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/02/21

牧養材料(四)靈與生命 第三題 屬靈同伴


提後2:22 你要逃避青年⼈的私慾,同那清⼼呼求主的⼈,竭⼒追求公義、信、愛、和平。

神呼召青年⼈實⾏祂的⾏動

作一個在主恢復裏的青年人真好。在每個時期和時代,神都要青年人來實行祂的行動。聖經和召會歷史都給我們看見,神要使用青年人。我們可以說,神與亞當同在的時候,亞當還很年輕,因為他才剛剛被造。亞伯,就是在生命線上之人類的第二代,獻上供物給主時,可能也很年輕。(創四2,4。)以諾開始與神同行時很年輕;他開始與神同行時是六十五歲,但在他那個時代,一個六十五歲的人仍是年輕的。他與神同行三百年,在他三百六十五歲時,神將他取去。(五21~24。)

聖經也告訴我們,提摩太是青年人成了使徒,(帖前一1,參二6,)背負主的見證。提後二章二十二節保羅說,『你要逃避青年人的私慾。』這指明提摩太當時仍是一個青年人。我很喜樂,當我還是個十幾歲的少年時,就蒙神呼召。五十多年前,所有在主正當召會生活的恢復起初階段的人,都是二十幾歲的青年人;很少人超過二十五歲,大多數是在中學裏,或在大學裏。

⼼裏定意不受玷污

但以理被擄時,乃是一個青年人。他和他的三個朋友是猶大的子孫,被揀選進到王宮裏受教導。在那裏他們必須決定,是否要喫祭偶像的食物。那食物不再僅僅是食物,乃是與魔鬼有關的東西。喫這食物不是一件小事。但以理和他的三個朋友心裏定意不受玷污,一點也不有分於那玷污人的元素。(但一8。)

但以理和他的三個朋友不喫王的食物,乃是作神的見證,抗議拜偶像的潮流。在神眼中,並在魔鬼眼中,這乃是大事。這是屬靈的爭戰。在這樣的情形中,但以理乃是被神抓住的人。他從很年輕時,就蒙神呼召、被神奪得、並完全佔有。至終,乃是他帶進被擄的歸回。巴比倫帝國成了波斯帝國以後,在大利烏和古列統治期間,但以理仍然活著。(九1~2,一21。)當他讀到藉著耶利米所說的豫言,說到七十年被擄將要結束,他就開始為神的子民禱告。(九1~19。)他的禱告使以色列子民從被擄歸回得著應驗;這歸回是從古列王統治的第一年,他下詔時開始。(拉一1~3。)

需要同伴

青年人必須過逃避青年人的私慾和追求基督的生活;然而,當你盡力要逃避和追求時,會發現你無法憑自己這樣作。逃避青年人的私慾和追求基督的路,乃是在提後二章二十二節。這處聖經說,『你要逃避青年人的私慾,同那清心呼求主的人,竭力追求公義、信、愛、和平。』你需要『同那些清心呼求主的人』,你憑自己是不夠的;關鍵乃是同那些人。作為青年人,你也許很剛強,但你的力量算不得甚麼。仇敵撒但比你更剛強,但在神主宰的供備下,你有『那些人』,你必須『同那清心呼求主的人』追求。

必須在主⾯前考量,在追求主的事上,是否有真正的同伴

青年人必須決定,揀選一些人作同伴。但以理有他的三個朋友。新約在主耶穌之下,沒有一個門徒是單獨的。他們兩個兩個的受差遣;他們都有同伴。在福音書裏,彼得和安得烈、雅各和約翰,是一對一對的被題起。(太四18,21。)青年人至少需要一個同伴。

你必須在主面前考量,在追求主的事上,你是否有一個真正的同伴。約書亞能說迦勒是他的同伴,迦勒也能說約書亞是他的同伴。然而,最好是有三個或四個同伴。因為有這些危險的時期,我們需要更多同伴。如果我們有四個同伴從各面支持我們,不管甚麼風暴來到,我們都不會跌倒。一個人若獨自站立,他可能會被仇敵擄去。最好四個或五個青年人來在一起作同伴。青年弟兄該彼此作同伴,青年姊妹也該彼此作同伴。

我們需要同伴,不僅因為我們獨自站立是輭弱的,也因為我們都是天然的。照著我們天然的個性,我們很難有同伴。我們的個人主義是我們的愛好;我們很享受我們的個人主義。我們也許不關心一位弟兄或姊妹,因為他們不像我們。我們要求別人像我們,這乃是屬鬼魔的。我們若愛主,應該能到任何青年弟兄姊妹那裏,而不在意他們像甚麼。他們也許慢或快,愚笨或聰明,像你或百分之百和你不同。我們應該忘記一切的差異;我們必須有同伴。如果青年人這樣組成同伴,撒但就要蒙羞。這是一件大事。

不要以輕率的方式得著同伴。不要因為你喜歡一位弟兄而接受他作同伴,明天又因為不喜歡他而拒絕他。如果他是一位弟兄,你就必須接受他;這將征服並破碎你。你需要被破碎。誰能破碎你?妻子是很好的『破碎者』,但我不相信妻子能完全破碎丈夫。好的『破碎者』,乃是與你成為小組的弟兄姊妹。

青年⼈需要逃避青年⼈的私慾,與同伴來追求主

青年人必須仰望主,好得著四或五個同伴。甚至世界上的人也說,團結就是力量。我憑自己不敢作多少事,但是當我有四個同伴時,任何事我都敢作。這五個同伴應當總是在一起呼求主名。(提後二22。)他們應當總是來在一起交通、禱讀、禱告、並照顧新人。一位弟兄的新人應該也是另一位弟兄的新人。這樣五位聖徒一組,就有十五位新人在他們的照顧下;這些新人都要得救。無論在舊約和新約,聖徒的原則都是應該組成同伴來在一起。青年人需要逃避青年人的私慾,並與一些同伴來追求主。(與青年⼈的交通,⼀⾄三、六⾄七、九⾄⼀⼀⾴。)

參讀:與青年人的交通,第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