生命,就是主在田裡的莊稼。(啟十四15~16。)請想想看,主人能不能在莊稼還沒有長大成熟時,把莊稼收割到倉裡呢?同樣的,啟示錄十四章也說,在基督徒中間有一小部分的得勝者,他們先被提到天上去了;因為他們乃是初熟的果子,就是初熟的莊稼。
在中國北方,到了四月的時候,麥田裡有的麥子就已經長得很高,顯出金黃的顏色來,這表明麥子是熟透了。田主就來將初熟的先收割回家;等到端午節的時候,就可以吃這些初熟的麥子,那實在是有特別的享受。然後再過兩周,田裡的莊稼才都熟透,那時,田主就會把所有的莊稼,都收割到倉裡。馬太十三章,主明明告訴我們,田是指著世界,倉是指著父的國。(24,30,43。)我們今天乃是神的莊稼,生長在世界的田中,長到一個地步,熟透了,神就來把我們收割到永遠的倉裡。
若是莊稼沒有熟透,又青又嫩,田主絕不會來收割莊稼到倉裡。照樣,得救的人進國度,是沒有問題的;但是這裡有一個條件,就是要成熟。地上是田,天上是倉,我們這些莊稼從地上的田裡,收到天上的倉裡,是以什麼作條件呢?乃是以成熟作條件,熟了才可以收到倉裡。不熟的,就留在田裡,再長;長的時候,是享受地裡的成分,水的供應,肥料的施給等。這時,麥子若會講話,它會說,「真是甜美,在這裡我得到何等的享受。」然而,等到莊稼要成熟時,就很苦了,不僅肥料不加,水分減少,並且要在太陽下整天曝曬,好從青綠曬成金黃。同樣的,一個屬乎主的人剛得救時,總會有一段相當甜美的時光;但以後若沒有進一步的出代價,受對付,有過曝曬的經歷,他就不容易長大成熟。
不成熟不能進國度
進國度的人只有一種,就是成熟的人。若是我們把啟示錄好好讀過,就會看見,所有到國度裡的基督徒,都是熟透了的;不成熟的人,是進不去的。正如倉裡的莊稼都是熟了的一樣。沒有熟的莊稼,還要留在田裡,等候成熟,或是曬,或是吹,總得把它弄熟了才能收。同樣,基督徒雖然得救了,若沒有成熟也不能進國度。所以基督徒死了,靈魂就上天堂,這樣的思想太粗淺,也太幼稚。這不是聖經的真理,這是羅馬天主教的遺傳。聖經中沒有上天堂的思想。
天堂是宗教的名詞
實在說,在聖經裡沒有「天堂」這名詞;天堂乃是宗教裡的用法。在聖經原文裡只有「天」,等於英文的heaven或是heavens,諸天。至於中文聖經,因為當初翻譯聖經時,「天堂」這辭已被宗教引用得相當普遍,所以也就借來使用。在國語和合本聖經中有兩處題及「天堂」;一處是在彼前三章二十二節,一處是在希伯來九章二十四節。然而這兩處聖經,原文都是「天」。主死而復活,就升到天上的這個天。(可十六19,路二四51,徒一11。)所以在聖經裡,沒有上天堂這話,更沒有一節聖經說,基督徒死後靈魂就上天堂。信徒死了靈魂不是上天堂,乃是到陰間的樂園。(路二三43。)
基督徒有一天要進國度,這是不錯的,但必須先成熟。或者有人要問說,「有好些弟兄姊妹,實在罪得赦免了,也有了主的生命;但他們得救之後,沒有出代價,沒有過得勝的生活,也沒有好好的跟隨主。他們的生命明顯沒有成熟,將來如何呢?」比方,有一個弟兄,實在是個得救的人,但得救之後卻貪愛世界,憑肉體活著,愛錢財,不愛神。有一天因為大發脾氣,腦溢血死了。弟兄姊妹就聚集起來,為他唱詩歌,說安慰的話:「感謝讚美主,他上天堂了,他去天家了,他真有福。」聖經那裡有這樣的教訓呢?聖經說到天上的故事,乃是說莊稼成熟時,才收割到永遠的倉裡。聖經是根據成熟不成熟,來決定信徒的結局。早熟的早收到倉裡,晚熟的晚收到倉裡;這在聖經中是很清楚的。
那位弟兄死了,不上天堂,到那裡去呢?這是不難明白的。記得在十字架上悔改的那個強盜麼?他末了對主說,「耶穌阿,你得國降臨的時候,求你紀念我。」主立刻說,「我實在告訴你,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。」(路二三42~43。)並且,馬太十二章和行傳二章告訴我們,主死了,三天三夜是在陰間裡。(太十二40,徒二24~27。)我們若將這些聖經好好仔細讀過,就不難明白這個樂園,就是陰間的樂園。這也正是路加十六章,那個財主所在的對面,也就是拉撒路所在的地方,亞伯拉罕的胸懷那裡;(23~24;)那就是陰間的樂園。
樂園沒有從陰間搬到天上
一般基督教的神學家也承認這個,但有些人相信,在主耶穌復活之前,這個樂園的確是在陰間裡,等到主耶穌復活之後,就把樂園從陰間搬到天上去了。他們這樣的說法,乃是引用以弗所四章,「祂升上高天的時候,擄掠了仇敵。」(8。)他們說,這就是樂園搬家的憑據。然而,這話在原文裡,是擄掠了受擄掠的。意思是:在主復活之前,人死了就被死亡的權勢,也就是撒但的權勢,擄掠到陰間去了;等到主耶穌復活時,就勝過掌死權的魔鬼,也就衝破陰間,而把陰間裡那些受擄掠的,擄掠出來了。所以,這並不是陰間搬到天上去的意思。
所有已往死了的信徒,他們死了之後,靈魂是留在陰間裡,但他們的身體是埋在墳墓裡。就如彼得、保羅,他們的身體是埋在土裡,但他們的靈魂都是脫體的。凡脫體的靈魂都是不正常的,因為還有死亡的光景。彼得、保羅雖然都是蒙恩的人,但在他們身上,死亡還在,還沒有挪開。到主來時,他們的靈魂,從陰間裡出來,他們的身體也從墳墓裡出來,變作榮耀的身體。那時,他們的身體、靈魂合在一起,靈魂又穿上身體,才能進到神面前。在聖經中,脫體的靈魂,乃是赤露的;赤露的靈魂還有死的光景,不能到神面前。乃是要等到被提時,靈魂出來,穿上變化的身體,完完整整的有如衣冠整齊一樣,才可以去見神。
沒有成熟的人,復活後還要解決成熟的問題
至於那些死了,生命沒有成熟的信徒,將來復活,穿上身體,並不能就去見神。馬太二十五章告訴我們,將來復活的時候,聖徒中間預備好了的人,成熟的人,要赴主的婚筵;沒有成熟的人,還要出代價達到成熟。換句話說,你今天活著的時候,作基督徒作得不成熟,死了,到將來復活時,你還得完成成熟的手續。成熟的手續沒有完成,就不要盼望到主那裡去。
所以無論是誰,將來要赴主的婚筵,非得成熟不可。天上只有一種基督徒,就是成熟的基督徒。你在生前成熟,感謝讚美主,你已經預備好了。就如那五個聰明的童女,到主來時,就可以進入主的婚筵。然而,你若生前沒有好好預備,沒有成熟,不幸死了,請你記得,等到復活之後,你還得解決成熟的問題。到了復活之後,你還得像那五個愚拙的童女一樣,再出代價去買油。
所以,作基督徒必須成熟;這個目標非要達到不可。主要在我們裡面成熟,是我們無法逃避的事。我們若不走這條路,不達到這個目標,就不要盼望有一天能進入主的婚筵。你若不肯出代價,達到成熟,而想進國度,有一天,事實會證明給你看,你的盼望乃是空的。
我們信了主,就是基督徒,但是基督在我們裡面長大了麼?我們得救,有了基督的生命,但這生命成熟了麼?千萬記得,這生命在我們裡面,今天不成熟,將來還得成熟。我們若在活著的時候解決成熟的問題,我們就是聰明的童女;我們若沒有成熟,到將來復活的時候,還得解決成熟的問題。因為聖經告訴我們,得救後生命需要長大成熟。這是神的救恩。
出處:「如何為主用」 第四篇 「得救後生命需要長大成熟」
傳統對神救恩的觀念
在今天的基督教裡,不管是天主教,或更正教,一般人對神救恩的觀念,都不夠準確。對神在祂救恩裡的經營和安排,認識得也不夠清楚。今天在基督教裡,有一種很普遍的說法,似乎是有聖經的根據,但絕大部分都是出於人的臆測。這種說法在教會起頭的時候沒有,乃是以後的人臆想出來的,再後就形成一種道理,至今就演變成基督教裡普遍盛行的一種傳統觀念。
這種觀念是什麼呢?就是說人都是有罪的,但神因著愛憐我們的緣故,差遣祂獨生的兒子,來作我們的救主,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,擔當了我們的罪;又從死裡復活,升到天上,作我們的大祭司,常常在神面前為我們代求。什麼時候我們覺得自己是個該沉淪的罪人,而願悔改相信,接受並求告這位救主,我們的罪就得蒙赦免,我們就與神和好,神也要施恩賜福我們,使我們成為一個得救的人。因著神這樣恩待我們,所以從這時候起,我們就當有報恩的表示,行事為人都要榮耀神的名。等我們死了以後,我們的靈魂就可以上天堂,享受永遠的福氣。這就是今天基督教裡,所謂正統的信仰。
