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/05/31

召會中的牧養與青年人的成全 第二篇 召會中的牧養與監督 (節錄)

一、召會中需要牧養與監督

彼前五章二至三節說到作長老的人:「務要牧養你們中間神的群羊,按著神監督他們;不是作主轄管所委託你們的產業。」這意思是,長老們應當牧養聖徒,並要監督聖徒,但不是作主宰轄管聖徒。彼得在這裡所說的牧養和監督,在召會中是非常重要的。照約翰二十二早來看,牧養包括餧養,(15-17)因為牧人牧養羊群不僅是牧,還要餧。

召會擴展緩慢的主要原因,可能是在這兩點上有欠缺。第一,我們的牧養不夠,群羊缺少屬靈的食物,也缺少屬靈的帶領。食物就是「養」,帶領則是「牧」。第二,是監督的少,照管的多。我們都知道,照管和監督是相當有分別的。按字面看,照管就是你來作,你負責。監督是你不作,別人作,別人負責,而你監督。目前在召會中,我們的照管,也就是治理,太多了。長老、家負責、排負責把所有的事都拿來自己作,而沒有把事情交給弟兄姊妹作。我們應該取一個監督的態度,讓弟兄姊妹作,而我們監督。聖徒們若是不會作,我們來指導;他們作錯了,我們幫忙改正;有不妥之處,我們再來勸導,但始終都是他們作。

有一次,我在某處召會看到聚會前後,同工、長老們忙得不可開交,聖徒們連椅子怎麼排,窗戶怎麼開,大小事都要問他們。這種作法就是只會吩咐人作事,不會把事情交出去給人作。吩咐人作事是一回事,把事情分出去給人作又是一回事。你手上可以有十件事、百件事,但是你統統安排給人,讓別人作。這種作法不是你吩咐他們作事,而是你托付他們作事,把事情托給他們,讓他們去作。另一個作法,是什麼事都抓在你手裡,人要作一件,就來問一件。你要作一件,就吩咐一件。這個包裹要寄,人替你寫封面,幫你去寄;會所要整潔了,人來替你作整潔。好像你不發命令,別人就不會作,也不能作。

這是我在某處召會看見的光景,所以,我向同工、長老們建議:「你們必須把事情交託出去。會所作整潔,交給一部分人作;管郵件,交給另一部分人作。他們作了,一切事就都給出去了。你們不要再發號施令,不要再吩咐了。」這樣一來,聚會時,同工、長老們應該是輕鬆愉快的,因為事情統統不在他們手裡,而是在眾聖徒手裡。

二、召會中的牧養

1、牧養需要主的話

現在,我們要來看牧養的問題。在牧養的事上,無可疑問的,第一,要養;第二,要開導。今天在召會中,「養」就是要用主的話餵養。所以,不僅要弟兄姊妹聚會時靈強,靈釋放,靈新鮮,大家都很活,要看眾人是否真實的得著供應和餵養。活是一件事,釋放是一件事,但眾人是否實在得著生命的供應和餵養,又是另一件事。

2、牧養不是傳道理

在行傳二十章三十二節,保羅說:「我把你們交託神和祂恩典的話,這話能建造你們,叫你們在一切聖別的人中得著基業。」這意思是,我們餵養弟兄姊妹,必須用主的話。我們有個從基督教來的觀念必須改掉,就是認為信徒需要藉著聽道,才能得著餵養。基督教裡的人常說,需要道理來教導、栽培、造就人。事實上,餵養才是比較好、比較實際的路。基督教留下一個風氣,認為必須用道理教訓人,培養人,因而產生了專門講道的人,如傳道人、講道牧師等。若是一個地方沒有牧師、傳道人,就要花錢聘請一位。我們中間多少也受這種風氣影響,雖然我們覺得僱人作傳道不好,花錢請牧師也不妥,但我們中間有所謂的同工。所以,眾聖徒都認為同工會講道,同工是專門講道的,講道乃是同工的事。實在說,這種心態是不合宜的,因為這不是聖經的思想。若是全時間同工,成了專門講道的,原則上是換湯不換藥。

