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弗所書4:32 你們要以恩慈相待,心存慈憐,彼此饒恕,正如神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。
只有享受基督作我們生命的供應和我們的喜樂,纔能叫我們心存慈憐。我們若是心存慈憐,就會彼此饒恕。在我們日常的行事為人裡,我們需要饒恕別人,也需要求別人饒恕我們。這是必須的,因為我們很容易被人得罪,也很容易得罪別人。我們若得罪某人,我們需要求他饒恕。但是我們若被人得罪,我們就需要饒恕別人,正如神在基督裡饒恕了我們一樣。
在這段勸勉裡,使徒也擺出神作我們日常生活的模型。我們在神的靈裡,並憑著神的生命,就能像神一樣饒恕人。如果這是我們的日常生活,我們就不會叫神的聖靈憂愁。要過這樣的生活,我們需要照著實際,並憑著神在基督裡作我們的恩典而活。
(摘錄自 以弗所書生命讀經 第四十八篇 不叫神的聖靈憂愁的生活)
2014/08/31
2014/08/30
以弗所書4:29
以弗所書4:29 敗壞的話一句都不可出口,只要按需要說建造人的好話,好將恩典供給聽見的人。
我們的言談不該敗壞別人,卻要建造人。召會和召會的每個肢體都需要正確的建造。這建造主要是藉著我們的說話得以成就的。凡從我們口裡出來的,都該是為著建造召會和眾聖徒的好話。
不僅如此,從我們口裡出來的話,應該將恩典供給那些聽見的人。恩典乃是神具體化在基督裡作我們的享受和供應。我們的話應當把這恩典載送給人。建造人的話,總是將基督當作恩典供應聽見的人。我們的言語該是交通神在基督裡作享受,將基督分賜給別人,作他們生命的供應。
(摘錄自 以弗所書生命讀經 第四十八篇 不叫神的聖靈憂愁的生活)
我們的言談不該敗壞別人,卻要建造人。召會和召會的每個肢體都需要正確的建造。這建造主要是藉著我們的說話得以成就的。凡從我們口裡出來的,都該是為著建造召會和眾聖徒的好話。
不僅如此,從我們口裡出來的話,應該將恩典供給那些聽見的人。恩典乃是神具體化在基督裡作我們的享受和供應。我們的話應當把這恩典載送給人。建造人的話,總是將基督當作恩典供應聽見的人。我們的言語該是交通神在基督裡作享受,將基督分賜給別人,作他們生命的供應。
(摘錄自 以弗所書生命讀經 第四十八篇 不叫神的聖靈憂愁的生活)
2014/08/29
以弗所書4:26
以弗所書4:26 生氣卻不要犯罪,不可含怒到日落
按照四福音,主耶穌有時會生氣,但是祂的生氣總是有節制。因此,祂可以生氣卻不犯罪。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必須是這樣。我們的生氣必須有節制,否則會產生嚴重的損害。要控制我們的生氣,我們需要許多的恩典。我們越多享受基督,我們的生氣就越受限制與控制。
我們要慢慢的動怒,卻要快快的息怒。按照這一節,我們不該含怒到日落以後。我們不該把怒氣帶到第二天。照聖經來看,我們必須在日落之前息怒。我們都需要操練這事。要有這樣的操練,我們需要神在基督裡作恩典。我們若有恩典的供應,我們就能慢慢的動怒,並且當我們真動怒時,也不會持續太久。我們若有恩典,我們的怒氣就不會遲遲不去。
(摘錄自 以弗所書生命讀經 第四十八篇 不叫神的聖靈憂愁的生活)
2014/08/28
帖撒羅尼迦前書5:16~18
帖撒羅尼迦前書5:16~18 要常常喜樂,不住的禱告,凡事謝恩;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對你們的旨意。
聖經說到要不住的禱告,乃是指我們裏頭要有禱告的靈,使我們不斷與主接觸。爲此,先得有定時禱告。在一天當中,若沒有兩三次定時的禱告,就不容易維持不斷與主接觸。早晨總得花一點時間禱告,把自己禱告到禱告的靈裏。差不多到了中午,還得有一點時間禱告。下午或晚間,還得用一點時間,把自己禱告到靈裏,禱告到禱告的靈裏。當我們活在禱告的靈裏,很自然的上課也禱告,辦公也禱告,這就是不住的禱告。按我們的經歷,每一個人,每天都得有兩三次定時到主面前禱告。在早晨、中午、下午,或在晚上,無論怎麼忙,都得找出時間禱告。
偶爾一兩次來不及禱告還可以,但若連續一週、一個月,每早晨都不禱告,只是按時聚會,就會變成宗教徒。正當的情形是,我們天天早晨禱告,最少要有幾分鐘。在白天,無論如何總得有一兩次禱告。晚上也要找出時間禱告。總要天天禱告,此外沒有第二條路。