聖經的對照
到底這種觀念對不對呢?我們必須好好用聖經的真理,來對照比較。當初路德馬丁就是把天主教修行的道理,和聖經中因信稱義(羅一17)的真理比較一下,才發現天主教那一種立功贖罪的說法,乃是出於人意,是人為的傳統,是完全錯誤的。今天我們也該把基督教中,所謂正統的信仰,和聖經的真理對照一下,以辨其真偽。
我們若是肯把人的意見,連同傳統的觀念放棄,不堅持自己的主張和想法,只單純的來讀神的話,我們就要看見,基督教現行的這個救恩的觀念,的確有其不準確和不完全的地方。不準確就是不正確,不合乎聖經的真理;不完全就是構不上聖經真理,構不上聖經真理的豐富和高超。
路加、約翰福音重在因信蒙恩
福音書不只一卷,乃是四卷;這四卷福音書的每一卷所著重的,和其他各卷都不盡相同。比方路加福音,從始至終都是講赦罪之道,(二四47,)就是赦罪的福音;給我們看見,我們在神面前是個遠離父神的浪子,是失喪的罪人、迷路的羔羊。(十五。)所以,神差遣祂的兒子,來作我們的救主,把我們尋找回來。當我們悔改歸神時,神就接納我們這些浪子。即使我們的罪,多如路加七章那個不名譽的女人,(36~50,)或如十九章那個貪污的稅吏,(1~10,)或像二十三章那個在十字架上的強盜,(32,40~43,)只要我們肯悔改,相信、接受主作我們的救主,我們的罪定規得到赦免。這是路加福音所給我們看見的赦罪之道,是因著主耶穌基督在十定架上的救贖,叫一切相信的人,不需任何代價,就可白白得到的。這是路加福音所著重的。
約翰乃是傳生命的福音,在約翰福音一開頭,就給我們看見,主就是神,生命在祂裡面,祂成了肉體;(一1,4,14;)祂所以從天上來到地上,就是要把祂的生命分賜給世人。(十10下。)祂說,祂是一粒麥子,(十二24,)若不落在地裡,死而復活,祂裡面的生命,不能釋放出來,人就不能得著。所以有一天,祂上了十字架,死了,三天后復活。從那時起,無論何時,無論在什麼地方,只要人相信祂的名,接受祂作救主,祂就在靈裡,進到人裡面,叫人得著神的生命。這樣,人就重生了,人的裡面就有了祂的生命。(三3,5,15~16,二十31。)這是生命的恩典,完全是因信而得著的,是不需要任何代價的。這是約翰福音清楚給我們看見的。所以路加和約翰,都是給我們看見,赦罪和生命的福音,只需要我們信就得著了,不需要出代價,也不需要履行任何條件。
馬太、馬可福音重在出代價
然而,福音書不只有路加和約翰兩卷,還有馬太與馬可。我們若把馬太、馬可這兩卷福音書都讀過,我們就會發覺,不大容易找出信而得救的話。這兩卷福音書,主要是告訴我們,要撇下一切所有的,要捨棄自己,(太十六24,可八34~35,)要進窄門,要走狹路,(太七13~14,)要出相當的代價跟從主耶穌。雖然這兩卷福音書有時也題到信心,但所題的信心,不是得救的信心,乃是走主道路的信心;不是得生命的信心,乃是過生活的信心。得救的信心是赦罪、得生命的信心,那是路加和約翰所告訴我們的。然而,我們得救之後,我們得到神的生命之後,還需要走主的道路,還需要過屬天的生活。為著走這樣的道路,過這樣的生活,就需要一種的信心,這就是馬太、馬可所說的信心。
除了這種信心之外,在馬太、馬可的福音書裡,簡直找不出一處告訴我們,信是叫我們得救,信是叫我們得著生命。然而在馬太、馬可的福音書裡,多次多方鄭重的要我們撇下一切,捨棄自己,背起十字架來跟從主。這就給我們看見,神話語的全備,和其全面的意義。
信之後還要出代價
神的救恩是豐富且廣大的,只有信是不夠完全享受這救恩的。所以,我們在信之後,還需要出代價跟從主,來享受這豐富的救恩。信是叫我們得著主,跟從是叫我們享受主。信,罪就蒙赦免,就叫我們得著神的生命,主就在靈裡進到我們裡面。跟從主,卻是使我們
在得救之後,能享受主,得著主的同在,讓主在我們裡面作一切,天天作我們的生命和能力。
這好比你的朋友送你一件很好的東西,你只要接受就得著了。並且從你接受那一天起,這東西就是你的了。然而,你得著那件東西後,你若是把它擺在那裡,不肯花一點工夫,去享用它;那麼你雖然接受了,也得著了,但你對那樣東西,卻沒有任何的享受。同樣的,我們要得著神的救恩,只要信就得著了;只要信,罪就蒙赦免,我們就得著神的生命了。我們一信主,祂就進到我們裡面,神和神的一切,就都成為我們的。然而我們信了之後,還要出代價,花工夫,天天享受我們所得著的,天天在我們的靈裡,將我們所得著的主,一點一點的吃喝、享受進來。這樣,祂才能成為我們裡面實際的成分。若是我們不肯出這個代價,不肯花這個工夫,我們就不能實際的、完全的享用我們所得的救恩。
神的兒女今天的光景
今天許多神的兒女,得救是真得救了,主的生命也真是在他們裡面,聖靈也住在他們裡面,但他們卻一直沒有享受主,沒有享受神的救恩。雖然他們來聚會,聽聽道,有時也會有一點禱告、讀經,但在他們的生活中,在他們的行事為人裡,他們是他們,主是主,他們和主並沒有調在一起,並沒有打成一片;他們沒有讓主實際的成為他們日常的生活。他們高興作什麼,就作什麼;他們想要說什麼,就說什麼;他們仍然把主束之高閣,擺在一邊。
他們雖然有主,卻不享受主,好比有的守財奴,有錢卻不用錢一樣。他們是得救的人,有主的生命,有主的同在,卻不享用主。他們憑著自己,隨從肉體的私欲,跟隨這個世界的潮流。世人如何,他們也如何,和一般人一樣的活在世上。不同的是,他們承認有神,世人不承認;他們相信主,世人不信主;他們相信永遠的生命,世人不相信;有時,他們心被恩感,會向神有一點感激的心,但世人沒有這一套。他們和世人的分別,僅僅在於信仰上,但他們的生活為人,與世人沒有兩樣。世人如何愛世界,為世界活著,爭名奪利,他們也是那樣。世人如何憑自己,在肉體和血氣裡,不受神的管治,沒有國度的掌權,他們也是這樣。他們裡面已經有神的生命,但他們不憑神的生命活著。神對他們,最多只是一個信仰的對象而已。這就是今天許多神的兒女不正常的光景。
保羅書信的重點
然而,四福音給我們看見,神的救恩並不是這樣。路加和約翰,從一面給我們看見,我們信了主,罪就得著赦免,就得著神的生命。馬太和馬可,從另一面給我們看見,我們這些罪得赦免,有了神生命的人,從得救那一天起,就該跟隨主,以主為我們的生命,以主為我們的人生,以主為我們的生活;我們必須靠主的生命活著。為這緣故,我們要出代價,撇下一切,否認自己,背起十字架來跟從主。這是四福音所給我們看見之神的救恩。
到了書信裡,我們就看見一班加拉太人,他們相信了,沒有疑問,他們的罪得了赦免,他們也得著了神的生命,但是他們都太倚靠自己,憑自己活著,沒有靠基督的生命活著。在這個時候,使徒保羅說,「我為你們再受生產之苦。」(加四19。)為什麼呢?為要叫他們再得救麼?不是。為要叫他們的罪再得赦免麼?不是。為要叫他們再得生命麼?不是。為什麼呢?乃是為叫基督成形在他們裡面。我們得救了是一件事,基督成形在我們裡面又是另一件事。
神救恩的目的不在救人上天堂
神的救恩惟一的目的,就是要把祂自己調到我們裡面;祂要進到我們裡面,作我們的生命;(西三4上;)祂要在我們裡面長大。(二19下。)我們得救最終的目標,雖然包括進國度的福分,但卻不僅僅如此而已。我們得救的最終目標,乃在於要我們這些得救的人,與神調和在一起,叫基督因我們的信住在我們裡面,(弗三17,)作我們的生命,使我們漸漸長大,直長到成熟。(四13。)
