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/05/24

召會中的牧養與青年人的成全 第一篇 關於工作往前的研討 (節錄)

在工作上需要研討的三點

關於召會人數的繁增

行傳九章三十一節說,『那時全猶太、加利利、撒瑪利亞遍處的召會得平安,被建造,在對主的敬畏並聖靈的安慰中行動,人數就繁增了。』二章四十七節描述初期的耶路撒冷信徒,他們『讚美神,在眾民面前有恩典。主將得救的人,天天和他們加在一起』。今天臺灣眾召會的光景,和使徒行傳裡所說的很相近。我們一樣得到平安,被建造,並且敬畏主,得聖靈的安慰,甚至我們也是在這裡讚美神。然而有一點,好像和使徒行傳合不起來。在行傳裡,主把得救的人天天和他們加在一起,他們人數是天天加多的,但是這幾年來,我們人數並不見加多。若是和我們到臺灣來的頭七、八年比,近年增加的速度實在差得太多。

一九四九年,我們約略作過一個統計,那時從大陸來的聖徒最多不超過五百人。爾後,眾人就都散到全島各地。到了一九五五年,全省弟兄姊妹人數最少已近兩萬,那個增加的速度是很快的。然而末了這十年,速度就慢了。我們都知道,當中有一段時間,我們中間起了風波,工作要往前很不容易。可是從一九六五年到現在,尤其是末了這二、三年,臺灣島上的眾召會實在是和諧一致,眾同工也是同心合意。然而,我們的進展仍是很慢。譬如臺北召會,今年各會所聚會總人數,不比前三年加多少,恐怕連十分之一都沒有。分家數字雖然加多了,但聚會人數卻不見得加多。相信各地召會原則上都差不多。

今天召會各方面的條件,比二十年前優厚得多,可以說是多得無法比。那時的人數很少,弟兄姊妹的情形也很幼嫩,並且經濟能力與現在相比,是十分之一都不如。然而,那時人數增加的速度快,現在增加的速度慢。這點實在值得我們在主面前一同研究。

長老要實在的把召會擔起來

在長老們這一面,必須尋求主的恩典,能實在的把召會擔過去。初期的時候,各地召會弱,需要同工幫忙。現在有的地方召會,同工在那裡已經幫了二十多年,還要他們幫忙,這就有點說不過去。各地召會總得仰望主,盼望長老們能實在的把召會擔起來。然而各地的長老們,都不要有一個觀念,以為我作了長老,就永遠在這裡作長老。你必須要看你所在地的召會是否往前,是否能發展。若是在你的長老職任下,召會不能往前多少,不能發展多少,就需要你把這件事重新帶到主面前,看看到底在你們中間有沒有人,比你更為有用。這不是客氣的問題。若真是有這樣的人,你就該頭一個讓賢。因為我們設立長老不像憲法那樣,規定總統任期四年,議員任期二年等。作長老是沒有限期的。然而按著召會的現況,若是有人不在長老任內,但他屬靈的份量比你重,屬靈的功能和用處比你多,你就該是頭一個讓賢的。我們應該把這件事重新帶到主面前。

既是各地召會的長老,就要把各地召會的擔子擔起來。若是你所在的召會實在是差,並且也沒有人比你更行,就可以交通出來,讓工作派人去,請同工幫忙。然而這也是個難處,因為同工去,雖說是要產生有用的長老,但大體上,同工都不太會產生長老,反而攔阻長老的產生。因為同工一作,就越作越把事情攬在自己手裡,越作別人越沒有機會作,也就學不到甚麼。按規矩,一地的召會若沒有長老,同工去是暫時代理長老,慢慢的二、三年後,就可以從其中帶出長老,把召會的擔子交給他們。

然而,有些同工的服事不是如此。他們去之前,當地召會有些弟兄,好像還有長老的『苗頭』,等他們去作了三年之後,那些人長老的『苗頭』都沒有了。因為事情完全在同工肩頭上,都擺在同工手裡。換句話說,同工直接服事,又不懂得訓練別人,只信自己能作;並且他越作越作得好,別人就越不會作。這也就是個難處。因此,這處召會又把這位同工圈住了,他就以為那個地方非他不可。這實在是錯誤的。同工們到一個沒有長老的地方,就應該開始訓練弟兄,產生長老。過了二、三年他所作的長老任務,就該統統擺到那位弟兄身上,然後,設立那位弟兄作長老。這樣,他就可以騰出來,照顧別處召會。正當的情形都該是如此。