3、長老要在話語和教導上勞苦

聖經清楚給我們看見,長老要牧養神的群羊。提前五章十七節說:「那善於帶領的長老,尤其是那在話語和數導上勞苦的,當被看為配受加倍的敬奉。」這裡說,善於帶領的長老,乃是在話語和數導上勞苦的。所以,餵養和牧養就是教導,必須要用主的話。在一個地方召會中,餵養和牧養是長老的事,如同在一個家庭裡,是父母的事一樣。所以,長老們不能再有借口說:「我們長老沒有一個人有講道的恩賜。」這種話是受了傳統基督教的影響。我們中間開始時很得弟兄會的幫助,他們是首先恢復召會生活的一班人,但他們很注重恩賜。他們認為沒有話語的恩賜,就不能傳信息。然而,這幾年來,對林前十四章三十一節,我們看得很清楚:「你們都能一個一個的申言。」所以,「我們沒有恩賜講道」這個觀念,應該要連根拔除。我們都需要學習用神的話餵養人。

4、不能完全倚靠全時間服事者

不要在意自己有沒有恩賜申言,因為聖經說:「你們都能一個一個的申言。」以姊妹們為例,絕沒有一個姊妹成家了,卻自己不做飯。當然,可能有很多姊妹會說,她不會做飯。一九六二年,我到美國住了十個月之後,本來是不會做飯的,也變得會做飯了;因為我即使不餵養別人,也得餵養自己。從前我只會吃別人作的飯,結果把胃吃壞了,得了十二指腸潰瘍;這是我自己不會做飯的結果。然而,我吃了十個月自己作的飯,我的潰瘍就了。我的意思是,我們從前太倚靠別人。地方召會的長老帶頭倚靠工人,把工人抬得太高;就好像請了一位大廚師到家中,看到他作的飯菜,自己就不敢動手了。實在說,有的同工在講道的本領上,可能比長老還差得多。這並不是要揭誰的短處,而是要大家一同蒙光照,一同來看到底我們錯在那裡,問題在哪裡?我們有一個極大的錯,就是以為誰作了全時間服事者,誰就會傳道;誰不是全時間服事的,誰就不會講道。這是錯誤的觀念。

5、講道要講出實情,命中要害

當然,一面說,我們一個一個都能申言,這是對的。但另一面,我卻不信人只要一全時間服事,就會講道,身份就不一樣了。各地的長老們都要轉這個觀念,不要以為一全時間就會講道了。沒有這回事。有幾位長老弟兄,他們講的道,沒有幾個人能比得上。比方,有的人開口講道,好像拿槍打仗一樣,開了十幾槍,對方還是活蹦亂跳,沒有命中要害。然而,那幾位長老只要一開口,即使只是開了「半槍」,就能命中人的要害。若是這些長老弟兄肯拼,他們一定可以講得比同工還要有果效。因為講道,不是要講好聽的道,得人的稱讚;就如打拳不是要打得好看,得人的喝彩,而是要命中要害。所以,有兩種講道,一種是玩票似的,口才、用辭遣字、知識、聲音都很好,但是講了半天,沒有效果。另一種是講出真實的情形,針針見血,摸著人的心。

我們所需要的,不是玩票似的道,而是要人命的道,一開口,就針針見血,命中要害。所以,不要管好聽不好聽,措辭對不對,重要的是要能打中人心。美國大布道家慕迪(D.L.Moody),有一天在台上傳完福音後下了台,有位教育程度很高的人來對他說:「慕迪先生,你剛剛在台上,有一句話文法講得不對。「慕迪的學歷不高,年幼時就在他舅父的鞋店作學徒;但是被主得著後,大發熱心,而後出來為主作工傳福音。他放膽的對那人說:「是的,你的文法對,但你上去講講看,有沒有人得救?」慕迪很清楚他講道不是教英文文法,而是要帶人得救。所以,他不在意文法對不對,只要人得救就可以了。

6、長老需要操練,不要倚靠同工

雖然有的長老說話有個腔調很難改,也很難說出一篇漂亮的道;但只要他肯操練,必定能說出針針見血、命中要害的道。不像有的人講了一篇漂亮的道,好像演了一場好戲,卻一點也不摸著人,不影響人。有的同工口齒清晰,講得動聽,又有條理,但是講到末了,沒有一點果子。他在一地作了兩年,那地還是原來的樣子。反之,有的人雖然道講得不怎麼樣,卻有果效發出。我們都要講這樣有果效的道,相信我們都能這樣操練。