(摘錄自 不住的禱告與活在靈中 第五篇 在靈中事奉神)
聖經說到要不住的禱告,乃是指我們裏頭要有禱告的靈,使我們不斷與主接觸。爲此,先得有定時禱告。在一天當中,若沒有兩三次定時的禱告,就不容易維持不斷與主接觸。早晨總得花一點時間禱告,把自己禱告到禱告的靈裏。差不多到了中午,還得有一點時間禱告。下午或晚間,還得用一點時間,把自己禱告到靈裏,禱告到禱告的靈裏。當我們活在禱告的靈裏,很自然的上課也禱告,辦公也禱告,這就是不住的禱告。按我們的經歷,每一個人,每天都得有兩三次定時到主面前禱告。在早晨、中午、下午,或在晚上,無論怎麼忙,都得找出時間禱告。
偶爾一兩次來不及禱告還可以,但若連續一週、一個月,每早晨都不禱告,只是按時聚會,就會變成宗教徒。正當的情形是,我們天天早晨禱告,最少要有幾分鐘。在白天,無論如何總得有一兩次禱告。晚上也要找出時間禱告。總要天天禱告,此外沒有第二條路。
(摘錄自 不住的禱告與活在靈中 第五篇 在靈中事奉神)
2014/08/27
腓立比書4:6
腓立比書4:6 應當一無罣慮,只要凡事藉著禱告、祈求,帶著感謝,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;
沒有一件事,在主看來是太小不肯聽的。祂都願意聽,祂願意聽你一切的事。…無論你把甚麼事告訴主,祂都肯聽。人不能與每一個人都表同情。但是,我們的主能與每一個人表同情。我們的每一件難處,祂都表同情。祂看顧每一個人的事。在祂心中,好像世上只有你這一個人的事。祂背負你一切的憂患。任你多軟弱,祂都肯與你表同情,都肯為你負擔。我們的主,肯擔當我們一切的憂慮,肯耐心聽我們的告訴。祂等你來告訴,祂要聽你的話。
我們的主樂意聽我們悲傷的事,也樂意聽我們喜樂的事。祂是我們可以把任何的事都告訴祂的主。我們既有這樣的一位主,何不把我們內心所有的隱衷都來告訴祂!
(摘錄自 十二籃(第一輯) 第五篇 告訴祂)
沒有一件事,在主看來是太小不肯聽的。祂都願意聽,祂願意聽你一切的事。…無論你把甚麼事告訴主,祂都肯聽。人不能與每一個人都表同情。但是,我們的主能與每一個人表同情。我們的每一件難處,祂都表同情。祂看顧每一個人的事。在祂心中,好像世上只有你這一個人的事。祂背負你一切的憂患。任你多軟弱,祂都肯與你表同情,都肯為你負擔。我們的主,肯擔當我們一切的憂慮,肯耐心聽我們的告訴。祂等你來告訴,祂要聽你的話。
我們的主樂意聽我們悲傷的事,也樂意聽我們喜樂的事。祂是我們可以把任何的事都告訴祂的主。我們既有這樣的一位主,何不把我們內心所有的隱衷都來告訴祂!
(摘錄自 十二籃(第一輯) 第五篇 告訴祂)
2014/08/26
馬太福音26:41
馬太福音26:41 要儆醒禱告,免得入了試誘
我們今天活在世上,有許多的事常使我們受迷惑。魔鬼能藉著各樣的事來迷惑我們。無論在衣食上,在職業上,在錢財上,在婚姻上,或是在其他的事上,他都能有機會來迷惑我們,並且他也是無時不在找機會、趁機會來迷惑我們。我們若要免受他的迷惑,就必須禱告,就必須時常禱告,就必須在各樣的事上禱告。無論作甚麼,都必須禱告。無論是交朋友,或是進行婚姻,無論是花錢、作事,或是對待親友,都必須禱告,都必須好好尋求神的意思,問問神,到底那件事,可作不可作,該作不該作,該如何作法,該作到何種程度。在每一件事上,都必須這樣禱告。就是寫一封信,都必須這樣禱告,問問神,該寫不該寫,該怎樣寫法。這樣在凡事上儆醒禱告,就必蒙神引導,保守免受魔鬼的迷惑。
輪船在海裏航行的時候,遇到霧氣,常鳴汽笛,一面發出警告的聲音,一面還能得到回聲,藉以知道該如何向前航行。我們今天行在這茫茫的世海中,時常遇到霧氣,使我們難識方向。在這樣的時候,我們也該常作禱告,猶如鳴響汽笛,使我們免得遭遇危難,並得以知道怎樣向前行走。否則,我們必在迷霧中失去正路,誤入歧途,而遭到危難。
(摘錄自 聖經要道( 卷三 ) 第32題 祈禱 (上))
我們今天活在世上,有許多的事常使我們受迷惑。魔鬼能藉著各樣的事來迷惑我們。無論在衣食上,在職業上,在錢財上,在婚姻上,或是在其他的事上,他都能有機會來迷惑我們,並且他也是無時不在找機會、趁機會來迷惑我們。我們若要免受他的迷惑,就必須禱告,就必須時常禱告,就必須在各樣的事上禱告。無論作甚麼,都必須禱告。無論是交朋友,或是進行婚姻,無論是花錢、作事,或是對待親友,都必須禱告,都必須好好尋求神的意思,問問神,到底那件事,可作不可作,該作不該作,該如何作法,該作到何種程度。在每一件事上,都必須這樣禱告。就是寫一封信,都必須這樣禱告,問問神,該寫不該寫,該怎樣寫法。這樣在凡事上儆醒禱告,就必蒙神引導,保守免受魔鬼的迷惑。