有一件事是很可惜的,就是在傳統的基督教裡,因著錯誤的教導,就有了錯誤的觀念,以為一個得救的人,只要相信主,罪得赦免,死了就能上天堂。如果信徒有敬畏主的心,在生活中讀經、禱告、聚會、幫助人,討主的喜悅,主就多給他一點福氣,能榮耀主一點,好使他心裡也平安;這樣,就是作基督徒最大的光彩了。這是傳統的宗教觀念,不是神救恩的目標。神救恩的目標,乃是要信徒在生命裡長大成熟,至終和基督畢像畢肖。
神如何來成就這樣的救恩呢?首先,祂差遣祂獨生的兒子,為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,然後祂自己就在基督裡,成為靈,(林前十五45下,)進入我們裡面,作了我們的生命,而活在我們裡面。基督不僅活在我們裡面,(加二20,)祂還要長在我們裡面;祂要在我們裡面長大,成形,並且成熟。(弗四13。)這就是神的救法。然而,什麼叫作長大成熟呢?長大成熟的意思是,基督在我們裡面,作了我們的生命,然後在我們裡面不斷的生長,長到一個地步,在我們裡面成形了。等到基督在我們裡面成形時,也就是我們在基督的生命裡成熟的時候。
從整本新約聖經,我們實在看不見,也讀不出,人信了耶穌,死後就會上天堂的說法。這樣的觀念,在頭二世紀時,根本沒有,完全是墮落的天主教所帶進來的思想。聖經乃是告訴我們,信主的人得救了,主就進到他們裡面作生命,在他們裡面長大,並且成形,至終要成熟。這是聖經所啟示之神的救恩,與傳統上天堂的錯誤觀念相去是何等的遠。
莊稼的比喻
聖經也告訴我們,一個得救的人,有了主的生命,就是主在田裡的莊稼。(啟十四15~16。)請想想看,主人能不能在莊稼還沒有長大成熟時,把莊稼收割到倉裡呢?同樣的,啟示錄十四章也說,在基督徒中間有一小部分的得勝者,他們先被提到天上去了;因為他們乃是初熟的果子,就是初熟的莊稼。
在中國北方,到了四月的時候,麥田裡有的麥子就已經長得很高,顯出金黃的顏色來,這表明麥子是熟透了。田主就來將初熟的先收割回家;等到端午節的時候,就可以吃這些初熟的麥子,那實在是有特別的享受。然後再過兩周,田裡的莊稼才都熟透,那時,田主就會把所有的莊稼,都收割到倉裡。馬太十三章,主明明告訴我們,田是指著世界,倉是指著父的國。(24,30,43。)我們今天乃是神的莊稼,生長在世界的田中,長到一個地步,熟透了,神就來把我們收割到永遠的倉裡。
若是莊稼沒有熟透,又青又嫩,田主絕不會來收割莊稼到倉裡。照樣,得救的人進國度,是沒有問題的;但是這裡有一個條件,就是要成熟。地上是田,天上是倉,我們這些莊稼從地上的田裡,收到天上的倉裡,是以什麼作條件呢?乃是以成熟作條件,熟了才可以收到倉裡。不熟的,就留在田裡,再長;長的時候,是享受地裡的成分,水的供應,肥料的施給等。這時,麥子若會講話,它會說,「真是甜美,在這裡我得到何等的享受。」然而,等到莊稼要成熟時,就很苦了,不僅肥料不加,水分減少,並且要在太陽下整天曝曬,好從青綠曬成金黃。同樣的,一個屬乎主的人剛得救時,總會有一段相當甜美的時光;但以後若沒有進一步的出代價,受對付,有過曝曬的經歷,他就不容易長大成熟。
不成熟不能進國度
進國度的人只有一種,就是成熟的人。若是我們把啟示錄好好讀過,就會看見,所有到國度裡的基督徒,都是熟透了的;不成熟的人,是進不去的。正如倉裡的莊稼都是熟了的一樣。沒有熟的莊稼,還要留在田裡,等候成熟,或是曬,或是吹,總得把它弄熟了才能收。同樣,基督徒雖然得救了,若沒有成熟也不能進國度。所以基督徒死了,靈魂就上天堂,這樣的思想太粗淺,也太幼稚。這不是聖經的真理,這是羅馬天主教的遺傳。聖經中沒有上天堂的思想。
天堂是宗教的名詞
實在說,在聖經裡沒有「天堂」這名詞;天堂乃是宗教裡的用法。在聖經原文裡只有「天」,等於英文的heaven或是heavens,諸天。至於中文聖經,因為當初翻譯聖經時,「天堂」這辭已被宗教引用得相當普遍,所以也就借來使用。在國語和合本聖經中有兩處題及「天堂」;一處是在彼前三章二十二節,一處是在希伯來九章二十四節。然而這兩處聖經,原文都是「天」。主死而復活,就升到天上的這個天。(可十六19,路二四51,徒一11。)所以在聖經裡,沒有上天堂這話,更沒有一節聖經說,基督徒死後靈魂就上天堂。信徒死了靈魂不是上天堂,乃是到陰間的樂園。(路二三43。)
基督徒有一天要進國度,這是不錯的,但必須先成熟。或者有人要問說,「有好些弟兄姊妹,實在罪得赦免了,也有了主的生命;但他們得救之後,沒有出代價,沒有過得勝的生活,也沒有好好的跟隨主。他們的生命明顯沒有成熟,將來如何呢?」比方,有一個弟兄,實在是個得救的人,但得救之後卻貪愛世界,憑肉體活著,愛錢財,不愛神。有一天因為大發脾氣,腦溢血死了。弟兄姊妹就聚集起來,為他唱詩歌,說安慰的話:「感謝讚美主,他上天堂了,他去天家了,他真有福。」聖經那裡有這樣的教訓呢?聖經說到天上的故事,乃是說莊稼成熟時,才收割到永遠的倉裡。聖經是根據成熟不成熟,來決定信徒的結局。早熟的早收到倉裡,晚熟的晚收到倉裡;這在聖經中是很清楚的。
那位弟兄死了,不上天堂,到那裡去呢?這是不難明白的。記得在十字架上悔改的那個強盜麼?他末了對主說,「耶穌阿,你得國降臨的時候,求你紀念我。」主立刻說,「我實在告訴你,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。」(路二三42~43。)並且,馬太十二章和行傳二章告訴我們,主死了,三天三夜是在陰間裡。(太十二40,徒二24~27。)我們若將這些聖經好好仔細讀過,就不難明白這個樂園,就是陰間的樂園。這也正是路加十六章,那個財主所在的對面,也就是拉撒路所在的地方,亞伯拉罕的胸懷那裡;(23~24;)那就是陰間的樂園。
樂園沒有從陰間搬到天上
一般基督教的神學家也承認這個,但有些人相信,在主耶穌復活之前,這個樂園的確是在陰間裡,等到主耶穌復活之後,就把樂園從陰間搬到天上去了。他們這樣的說法,乃是引用以弗所四章,「祂升上高天的時候,擄掠了仇敵。」(8。)他們說,這就是樂園搬家的憑據。然而,這話在原文裡,是擄掠了受擄掠的。意思是:在主復活之前,人死了就被死亡的權勢,也就是撒但的權勢,擄掠到陰間去了;等到主耶穌復活時,就勝過掌死權的魔鬼,也就衝破陰間,而把陰間裡那些受擄掠的,擄掠出來了。所以,這並不是陰間搬到天上去的意思。
所有已往死了的信徒,他們死了之後,靈魂是留在陰間裡,但他們的身體是埋在墳墓裡。就如彼得、保羅,他們的身體是埋在土裡,但他們的靈魂都是脫體的。凡脫體的靈魂都是不正常的,因為還有死亡的光景。彼得、保羅雖然都是蒙恩的人,但在他們身上,死亡還在,還沒有挪開。到主來時,他們的靈魂,從陰間裡出來,他們的身體也從墳墓裡出來,變作榮耀的身體。那時,他們的身體、靈魂合在一起,靈魂又穿上身體,才能進到神面前。在聖經中,脫體的靈魂,乃是赤露的;赤露的靈魂還有死的光景,不能到神面前。乃是要等到被提時,靈魂出來,穿上變化的身體,完完整整的有如衣冠整齊一樣,才可以去見神。
沒有成熟的人,復活後還要解決成熟的問題
至於那些死了,生命沒有成熟的信徒,將來復活,穿上身體,並不能就去見神。馬太二十五章告訴我們,將來復活的時候,聖徒中間預備好了的人,成熟的人,要赴主的婚筵;沒有成熟的人,還要出代價達到成熟。換句話說,你今天活著的時候,作基督徒作得不成熟,死了,到將來復活時,你還得完成成熟的手續。成熟的手續沒有完成,就不要盼望到主那裡去。
所以無論是誰,將來要赴主的婚筵,非得成熟不可。天上只有一種基督徒,就是成熟的基督徒。你在生前成熟,感謝讚美主,你已經預備好了。就如那五個聰明的童女,到主來時,就可以進入主的婚筵。然而,你若生前沒有好好預備,沒有成熟,不幸死了,請你記得,等到復活之後,你還得解決成熟的問題。到了復活之後,你還得像那五個愚拙的童女一樣,再出代價去買油。
所以,作基督徒必須成熟;這個目標非要達到不可。主要在我們裡面成熟,是我們無法逃避的事。我們若不走這條路,不達到這個目標,就不要盼望有一天能進入主的婚筵。你若不肯出代價,達到成熟,而想進國度,有一天,事實會證明給你看,你的盼望乃是空的。