現在的情形是各處長老都還沒有頂上去,同工們在各地的作法,是代替長老作而不是產生長老,是阻攔長老而不是產生長老。所以,各地沒有新長老興起,而原有的長老,功用顯出來的也不多。盼望現任長老都在主面前,重新考量自己,重新有一個起頭,看自己是否能往前去。若是不能,就看當地召會是否有人比你們更勝任。若是有,應該讓賢與能;若是沒有,就再和工作上交通。

簡化聚會,多作牧養和探望

此外,許多人受浸之後不能留下來,主要原因是我們沒有時間照顧他們。現在的事奉大都是維持一個聚會,用聚會維持人、牧養人。所以,幾乎所有事奉的人,都在維持聚會。我們的時間、力量都擺在各種聚會裡。結果,聚會之外的牧養、教導、看望、安慰等種種真正事奉的工作,幾乎都沒有了。所以人受浸後,沒有人照顧、養育,只是聽任其自生自滅,有的就給偷去或丟失了,非常可惜。

所以,今後是否能在制度和作法上有所改變,值得我們眾人一同探討。這個責任實在是在長老身上。長老應當把制度改了,多作牧養的工作,不僅長老作,家負責作,所有事奉的人都要作。特別是常聚會的聖徒,都該作牧養的工作。故此,週期性的聚會最好能減一次,省出一點時間去看望、牧養。此外,長老、家負責要減省一些事務,不要花太多工夫在事務上。這個事務的治理,只要打一個基礎就可以了。

簡要的說,召會生活不必太倚靠帶頭的,乃要簡化我們的聚會以及治理方面的事務,使事奉的人和新進的弟兄姊妹,能省出時間多作探望、牧養、和照顧的工作。長老們的長老聚會,也需要簡化,不要太冗長,一件事既定規了,就不要再去討論,直接執行就可以了。這樣,可以省下許多時間,去作牧養和照顧。總之,長老們要多作牧養和探望的工作,把家負責、排負責一同帶著作。

再者,要所有聚會的人,重新報名上冊,然後把報名的人,編成一小排一小排。好比這小排編了五個人,這五個人就非要作出事情不可。現在的聚會,盼望週間最多只有一次會所的聚會,其他就是小聚會。這意思不是不聚會了,乃是各小排願意怎麼作就怎麼作,各排作各排的。比方,一個小排願意五個人去看望一個人,或是願意把五個人請到家裡有交通,亦或是願意去傳福音都好。無論他們要怎樣作,就怎樣作。每週總是要用兩個晚上,最好是三個晚上,作牧養和照顧的事。有的兩個小組一起交通後,願意十個人來在一起,作一個中排也可以。這都由他們自由,也不必到長老聚會交通,乃要他們自己作作看,個個都去作。長老們只要作好照看、監督的工作。看他們這一小排作得如何,有沒有成果,有沒有帶進新人,有沒有被恢復的人等等。

我深深覺得改制是值得的,特別是眾長老、家負責、和服事的人都該跟著轉。最好是事務的工作只佔十分之一,而看望、牧養人佔十分之九。大家多用時間、力量在看望上。看望人不僅是長老一個人的事,乃是眾弟兄姊妹都作這個看望的工作。我們眾人需要在這一點上,一同有交通。雖然改制不是革命,卻是比革命更厲害。有時你革命了,但那個制度還在。所以,改制是更厲害、更具體的。

關於主日聚會的供應

我們要注意主日聚會的供應。我曾參加某個會所的主日聚會,覺得它完全不行,因為一個大好的主日上午,等於甚麼都沒有作,只是在那裡唱詩、禱告、作見證。有的見證稍微好一點,大家覺得很受鼓勵。有的見證差很遠,大家也只能點頭接受。整個聚會根本不在長老手裡,不在長老的責任裡。這好像你請人喫飯,要給人喫甚麼也不知道;是要請人喫豆莢,還是給人喫豐富的筵席,這都是你的政策。所以,我們總得有一個心志,即使頭撞牆也得撞出『食物』,供應弟兄姊妹。

今天若是要我負責一個會所,不要說是撞牆,即使是撞地板,把頭撞破了,我也要撞出個供應,來為著主日聚會的需要。否則主日聚會怎麼辦?幾百人來在一起,就這麼鬧哄哄一個半鐘頭,下次來又是一樣。我參加了幾次這樣無味的聚會,覺得你們完全荒廢功夫。所以,你們實在必須拚上去。這就是說長老們的責任更加重了,因為這是你們的聚會,不要倚靠同工,乃要長老們在主日拚出個供應來。無論如何,一個主日聚會,作長老的總要作一點事。