輪船在海裏航行的時候,遇到霧氣,常鳴汽笛,一面發出警告的聲音,一面還能得到回聲,藉以知道該如何向前航行。我們今天行在這茫茫的世海中,時常遇到霧氣,使我們難識方向。在這樣的時候,我們也該常作禱告,猶如鳴響汽笛,使我們免得遭遇危難,並得以知道怎樣向前行走。否則,我們必在迷霧中失去正路,誤入歧途,而遭到危難。
(摘錄自 聖經要道( 卷三 ) 第32題 祈禱 (上))
2014/08/25
提摩太後書3:16
提摩太後書3:16 聖經都是神的呼出,對於教訓、督責、改正、在義上的教導,都是有益的
提後三章十六節告訴我們,聖經都是神的呼出。這指明聖經,神的話,就是神的氣。神的說話就是神的呼吸。神對我們是氣。在這氣裡有水,在這水裡有食物。我們若要享受神作食物,就必須喝祂這水。要喝祂這水,我們就必須吸入祂作我們的氣。藉著吸入主,我們就喝祂,我們就吃祂。我們隨處都能喝祂,隨處都能吃祂,因為我們隨處都能吸入祂。我們屬靈的食物和飲料,對我們隨時隨地都是便利的。按物質說,我們到處都能呼吸,但我們無法到處吃喝。但按屬靈說,我們到處都能吃喝,因為我們屬靈的吃在我們的喝裡,喝在呼吸裡。我們接受主作神聖的空氣,就享受祂作活水和屬天的食物。
(摘錄自 聖經中關於生命的重要啟示 第九章 生命的氣, 李常受文集—一九六九年第二册)
2014/08/24
提摩太後書3:15
提摩太後書3:15 並且知道你是從小明白聖經;這聖經能使你藉著相信基督耶穌,有得救的智慧。
每一位基督徒,只要有基督,都當有聖經,並且要好好讀聖經。神憐憫我們,不僅將他的獨生子賜給我們,還賜給我們一本聖經,使我們除了有基督,還能有聖經。宇宙中除了我們可愛的主之外,沒有一件東西比聖經更可愛。所有基督徒都當常常默想聖經的話,使我們有得救的智慧,能蒙保守,有保護。盼望每一個愛慕主話的人,都要花工夫讀聖經,並學習凡事帶到聖經面前,看聖經怎麼說。
基督徒生活的原則,不是按照人的意見,乃要照聖經的說法。我們若從聖經的榜樣和例子,一點一點的讀出基督徒生活的原則,我們就能知道,無論在家庭生活,或社會生活中,當如何行。因此,在日常生活中,無論遇到任何大小的事,都當查問聖經怎麼說,怎麼行。最有福、最有智慧的人,乃是認識聖經的人。全世界最能啟發人的,就是這本聖經;許多不能解決的問題,一帶到聖經面前,就能解決。
(摘錄自 基督徒的趨向 第二篇 基督徒的四有)
每一位基督徒,只要有基督,都當有聖經,並且要好好讀聖經。神憐憫我們,不僅將他的獨生子賜給我們,還賜給我們一本聖經,使我們除了有基督,還能有聖經。宇宙中除了我們可愛的主之外,沒有一件東西比聖經更可愛。所有基督徒都當常常默想聖經的話,使我們有得救的智慧,能蒙保守,有保護。盼望每一個愛慕主話的人,都要花工夫讀聖經,並學習凡事帶到聖經面前,看聖經怎麼說。
基督徒生活的原則,不是按照人的意見,乃要照聖經的說法。我們若從聖經的榜樣和例子,一點一點的讀出基督徒生活的原則,我們就能知道,無論在家庭生活,或社會生活中,當如何行。因此,在日常生活中,無論遇到任何大小的事,都當查問聖經怎麼說,怎麼行。最有福、最有智慧的人,乃是認識聖經的人。全世界最能啟發人的,就是這本聖經;許多不能解決的問題,一帶到聖經面前,就能解決。
(摘錄自 基督徒的趨向 第二篇 基督徒的四有)
2014/08/23
歌羅西書3:16
歌羅西書3:16 當用各樣的智慧,讓基督的話豐豐富富的住在你們裡面
基督的話豐豐富富的住在我們裡面,意思是豐豐富富的居住、安居在我們裡面。這可用喫來說明。我們喫過飯後,食物就豐豐富富的住在我們裡面。食物包含許多豐富、營養的元素。我們將這營養的食物接受到我們裡面並吸收以後,這食物就豐豐富富的住在我們裡面。同樣,基督的話豐豐富富的住在我們裡面,意思就是以滋養我們,使我們豐富的方式住在我們裡面。這不是要記住聖經節,乃是要讓那包含了基督追測不盡之豐富的話,以滋養我們並使我們豐富的方式住在我們裡面。
把新約一卷一卷的背過,並不表示基督的話就豐豐富富的住在我們裡面了。例如,我們將食物接受到我們裡面,但我們的胃也許沒有正確的消化食物。消化不良指明食物沒有豐豐富富的進入我們裡面。食物也許營養豐富,但我們喫了以後若消化不良,食物就沒有豐豐富富的進入我們裡面。在這樣的情形裡,我們沒有能力吸收食物的豐富。但我們若有正確的新陳代謝,並消化我們所喫的食物,食物的元素就會豐豐富富的進入我們裡面。我們需要基督的話這樣住在我們裡面。
