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/12/31

倪柝聲文集第三輯第十冊 仰望神的祝福 (節錄)

最近我一直感覺一件事,就是所有的工作,都是靠著神的祝福。許多時候,我們有忠心;但你儘管忠心,還是沒有祝福,沒有果子。許多時候,我們慇勤;但你儘管慇勤,還是沒有祝福,沒有果子。許多時候,我們用信,真是信神能作,我們也禱告神作。但是,神不祝福的時候,還是空的。我們事奉神的人,遲早要被帶到一個地步,要仰望神的祝福。若沒有神的祝福,就是忠心,就是慇勤,就是相信,就是禱告,都沒有用處。若有神的祝福,好像錯了,還是有結果。好像盼望都沒有了,還是有結果。所以,所有的問題,都是在乎神的祝福。

弟兄們,如果神把我們帶到一個地步,認識在神的工作中,甚麼事情都是在乎神的祝福,我們在神的工作中,就要有一個基本的改變。你就不會想到人有多少,銀子有多少,餅有多少。你要說,我所不彀的,祝福都彀。我所不能應付的,祝福都能應付。我雖趕不上需要的尺寸,我雖趕不上需要的度量;但是,祝福超過了我所趕不上的尺寸,超過了我所趕不上的度量。當我們看見這個的時候,工作就有基本的改變。我們就要在每一件事情上尋求祝福過於任何的事情。手腕用不著,顧忌用不著,人的智慧用不著,委婉的言語用不著,我們在神的工作中,就會信靠神的祝福,就會仰望神的祝福。許多時候,就是我們不仔細,就是工作給我們作壞了,也不成問題。如果主給我們一點祝福,就任何的事情都能過去。

我們的確盼望我們在工作上沒有錯處,沒有隨便的話語,沒有隨便的舉動;但是,如果有神的祝福,有的時候,好像我們就是要錯也錯不了。有的時候,事情好像作錯了,好像非常之嚴重;但是,有神的祝福,結果也沒有錯到那裡去。所以有一次我和常受弟兄說,有神的祝福的時候,對的是對的,錯的也是對的;誰也沒有法子來破壞牠。

今天基本的問題,就是要學習不在那裡攔阻神的祝福。有的傾向叫神沒有法子祝福的,我們必須除去。有的脾氣叫神沒有法子祝福的,我們也必須除去。我們要學習信神的祝福,要學習投靠神的祝福,而同時就也要學習除去攔阻神的祝福的。

你們必須看見,主是不留下一樣美物不給我們的。工作作不起來,弟兄姊妹的情形不好,得救的人數不加增的時候,我們不要推到環境上去,也不要推到別人身上,怪這個弟兄不好,怪那個弟兄不行。恐怕是因在我們身上有攔阻祝福的東西。主如果在我們身上走得通,神的祝福應當是『無處可容』纔可以。神從前對以色列人說,『你們…以此試試我,是否為你們敞開天上的窗戶,傾福與你們,甚至無處可容。』(瑪三10。)神今天還是說這話。祝福的生活,必須是基督徒經常的生活。蒙祝福的工作,必須是我們經常的工作。若有不蒙祝福的情形發生,你要說,『主,可能是我這裡有難處。』

能蒙祝福,或者不能蒙祝福,是有一定的樣子,一定的條件的。不是碰巧的,不是偶遇的。神有祂的道路,神憑著祂自己的規律來作事。有的情形是神所喜歡的,有的情形是神所不喜歡的。以掃很好,但是神不喜歡他。雅各不好,但是神喜愛他。神有祂自主的理由。任何人不蒙神祝福,都是有原因的。不蒙祝福的人,千萬不要把責任推到時局去,推到環境去。不蒙祝福,總歸有原因的。如果我們在主面前,能被帶到一個地步,從心裡學習仰望神的祝福,同時從心裡求神指給我們看,不能蒙祝福的原因在那裡,神的工作就有很大的前途。不然的話,工作就沒有多大的效力,就沒有多大的結果。我巴不得,我們活在地上,是仰望神的祝福過日子的人。沒有一件事能像神的祝福那麼要緊。因為工作的果效是在祝福裡頭。

我知道我們各人都有各人的軟弱。有的軟弱,好像神讓你過去。有的軟弱,好像神是非常之認真,不讓你過去;你一有這軟弱,你就得不著祝福。有的軟弱,好像神不在乎,好像再錯一點,神都不計較。但是,有的軟弱,神非常之認真。所以,我們要小心,有的軟弱,可能失去神的祝福。我們也許不能除去所有的軟弱,但是我們要求神憐憫我們,叫我們能作一個蒙祝福的人。我們可以對主說,『主,我這器皿雖然不強,但這器皿不能太低,低到不能蒙祝福;不能太小,小到不能蒙祝福。』我們雖然低,我們雖然小,但是還是能蒙祝福的人。神的祝福,神的賜恩,就是神的工作。所以我們盼望神憐憫我們。

甚麼叫作祝福呢?祝福就是神沒有根據的工作。按規矩,一文錢應當買一個;沒有出一文錢,神竟然給你一萬個。這叫你沒有法子算帳。神的祝福就是神的工作沒有根據,超越過我們所該得的。五塊餅給五千人喫飽了,反而餘下十二籃子!這叫作祝福。這一種的人不應該有這一種結果。我這一個人,只該有這一點的,竟然有了許多。我們整個工作,就是建造在神的祝福上。祝福就是我們所不應當得的結果。就是說,憑著我們的恩賜所不當得的結果,那個是祝福。憑著我們的能力所不應當得的結果,那個是祝福。或者再說得重一點,憑著我們的失敗軟弱,我們不應當得的結果,我們竟然得著了,那個就是祝福。所以我們盼望神祝福的話,神就給我們意外的結果。我們的事奉,是不是有一個盼望的心,盼望神給我們許多的結果?有許多弟兄姊妹只盼望和他自己這個人差不多的結果。祝福乃是結果和原因不相稱,那個纔叫祝福。