按一般的經歷說,主日上午兩小時並不算長,總要有些好的、合式的、活的供應給弟兄姊妹,而不是在那裡填時間。若是作長老的自己不能作這事,就得請別人好好的作,總要在每主日上午有好的供應。再分一部分時間,眾人一同有交通,分享、作見證,這也是非常必要的。總之,每主日上午的聚會,都要給弟兄姊妹有好的供應,讓他們得到實在的造就,並且眾人能彼此有交通。

此外,每週該給弟兄姊妹留出兩個晚上,讓他們辦家務事,這與屬靈的事和召會的事奉沒有關係。除了這兩個晚上之外,有一個晚上是全會所集中在一起的聚會;這個聚會是重在聖徒們的造就。剩下的幾個晚上,由每小排自己負責,禱告聚會也擺在排裡頭。這個排聚會的地方不限,不必由長老定規,只要各排自己定規即可。比方,我們五個人一排,這週在一位聖徒家禱告,下一週在另一位聖徒家禱告。較小的排是五個人,中排是十個人,大排是二十個人。這二十個人都是住附近的,同一個區,他們可以靈活運用,分成十個或五個,或者是兩個中排來在一起也可以。

這樣看來,每個中排至少有三個晚上可以自己活動,其中包括他們的聚會、交通、看望、尋找人、傳福音、帶領人等。如此,就把事奉的責任,擺在每一位弟兄姊妹肩頭上。召會只負責主日上午聚會,和週間聚會的帶領。這週間的聚會可以放在週三或週四,其他的三個晚上,讓各排自行決定去看望或照顧。總是要督促眾聖徒,要在一起有禱告,有交通,還要去看望人,挽回退後的,扶持軟弱的,安慰傷心的,並要帶人得救。一排一排的自己作,慢慢作的人多了,就可以一排分作兩排。

全召會一週最多只有兩次集中,一次在主日上午,一次是週間晚上。這兩次聚會主要是為著有一篇好的信息,造就、供應聖徒。若是長老們自己沒有好的信息,就可以三個弟兄合作,選幾篇信息讀。好比『話語職事』中的信息,一週找一篇,三個弟兄先讀過、消化、交通過後,再定規誰該交通那一部分;豫備好了,再印成一分刊物。到了主日聚會,他們三人按著段落,對聚會有供應。

不要講那些東拼西湊的道。這就好比一個家庭,母親照顧孩子,都是有一定的程序。比方,早餐、中餐、晚餐喫甚麼,都有一定的安排。總不會作母親的沒有安排,到了中午,剛好張伯伯來了,就對他說,『孩子們都在這兒等,你給他們甚麼喫罷。』張伯伯不好意思不給,只好到隔壁店裡買了兩盒餅乾,給孩子們喫。有時候,我們的聚會就是這個光景。今天的中飯聽天由命,明天的中飯就不知是李伯伯,還是劉伯伯來,也許一個伯伯也沒有來,那就不喫,餓肚子。這就是孩子們的母親沒有負責任。

同樣的,作長老的要負起責任。每個主日上午,眾弟兄姊妹來在一起,你們都要供應他們,把東西給他們擺上,還要擺得像樣。即使我們窮得沒有辦法,也得要擺出來。像已過抗戰時,我們在北方真是窮,但那些作母親的,再窮也得想出辦法,為家人豫備三餐,有菜有湯。即使不能喫得很好,至少是盡力擺給家人喫;那纔像個樣子。何況我絕對相信,我們不至於那麼窮。

小排聚會人人負責,人人事奉

在小排實行方面,或者應當鼓勵並介紹一些屬靈書報給弟兄姊妹,讓他們能在聚會中彼此研讀,彼此交通。譬如,有三個晚上的聚會,可以有一晚一起讀書報和禱告。若是大排,二十個人來在一起,或者是中排,十個人來在一起,小排就五個人來在一起。一般來說,中排十個人來在一起即可,有一半的時間讀書,再有一半的時間禱告。除了這個之外,還有兩個晚上可以活動,就是看望人,傳福音。這樣長期作下去,果效是很大的。

關於福音記名單,不必集中管理,只要交給小排,讓小排自己作。我覺得以後像受浸談話這類的事,都值得重新研究,不一定是集中的作。若是長老忙不過來,就讓小排自己定規,自己作。好比小排中帶來的福音朋友,他們願意接受主,也真是得救了,就可以給他們施浸。自然這個手續就簡化了。

我們要聚會的人重新報名,再把所報來的名字分五個人一排,不要排負責,五個都是負責的。即使是二十個也是平等的,沒有所謂的負責,個個都負責。這五個彼此照顧,你管我,我管你。完全不安排負責,只給他們編排。他們這五個人一排,願意怎麼傳福音就怎麼傳福音,願意怎麼造就就怎麼造就,五個人都要負責。