同樣的聖經節進到我們裡面,可能是豐富的,也可能是貧窮的。這一次你也許不能消化並吸收某一節。但改天這句話也許就豐豐富富的進入你裡面,並住在你裡面。我們都需要讓基督的話豐豐富富的住在我們裡面。
(摘錄自 腓立比書生命讀經 第三十七篇 豐富的話、全備的供應、和不住的禱告,為著活基督)
基督的話豐豐富富的住在我們裡面,意思是豐豐富富的居住、安居在我們裡面。這可用喫來說明。我們喫過飯後,食物就豐豐富富的住在我們裡面。食物包含許多豐富、營養的元素。我們將這營養的食物接受到我們裡面並吸收以後,這食物就豐豐富富的住在我們裡面。同樣,基督的話豐豐富富的住在我們裡面,意思就是以滋養我們,使我們豐富的方式住在我們裡面。這不是要記住聖經節,乃是要讓那包含了基督追測不盡之豐富的話,以滋養我們並使我們豐富的方式住在我們裡面。
把新約一卷一卷的背過,並不表示基督的話就豐豐富富的住在我們裡面了。例如,我們將食物接受到我們裡面,但我們的胃也許沒有正確的消化食物。消化不良指明食物沒有豐豐富富的進入我們裡面。食物也許營養豐富,但我們喫了以後若消化不良,食物就沒有豐豐富富的進入我們裡面。在這樣的情形裡,我們沒有能力吸收食物的豐富。但我們若有正確的新陳代謝,並消化我們所喫的食物,食物的元素就會豐豐富富的進入我們裡面。我們需要基督的話這樣住在我們裡面。
同樣的聖經節進到我們裡面,可能是豐富的,也可能是貧窮的。這一次你也許不能消化並吸收某一節。但改天這句話也許就豐豐富富的進入你裡面,並住在你裡面。我們都需要讓基督的話豐豐富富的住在我們裡面。
(摘錄自 腓立比書生命讀經 第三十七篇 豐富的話、全備的供應、和不住的禱告,為著活基督)
2014/08/22
彼得前書2:2
彼得前書2:2 像纔生的嬰孩一樣,切慕那純淨的話奶,叫你們靠此長大,以致得救;
許多基督徒以為長大是得著更多的知識。初信者受浸以後,別人也許鼓勵他參加某種查經班。他也許受鼓勵要得著更多的知識。然而,他也許沒有聽見一番話,幫助他領悟,他藉著重生接受了神聖的生命,現今他的需要是在生命裡長大。他也許只得著幫助,知道福音書裡的故事,然後知道舊約裡的故事。漸漸的,他也許得著更多聖經的知識,而有些人也許認為這就是長大。然而,這種對長大的觀念全然與新約裡的相反。照著新約,長大是在生命度量上真正的擴增。知識並不幫助我們在生命的度量上擴增。
小孩怎樣長大?他們乃是靠接受養分而長大。嬰孩若有健康的飲食,並且天天得著滋養的食物,他就會漸漸長大。這種長大是從那吸取到他裡面的一切食物而來的擴增。至終,這人會長大成人,成為他所喫之食物的組成。...我們需要渴慕純淨的話奶,叫我們靠此在生命裡有真實的長大。真實的長大是生命度量的擴增。我們若在生命裡長大,我們裡面生命的元素就會加增,我們在屬靈的身材上也會有所擴增。(弗四13。)
(摘錄自 彼得前書生命讀經 第十五篇 生命的長大及其結果(一))
許多基督徒以為長大是得著更多的知識。初信者受浸以後,別人也許鼓勵他參加某種查經班。他也許受鼓勵要得著更多的知識。然而,他也許沒有聽見一番話,幫助他領悟,他藉著重生接受了神聖的生命,現今他的需要是在生命裡長大。他也許只得著幫助,知道福音書裡的故事,然後知道舊約裡的故事。漸漸的,他也許得著更多聖經的知識,而有些人也許認為這就是長大。然而,這種對長大的觀念全然與新約裡的相反。照著新約,長大是在生命度量上真正的擴增。知識並不幫助我們在生命的度量上擴增。
小孩怎樣長大?他們乃是靠接受養分而長大。嬰孩若有健康的飲食,並且天天得著滋養的食物,他就會漸漸長大。這種長大是從那吸取到他裡面的一切食物而來的擴增。至終,這人會長大成人,成為他所喫之食物的組成。...我們需要渴慕純淨的話奶,叫我們靠此在生命裡有真實的長大。真實的長大是生命度量的擴增。我們若在生命裡長大,我們裡面生命的元素就會加增,我們在屬靈的身材上也會有所擴增。(弗四13。)
(摘錄自 彼得前書生命讀經 第十五篇 生命的長大及其結果(一))
2014/08/21
馬太福音4:4
馬太福音4:4 耶穌卻回答說,經上記著,“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,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。”