我們只盼望和我們相稱的那一個結果,我們只盼望有一點的結果,不盼望有許多的結果,我們要當心失去神的祝福。你只注意你終夜的勞碌,所以神為你不能作出乎你意料之外的事。我們要把自己擺在神能祝福的圈子裡。我們要對主說,『憑著我自己不應當得的結果,主,為著你的名字,為著你的教會,為著你的道路,我盼望你賜給我們。』在工作上的信心,就是信神的祝福;在工作上的信心,就是仰望神的祝福。在工作上的信心,是信和我們的原因不一樣的結果,當我們這樣的時候,我信神要在我們走的道路上祝福我們。

有的時候,好像神不但沒有祝福,並且好像是專一的不祝福。神的不祝福,比沒有祝福更厲害。憑著我們的能力,憑著我們恩賜,應當得著比這更多的,但是,我們得不著。終夜勞苦,應當得多少的結果。但是,神不祝福,結局是我們曉得的,好像比我們所應該得的還要少。勞苦那麼久,沒有果子。慇勤那麼多,沒有果子。這就是神根本不祝福。

我不知道你們覺得有多重?你們千萬不要爭執我們作的對不對。對不對,沒有用處。你們必須注意神有沒有祝福。許多時候,你作得頂對了,但是,神不祝福。終夜打魚,對呀,但是神不祝福。我們活在地上,不是作對的事,乃是要得神祝福的事。大衛作的事很錯,亞伯拉罕也有錯,以撒沒有多大用處,雅各很狡猾,但是神都祝福。所以問題不是錯不錯,問題乃是神祝福不祝福。今天在這裡的人也許比雅各好多了,但是神若不祝福,就沒有用。我們要作一個神所能祝福的人。你可以爭,你可以對,但是神不祝福,就沒有用。

所有工作的前途,都在神的祝福裡面,不在乎你對不對。神如果祝福,許多罪人可以得救。神如果祝福,我們可以把人送到邊荒去。祝福不來,人不得救。祝福不來,人栽培不出。祝福不來,人不肯奉獻。祝福不來,人不肯出去。祝福一來,就像錯了,還是不錯。神在這裡祝福的時候,連要錯都錯不了。有一次在一個聚會裡,唱一首詩好像錯了;但是因為神有祝福,也有好結果。講道好像錯了對象,講的不合式;但是神祝福了一班人。等一等再講,好像又不合式;但是,神又祝福了另一班人。我不是說,我們可以故意的放縱。乃是說,在神的祝福裡,你就錯不了。好像你要用錯誤攔阻牠都攔阻不了。神說,『雅各是我所愛的,以掃是我所惡的。』(羅九13。)祂喜歡,祂就祝福。這是非常之嚴重的事。你千萬不要以為祝福是小事。祝福就是靈魂,祝福就是人的奉獻。可能祝福兩個字代表五十個靈魂;可能祝福兩個字代表一百個人的奉獻。有的人的話語、態度、意見,會把主的祝福停止。應該要求神叫我們裡頭好像被刀扎,扎到一個地步,非有主的祝福不可。不然的話,祝福一破壞,就我們所犯的罪,比甚麼都大。祝福是講幾百幾千的靈魂的。我們要仰望神的祝福,不給牠走掉。求求神施恩給我們。

2020/12/27

約伯記、箴言、傳道書結晶讀經 訓練標語

神對付愛祂的人,目的乃是要使他們最完滿的得着祂,
遠超過他們在祂之外所虧損的一切,
使祂能藉着他們得着彰顯,以成就祂造人的目的。

約伯是一個好人,彰顯自己的完全、正直和純全,
但神的目的是要將約伯削減至一無所有,
但維持他的生存,使神得以分賜到他裏面,
並使他成爲神人,彰顯神聖的屬性。

神對付祂聖民的目的,乃是要使他們倒空一切,
單單接受神,作他們所贏得的;
神心頭的願望乃是要他們完滿的得着祂作生命,
作生命的供應,並作他們全人的一切。

當神所揀選並救贖的人經歷基督作爲從神給他們的智慧,
有分於並享受基督的豐富時,
這些豐富就把他們構成召會;
藉着召會,諸天界裏執政和掌權的天使,
就得知神萬般的智慧。

約伯記結晶讀經 訓練綱要


第一篇 約伯記裏重大的問題及其重大的答案
  1. 約伯記的四十二章經文留給我們一個重大的問題,這個問題有兩部分:神創造人的目的是甚麼,以及神對付祂選民的目的是甚麼?
  2. 對這個重大問題的重大答案,乃是歷世歷代隱藏在神裹的奧祕,神永遠的經綸,就是神永遠的目的同祂心頭的願望,要將祂自己在祂神聖的三一裹,作為父在子裏藉著那靈,分賜到祂所揀選的人裏面,作他們的生命和性情,使他們成為一個生機體,基督的身體,就是新人,作神的豐滿,神的彰顯,這要終極完成於新耶路撒冷
  3. 約伯的基本難處是他缺少神﹔在神向約伯一切的對付中,神的目的是要將約伯削減至一無所有,但維持他的生存,使神可以有時間,將祂自己分賜到約伯裏面﹔神只在意一件事,就是祂自己被作到我們裏面
  4. 三一神使人成為神,好成就祂的經綸,以得看祂團體的彰顯,這行動全然是在調和的靈裏﹔這調和的靈就是神的靈與我們人的靈調和為一
  5. 神向約伯顯現時,約伯看見神,在他個人的經歷中得著神,而厭惡自己
  6. 神對付愛祂的人,目的乃是要使他們最完滿的得著祂,遠超過他們在祂之外所虧損的一切,使祂能藉著他們得著彰顯,以成就祂造人的目的。

第二篇 神、人和撒但
  1. 全本聖經就是記載神、人、和撒但的事﹔所以我們讀聖經,不僅要懂得神的事和人的事,還必須懂得撒但的事
  2. 約伯記一至二章的景象描述在天上所舉行關於約伯的兩次會議
  3. 撒但有他的國,就是黑暗的權勢
  4. 主耶穌藉著祂在地上的職事和祂在十字架上的死,勝過了撒但
  5. 作為在基督耶穌裹的信徒和神的兒女,我們需要學習在基督裏勝過撒但
  6. 「平安的神快要將撒但踐踏在你們的腳下」
  7. 男孩子被提到神的寶座那裏之後,天上就有爭戰,撒但和他的使者要被摔在地上,並且神的國要顯明