我們信了主,就是基督徒,但是基督在我們裡面長大了麼?我們得救,有了基督的生命,但這生命成熟了麼?千萬記得,這生命在我們裡面,今天不成熟,將來還得成熟。我們若在活著的時候解決成熟的問題,我們就是聰明的童女;我們若沒有成熟,到將來復活的時候,還得解決成熟的問題。因為聖經告訴我們,得救後生命需要長大成熟。這是神的救恩。
出處:「如何為主用」 第四篇 「得救後生命需要長大成熟」
2014/09/03
要走上享受神的路必須先轉觀念
要走上享受神的路必須先轉觀念
要享受神需要先轉觀念
我們若要實際的走上享受神的路,就得厲害的轉一個觀念。
我們都知道,人作每一件事都是根據他的觀念;人對一件事的觀念如何,他對那件事的作法就如何。同樣,人對屬靈之事的作法,乃是根據他屬靈的看見。我們對享受神這件事,也不出這原則。所以,我們若要進入享受神的實際,非得對這件事有厲害的看見不可。
我要以自己爲例,來說到這事。三十多年前,我還年輕的時候,就清楚看見並得着主的救恩。那時我蒙主憐憫,有非常厲害的得救,之後,主的恩典在我身上也相當強烈,所以我實在願意出任何代價追求主。爲這緣故,我花了相當多的時間禱告、讀經。尤其是讀經,我的年日沒有花在任何其他事上,比花在讀經的事上更多。我的心思、心血差不多都用在研究聖經的事上。然而,我擺上這麼多心血讀經、禱告,卻是費力多,得益少。
直到將近四十歲時,我纔蒙了主的眷顧,懂得這條享受神的路。因此,我非常懊喪,自己有二十年之久,大多的時間和力量都白白消耗了。那許多的禱告、讀經,以及所讀的屬靈書報,幾乎都沒有甚麼價值。我纔看見,我們從前不光是作工的路錯了,連屬靈追求的路也錯了。
我自己既走過那條錯路,喫過大虧,就不願意你們再重蹈覆轍,並且盼望你們能走上這條享受神的路。我要鄭重的說,你們不該再走那條錯路,乃要看見已往那種追求有問題。我們必須在觀念上有個徹底的轉變;換句話說,我們需要有一個非常厲害的異象,一個非常厲害的看見。
基督徒所敬拜的神,與回教徒所敬拜的不一樣
聖經裏所說,人與神的來往,和回教裏人對神的敬拜,是大有分別的。你若單看回教徒那個誠心,你會感覺慚愧,因爲我們基督徒敬拜神似乎不如他們虔誠。然而,他們的敬拜完全是出於自己的觀念。他們實在是敬拜神,但他們一點不懂甚麼叫作享受神。他們是絕對敬拜他們身外的一位神,卻從來不懂得,這位神會進到他們裏面和他們發生關係。
何等可惜,在今天的基督教裏,有許多基督徒不懂得敬拜一位進到他們裏面,和他們發生關係的神。可能在道理上有人懂得,但在實際的經歷中,許多基督徒還是敬拜一位身外的神。那些的敬拜、禱告、事奉,在好些基督徒的感覺裏,全是向着一位身外的神。
聖經中有許多地方說到,要我們敬拜天上的神,來到神面前,把我們的需要,把我們的事,一件一件告訴祂。(腓四6。) 然而,聖經不只如此說,更是說,「神已將祂的靈賜給我們,在此就知道我們住在祂裏面,祂也住在我們裏面。」(約壹四13。) 又說,「我是葡萄樹,你們是枝子,住在我裏面的,我也住在他裏面,這人就多結果子,因爲離了我,你們就不能作甚麼。」(約十五5。) 這些話都是說到神要進到我們裏面,和我們發生生命的關係。聖經中有許多這類的話。
事實上,聖經給我們看見,敬拜神乃是住在神裏面的一個故事。人如果不是住在神裏面而敬拜,那個敬拜在神看根本是沒有價值的。因爲祂說,「離了我,你們就不能作甚麼。」這裏的「離了我」,也可以繙作「在我之外」。請想想,你在神之外敬拜一位天上的神,在神看能算得數麼?絕沒有這事。不僅如此,約翰十五章七節也說,「你們若住在我裏面,我的話也住在你們裏面,凡你們所願意的,祈求就給你們成就。」可見連我們禱告神都需要住在主裏面。只有住在主裏面而有的禱告,在神看纔是算得數的。
每一個讀過聖經的人都承認,全本新約滿了這個「在…裏面」的說法。就如約翰十五章四節說,「你們要住在我裏面,我也住在你們裏面。」約壹三章二十四節說,「遵守神誡命的,就住在神裏面,神也住在他裏面。」在新約裏,有很多這類的話。可惜,許多人讀經時,多半沒有注意到,因爲在人天然的觀念裏,沒有這些東西。比方,人讀以弗所書,讀到「在基督裏」、「在主裏面」等等的話,都很不容易讀進去,很不容易有印象。然而,只要讀到作丈夫的應該愛妻子,作妻子的應該服從丈夫,(五23〜32;) 作兒女的要孝敬父母,作父母的不要惹兒女的氣;(六1〜4,)作僕人的要忠心服事主人,作主人的也應當善待僕人;(5〜9;)就統統讀進去了。然而,在整卷以弗所書短短六章裏,不知題到多少次在基督裏,(一3,4,10,12,四32,)在基督耶穌裏,(一1,二6,7,10,13,三6,21)在祂裏面,(一11,13,二21,22,三12,四21,30,)或是在主裏,,(二21,四1,17,五8,六1,10,21;)並且連那些愛妻子,服從丈夫,孝敬父母,教養兒女,忠心服事主人,善待僕人等生活行爲,也都題到需要在主裏作。(五20〜25,六1〜9。)可惜人就是讀不進這些話,所以今天神兒女們的難處,就是觀念沒有轉變;這是在於看見異象的問題。
基督徒所敬拜的神和舊約裏的不同
基督徒所敬拜的神,不單和外邦宗教所敬拜的不同,也和舊約所敬拜的不同。舊約的人所敬拜的,僅僅是一位活神,是一位又真又活的神,我們在新約所敬拜的,乃是一位復活的神。活神和復活的神有何不同呢?簡單的說,活神是在人身外的,復活的神是在人身內,和人調在一起的。比方,以色列人在曠野裏,他們所跟從的乃是一位在他們身外,替他們作事的神。那就是活神。到了新約,在使徒行傳裏,你在彼得、雅各身上,在那時的召會身上,就不是看見活神,乃是看見復活的神。因爲那一位神已經住在他們裏面,和他們調在一起了。你在他們身上,不是看見一位身外的神,以祂的大能成就神蹟,顯出祂是一位又真又活的神;乃是看見一位調在他們裏頭,和他們完全聯結爲一的神,從他們身上顯出祂是一位復活的神。你說這一位是神也可以,說這一位是人也可以;這就是復活的神。活神裏頭沒有人的成分,復活的神裏面有人的成分。今天我們所敬拜的乃是這樣一位復活的神,神所要我們作的見證,就是這樣一位復活之神的見證。
我們敬拜神,到底是身外的故事,還是身內的故事,這需要主厲害的轉我們的觀念。我們要追求、禱告、享受神,實在說,還不在於我們怎樣找出時間,學習安靜在神面前;首要的,乃是需要有一個觀念上的轉變。我們每一次到神面前禱告,絕對不是來敬拜身外的一位神,向祂求告許多事。這觀念需要脫離。
禱告是爲享受神,不是爲求事情
自從我蒙憐憫看見這事之後,可以說,就沒有一次專特的爲着事情禱告。有時我到主面前會停留相當長的時間,但沒有禱告幾件事。你若問我,在那個很長的時間裏作了甚麼?禱告時是怎樣禱告的?我願意作見證,我那些禱告都不是以甚麼事爲題目,也不是以甚麼工作爲題目,而是以神自己作我的題目。除非我沒有時間,若是我有時間禱告,我總是以祂爲中心,以祂作題目。我瞻仰祂,讚美祂,吸取祂,享受祂,在那裏一直以祂爲題目。
無論是舊約的古聖或是主耶穌,或是新約的門徒,你沒有辦法從聖經裏找出一個例證,說到他們有一個禱告,像今天神兒女們的禱告一樣,向神求那麼多的事情。你在聖經裏看見,那些認識神的人,到神面前禱告時,幾乎都不是爲着甚麼事物祈求。他們都是在那裏親近神,接觸神,享受神。
你若仔細讀使徒行傳,就要看見連門徒尋求神的引導,都不像今天許多基督徒的禱告。你沒有看見腓利跪在那裏禱告說,「主阿,到底我該怎樣傳福音?你是要我去曠野呢,還是要我留在城裏?」但你應當相信,腓利是個禱告的人。腓利的禱告,不是以主的引導作題目,腓利的禱告乃是享受神自己。他在那裏一直摸着神自己,活在神裏面。到了必要的時候,神就引導他到曠野,(八26,)或者把他提走,(39,)那都是神的事,不是腓利的事。所以,絕不是一個在神之外的人,尋求一位在身外的神給他一個引導,叫他知道該作甚麼;乃是他來享受這位住在他裏面的神,與神完全調和爲一。同時,他這一個人在神面前是繳械的,神怎樣帶他,他就怎樣跟從。因此實在說,腓利沒有求神的引導;他得着神的引導,乃是因着享受神自己。