再回頭來說,那一個人不會燒飯呢?這個自己不會的觀念一定要改。長老們不要再盼望同工站講台,不要一直覺得自己所在的召會不行,必須同工講道才能應付。除非同工真是對那裡的召會有心,才能講出「打死人」的道,而不是只講飄渺好聽的道。否則,同工們講道也沒有用,不過是撐時間。所以,長老們要學習自己作,就好像你家人要吃飯,沒有廚師,也沒有錢僱人,你豈不自己燒飯麼?說這話不是要貶低同工,而是各地倚靠同工太過度。我們傳統的兩個觀念一定要改;一個是聚會裡要聽道;另一個是只有全時間的人會講道。長老們若肯把這兩個觀念改一改,必會蒙極大的拯救。

7、講道必須有負擔,以父母心情牧養兒女

有的長老覺得,自己沒有受過什麼訓練,聖經讀得也不多,實在無法講道。正好附近召會有位同工,他懂得比較多,所以每週請他來幫忙講一篇道。實在說,這個幫忙十之八九會叫聖徒挨餓,因為那位同工不一定對當地有負擔。真實的講道必須有負擔;要講道,就要有負擔作工,非把聖徒裡面的火點著不可。所以講道時,一次要打中十個;講十次,就要把全體聖徒都打中。講道是要去點活人,叫人發熱心,若是沒有這個負擔,就不要講。長老們有責任餵養眾多的群羊,就如作父母的不論何等不會燒飯,也要盡力買米買菜,燒給兒女吃。雖然不一定好吃,但起碼能溫飽。若是長老們有這樣一個心,局面必定會改觀。

有人可能會問,要如何預備食物呢?我們中間的書報是很豐富的,你們可以從中加以研究,找出合你們需要的。就如孩子們需要某種食物,父母到市場買菜回來後,還得研究作法,如何把這些菜作成可口的食物,給孩子吃。父母不能倚靠人,總要自己作。在這一點上,我的確有個很重的負擔,盼望長老們能改觀念。這樣,責任就在長老們身上,同時長老們的用處也會加多。這個果效比同工們駐守在那裡講道要強得多。

8、長老知道聖徒需要,講道必定有用處

已過我們中間的弱點,就是長老們覺得同工是全時間的,是專作這一行的;所以,講道是同工的事,不是長老的事。盼望弟兄們特別是長老們,這個觀念一定要轉。實在說,只要長老們肯拼,你們講的道定規比同工講的還有用,因為你們身在其中,知道聖徒們的需要。或許你們的道講得不一定好聽,但是結果絕對有用處。

我曾在中國華北,看見很會講道的人,但是好聽的道講了三、四年,卻沒有任何結果。反之,有位弟兄既不會講道,也沒有口才,結果青島召會卻是他建立的。一九三四年,當他初到青島時,連一個弟兄都沒有,他就住在樓梯底下的一個小房間。到了一九四八年,十四年後,那裡一天受浸的人數,達到七百多位。雖然他不會講道,但是他講的都是實用的道。他在那裡治理召會,帶領召會,他知道聖徒們的需要。他雖然不會講道,但他會為著聖徒的需要,去研究該講什麼。比如,聖徒需要吃大豆,他不大會作大豆,但無論如何他把大豆弄來了,認真好之後,即使味道不好,大家也都吃下去,結果都得了益處。所以,那地的召會建立得很扎實。

反倒是有些地方講飄渺之道的人,都是好聽而沒有果子的。所以,長老們只要肯花工夫,結果絕對不同。附帶的說,我們的確需要長老們拿出時間,有些地方的長老,甚至應該全時間。這是合乎提前五章十七節所說:「那善於帶領的長老,尤其是那在話語和教導上勞苦的,當被看為配受加倍的敬奉。」這裡說長老要受敬奉,受物質的供給,乃是指全時間服事的長老。在召會中,有的長老的確應該把時間全都拿出來,治理召會,而有的全時間弟兄,應該去帶點職業。因為全時間弟兄的功用,若不是那麼顯明,就不要浪費時間,應當去作一點別的事,而有的長老卻應該把時間完全拿出來,全心照管、治理召會。

總之,基本原則就是長老們如同家中的父母、或是大哥哥、大姐姐,應當讓家人吃飽,作牧養、餵養的事,而不能只靠同工。真正有用的同工,應該省出時間,出外開展工作。同工們一直留在當地,就會被捆在地方召會,這在原則上不一定上算。

一九七一年一月一日講於台北

(全台同工長老聚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