第三篇 在舊約裏約伯所經歷神的銷毀和剝奪,遠不如在新約裏保羅所經歷的
  1. 約伯受攪擾、困惑、迷惑到了極點,因為他雖然完全、正直且純全,卻有災禍臨到他的家產和兒女,且有災病臨到他的身體
  2. 在舊約裏約伯所經歷神的銷毀和剝奪,遠不如在新約裏保羅所經歷的

第四篇 約伯與兩棵樹
  1. 按照聖經的神聖啟示,有兩棵樹、兩個源頭、兩條路、兩個原則、兩個終結
  2. 神的目的不是要得著一個在善惡知識樹線上的約伯,乃是要得著一個在生命樹線上的約伯
  3. 我們需要有生命樹的異象
  4. 創世記二章九節的兩棵樹-生命樹與善惡知識樹-代表兩個生活的原則
  5. 每一個在基督裏的真信徒,都是一個小型的伊甸園,在他的靈裏有神作生命樹,在他的肉體裏有撒但作善惡知識樹

第五篇 神在約伯身上的目的一好人成為神人
  1. 約伯是一個好人,彰顯自己的完全、正直和純全
  2. 神的目的是使約伯成為神人,在神的屬性上彰顯祂
  3. 基督(三一神的具體化身和彰顯)的成為肉體,產生了一位神人
  4. 起初聖經說到這位神人﹔這位神人藉著祂的復活被複製為許多神人
  5. 基督的神人生活將祂構成一個原型,使祂在我們裏面得著複製,並再次活在我們這些神人裏面

第六篇 得著神,好為著神的目的被神變化
  1. 神在約伯身上的目的,是要他成為活在屬天異象和神經綸實際裹的人
  2. 神的經綸乃是神藉著成為肉體,成為在肉體裹的人,好使人在那靈裏藉著變化成為神,為著把神建造到人裏面,並把人建造到神裏面,以得著一個團體的神人
  3. 職事是由啟示加上苦難所產生的﹔我們所看見的,是藉著苦難而作到我們裏面﹔因此,我們所供應的乃是我們的所是

第七篇 關於舊約裏神同著人並在人中間的行動,以及新約裏神在人裹的行動,以成就神的心願並應付人在神面前的需要之內在神聖的啟示
  1. 在舊約裏,神同著人並在人中間行動﹔神同著人並在人中間的行動,不是完成神為著基督與召會之永遠經綸的直接行動,乃是在祂舊造裏間接的行動,為著在祂新造裹祂永遠經綸的直接行動作準備
  2. 在新約裹,神在人裹的行動應付人在神面前的需要﹔神在人裹的行動是從基督第一次來至新天新地裏新耶路撒冷的顯現,這行動在人類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

2020/12/20

建立祭司體系的事奉

成立事奉的核心

今天我們在事奉上有一點交通。根據這些時候,我們在各地所看見弟兄姊妹服事的情形,和自己一點服事的經歷,我們來交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,就是關乎成立事奉核心的問題。

事奉核心的重要

無論是整體的教會,或是分家,或是分排,或是專項的事奉,譬如整潔,傳福音,少年服事,兒童服事等等,只要是一個服事的單位,當這一個服事的單位進行他的工作,在那一分的範圍裡服事主、服事聖徒,往前去的時候,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是絕對不可缺的,就是事奉的核心。這一個單位能不能有好的事奉,能不能得著好的果效,幾乎全看他有沒有一個事奉的核心。

你不必先去看那些帶領人是否屬靈,有才幹,有本事,那些都還是其次,最重要的乃是看有沒有事奉的核心。

這話乍聽也許覺得有些武斷,但事實確是如此。有的時候我們聽見弟兄姊妹發怨言說,在教會裡面滿了人意,摸不著聖靈,好像什麼都是人的定規,如果在教會中有這些怨言,這是為什麼呢?那一定是因為缺少事奉的核心。有的時候在教會中缺少神的權柄,負責的弟兄們有一個定規,人在那裡不聽也無所謂,就是聽了也不徹底,這是為什麼呢?我覺得還是因為缺少了事奉的核心。有的時候在分家裡面,或者一個專項裡面,好像不知道怎麼往前去了,沒有路了,摸不著神的意思了,這是為什麼?我覺得那個關鍵也在於缺少事奉的核心。在教會中的事奉到底是單獨的事奉呢?還是團體的事奉,身體的事奉?那一個關鍵也在於有沒有事奉的核心。我們提的這些點,都是很重要的。教會應該讓聖靈有出口,不應該滿了人的意思。教會裡面的事奉應該有聖靈的權柄,不應該是眾人的意見,你吵我嚷。教會裡的事奉也不應該是一盤散沙,平面,沒有立體身體的事奉。教會中的事奉也應該常常能摸著聖靈的意思,得著神的指示,知道前面的路到底該怎樣走,不至於摸索無所適從。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點。但是怎樣能有這些?在屬靈的一面可有許多的講法,但在實行方面有一個實行的路,就是成立事奉的核心,只要有了事奉的核心,這些要點自然就能顯在教會中。

核心的產生在於交通

事奉核心的產生是很自然的。在一個事奉單位裡面,總有幾位弟兄姊妹(不超十位)多有神的託付,是在前面的,他們向主有心,也沒有特別的難處,他們就一直在主的面前有交通。交通到一天,眾人如同一人一樣,到那時這幾個人自然變作一個核心。這個核心一出來了,馬上引導也就有了,權柄也有了,身體也有了。當這些有分與核心的人一同談論事奉的事的時候,每一個參加的人都有一種光景知無不言,言無不盡,你知道了什麼,你有什麼感覺,一定發表出來,沒有隱藏的,沒有扣住的,沒有難言的苦衷。這些感覺不一定都是屬靈的,但是你覺得是出於聖靈的,你就在那裡發表出來。一個事奉核心成功的關鍵,就在每一個分子都能把他裡面的感覺完全發表出來。就是有牢騷也可以發表出來,有不滿意也可以發表出來,有古怪的思想也可以發表出來。當然,一個弟兄或姊妹,如果他太幼稚,你就不會把他帶進來當做核心裡面的分子,所以他們說的話多少總有一點見地。