聖經是一本教訓的書,但不是僅僅教導我們頭腦的知識;聖經的教訓乃是將食物供應給我們。聖經的目標,不是為著我們得頭腦的了解和知識,完全是為著我們屬靈的領悟和滋養。按照主耶穌所說的,神的話是給我們喫的。我們若要活著,就必須接受神的話作食物。主受魔鬼試誘時,回答說,『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,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。』(太四4。)神的話應是我們的食物,我們必須天天喫這話,靠這話活著。即使在舊約時代,耶利米也曾說,『我得著你的言語,就當食物喫了。』(耶十五16。)申言者耶利米知道,神的話不是為著知識,乃是為著滋養。不僅如此,新約告訴我們,要以神的話餧養自己,也要以神的話餧養別人。保羅對他話語職事的觀念,乃是餧養的觀念。他乃是用奶餧養哥林多人,也盼望用乾糧餧養他們。(林前三2。)因此,按照聖經的基本原則,神的話乃是為著滋養,過於為著知識。
(摘錄自 希伯來書生命讀經 第29篇 公義的話與基督開端的話)
聖經是一本教訓的書,但不是僅僅教導我們頭腦的知識;聖經的教訓乃是將食物供應給我們。聖經的目標,不是為著我們得頭腦的了解和知識,完全是為著我們屬靈的領悟和滋養。按照主耶穌所說的,神的話是給我們喫的。我們若要活著,就必須接受神的話作食物。主受魔鬼試誘時,回答說,『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,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。』(太四4。)神的話應是我們的食物,我們必須天天喫這話,靠這話活著。即使在舊約時代,耶利米也曾說,『我得著你的言語,就當食物喫了。』(耶十五16。)申言者耶利米知道,神的話不是為著知識,乃是為著滋養。不僅如此,新約告訴我們,要以神的話餧養自己,也要以神的話餧養別人。保羅對他話語職事的觀念,乃是餧養的觀念。他乃是用奶餧養哥林多人,也盼望用乾糧餧養他們。(林前三2。)因此,按照聖經的基本原則,神的話乃是為著滋養,過於為著知識。
(摘錄自 希伯來書生命讀經 第29篇 公義的話與基督開端的話)
2014/08/20
詩篇119:105
詩篇119:105 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,是我路上的光。
我們一來到話面前,就來到光面前,因為話是神的化身,而神就是光。當你站在陽光下,你不需要接受光,因你已經在光中。照樣,當我們帶著正確的態度來到話面前,我們覺得在光中,並在光之下,不僅僅是接受光而已。然後在我們的經歷中,全本聖經都成了一本發光的書。無論我們讀到那裏,我們都覺得聖經是照耀的光…這不是一件道理或教訓的事,而是作詩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經歷。在他日常生活中的每一步,神的話是他的光。
古時候沒有路燈,在夜間行路的人需要燈、燈籠,或火把,來照亮他們的路。這就是作詩的人說到,主的話是他腳前的燈,是他路上的光時,心裏所想到的。神的話是一盞燈,照亮他的腳步。對作詩的人來說,神的話就是這樣一盞燈,非常實際地把光照射在他的路上。
(摘錄自 出埃及記生命讀經 第59篇 神所愛的尋求者藉著作為神活話的律法所領受的祝福 (一))
我們一來到話面前,就來到光面前,因為話是神的化身,而神就是光。當你站在陽光下,你不需要接受光,因你已經在光中。照樣,當我們帶著正確的態度來到話面前,我們覺得在光中,並在光之下,不僅僅是接受光而已。然後在我們的經歷中,全本聖經都成了一本發光的書。無論我們讀到那裏,我們都覺得聖經是照耀的光…這不是一件道理或教訓的事,而是作詩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經歷。在他日常生活中的每一步,神的話是他的光。
古時候沒有路燈,在夜間行路的人需要燈、燈籠,或火把,來照亮他們的路。這就是作詩的人說到,主的話是他腳前的燈,是他路上的光時,心裏所想到的。神的話是一盞燈,照亮他的腳步。對作詩的人來說,神的話就是這樣一盞燈,非常實際地把光照射在他的路上。