我們都必須轉這個觀念,操練這一個功課。我們到神面前,並不是和一位身外的神來往,也不是在祂面前祈求多少事情。你或是有病,或是有缺乏,實在說,都不必告訴祂。因爲你告訴祂,祂知道;你不告訴祂,祂也知道。你到神面前,要學習接觸祂,吸取祂,享受祂,停留在祂面前。神來了,缺乏的供應也來了,疾病的醫治也來了,難處的解決也來了;神來了,甚麼都來了。
我們必須看見,禱告不是以事情爲題目,禱告乃是呼吸神。你到神面前,可以把諸事都忘記;不必禱告那麼多事情。因爲主耶穌說,「不要憂慮,說,我們要喫甚麼?喝甚麼?披戴甚麼?因爲這一切都是外邦人所急切尋求的,你們的天父原知道你們需要這一切。但你們要先尋求祂的國和祂的義,這一切就都要加給你們了。」(太六31〜33。)因此你到神面前,儘可能把許多的事都擺在身後,都忘掉,只學習一件事,就是吸取神自己,呼吸神自己,享受神自己。
今天基督徒實在敬拜神、事奉神,也求告神。當然這是指那些有追求、熱心的基督徒說的,比起那些不追求、冷淡、不敬拜、不求告、也不事奉的基督徒好多了。當這些好一點的基督徒,一進到主面前,就求告說,召會如何,工作如何,家庭如何,事業如何;幾乎都是禱告這些事。禱告了半小時,可能還沒有花一分鐘吸取神自己;這是我們的光景,是一個出乎人觀念的敬拜。我們若是有異象,就要看見,到神面前的敬拜不是這樣,乃是在神裏面吸取祂,享受祂。
讀經乃爲享受神,不是爲得教訓
同樣原則,我們每一次讀經,都是爲着要直接的接觸神,享受神,而不是要從聖經裏領取甚麼教訓。許多熱心追求主的人,一進到神話語跟前,就逃不了要研究字句,研究教訓。這是讀經的人很容易陷進去的一個網羅,一個陷阱。
不要說人所寫的書,卽使是這一本聖經,你若用得不當,都會變作你追求神的網羅。當主耶穌在地上時,那些不認識主的經學家、法利賽人,就是因爲舊約讀得太熟,而成了他們的網羅。他們相當明白聖經,也相當重看聖經,但他們不肯到主這裏來得生命。(約五39〜40。)照樣,今天許多人讀聖經,也是不到神面前來接受神自己。他們可以把聖經讀得相當通,卻一點也沒有摸着神。所以讀經是一件事,接觸神又是一件事。藉讀經從裏頭得着教訓是一件事,吸取神又是一件事。這裏有一個非常大的分別。
再以我自己的見證爲例。當我初離開職業服事主時,我每次出外作工,常常只帶一點衣服,卻帶了一大堆的書;我的行李裏差不多全是書。所以有的弟兄就笑我說,我有一個活動的藏書室。那時,我每一次讀聖經,床前、桌子上、椅子上,統統是書。至少有七、八種的譯本,還有各種的聖經註解,以及聖經百科全書。然而,從一九四三年之後,我再出外的時候,身邊一本參考書也不帶了,只帶着一本書,就是聖經。你或許說,這是因爲我把那些書都看過了,所以不需要了。事實上,那些註解、參考書,只能給我知識,卻沒有把我帶到神面前享受神自己。
有時,我看見我們當中有人在讀解經的參考書,要把基督教裏那些傳統的神學搬來,我就搖頭說,此路不通。如果我們再把基督教的東西搬來,我們又是回去走老路了。全世界沒有一門學問的書,比基督教解經的書更多。我年輕時看到一本書,講解但以理書的七十個七,我寶貝得不得了,花了許多工夫讀它,背它,並且照單全收的搬去講給人聽。以後我纔知道,在基督教裏,光是關於七十個七的講法,就有許多種,啓示錄的講法至少也有幾百種。你若只看見一種,就要受欺騙了。一位前面弟兄曾告訴人說,不參考解經的書則已,要參考就要把天下所有解經書都看過纔可以,這樣纔不會受騙。這話實在是經驗之談。
很可惜,已往那些讀經的人,可以說很少不是落在參考書的陷阱裏,而在那裏研究字句。一直到辦孤兒院的慕勒(George Muller)弟兄身上,他纔相當摸着這條路,懂得一點藉着讀經摸着神的同在。然而他對這事還沒有透亮的說法,還不能清楚的告訴人,讀經是吸取神自己,享受神自己。一直到這些年間,我們在主面前不斷的摸這件事,就覺得主實在是給我們這個啓示:禱告乃是呼吸神自己,讀經乃是吸取神自己;禱告、讀經都該是享受神自己。
今天的基督徒,一聽到與主交通,就以爲這是到主面前禱告,把事情告訴祂,和祂談談;如同人找朋友談話一樣,你在他身外,他在你身外,兩個人來在一起談談。然而,聖經所說的交通並不是這樣,聖經所說主與我們交通,完全不是身外的事,乃是祂在我們裏面,我們在祂裏面彼此調和的事;是我們再一次吸取祂到我們裏面,也再一次讓祂的靈把我們這人帶到祂裏面。這纔是交通。
神對人的心意
接着,我們要根據聖經,看神在人身上到底要得着甚麼。我要非常簡單、淺顯的點出兩點。
神的心意是要把祂自己給人享受
首先,神的話語非常清楚又着重的給我們看見,神的心意是要把祂自己給人享受,而作人的一切。聖經記載,神頭一次把自己擺在祂所創造的人跟前,乃是把祂自己當作可喫的果子。(創二9。)神頭一次擺出來的,並不是坐在寶座上,高高在上,又威嚴,又偉大的神,要叫受造的人拜祂、事奉祂。祂乃是把自己像一棵樹一樣,擺在祂所創造的人跟前。神乃是藉着這幅圖畫對亞當說,「我不要你敬拜,也不要你事奉或稱頌,我只要你把我喫到裏面,好讓我作你裏面的享受,作你裏面的成分,作你裏面的一切。」這就是神把自己當作生命樹,擺在人跟前的意思。請記得,這就是神在人身上的願望。人所有要敬拜神、事奉神、侍立在神面前的觀念,完全是人墮落後而有的天然觀念。這都不是神所要的。
可惜,人至今還是這個觀念,要敬拜神,事奉神,侍立在神面前,爲神作些甚麼;人完全沒有神要作人享受的觀念。實在說,神一點也不要人事奉祂,敬拜祂;神只要人給祂一條路,能作人的食物進到人裏頭。神要作人所喫、所喝、所呼吸、所享受、所憑以爲生的,神要作人的生命和性情,作人的一切。
我們都需要轉一個觀念。神沒有一點意思要我們敬拜祂,事奉祂。神的意思全數是要進到人裏面,作人的成分,作人的享受。然而,人今天記念主的觀念,是好好默念祂怎樣從寶座到馬槽,從馬槽到十字架,從十字架又回到寶座,爲人經歷許多苦難。請記得,這完全不是主所要的記念;這是人的觀念所有的記念,是人記念祖先的記念。主所說的記念乃是:「你們拿着喫,這是我的身體。…你們都喝這個,因爲這是我立約的血。」(太二六26〜28。)我們喫主、喝主,那纔是記念主。我們記念主有多少,全在乎我們把主喫下去、喝下去有多少。主的意思是要我們每一次記念祂之後,裏面能更多滿了祂的成分,但我們按天然觀念而有的記念,乃是每一次記念之後,我們對主的感激加多了。這二者實在大不同。
同樣原則,神沒有一點意思要我們敬拜祂,事奉祂。如果有這意思,這個敬拜和事奉,必是在神裏頭有的。神的意思是要祂自己進到我們裏面,把我們這些土造的人,變質成爲純金。此外,祂沒有別的意思。所以到聖經末了,仍是一個生命樹的故事。在那座新耶路撒冷城裏,神所創造、歷代所救贖的人,他們裏頭都飽嘗了神自己,飽享了神自己,他們裏頭完全變質了;原來是土造的,現在變作純金的,完全透出神榮耀的光輝。(啓二一10〜11,18。)這個就是神的心意。你我如果看見這一個,你我在神的工作上,就不知要有多大的轉變。在新耶路撒冷裏,沒有那麼多我們以爲的敬拜,沒有那麼多我們以爲的事奉;只有一位是生命樹的神,作祂所救贖之人的享受,而這位被人享受的神,在人裏面流通,變作他們一切的成分,又從他們身上完全顯露出來。這時候,神的心意和目的,就在他們身上完全達到了。
神不要人爲祂作甚麼,只要人享受祂
第二,神絕不要人爲祂作甚麼,神不要我們爲祂作一點事。神所要的,是我們完全享受祂。至於我們享受了祂之後,祂要從我們裏面長出甚麼,作出甚麼,那是祂負責,不是我們負責。樹枝結果子,一點不是樹枝作甚麼,乃是它享受樹的汁漿而有的自然結果;結出桃子,或是蘋果,或是橘子,或是梨子,這都不是枝子的事,乃是枝子裏頭的汁漿負責作的。照樣,你該作甚麼工,該到那裏,該有甚麼動作,也完全不是你的事。你只要享受神裏頭的一切,等到神真正作了你裏頭的享受時,自然有一個後果,會叫你結出果子。