假若在核心裡面的人,有一個感覺,有一個盼望,有一個不滿,而不能發表,那這個核心就有問題了。在這個核心裡面的分子,每個人必須都能把他的感覺發表出來。這個交通是個絕對的交通,完全的交通,實實在在裡面沒有間隔,自由的交通。

摸著聖靈的意思而定規

這個交通表面看來,似乎是發表眾人的意見,事實上是完全為著尋求聖靈的意思,尋求神的旨意。所以,所有的交通都是為著來摸裡頭的感覺,以及聖經真理上的亮光。那麼交通到末了,領頭的弟兄根據他在神面前的學習,就很容易摸出聖靈的意思。如果各人的看法距離太遠了,而那件事又很重要,關係很重大,就不要倉促下定規,免得斷定錯誤,甚且把核心的配搭破壞了。

我舉一個很小的例。我們曾到一個地方教會去,那一個教會有一件事叫很多有事奉的人心裡過不去。什麼事呢?原來在會所前面院子裡,有幾棵大樹,長得很茂盛。有一位負責弟兄覺得要把這幾棵大樹砍了,他有他的理由,他的理由很充足。但是還有的弟兄呢,卻覺得樹很好,經過多少年的培養,砍掉很可惜。但是那位負責弟兄根本沒有和他們好好談過,就執行他的意思,把樹砍了。直到現在,許多人提起這事還心痛,他們覺得把這幾棵樹砍了真是可惜。因著負責弟兄這樣作了,別人也沒有話說,可是外面沒有裡面有,這是很簡單的一個例子。

不堅持己意

所以一件事,如果大家距離太遠,就需要等一等。一定要大家感覺差不多了,然後再定規,等到領頭的弟兄在那裡定規了,那麼每一位就應該學習捨己。把自己的意思擺下,我可以儘量發表自己的感覺,但是我不堅持我的感覺。

你知道有的時候,一個核心離散了,分裂了,就因為有一些情形產生了,核心裡的人,不太敢發表感覺了,他學了功課不作聲,雖然他沒有消極的難處,也沒有積極的力量,或者大家發表了很多,領頭的人卻不敢定規,事奉也無法推動。再或領頭的弟兄定規了,還有的弟兄姊妹在那裡堅持,就是他的對,核心也癱瘓了。

我想我們一切屬靈的學習,一切天然的破碎,那個實行就在於成立核心的事奉。等到我們把功課都學好了,那核心就產生出來了。如果核心產生不出來,一定是因為有一些人,或者在我身上,或者在他身上,功課沒有學好。

要受核心的約束

核心產生以後,凡事奉的事,事無大小每一件都必須在這個核心裡面來定規。你不能因為你是領頭的弟兄,就覺得要作什麼就作什麼,不作什麼就不作什麼。如果這樣,你那個事奉的單位難得同心合意,難得發出力量,難得有權柄,難得摸著聖靈的意思。在你那個事奉的單位裡,每一件都得學習擺在核心裡面,一同交通。

我看到有個地方,兩個負責弟兄相處不大愉快,卻不是因為什麼大事過不去,多半是因為有些小事,彼此堅持不讓步。比方有一個弟兄要把桌子那樣擺,另一個弟兄不同意,但是他還是那樣擺。親愛的弟兄姊妹,有些事奉的人就是因為這些小事,弄得不能配搭在一起。你若要得著核心,你就必須尊重別人,凡事尋求交通,不能你覺得怎樣就定規了。你這樣作,就得不著核心了。

我再說,無論大小事奉的單位,總要得著幾個人,這幾個人在主面前就像一個人一樣。這一件事要求人在神面前真正屬靈,真正破碎。而就著實行來說,就是不能堅持你的看法。有的時候就因為你堅持一件事情,把核心破壞了,那個損失是莫大的。我們寧願讓事情損失,核心一定要保持。所以在核心裡面,事無大小,都需要大家阿們,然後再定規。每一個人都得受這個核心的約束。

當核心的情形正常時,事情定規了,大家的感覺都不覺得這是執行某某領頭弟兄的定規,乃是覺得這是大家共同的定規。到了那個地步,我們就能和徒十五章裡的使徒們一樣,說,這是聖靈和我們所定的意。並且這時候,所有的定規都有神的權柄,弟兄姊妹都能自然的遵行。

如果在核心裡的人,都是知無不言,言無不盡,你想看大家事奉會不會摸索呢?會不會不懂得神的意思呢?我想很容易摸著聖靈的意思。並且一個定規一定有力量,一定會執行。這一點在事奉的實行上極其重要,希望弟兄姊妹注意。(話語職事,第七輯)

建立長老聚會,帶領召會往前

盼望你們能把中國人的性格完全改了;中國人的性格,就是開會時大家都作好人;你說大家下地獄,我也不說不對,卻拐彎抹角的說,只要能上天堂就可以了,然後在背後批評論斷,大大否定。你們長老們來在一起,什麼都可以題議、辯論,但最後都要能同心合意,照著決議實行,不特立獨行。請你們記得,你們不是各自在小會所裡作長老,乃是八十幾位弟兄同作全召會的長老。

我曾對年長的長老們說,不能只有他們幾個人,在那裡背負台北召會。他們必須建立長老聚會,讓長老聚會管制、治理召會,這樣召會才會強,主才會有路。一年半前我回來,設立了八十幾位長老,目的就是要建立起長老聚會。盼望你們都學習,把召會的責任確實擔負起來,發展、帶領召會,召會才能往前,也才會有前途。