(摘錄自 出埃及記生命讀經 第59篇 神所愛的尋求者藉著作為神活話的律法所領受的祝福 (一))
2014/08/19
箴言4:18
箴言4:18 但義人的途徑好像黎明的光,越照越明,直到日午。
在馬太十三章四十三節,主將得勝者比作太陽,在他們父的國裡發光。每早晨太陽都重新升起。我們若要成為得勝者,就是太陽,我們也必須每早晨起來得主復興。箴言四章十八節說,「義人的途徑好像黎明的光,越照越明,直到日午。」我們應當跟隨太陽,每早晨得複興,有新的開始。我們的路,就好像黎明的光,越照越明,直到日午。基督徒的生活不是僅有一日。我們是日日在更新。這就是說我們必須日復一日得主復興。我們昨天早晨也許有一次復興,可是今天早晨我們還需要另一次復興,明天早晨更需要另一次復興。每一年,我們都需要三百六十五個復興,好叫我們日日都得更新。
(摘錄自 石榴放蕊 早起-每早晨得復興)
在馬太十三章四十三節,主將得勝者比作太陽,在他們父的國裡發光。每早晨太陽都重新升起。我們若要成為得勝者,就是太陽,我們也必須每早晨起來得主復興。箴言四章十八節說,「義人的途徑好像黎明的光,越照越明,直到日午。」我們應當跟隨太陽,每早晨得複興,有新的開始。我們的路,就好像黎明的光,越照越明,直到日午。基督徒的生活不是僅有一日。我們是日日在更新。這就是說我們必須日復一日得主復興。我們昨天早晨也許有一次復興,可是今天早晨我們還需要另一次復興,明天早晨更需要另一次復興。每一年,我們都需要三百六十五個復興,好叫我們日日都得更新。
(摘錄自 石榴放蕊 早起-每早晨得復興)
2014/08/18
詩篇90:14
詩篇90:14 求你使我們在早晨飽得你的慈愛,好叫我們一生歡呼喜樂。
在聖經中可以發現,人常是在早晨遇見神的。我們若在一天的開始就來到神的面前,和神說說話,祂也必向我們說話。慢慢的我們會發現,我們與神之間愈來愈像好朋友。這樣的生活就不一樣了!不僅在工作、讀書時,能更有效率,因為我們裡面的主會提醒我們,該注意什麼事情,該把握什麼樣的機會。當遇到任何事情,都能有主及時的引導、說話。當我們發現神無時無刻都與我們同在,生活就能充滿平安喜樂。
(摘錄自 水深之處 如何使我們的時間更有價值(三))
在聖經中可以發現,人常是在早晨遇見神的。我們若在一天的開始就來到神的面前,和神說說話,祂也必向我們說話。慢慢的我們會發現,我們與神之間愈來愈像好朋友。這樣的生活就不一樣了!不僅在工作、讀書時,能更有效率,因為我們裡面的主會提醒我們,該注意什麼事情,該把握什麼樣的機會。當遇到任何事情,都能有主及時的引導、說話。當我們發現神無時無刻都與我們同在,生活就能充滿平安喜樂。
(摘錄自 水深之處 如何使我們的時間更有價值(三))
2014/08/17
哥林多前書11:26
哥林多前書11:26 你們每逢喫這餅,喝這杯,是宣告主的死,直等到祂來。
在主的桌子前,我們不是記念主的死,乃是宣告、宣揚、陳列主的死。...這裡我們有餅,表徵主的身體;我們有杯,表徵主的血。在主的桌子上,祂的死被陳列出來,因為杯和餅分開,也就是說,血和身體分開。我們吃餅喝杯,乃是陳列主的死,因為每逢血與身體分開時,就是表示死。每當我們吃餅喝杯時,我們不是記念主的死,而是向全宇宙,特別是向諸天界裡執政的和掌權的,陳列祂的死。
我們在主的桌子前記念主,也是表達我們對主再來的渴望。...當我們陳列主的死時,乃是表達我們對主第二次來的渴望。在馬太26章29節主說,「從今以後,我絕不喝這葡萄樹的產品,直到我在我父的國里,同你們喝新的那日子。」這是諸天之國的實現;當主回來後,祂要與我們在那裡喝。當我們記念主並陳列祂的死時,我們乃是表達我們渴望主早日回來。
(摘錄自 事奉的基本功課 第三課)
在主的桌子前,我們不是記念主的死,乃是宣告、宣揚、陳列主的死。...這裡我們有餅,表徵主的身體;我們有杯,表徵主的血。在主的桌子上,祂的死被陳列出來,因為杯和餅分開,也就是說,血和身體分開。我們吃餅喝杯,乃是陳列主的死,因為每逢血與身體分開時,就是表示死。每當我們吃餅喝杯時,我們不是記念主的死,而是向全宇宙,特別是向諸天界裡執政的和掌權的,陳列祂的死。
我們在主的桌子前記念主,也是表達我們對主再來的渴望。...當我們陳列主的死時,乃是表達我們對主第二次來的渴望。在馬太26章29節主說,「從今以後,我絕不喝這葡萄樹的產品,直到我在我父的國里,同你們喝新的那日子。」這是諸天之國的實現;當主回來後,祂要與我們在那裡喝。當我們記念主並陳列祂的死時,我們乃是表達我們渴望主早日回來。