在這裏我們需要轉觀念。不是你定規今天要去看三位弟兄,你就跪到主面前爲這三位弟兄禱告:這是錯的。乃是你進到主面前享受祂,取用祂,呼吸祂,不記得那三位弟兄,只記得這一位神;不記得作看望的工作,只記得喫這位神,喝這位神,享受這位神。等你這樣把祂喫飽、喝足了,祂在你裏頭自然會結出果子,帶着你去看望那一位或是那幾位弟兄,這個看望就是神從你裏面結出的果子。
基督徒的故事全在於享受神
我們若有這兩點的異象,我們就要看見,基督徒在神面前的故事,完全就是這個享受的故事。我們得救就是爲着享受神,而我們屬靈的長進,也是在於享受神。不僅如此,連我們事奉神,作神的工,都在於享受神自己。神沒有意思要我們爲祂作甚麼,神完全就是要我們來享受祂自己,並且祂不是在我們身外作我們的享受,乃是完全像食物和水一樣,進到我們裏面給我們享受。
我們需要對以上兩點有清楚的看見,我們就能一直學習享受祂自己,吸取祂自己,取用祂自己。只要這個觀念一轉了,看清楚了,要實際的過一種享受神的生活,就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本篇信息的負擔,就是要我們看見這一個異象。我們必須基本的看見,神對我們一點沒有別的意思,乃是要把祂自己給我們享受,而作我們的一切成分。所以,神並不要我們爲祂作甚麼,神只要我們無間時刻的享受祂,取用祂,吸取祂。我們享受祂越多,取用祂越多,吸取祂越多,就自然從我們身上顯出一個結果。我們在主面前所有的事奉、敬拜和工作,都該是結出來的果子,而不應該是作出來的行爲。這個果子是怎樣結出來的?完全在於我們吸取神自己,享受神自己,取用神自己,而讓神的成分從我們裏面產生出來的。這一個享受和取用,就是聖經裏所說的交通。
這一個交通不是僅僅你我和神之間的一個交往,完全是你我與神的一個調和。交通就是你我來吸取神,讓神再一次把祂自己調到我們裏面,並且讓祂把我們更多的帶到祂裏面,調到祂裏面。祂與我們,我們與祂,兩相調和,這纔是真實的交通。並不在於你禱告了多少事,說了多少話,領會了多少經文,明白了多少教訓,接受了多少教導,都不在於這些;乃完全在於你禱告時呼吸神多少,讀經時吸取神多少。可能這段經文大部分你都不明白,但你卻在那裏藉着讀經吸取了神自己。這個就是我們與神之間真實的交通。
我們實在需要有清楚的看見,並轉觀念。或許你的觀念轉了之後,反而不會禱告了,但這不要緊;會不會禱告,沒有多大關係,沒有多大重要。重要的乃是,我們需要基本看見,神作甚麼,神要甚麼,人在神面前到底要有甚麼樣的交通、禱告和讀經,纔能實際的吸取神自己,享受神自己。如果沒有這一個看見,你所作的,都不過是一些宗教的敬拜、宗教的禱告、宗教的讀經而已。願主憐憫我們,使我們有清楚的看見。
原刊於一九五八年十一月「話語職事」第八十九期
出處:「生命樹與善惡樹的異象」 第五篇 「要走上享受神的路必須先轉觀念」
要享受神需要先轉觀念
我們若要實際的走上享受神的路,就得厲害的轉一個觀念。
我們都知道,人作每一件事都是根據他的觀念;人對一件事的觀念如何,他對那件事的作法就如何。同樣,人對屬靈之事的作法,乃是根據他屬靈的看見。我們對享受神這件事,也不出這原則。所以,我們若要進入享受神的實際,非得對這件事有厲害的看見不可。
我要以自己爲例,來說到這事。三十多年前,我還年輕的時候,就清楚看見並得着主的救恩。那時我蒙主憐憫,有非常厲害的得救,之後,主的恩典在我身上也相當強烈,所以我實在願意出任何代價追求主。爲這緣故,我花了相當多的時間禱告、讀經。尤其是讀經,我的年日沒有花在任何其他事上,比花在讀經的事上更多。我的心思、心血差不多都用在研究聖經的事上。然而,我擺上這麼多心血讀經、禱告,卻是費力多,得益少。
直到將近四十歲時,我纔蒙了主的眷顧,懂得這條享受神的路。因此,我非常懊喪,自己有二十年之久,大多的時間和力量都白白消耗了。那許多的禱告、讀經,以及所讀的屬靈書報,幾乎都沒有甚麼價值。我纔看見,我們從前不光是作工的路錯了,連屬靈追求的路也錯了。
我自己既走過那條錯路,喫過大虧,就不願意你們再重蹈覆轍,並且盼望你們能走上這條享受神的路。我要鄭重的說,你們不該再走那條錯路,乃要看見已往那種追求有問題。我們必須在觀念上有個徹底的轉變;換句話說,我們需要有一個非常厲害的異象,一個非常厲害的看見。
基督徒所敬拜的神,與回教徒所敬拜的不一樣
聖經裏所說,人與神的來往,和回教裏人對神的敬拜,是大有分別的。你若單看回教徒那個誠心,你會感覺慚愧,因爲我們基督徒敬拜神似乎不如他們虔誠。然而,他們的敬拜完全是出於自己的觀念。他們實在是敬拜神,但他們一點不懂甚麼叫作享受神。他們是絕對敬拜他們身外的一位神,卻從來不懂得,這位神會進到他們裏面和他們發生關係。
何等可惜,在今天的基督教裏,有許多基督徒不懂得敬拜一位進到他們裏面,和他們發生關係的神。可能在道理上有人懂得,但在實際的經歷中,許多基督徒還是敬拜一位身外的神。那些的敬拜、禱告、事奉,在好些基督徒的感覺裏,全是向着一位身外的神。
聖經中有許多地方說到,要我們敬拜天上的神,來到神面前,把我們的需要,把我們的事,一件一件告訴祂。(腓四6。) 然而,聖經不只如此說,更是說,「神已將祂的靈賜給我們,在此就知道我們住在祂裏面,祂也住在我們裏面。」(約壹四13。) 又說,「我是葡萄樹,你們是枝子,住在我裏面的,我也住在他裏面,這人就多結果子,因爲離了我,你們就不能作甚麼。」(約十五5。) 這些話都是說到神要進到我們裏面,和我們發生生命的關係。聖經中有許多這類的話。
事實上,聖經給我們看見,敬拜神乃是住在神裏面的一個故事。人如果不是住在神裏面而敬拜,那個敬拜在神看根本是沒有價值的。因爲祂說,「離了我,你們就不能作甚麼。」這裏的「離了我」,也可以繙作「在我之外」。請想想,你在神之外敬拜一位天上的神,在神看能算得數麼?絕沒有這事。不僅如此,約翰十五章七節也說,「你們若住在我裏面,我的話也住在你們裏面,凡你們所願意的,祈求就給你們成就。」可見連我們禱告神都需要住在主裏面。只有住在主裏面而有的禱告,在神看纔是算得數的。
每一個讀過聖經的人都承認,全本新約滿了這個「在…裏面」的說法。就如約翰十五章四節說,「你們要住在我裏面,我也住在你們裏面。」約壹三章二十四節說,「遵守神誡命的,就住在神裏面,神也住在他裏面。」在新約裏,有很多這類的話。可惜,許多人讀經時,多半沒有注意到,因爲在人天然的觀念裏,沒有這些東西。比方,人讀以弗所書,讀到「在基督裏」、「在主裏面」等等的話,都很不容易讀進去,很不容易有印象。然而,只要讀到作丈夫的應該愛妻子,作妻子的應該服從丈夫,(五23〜32;) 作兒女的要孝敬父母,作父母的不要惹兒女的氣;(六1〜4,)作僕人的要忠心服事主人,作主人的也應當善待僕人;(5〜9;)就統統讀進去了。然而,在整卷以弗所書短短六章裏,不知題到多少次在基督裏,(一3,4,10,12,四32,)在基督耶穌裏,(一1,二6,7,10,13,三6,21)在祂裏面,(一11,13,二21,22,三12,四21,30,)或是在主裏,,(二21,四1,17,五8,六1,10,21;)並且連那些愛妻子,服從丈夫,孝敬父母,教養兒女,忠心服事主人,善待僕人等生活行爲,也都題到需要在主裏作。(五20〜25,六1〜9。)可惜人就是讀不進這些話,所以今天神兒女們的難處,就是觀念沒有轉變;這是在於看見異象的問題。
基督徒所敬拜的神和舊約裏的不同