謹慎是對的,但“事在人為”,主需要我們配合上去。召會今天在這裡,應該有所行動,有所作為。已過我數次指責同工們,台灣工商業、教育、政治都在進步,只有我們的召會不進步。我忍耐了多年,一切還是因循不動。所以我狠心回來自己作。你們眾長老可說是新興的一代,少數年長的長老也要看自己是朝氣蓬勃的,一切重新來過,把召會作起來。我們不能無所事事,天天只是給聖徒一點真理、一點生命的供應,以為這樣,他們的生命就能慢慢長大。在台灣島上,主已經被我們遲誤了三十多年,一無所得,一無進展。今天面對台北社區的發展,學校的蓬勃,我們必須有所作為,竭力拚上,主才有出路。所以我們必須接受這三個負擔:建立家中聚會,成功真理教導的聚會,並且積極開展社區及校園。(《劃時代的帶領—新路實行的異象與具體步驟》第十六篇)

建立召會事奉交通的聚會

召會的長老也許每週要把聖徒聚在一起,有召會的事奉聚會。在這個聚會中,聖徒會得著機會與其他在場的人交通,關於他們那一週參與事奉的那一面。若有人題出問題,我們該讓眾聖徒回答。藉著這種在召會事奉聚會中互相的交通,所有事奉的人都會拿起真正的負擔。聚會的開始會滿了禱告,所有與會者都會準時。在這樣的聚會中,我們能看見真正召會的生活同召會的事奉。(《關於召會事奉的談話》第五章)

教會事奉的原則

教會事奉的原則,在於工作、服事都能分出去,交在弟兄姊妹手中。教會的事不可只集中在少數人身上;在教會裡越多人動,教會的事奉才能越強壯。

安排事奉

我們要全體事奉,就弟兄姊妹都得有事作。所以必須安排大體弟兄姊妹進入各項服事:第一,所有弟兄姊妹都安排進去服事。第二,由負責弟兄與各項目負責人仔細安排。第三,福音隊、福音探望,乃是全體弟兄姊妹都要安排進去。(主恢復中成熟的帶領(《卷二)》第三十三篇)

順服與和諧

在事奉裡,蒙福最大的秘訣就是和諧。什麼時候我們的和諧失去了,我們的祝福就沒有了。家負責與家負責之間失去了和諧,這個祝福沒有了。長老與長老之間失去了和諧,這個祝福也沒有了。長老和執事之間失去了和諧,這個祝福也沒有了。祝福最大的秘訣就是和諧。要和諧,絕不能忽略彼此的順服;沒有彼此的順服,就沒有彼此的和諧。

關於彼此順服,談起來容易,實行起來卻很難。有的人很注意誰是第一位,誰是第二位,誰列在前面,誰列在後面;如果我是第一,你就要聽我的話。這個觀念是完全錯誤的。如果你自己說你是第一,你就不該作第一。在屬靈的原則上,誰要爭第一,誰就是最末了一個。誰說話說得最響亮,誰就是末了一個。誰啞口無聲,誰就是第一。所以,到底誰第一,誰第二,並不在於外面的安排,乃是靈裡的故事。

我們要帶進主的祝福,非要有和諧不可。要有這個和諧,第一要彼此順服,第二要敞開,第三不堅持,第四喜歡接受別人的意見。只要不是罪惡,不是拜偶像,我們在許多事上總要盡力俯就弟兄姊妹的感覺。弟兄姊妹在一起事奉,最寶貴的是和諧與甜美。你就我,我就你,這個甜美就帶進祝福,這比聖靈的澆灌還有能力。眾人好像都沒有多大的能力,但是即使是最剛硬的人,都能被這個和諧與甜美征服。

事奉要在靈裡

末了一項就是靈的問題。我們的事奉該全數在靈裡,所以到末了,還要歸到靈的問題。不是意見的問題,不是涵養的問題,乃是靈的問題。我們要一直的學一個功課,就是操練靈。我們的自己、我們的舊造總要棄絕,乃要回到靈裡,操練我們的靈。這樣,我們的靈就新鮮、明亮、活潑、高昂、豐富。在事奉中,我們的靈就很容易出來。

總之,在召會中弟兄姊妹都愛主,我們可以放心的讓他們作,既不要摩擦,也不必堅持,總要彼此維持甘甜的和諧。然而另一面,眾人的靈必須剛強,無論什麼聚會都要釋放靈。這是我們眾人所需要的。只要有了靈,即使別方面差一點也沒有關係。一切在乎靈。弟兄姊妹要在這一點上追求再追求。生命有長進在於靈,禱告有能力在於靈,對弟兄姊妹有愛心也在於靈,一切都在於靈。所以,召會的事奉到末了,就是一個靈的問題。什麼都不必爭,全數在於靈;只要沒有罪惡,沒有拜偶像,沒有鬼魔,並且個個靈是強的,就可以了。(《事奉主者的存心、配搭與功用》第九篇)

2020/12/17

牧養材料(三)信而順服 第十四題 不要愛世界

約壹2:15 不要愛世界,和世界上的事。人若愛世界,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裏面了;
約壹2:16 因為凡世界上的事,就是肉體的情慾、眼目的情慾、並今生的驕傲,都不是出於父,乃是出於世界。

世界—撒但設立的系統,以霸佔神所造的人

『世界』在原文裏的意義不只一種。在約翰一章二十九節,三章十六節,羅馬五章十二節,指墮落的人類被撒但所敗壞、霸佔,成為他邪惡世界系統的組成分子。在約壹二章十五節,與在約翰十五章十九節,十七章十四節,雅各書四章四節一樣,乃指一種秩序、一種固定的形式、一種有秩序的安排,因此是指神的對頭撒但所設立一種有秩序的系統,而不是指地。神造人在地上生活,是為著完成祂的定旨。但神的仇敵撒但為了霸佔神所造的人,就藉著人墮落的性情,在情慾、宴樂、追求,甚至對食衣住行等生活所需的放縱上,用宗教、文化、教育、工業、商業、娛樂等將人系統起來,在地上形成一個反對神的世界系統。這個屬撒但的系統整個臥在那惡者裏面。(約壹五19。)不愛這樣的世界,乃是勝過那惡者的立場。稍微愛這樣的世界,就給那惡者立場擊敗並霸佔我們。