(摘錄自 事奉的基本功課 第三課)
2014/08/16
馬可福音16:9
馬可福音16:9 在七日的第一日清早,耶穌復活了,就先向抹大拉的馬利亞顯現
七日的第一日,乃是主復活的表號,是主從死人中復活的日子,稱為主日。新約的聖徒在這日,就是主復活的日子,聚集並奉獻財物。這表徵他們藉著主的復活,已經與主一同復活,並且表徵他們在復活裡聚集記念祂,並帶著所獻上的敬拜神,是憑著祂復活的生命,不憑著他們天然的生命。
作為一個基督徒,我們要看這一日比別的日更重要。這一天是應該是屬於主的。聖經說這是耶和華所定的日子,我們在其中要歡喜快樂。...我們基督徒應該用主日,來敬拜主,來思念主,來歡喜快樂,與別的基督徒聚會,把這一天分別給主。我們基督徒,如果把每天開始的最好的時間分別給主,然後把每週最開頭的一天分別給主,我們一生如果走三十年、五十年、七十年,那我們一生會有多少的祝福。
(摘錄自 哥林多前書16:2註1; 『基督的身體與聚會生活』 信息)
七日的第一日,乃是主復活的表號,是主從死人中復活的日子,稱為主日。新約的聖徒在這日,就是主復活的日子,聚集並奉獻財物。這表徵他們藉著主的復活,已經與主一同復活,並且表徵他們在復活裡聚集記念祂,並帶著所獻上的敬拜神,是憑著祂復活的生命,不憑著他們天然的生命。
作為一個基督徒,我們要看這一日比別的日更重要。這一天是應該是屬於主的。聖經說這是耶和華所定的日子,我們在其中要歡喜快樂。...我們基督徒應該用主日,來敬拜主,來思念主,來歡喜快樂,與別的基督徒聚會,把這一天分別給主。我們基督徒,如果把每天開始的最好的時間分別給主,然後把每週最開頭的一天分別給主,我們一生如果走三十年、五十年、七十年,那我們一生會有多少的祝福。
(摘錄自 哥林多前書16:2註1; 『基督的身體與聚會生活』 信息)
2014/08/15
2014/08/14
希伯來書10:25
希伯來書10:25 不可放棄我們自己的聚集,好像有些人習慣了一樣
為甚麼不可停止聚會呢?因為神要在聚會裡給我們恩典。神給人恩典是分作兩類:一類是個人的,一類是團體的。神不只給我們個人的恩典,神還給我們團體的恩典。這一個團體的恩典,只有在聚會裡纔能得著。你如果不聚會,你至多只能得著個人的恩典,你卻失去了一大堆團體的恩典。神只能在聚會裡給你團體的恩典。你不聚會,就不能得著。
召會有一個很大的特點,就是聚會。基督徒絕不能以個人的『自修』來代替聚會。因為神有一類的恩典,只有在聚會的時候纔降下來。你如果不聚會,你所該得著的團體的恩典,就必定得不著。沒有一個人停止聚會是會不失去恩典的。停止聚會是愚昧的事。人必須聚會,必須與神其他的兒女聚集在一起,纔能蒙恩典。
(摘錄自 關於初信造就聚會 第12篇 聚會)
為甚麼不可停止聚會呢?因為神要在聚會裡給我們恩典。神給人恩典是分作兩類:一類是個人的,一類是團體的。神不只給我們個人的恩典,神還給我們團體的恩典。這一個團體的恩典,只有在聚會裡纔能得著。你如果不聚會,你至多只能得著個人的恩典,你卻失去了一大堆團體的恩典。神只能在聚會裡給你團體的恩典。你不聚會,就不能得著。
召會有一個很大的特點,就是聚會。基督徒絕不能以個人的『自修』來代替聚會。因為神有一類的恩典,只有在聚會的時候纔降下來。你如果不聚會,你所該得著的團體的恩典,就必定得不著。沒有一個人停止聚會是會不失去恩典的。停止聚會是愚昧的事。人必須聚會,必須與神其他的兒女聚集在一起,纔能蒙恩典。
(摘錄自 關於初信造就聚會 第12篇 聚會)
2014/08/13
希伯來書4:16
希伯來書4:16 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,為要受憐憫,得恩典,作應時的幫助。
來到施恩的寶座前,完全是在靈裡的事。我們若在心思裡,就很難進入至聖所。我們若是屬魂的人,常常遊蕩在魂的曠野裡,就必定離至聖所很遠。只要我們在靈裡,我們就有天的門;門內有施恩的寶座。進入至聖所不需要花時間,因為至聖所和我們的靈之間,沒有距離。每當我們從深處呼喊『哦,主耶穌』,我們立刻就在至聖所裡,摸著施恩的寶座。