基督徒所敬拜的神,不單和外邦宗教所敬拜的不同,也和舊約所敬拜的不同。舊約的人所敬拜的,僅僅是一位活神,是一位又真又活的神,我們在新約所敬拜的,乃是一位復活的神。活神和復活的神有何不同呢?簡單的說,活神是在人身外的,復活的神是在人身內,和人調在一起的。比方,以色列人在曠野裏,他們所跟從的乃是一位在他們身外,替他們作事的神。那就是活神。到了新約,在使徒行傳裏,你在彼得、雅各身上,在那時的召會身上,就不是看見活神,乃是看見復活的神。因爲那一位神已經住在他們裏面,和他們調在一起了。你在他們身上,不是看見一位身外的神,以祂的大能成就神蹟,顯出祂是一位又真又活的神;乃是看見一位調在他們裏頭,和他們完全聯結爲一的神,從他們身上顯出祂是一位復活的神。你說這一位是神也可以,說這一位是人也可以;這就是復活的神。活神裏頭沒有人的成分,復活的神裏面有人的成分。今天我們所敬拜的乃是這樣一位復活的神,神所要我們作的見證,就是這樣一位復活之神的見證。
我們敬拜神,到底是身外的故事,還是身內的故事,這需要主厲害的轉我們的觀念。我們要追求、禱告、享受神,實在說,還不在於我們怎樣找出時間,學習安靜在神面前;首要的,乃是需要有一個觀念上的轉變。我們每一次到神面前禱告,絕對不是來敬拜身外的一位神,向祂求告許多事。這觀念需要脫離。
禱告是爲享受神,不是爲求事情
自從我蒙憐憫看見這事之後,可以說,就沒有一次專特的爲着事情禱告。有時我到主面前會停留相當長的時間,但沒有禱告幾件事。你若問我,在那個很長的時間裏作了甚麼?禱告時是怎樣禱告的?我願意作見證,我那些禱告都不是以甚麼事爲題目,也不是以甚麼工作爲題目,而是以神自己作我的題目。除非我沒有時間,若是我有時間禱告,我總是以祂爲中心,以祂作題目。我瞻仰祂,讚美祂,吸取祂,享受祂,在那裏一直以祂爲題目。
無論是舊約的古聖或是主耶穌,或是新約的門徒,你沒有辦法從聖經裏找出一個例證,說到他們有一個禱告,像今天神兒女們的禱告一樣,向神求那麼多的事情。你在聖經裏看見,那些認識神的人,到神面前禱告時,幾乎都不是爲着甚麼事物祈求。他們都是在那裏親近神,接觸神,享受神。
你若仔細讀使徒行傳,就要看見連門徒尋求神的引導,都不像今天許多基督徒的禱告。你沒有看見腓利跪在那裏禱告說,「主阿,到底我該怎樣傳福音?你是要我去曠野呢,還是要我留在城裏?」但你應當相信,腓利是個禱告的人。腓利的禱告,不是以主的引導作題目,腓利的禱告乃是享受神自己。他在那裏一直摸着神自己,活在神裏面。到了必要的時候,神就引導他到曠野,(八26,)或者把他提走,(39,)那都是神的事,不是腓利的事。所以,絕不是一個在神之外的人,尋求一位在身外的神給他一個引導,叫他知道該作甚麼;乃是他來享受這位住在他裏面的神,與神完全調和爲一。同時,他這一個人在神面前是繳械的,神怎樣帶他,他就怎樣跟從。因此實在說,腓利沒有求神的引導;他得着神的引導,乃是因着享受神自己。
我們都必須轉這個觀念,操練這一個功課。我們到神面前,並不是和一位身外的神來往,也不是在祂面前祈求多少事情。你或是有病,或是有缺乏,實在說,都不必告訴祂。因爲你告訴祂,祂知道;你不告訴祂,祂也知道。你到神面前,要學習接觸祂,吸取祂,享受祂,停留在祂面前。神來了,缺乏的供應也來了,疾病的醫治也來了,難處的解決也來了;神來了,甚麼都來了。
我們必須看見,禱告不是以事情爲題目,禱告乃是呼吸神。你到神面前,可以把諸事都忘記;不必禱告那麼多事情。因爲主耶穌說,「不要憂慮,說,我們要喫甚麼?喝甚麼?披戴甚麼?因爲這一切都是外邦人所急切尋求的,你們的天父原知道你們需要這一切。但你們要先尋求祂的國和祂的義,這一切就都要加給你們了。」(太六31〜33。)因此你到神面前,儘可能把許多的事都擺在身後,都忘掉,只學習一件事,就是吸取神自己,呼吸神自己,享受神自己。
今天基督徒實在敬拜神、事奉神,也求告神。當然這是指那些有追求、熱心的基督徒說的,比起那些不追求、冷淡、不敬拜、不求告、也不事奉的基督徒好多了。當這些好一點的基督徒,一進到主面前,就求告說,召會如何,工作如何,家庭如何,事業如何;幾乎都是禱告這些事。禱告了半小時,可能還沒有花一分鐘吸取神自己;這是我們的光景,是一個出乎人觀念的敬拜。我們若是有異象,就要看見,到神面前的敬拜不是這樣,乃是在神裏面吸取祂,享受祂。
讀經乃爲享受神,不是爲得教訓
同樣原則,我們每一次讀經,都是爲着要直接的接觸神,享受神,而不是要從聖經裏領取甚麼教訓。許多熱心追求主的人,一進到神話語跟前,就逃不了要研究字句,研究教訓。這是讀經的人很容易陷進去的一個網羅,一個陷阱。
不要說人所寫的書,卽使是這一本聖經,你若用得不當,都會變作你追求神的網羅。當主耶穌在地上時,那些不認識主的經學家、法利賽人,就是因爲舊約讀得太熟,而成了他們的網羅。他們相當明白聖經,也相當重看聖經,但他們不肯到主這裏來得生命。(約五39〜40。)照樣,今天許多人讀聖經,也是不到神面前來接受神自己。他們可以把聖經讀得相當通,卻一點也沒有摸着神。所以讀經是一件事,接觸神又是一件事。藉讀經從裏頭得着教訓是一件事,吸取神又是一件事。這裏有一個非常大的分別。
再以我自己的見證爲例。當我初離開職業服事主時,我每次出外作工,常常只帶一點衣服,卻帶了一大堆的書;我的行李裏差不多全是書。所以有的弟兄就笑我說,我有一個活動的藏書室。那時,我每一次讀聖經,床前、桌子上、椅子上,統統是書。至少有七、八種的譯本,還有各種的聖經註解,以及聖經百科全書。然而,從一九四三年之後,我再出外的時候,身邊一本參考書也不帶了,只帶着一本書,就是聖經。你或許說,這是因爲我把那些書都看過了,所以不需要了。事實上,那些註解、參考書,只能給我知識,卻沒有把我帶到神面前享受神自己。
有時,我看見我們當中有人在讀解經的參考書,要把基督教裏那些傳統的神學搬來,我就搖頭說,此路不通。如果我們再把基督教的東西搬來,我們又是回去走老路了。全世界沒有一門學問的書,比基督教解經的書更多。我年輕時看到一本書,講解但以理書的七十個七,我寶貝得不得了,花了許多工夫讀它,背它,並且照單全收的搬去講給人聽。以後我纔知道,在基督教裏,光是關於七十個七的講法,就有許多種,啓示錄的講法至少也有幾百種。你若只看見一種,就要受欺騙了。一位前面弟兄曾告訴人說,不參考解經的書則已,要參考就要把天下所有解經書都看過纔可以,這樣纔不會受騙。這話實在是經驗之談。
很可惜,已往那些讀經的人,可以說很少不是落在參考書的陷阱裏,而在那裏研究字句。一直到辦孤兒院的慕勒(George Muller)弟兄身上,他纔相當摸着這條路,懂得一點藉着讀經摸着神的同在。然而他對這事還沒有透亮的說法,還不能清楚的告訴人,讀經是吸取神自己,享受神自己。一直到這些年間,我們在主面前不斷的摸這件事,就覺得主實在是給我們這個啓示:禱告乃是呼吸神自己,讀經乃是吸取神自己;禱告、讀經都該是享受神自己。
今天的基督徒,一聽到與主交通,就以爲這是到主面前禱告,把事情告訴祂,和祂談談;如同人找朋友談話一樣,你在他身外,他在你身外,兩個人來在一起談談。然而,聖經所說的交通並不是這樣,聖經所說主與我們交通,完全不是身外的事,乃是祂在我們裏面,我們在祂裏面彼此調和的事;是我們再一次吸取祂到我們裏面,也再一次讓祂的靈把我們這人帶到祂裏面。這纔是交通。
神對人的心意
接着,我們要根據聖經,看神在人身上到底要得着甚麼。我要非常簡單、淺顯的點出兩點。
神的心意是要把祂自己給人享受
首先,神的話語非常清楚又着重的給我們看見,神的心意是要把祂自己給人享受,而作人的一切。聖經記載,神頭一次把自己擺在祂所創造的人跟前,乃是把祂自己當作可喫的果子。(創二9。)神頭一次擺出來的,並不是坐在寶座上,高高在上,又威嚴,又偉大的神,要叫受造的人拜祂、事奉祂。祂乃是把自己像一棵樹一樣,擺在祂所創造的人跟前。神乃是藉着這幅圖畫對亞當說,「我不要你敬拜,也不要你事奉或稱頌,我只要你把我喫到裏面,好讓我作你裏面的享受,作你裏面的成分,作你裏面的一切。」這就是神把自己當作生命樹,擺在人跟前的意思。請記得,這就是神在人身上的願望。人所有要敬拜神、事奉神、侍立在神面前的觀念,完全是人墮落後而有的天然觀念。這都不是神所要的。