世界上的事、肉體的情慾

約壹二章十六節說到世界上的事,就是『肉體的情慾、眼目的情慾、並今生的驕傲,都不是出於父,乃是出於世界』。肉體的情慾,就是身體的慾望,主要的與身體有關。因為善惡知識樹的果子已經進到人類裏面,我們的身體就墮落並敗壞了。我們的始祖亞當和夏娃吃了善惡知識樹的果子;結果,邪惡的元素進到人類裏面,現今這元素就在我們物質的身體裏。我們從經歷知道,有一種邪惡、屬撒但的元素,住在我們人的性情裏面。

眼目的情慾

眼目的情慾是魂藉著眼目而有的慾望。當善惡知識樹的果子進到人的身體裏,身體就成了肉體。因為身體包圍著魂,魂就落到墮落身體的影響之下。結果,我們的魂也敗壞了。所以,魂—我們心理的人,由於墮落身體的影響,就成為滿了情慾的。

今生的驕傲

今生的驕傲就是今生虛空的驕傲、誇耀、虛榮、和物質的炫耀。(約翰一書生命讀經,二○七、二一○至二一二頁。)

只有愛神才能叫我們脫離世界

許多少年人,捨不得世界。聚會時,被人激勵時,好像要不愛世界了;但是,另一時候,好像同世界是不能斷緣的。我們必須有一個更好的在裏頭,愛世界的心才能丟下。有一次,在一個畫展裏,許多畫要遠看方好看,其中有一張要近看方能得著其中的意思。這一張畫,是指著基督徒的一種寓意畫,畫著一個小孩子的周圍地下,都是些小孩子所喜歡的玩具。但是這個孩子好像一點都不在意,卻是兩目注視著面前的窗戶,兩手也向前伸去。遠看時,令人莫名其妙,細看時,才知那窗戶上有一美麗的小鴿。畫上註著說,這個小孩子因要得著那美麗的小鴿,所以把所有的玩具都丟在地上了。從這張圖畫的故事看來,是因著要得那更好的,所以才把那些次好的摔下。神從來沒有叫我們摔掉甚麼,神乃是把更好的放在我們面前,我們如果要去得的話,就自然會把許多都丟棄了。

有一個少年信徒,同我住了兩個月之久,他說他不能丟下世界。他對一年長信徒說,世界的福,你享過了,所以你能犧牲;但是,我不能。這個少年會信神,但是他不會愛神。我們要知道,信神可以拯救你脫離罪惡,愛神才能叫你脫離世界。弟兄姊妹們,我們要讓神的愛進入我們裏面。神的愛一進入,世界就不知溜到那裏去了。

作主耶穌熱愛的情人

以弗所六章二十四節說,『願恩典與一切在不朽壞之中,愛我們主耶穌基督的人同在。』這裏說恩典與甚麼人同在呢?就是與在不朽壞之中愛主的人同在。如果人問你是信主的麼?你若答應說我是愛主的,全世界的人都要覺得希奇了。

彼前一章八節說,『你們雖然沒有見過祂,卻是愛祂;如今雖不得看見,卻因信入祂而歡騰,有說不出來、滿有榮光的喜樂。』這裏是說到因信入祂,所以愛祂。這樣因信入祂而有的愛,就生出甚麼來呢?就生出喜樂來,這喜樂是滿有榮光的。

末了,弟兄姊妹們,我要告訴你們:『但願你們作主耶穌熱愛的情人!』(倪柝聲文集第一輯第十八冊,一三四至一三五、一四二頁。)

聖經之旅 第十四課 以撒-承受恩典的人(節錄)

讀經:創世記二十一至二十四章 (略過創世記二十章)

以撒的出生與長大

耶和華按著先前的話,眷顧撒拉,使她在年老時懷孕。到了神所說的日期,當亞伯拉罕一百歲,撒拉九十九歲的時候,以撒就照著神的應許,(創二一1,)在約定的時候,就是生命的時候出生了。(二一2,十七21,十八10,14。)以撒這名的意思是『喜笑』,撒拉說,『神使我喜笑,凡聽見的必與我一同喜笑。』(二一6。)就著亞伯拉罕和撒拉而言,以撒的出生是一件大事。以撒的出生不是憑著亞伯拉罕天然的力量,也不是照著亞伯拉罕的時候,乃是憑著神恩典的工作,並照著神所約定生命的時候。以撒出生後,就漸漸長大,到了斷奶的日子,亞伯拉罕為兒子設擺豐盛的筵席。(1~8。)

以撒的出生有什麼屬靈的意義?這可從保羅在加拉太四章寓意的解釋中看到。神呼召我們有一個目標,與祂呼召亞伯拉罕的目標相同,就是生出後裔。我們蒙召不是要產生好行為,而是要生出基督。然而,我們不是生出基督的正確人物。因著是基督徒,我們往往立志要活出好的美德,在學校中有好見證。但不久之後,就發現我們天然的人太難達到了,我們太難生出基督。因此,我們必須受割禮-我們天然的生命、力量、和我們的己必須被了結。這了結為那全豐全足者開路,進到我們這人裡面作全豐全足的恩典,好生出基督。在召會生活、家庭生活和學校生活中,我們不是憑自己的努力作好弟兄、好姊妹、好兒女、好學生;乃是需要把真以撒-基督,生出來。不僅如此,我們所生出的基督必須長大。基督不僅必須成形在我們裡面,也必須成形在我們中間。(加四19。)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召會生活中,我們都需要彰顯成形的基督;然後我們就會有豐盛的筵席,來享受神的恩典。(參創世記生命讀經,897~901頁。)

以撒的獻上

有一天,神吩咐亞伯拉罕帶著他獨生的兒子,他所愛的以撒,往摩利亞地去,在神所要指示他的山上將以撒獻為燔祭。亞伯拉罕清早起來,就備上驢,帶著兩個僕人和兒子以撒,劈好了燔祭的柴,起身往神所指示他的地方去。第三日,他們才遠遠望見那地方。亞伯拉罕吩咐僕人在旁等候,他獨自帶著以撒,往山上去。以撒問父親說,『請看,火與柴都有了,但燔祭的羊羔在那裡呢?』亞伯拉罕說,『我兒,神必自己預備作燔祭的羊羔。』於是二人同行。到了神所指示的地方,亞伯拉罕築壇,把柴擺好,捆綁他的兒子以撒,放在壇的柴上。亞伯拉罕正伸手拿刀時,耶和華的使者從天上呼叫他,叫他不可下手害他,因為神知道他是敬畏祂的,沒有將他獨生的兒子留下不給祂。(創二二1~12。) 