我們中間現在已經落到一種不好的風氣裡。甚麼不好的風氣呢?就是有官場的味道。我覺得應該把這個制度去掉,要大家自治。現在這個分小排不要有帶頭人,每一個都帶頭並自治。他們這五個人若不自治,就讓他們自生自滅。總之要有自治的風氣,不要讓會所的治理,扼殺很多有用的弟兄姊妹。有時候,我們越治理越亂,反而讓弟兄姊妹出了事情。所以,會所的治理要完全去掉,讓眾弟兄姊妹去事奉,讓他們自己作。

當聖徒來在一起聚會時,就是你們作『爸爸媽媽』的責任了,要給他們一點東西喫。不要去治理他們,乃要去餧養他們。我請求你們各會所,不要再有會所治理了。你們已經有長老治理、家負責治理,若還要在長老治理、家負責治理之外,加上會所治理,就太多了。所以,這個治理即使不能去掉,也得把它減輕。

在一個地方召會裡,長老的責任主要是在於餧養和教導。好比,某會所在主日上午有幾百位弟兄姊妹聚會。這時,長老們就要給他們東西喫。長老們的治理,是要讓眾人喫飽。民以食為天,給人民喫飽就不亂了,治理國家的原則也是這樣。你先要叫人民喫飯,使他們飽足,就都沒有問題了。譬如,日本這個國家很豐富,他們的人民就不太容易吵鬧。所以,原則上是要給人喫飽,餧養他們。這個餧養若是沒有作好,幾層的治理下來,是會越治理越餓的;末了就不是治理,而是治亂了。

除去治理的枷鎖,使弟兄姊妹的靈自由

以某會所為例,所著重的都是在治理。這個『餅』是應該翻了,(何七8,)這個治理應該去掉,看看不治理能闖多少禍。現在我們是要冒一點險,看會有甚麼事發生。若是排裡的五個人吵架,就讓他們吵。家負責不要去過問,讓他們吵,若是吵得這個小排荒了,就讓它荒罷。我們所要的排,是自願奉獻排,大家都是拿細耳人。本來情況表應該是屬利未人管的,但現在利未人要統統放手,就按著神所開的一扇門,讓拿細耳人進來。或許我說得太過,但實在是因為這個會所,給我很大的刺激。我四十年的事奉裡,沒有見過這種光景,那麼多的治理,把召會『枷』得太厲害了。現在已是積重難返,所以需要矯枉過正。起碼要試著作看看,把一切的負責都丟掉,都不要了,只要弟兄姊妹來聚會,讓他們事奉,看看會亂到甚麼程度。

我絕對相信會所若不治理,會比今天的情形好多了,起碼好一倍,因為眾人都出來事奉了。現今這些父老兄姊們,把那些小弟妹們『枷』得太厲害,以致這些小弟妹們該掃地的不掃地,該擦窗戶的也不擦。等到這些父老兄姊病倒後,他們纔會自動的掃地擦窗戶,並且作得比從前好。所以按我看,這個會所是給太多的治理治荒、治枯了,治得人都不幹了,人裡頭的靈都不事奉了。千萬不要以為我是猜想的,我說這話是有根據的。好些人裡頭不幹、不事奉了,並且這個不幹、不事奉的,不是久不聚會的,而是這個會所裡的精銳,因為他們為了維持一個局面,已經弄得枯竭了。所以,現在只要把這個治理打掉,這個會所就復活了。

有的地方也是同樣的情形,所謂的長老、家負責們,都『枷』得太厲害了,沒有叫弟兄姊妹的靈得供應,出來事奉,並且沒有給弟兄姊妹靈裡的自由。這是不對的。當然所有的情形,並不一定都如此,但若真是如此,就應該打掉。當初主帶領召會,從聖經來看,有同工、長老,是為著應付那個需要。若變作一個制度,一個組織,來控制和統治,這就應當打掉,完全打掉它。

主的工作無可限制

有的同工說,他們作工很難,因為長老掐得很厲害。雖然長老掐得厲害是不合宜的,但在同工這一面,應該是長老掐不住的。好比某弟兄去臺中服事,他不能因為臺中的長老們掐得很厲害,就甚麼也不作。一面,長老不該掐得太厲害;但另一面,這位弟兄應該是怎麼掐也掐不住的。然而,他若要站講臺,長老不給他站;他要作少年,長老不給他作;他要作學校,長老不給他作;他要會前接觸弟兄們等,這些長老們若都掐住,這樣作長老就是不正確的。