可惜,人至今還是這個觀念,要敬拜神,事奉神,侍立在神面前,爲神作些甚麼;人完全沒有神要作人享受的觀念。實在說,神一點也不要人事奉祂,敬拜祂;神只要人給祂一條路,能作人的食物進到人裏頭。神要作人所喫、所喝、所呼吸、所享受、所憑以爲生的,神要作人的生命和性情,作人的一切。
我們都需要轉一個觀念。神沒有一點意思要我們敬拜祂,事奉祂。神的意思全數是要進到人裏面,作人的成分,作人的享受。然而,人今天記念主的觀念,是好好默念祂怎樣從寶座到馬槽,從馬槽到十字架,從十字架又回到寶座,爲人經歷許多苦難。請記得,這完全不是主所要的記念;這是人的觀念所有的記念,是人記念祖先的記念。主所說的記念乃是:「你們拿着喫,這是我的身體。…你們都喝這個,因爲這是我立約的血。」(太二六26〜28。)我們喫主、喝主,那纔是記念主。我們記念主有多少,全在乎我們把主喫下去、喝下去有多少。主的意思是要我們每一次記念祂之後,裏面能更多滿了祂的成分,但我們按天然觀念而有的記念,乃是每一次記念之後,我們對主的感激加多了。這二者實在大不同。
同樣原則,神沒有一點意思要我們敬拜祂,事奉祂。如果有這意思,這個敬拜和事奉,必是在神裏頭有的。神的意思是要祂自己進到我們裏面,把我們這些土造的人,變質成爲純金。此外,祂沒有別的意思。所以到聖經末了,仍是一個生命樹的故事。在那座新耶路撒冷城裏,神所創造、歷代所救贖的人,他們裏頭都飽嘗了神自己,飽享了神自己,他們裏頭完全變質了;原來是土造的,現在變作純金的,完全透出神榮耀的光輝。(啓二一10〜11,18。)這個就是神的心意。你我如果看見這一個,你我在神的工作上,就不知要有多大的轉變。在新耶路撒冷裏,沒有那麼多我們以爲的敬拜,沒有那麼多我們以爲的事奉;只有一位是生命樹的神,作祂所救贖之人的享受,而這位被人享受的神,在人裏面流通,變作他們一切的成分,又從他們身上完全顯露出來。這時候,神的心意和目的,就在他們身上完全達到了。
神不要人爲祂作甚麼,只要人享受祂
第二,神絕不要人爲祂作甚麼,神不要我們爲祂作一點事。神所要的,是我們完全享受祂。至於我們享受了祂之後,祂要從我們裏面長出甚麼,作出甚麼,那是祂負責,不是我們負責。樹枝結果子,一點不是樹枝作甚麼,乃是它享受樹的汁漿而有的自然結果;結出桃子,或是蘋果,或是橘子,或是梨子,這都不是枝子的事,乃是枝子裏頭的汁漿負責作的。照樣,你該作甚麼工,該到那裏,該有甚麼動作,也完全不是你的事。你只要享受神裏頭的一切,等到神真正作了你裏頭的享受時,自然有一個後果,會叫你結出果子。
在這裏我們需要轉觀念。不是你定規今天要去看三位弟兄,你就跪到主面前爲這三位弟兄禱告:這是錯的。乃是你進到主面前享受祂,取用祂,呼吸祂,不記得那三位弟兄,只記得這一位神;不記得作看望的工作,只記得喫這位神,喝這位神,享受這位神。等你這樣把祂喫飽、喝足了,祂在你裏頭自然會結出果子,帶着你去看望那一位或是那幾位弟兄,這個看望就是神從你裏面結出的果子。
基督徒的故事全在於享受神
我們若有這兩點的異象,我們就要看見,基督徒在神面前的故事,完全就是這個享受的故事。我們得救就是爲着享受神,而我們屬靈的長進,也是在於享受神。不僅如此,連我們事奉神,作神的工,都在於享受神自己。神沒有意思要我們爲祂作甚麼,神完全就是要我們來享受祂自己,並且祂不是在我們身外作我們的享受,乃是完全像食物和水一樣,進到我們裏面給我們享受。
我們需要對以上兩點有清楚的看見,我們就能一直學習享受祂自己,吸取祂自己,取用祂自己。只要這個觀念一轉了,看清楚了,要實際的過一種享受神的生活,就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本篇信息的負擔,就是要我們看見這一個異象。我們必須基本的看見,神對我們一點沒有別的意思,乃是要把祂自己給我們享受,而作我們的一切成分。所以,神並不要我們爲祂作甚麼,神只要我們無間時刻的享受祂,取用祂,吸取祂。我們享受祂越多,取用祂越多,吸取祂越多,就自然從我們身上顯出一個結果。我們在主面前所有的事奉、敬拜和工作,都該是結出來的果子,而不應該是作出來的行爲。這個果子是怎樣結出來的?完全在於我們吸取神自己,享受神自己,取用神自己,而讓神的成分從我們裏面產生出來的。這一個享受和取用,就是聖經裏所說的交通。
這一個交通不是僅僅你我和神之間的一個交往,完全是你我與神的一個調和。交通就是你我來吸取神,讓神再一次把祂自己調到我們裏面,並且讓祂把我們更多的帶到祂裏面,調到祂裏面。祂與我們,我們與祂,兩相調和,這纔是真實的交通。並不在於你禱告了多少事,說了多少話,領會了多少經文,明白了多少教訓,接受了多少教導,都不在於這些;乃完全在於你禱告時呼吸神多少,讀經時吸取神多少。可能這段經文大部分你都不明白,但你卻在那裏藉着讀經吸取了神自己。這個就是我們與神之間真實的交通。
我們實在需要有清楚的看見,並轉觀念。或許你的觀念轉了之後,反而不會禱告了,但這不要緊;會不會禱告,沒有多大關係,沒有多大重要。重要的乃是,我們需要基本看見,神作甚麼,神要甚麼,人在神面前到底要有甚麼樣的交通、禱告和讀經,纔能實際的吸取神自己,享受神自己。如果沒有這一個看見,你所作的,都不過是一些宗教的敬拜、宗教的禱告、宗教的讀經而已。願主憐憫我們,使我們有清楚的看見。
原刊於一九五八年十一月「話語職事」第八十九期
出處:「生命樹與善惡樹的異象」 第五篇 「要走上享受神的路必須先轉觀念」
2014/09/02
要作見證不要顯露自己
要作見證不要顯露自己
那麼,我們該不該作見證呢?見證是該作的,保羅也作見證,歷世歷代許多神的兒女都作見證。不過,作見證是一件事,喜歡顯露自己的經歷又是一件事。我們為著什麼要作見證呢?是因為要人得著益處,不是因為自己喜歡講。喜歡講和要人得益處,完全是兩件事。作見證是因為有一個問題在這裡,所以我不能不說。作見證不是在茶餘飯後說說閒話。許多時候的說閒話,就將我們屬靈的寶貝失去了。在有主引導的時候,我們應當作見證。但是,當你作見證的時候,是為要使人得著某一種的幫助。在林後十二章,保羅也作見證,但是保羅不是隨便對人講十四年前的經歷。他一直把十四年前的事藏在那裡,人不知道;他就是說到十四年前的經歷的時候,他也沒有將所有的都說給他們聽。他只題起這件事,他沒有把經過告訴他們;他只說他得著了一個啟示,聽見了隱密的言語,他沒有說他聽見的是什麼話。一直到今天,三層天還是一個奧秘,我們還是不知道那是怎麼一回事。我們所有在神面前隱密的東西,不能都拿出來;我們只能按著神在我們裡面的指示而動作。神在裡面動,我們才能動。有的時候,神要你對弟兄說話,你可不要把它壓住了;你如果壓住了,你就違反了肢體的律。肢體有一個律就是交通;你一壓住,就不能流通。我們要積極,不能消極,我們要將生命給人。但是,一天到晚想自己,一天到晚說自己的事情,這一種的多話,這一種的顯露,是要叫自己受攻擊的。我們盼望一面知道什麼是身體,知道身體上的流通,另一面我們在主的面前,有我們隱藏的部分,就是許多經歷是人所不知道的。所有的根,都是不能顯露的。
往深處去的,往下面扎根的,結局你就看見深處與深處響應。你裏面有深的經歷,人的深處就要被摸著。你只要裏面動一動,人就得著幫助,人就要得著光,人就知道在那裏有一件東西是他所不知道的。深處摸著深處,深處必定與深處響應。沒有深處,你只能用表面的工作得著人表面的感動。我們說了再說,只有深處是與深處響應的。
(摘錄自 十二籃 深處與深處的響應)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