當亞伯拉罕享受與神親密的交通時,神沒有囑咐他要為祂作工;卻給他最高的要求-將神所賜給他的還給神。這對亞伯拉罕是真正的試驗。要亞伯拉罕放棄羅得或以利以謝很容易,甚至要他趕出以實瑪利也不是那麼難。但要他獻上他所愛的獨生兒子,卻是非常困難的事。然而,當神要求亞伯拉罕把所愛的兒子以撒獻給祂,他迅速勇敢的回應神的命令,清早起來就往神所指示的地方去。亞伯拉罕怎能這樣勇敢的順從神呢?新約告訴我們,因為他有信心,算定神能叫他所獻上的以撒復活。亞伯拉罕的信心,乃是基於他已經從神領受了堅定的應許-神要與以撒堅定祂的約。若是亞伯拉罕將以撒獻在祭壇上,神卻不叫他從死人中復活,那麼神的話就落空了。亞伯拉罕因信順從神,就將以撒獻上。至終,以撒在復活裡歸回,為要成就神永遠的目的。神對亞伯拉罕的試驗,也是神今天對我們的試驗。當我們對主有美好的享受以後,祂會要求我們將祂所賜給我們的恩賜、工作或成就還給祂。此時,我們需要像亞伯拉罕,對神信而順從。我們若把從神所得著的獻給祂,神就要在復活裡歸還給我們。(參創世記生命讀經,917~925頁。)

以撒預表基督

亞伯拉罕答應神的呼召,往摩利亞山去獻以撒。當亞伯拉罕正要獻上以撒時,神出來阻止他。亞伯拉罕聽見神的聲音,就舉目觀看,見有一隻公羊,兩角扣在稠密的小樹中。亞伯拉罕就取了那只公羊來,獻為燔祭,代替他的兒子。並將那地方起名為『耶和華以勒』,意思是耶和華必預備。耶和華因亞伯拉罕不留下自己獨生的兒子不獻給神,就指著自己對亞伯拉罕起誓說,『論福,我必賜大福給你,論子孫,我必叫你的子孫多起來,如同天上的星,海邊的沙,你子孫必得著仇敵的城門。並且地上萬國都必因你的後裔得福,因為你聽從了我的話。』於是亞伯拉罕回到他僕人那裡,他們一同起身往別是巴去,住在那裡。(創二二12~19。) 

以撒是亞伯拉罕的獨生子,這預表基督是神的獨生子。(約三16。)以撒是亞伯拉罕的愛子,基督也是父的愛子,父所喜悅的。(太三17。)以撒接受父的旨意,順從父親被放在祭壇上;基督也揀選父的旨意,順從至死,且死在十字架上。(太二六39,腓二8。)以撒往摩利亞山,與主耶穌後來背著十字架往各各他所走的是同一條路。並且耶穌被釘十字架,與以撒被擺在祭壇上,是在同一座山上。因此,我們看見亞伯拉罕是父的預表,身上背著柴的以撒是神獨生子的預表。以撒像羊羔被帶到祭壇上,耶穌也像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。(賽五三7。)亞伯拉罕與以撒在往摩利亞山路上的交通,乃是一幅生動的圖畫,描述耶穌背著十字架往加略時,如何與父交通。為父的亞伯拉罕將他兒子置於死地,但耶和華的使者叫他從死人中復活。照樣,神叫基督從死人中復活。(徒二24。)而那只在祭壇上頂替以撒的公羊,是耶和華以勒所預備的;說出基督如何是神的羔羊,為我們釘十字架,頂替了我們。(約一29,彼前三18;參創世記生命讀經,932~938頁。)神對我們的大愛藉著基督為我們死而顯明,我們也應當主動的獻上自己,來回應神對我們的愛。(羅五8,林後五14~15。)

以撒的婚姻

亞伯拉罕年紀老邁,撒拉又死了,他急切的關心他兒子以撒的婚姻。於是托付管理他全業最老的僕人,要他往本地本族去,為他的兒子以撒娶一個女子為妻。老僕人忠信的照著主人的吩咐,從他主人的駱駝裡取了十匹駱駝,並帶些主人各樣的財物,起身往米所波大米去,到了拿鶴的城。僕人清楚、謙卑並簡單的向神禱告,求神施恩給他主人,使他今日遇見好機會。當城內居民的女子們出來打水時,那一個女子給他水喝,也給他的駱駝水喝,願那女子就作神預定給以撒的妻子。他的禱告立刻得著答應,甚至話還沒有說完,利百加就肩頭上扛著水瓶出來。老僕人向她要水喝,她不僅給他水喝,也為他所有的駱駝打上水來。僕人就清楚利百加是他所要找的人。(創二四1~21。)

在亞伯拉罕為以撒娶親的這件事上,我們看見他是與主在一裏生活的人。他關心兒子以撒的婚姻,卻不願意以撒娶迦南的女子為妻,反而差遣最老的僕人遠赴他的家鄉,為以撒找一個妻子。這是因為亞伯拉罕認識神的旨意和心思。同樣的,老僕人在接受主人托付的事上,也是簡單的信靠主,尋求主的引導,藉以認識主的旨意。因著他信靠神,並尋求主的引導,至終我們看見神在環境中的主宰,使他遇見拿鶴的孫女利百加,成就了以撒的婚姻。亞伯拉罕與老僕人的事例,說出我們生活行事該遵循的原則。今天我們都需要過一種與神在一裏的日常生活。我們若要認識神的旨意,就必須與祂在一裏生活。當我們與祂在一裏生活,我們就同有祂的觀念。我們所說的,就成為神的發表;我們所作的,就會照著祂的感覺,因為我們與祂在一裏生活。(參創世記生命讀經,958~964頁。)