長老不該限制同工到這個地步。然而同工們不要怨長老,要問自己有沒有東西能供應出去。若是你有東西供應,你在聚會中供應生命,你一開口禱告,人就活了,誰能掐得住你?所以,同工應該是掐不住的。我們都知道,當暴風雨帶來洪水的時候,是誰都不能把它掐住的。今天你若是『水多』,誰也不能攔阻你,連防波堤都攔阻不了。所以,同工們都不要埋怨被誰掐了,因為你若有供應,沒有人掐得住你。

在長老這一面,奉勸你們千萬不要掐,不要有那麼多的治理,而要有鑑別的能力。要看看這位弟兄到底是不是有真實的供應,若是有就盡量給他作,完全開放給他,讓他大量的作。這向來是我們的家風。今天弟兄們都能作見證,我們在這裡的工作,根本沒有『掐』這件事,也沒有控制;只有開導,只有供應,只有扶持。我們都需要把那些多餘的治理打掉,不要有太多的治理。我相信在召會中,沒有一個人是沒有用的;每一個人都有用,只是看用的得當不得當。

今天,如果我是一個同工,我總不能叫自己沒有用。我即使不能作別的,起碼可以到街上去,一天接觸一個人。我怎麼會沒有用呢?一天至少能撒上兩百張福音單張。這個沒有用是要自己負責的。我們不能說自己沒有用處,即使我是個啞吧,甚麼也不會講,至少我還能撒單張。所以,沒有一個同工是勝不過這個啞吧的。相信同工們的用處都是很多的,沒有用處是自己沒有盡力發揮。

有的同工是把事情都派給別人作,自己甚麼都不作,只是參加聚會,這也不正確。所以同工們要兩面都顧到:一面,絕對不要看自己沒有用處;另一面,自己也要往前去。所以,一定要找機會發揮你那分的用處。大有大的用處,小有小的用處,我絕不信有一個人是沒有用處的,只是他不去發揮罷了。我們都不要怪環境,說,因為環境如何纔作不出事情。就你這一面,你應當發揮你的用處。在主的工作上,實在是無法限制的,即使有限制也無法限制得住,總是有可作的。譬如,我到臺中服事,臺中的弟兄們都掐住我,不給我喘氣,真是沒有辦法。然而,只要他們一給我喘氣的機會,我一定作得讓他們個個不平安。

放手給弟兄姊妹作

所以在此,我們大家都要眼光放遠,觀念要改,膽子放大、放開一點。我信即使差也不會差得太多。二十年前我還不太敢說這話,但二十年後的今天,我可以說這個話,讓弟兄們錯一點,試試看能錯得多遠。

去年洛杉磯召會有三位青年弟兄,都是首屈一指能服事的,他們自告奮勇要作青年,結果越作人越少。有一天,他們來找我交通,話還沒說完,我就對他們說,『從今天起,你們三個人不要作青年人了,把青年學生工作交給學生作罷。今天誰不在學校讀書,誰就不要作青年工作。』他們三人聽了都沒有話講。這樣,青年工作就交給學生去作了。之後長老們又在那裡談,是不是要去看學生作得如何。我說不用看,讓他們去作罷,他們怎樣作都可以。

有一次在美國感恩節時,有個青年聚會,從各地報名了幾百位青年人。我就通知大家,誰都不要過問,讓他們自己去作。原本有些長老想要插手,外邊也有信來交通,建議要請某位同工來。我就說,請我們眾人都出去,全數都走光,讓青年人自己作。結果那一次聚會,所有負責弟兄都走光了,青年學生負責他們自己的青年聚會。

聚會前幾天,我正要外出往舊金山去,那些青年一聽沒有人管他們,又是特別聚會,就害怕錯了怎麼辦?於是有四、五位在一起,把他們的規畫作成報告拿來給我,要我一項一項的看,然後告訴他們可作不可作,不可作就要我改。我把那個報告放在一旁說,『去作罷。』他們說,『錯了怎麼辦?』我說,『錯得越多越好。』我的確能見證說,最蒙祝福的青年特會就屬那一次,他們作得相當好。所以,那些有抱負、自認能作青年工作的,現在都服氣了。他們所看為不會作的青年人,竟作得比他們好上幾倍。

之後,在一次十二月的一個節日裡,又有青年特會讓他們自己作,結果受浸了二百二十五位青年人。所以,我們都要放手給弟兄姊妹們作,大膽的交給他們作。

一九七一年一月一日講於臺北(全臺同工長老聚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