當我們來到施恩的寶座前,我們就能『受憐憫,得恩典,作應時的幫助』。當我們在可憐的光景中,神的憐憫先臨到我們,把我們帶進一種光景,使神能以恩典厚待我們。神的憐憫比恩典搆得更遠,如同一座橋梁,將我們與神的恩典連接起來。許多時候當我們來到施恩的寶座前,我們感覺自己很可憐,就說,『父阿,我甚麼都不配。』但父會說,『不要緊,你雖不配,但我有憐憫。我的憐憫臨到你,叫你配。』我們不需要作甚麼,只需要簡單的前來,敞開並接受憐憫和恩典,作應時的幫助。每一天,從這恩典而來的幫助,都是應時的、新鮮的,正合我們當時的光景和需要。
延伸閱讀:主的幫助正合我的需要; 主耶穌─我的救主、我的朋友
(摘錄自 希伯來書生命讀經 第27篇 尊大的大祭司與施恩的寶座)
來到施恩的寶座前,完全是在靈裡的事。我們若在心思裡,就很難進入至聖所。我們若是屬魂的人,常常遊蕩在魂的曠野裡,就必定離至聖所很遠。只要我們在靈裡,我們就有天的門;門內有施恩的寶座。進入至聖所不需要花時間,因為至聖所和我們的靈之間,沒有距離。每當我們從深處呼喊『哦,主耶穌』,我們立刻就在至聖所裡,摸著施恩的寶座。
當我們來到施恩的寶座前,我們就能『受憐憫,得恩典,作應時的幫助』。當我們在可憐的光景中,神的憐憫先臨到我們,把我們帶進一種光景,使神能以恩典厚待我們。神的憐憫比恩典搆得更遠,如同一座橋梁,將我們與神的恩典連接起來。許多時候當我們來到施恩的寶座前,我們感覺自己很可憐,就說,『父阿,我甚麼都不配。』但父會說,『不要緊,你雖不配,但我有憐憫。我的憐憫臨到你,叫你配。』我們不需要作甚麼,只需要簡單的前來,敞開並接受憐憫和恩典,作應時的幫助。每一天,從這恩典而來的幫助,都是應時的、新鮮的,正合我們當時的光景和需要。
延伸閱讀:主的幫助正合我的需要; 主耶穌─我的救主、我的朋友
(摘錄自 希伯來書生命讀經 第27篇 尊大的大祭司與施恩的寶座)
2014/08/12
馬太福音11:28
馬太福音11:28 凡勞苦擔重擔的,可以到我這裡來,我必使你們得安息。
哦,這個世界是一個疲倦的世界。多少人是有錢的,但是他說,『我疲倦了,』多少人作生意,但是他說,『我疲倦了,』多少人在世上,有世界所給他的名聲和愛情,但是,他們也疲倦了。如果那一件東西得不著,他們永不得安息。世人明知安息是好,只因擔子過重,所以就不敢找安息,他們只想把他們的工作減輕些就歡喜了。他們真像舊約時代的以色列人,只盼望法老王減輕他們的工作,他們並不盼望安息。
以色列人的光景是可以代表世人的,以色列人不過盼望工作減輕些,不敢盼望安息。你也想重擔稍為輕些,在世上不覺得悶,沒有罣慮就好了。但是,讓我告訴你,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所給的,不是減少、減輕的工作,乃是絕對的安息,乃是叫你的一切都停下。我不知道你明瞭甚麼叫作安息麼?安息即不作工、停工的意思。你們受罪和私慾的重壓纏縛,不得安息。你們要明白主耶穌要你們來得安息,不必作甚麼就可得安息。
…安息是人所喜悅的。但是人總是以為神不喜悅他,他總得先去作好;先得作好,然後神纔會喜悅他。但是主耶穌是呼召人來得安息,不是呼召人來作工。你想神恨我,我當作好,神纔會喜悅我;但是主耶穌說,「不必作。」這是福音!
(摘錄自 十二籃 第八輯 兩個安息)
哦,這個世界是一個疲倦的世界。多少人是有錢的,但是他說,『我疲倦了,』多少人作生意,但是他說,『我疲倦了,』多少人在世上,有世界所給他的名聲和愛情,但是,他們也疲倦了。如果那一件東西得不著,他們永不得安息。世人明知安息是好,只因擔子過重,所以就不敢找安息,他們只想把他們的工作減輕些就歡喜了。他們真像舊約時代的以色列人,只盼望法老王減輕他們的工作,他們並不盼望安息。
以色列人的光景是可以代表世人的,以色列人不過盼望工作減輕些,不敢盼望安息。你也想重擔稍為輕些,在世上不覺得悶,沒有罣慮就好了。但是,讓我告訴你,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所給的,不是減少、減輕的工作,乃是絕對的安息,乃是叫你的一切都停下。我不知道你明瞭甚麼叫作安息麼?安息即不作工、停工的意思。你們受罪和私慾的重壓纏縛,不得安息。你們要明白主耶穌要你們來得安息,不必作甚麼就可得安息。
…安息是人所喜悅的。但是人總是以為神不喜悅他,他總得先去作好;先得作好,然後神纔會喜悅他。但是主耶穌是呼召人來得安息,不是呼召人來作工。你想神恨我,我當作好,神纔會喜悅我;但是主耶穌說,「不必作。」這是福音!
(摘錄自 十二籃 第八輯 兩個安息)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