利百加的特點

老僕人知道利百加就是神所為他預備的女子,就拿一個金環,兩個金鐲,給那女子。又問那女子是誰的女兒,她家裡有住宿的地方沒有。女子立刻回答他,她是拿鶴之子彼土利的女兒,並且他們家裡足有糧草,也有可住宿的地方。老僕人因此低頭向神下拜,稱頌神的慈愛誠實,引領他直到主人兄弟的家。利百加帶老僕人回到家,哥哥拉班立刻熱切的接待客人。老僕人將他的來意說明了,拉班和彼土利知道這事是出於耶和華,就允諾僕人將利百加帶回去,並為利百加祝福,說,『我們的妹子阿,願你作千萬人的母,願你的後裔,得著仇敵的城門。』於是僕人帶著利百加回迦南地去。天將晚,以撒出來在田間默想,舉目一看,見來了些駱駝,原來是僕人帶著利百加回來了。僕人將所辦的一切事都告訴以撒,以撒便領利百加進了他母親撒拉的帳棚,娶了利百加為妻,並且愛她。以撒自從他母親不在了,這才得了安慰。(創二四22~67。) 

利百加身上有好些特點,是我們可以學習的。首先,她是純潔、單純的,也是仁慈、慇勤的。亞伯拉罕的僕人要水喝,她立刻給他水喝,又為他的駱駝打水。這對一個年輕女子來說,是件艱苦的工作,但利百加這樣作了。利百加也是絕對並順服的,雖然她從未見過以撒,但她毫不猶豫的願意去他那裡。當她看見以撒,曉得他是誰的時候,就拿帕子蒙上臉,這成為她服從的記號。不僅如此,利百加的爸爸和哥哥,彼土利和拉班也都是敬畏主,並樂於接待人的人。最終,以撒的婚姻達成了神的目的。從一面來說,我們都是今日的『利百加』,在我們想不到的時候,那靈臨到我們,使我們從深處開始愛主。因著我們裡面向神有回應,滿足祂的願望,表明我們已經被選上,成為基督的新婦。我們也該像利百加一樣,向主純潔、單純、仁慈、慇勤、並絕對的順服。(參創世記生命讀經,964~966、976頁。)

以撒婚姻的預表-基督與召會

以撒與利百加的婚姻,乃是基督和祂的新婦-召會的預表。在四福音中,主耶穌告訴約翰的門徒,祂就是新郎。(太九15。)主耶穌來,不僅是要拯救罪人,祂最終的目的乃是要得著新婦。祂來不僅要作我們的救主和救贖主,也要作我們的新郎。為此,亞伯拉罕怎樣托付他的僕人,到被揀選的新婦那裡;父神也照樣托付那靈,臨到我們。我們都能見證,在某一個時刻,那靈在裡面感動我們,使我們向神有了回應。亞伯拉罕的老僕人怎樣將金環和金鐲子給了利百加,那靈也將基督的豐富帶給我們。當那僕人被帶到利百加的家中,他見證以撒的豐富:『耶和華大大的賜福給我主人,使他昌大;又賜給他羊群、牛群、金銀、僕婢、駱駝、和驢。』(創二四35。)利百加聽了這見證,就被以撒吸引,願意到他那裡去。最後老僕人說服利百加,使她願意到迦南地去,嫁給從未見過的以撒。

那靈在我們裡面作工,要將我們帶到基督那裡,獻給基督作祂的新婦。今天,我們該向那靈有怎樣的回應呢?我們對那靈的回應,乃是一直作祂所盼望的事;如同利百加照老僕人的願望,為他和他的駱駝打水。當我們順從裡面那靈的感覺來作事,就是對那靈有回應。利百加接受老僕人的金器、銀器和衣服,(創二四53,)指明我們進入召會生活,接納了那靈的托付後,就接受基督一切的豐富,作我們的享受。利百加接受並享受這一切豐富,就跟從僕人,騎上駱駝;行經曠野,直到與以撒相會。(58,61~65。)同樣,今天我們也跟從那靈,行經漫長的人生旅程;直到這世代結束,基督要來迎娶祂的新婦,我們才完成這旅途。當以撒領利百加進入他母親撒拉的帳棚裡,並且愛她,他才得了安慰。這指明基督有一天要在愛裡,也在恩典裡迎接我們。那時,基督要得著安慰和滿足,我們也要得到安慰與滿足。何等喜樂,這是我們榮耀的盼望-等候基督再來,我們要在榮耀裡迎接祂,作祂的新婦!(參創世記生命讀經,969~985頁。)

以撒的特點

在亞伯拉罕身上,我們看見蒙神呼召、憑信而活、因信稱義、與神交通這些屬靈的特點。在以撒身上,我們看見他的特點就是承受。一切都是父親給他的,不是他自己作成的。亞伯拉罕跋山涉水才到達迦南地,以撒卻生在迦南地。亞伯拉罕雖蒙祝福,得昌大,但他也受了不少苦。以撒卻享受一切,聖經中沒有記載他多多受苦,反而啟示他總是安息,這由他在田間默想得到證明。如果我們仔細讀以撒的歷史,會發現無論他住在那裡,都有一口井作他的享受,井說明他享受水泉。他也得著合意的新婦,(創二四61~67,)並得著雙生子,(二五20~21,26,)他是一個享受的人,一直享受恩典的供備。享受是他的定命。他從恩典而生,在恩典裡長大,在恩典裡順從,也在恩典裡成為承受者,從他父親承受一切。以撒一生所有的一切,都是享受和接受。他的一生,是安息與享受的一生。

什麼是恩典?恩典的意思就是享受。新約告訴我們,恩典是藉著耶穌基督來的。(約一17。)雖然基督已經來了,恩典也隨著祂來了,並且我們已經被帶進所站的這恩典中,但這恩典最大的阻撓乃是我們自己。因此,在我們能有以撒的經歷之前,需要代表生命經歷第一面的亞伯拉罕。亞伯拉罕的生活顯明,我們若要享受神的恩典,全享神的豐富,就必須受對付,受割禮,被除去。必須先有亞伯拉罕的經歷,才有以撒的承受恩典。我們必須先除去己,才能享受恩典。然而若只有亞伯拉罕,沒有以撒,我們會覺得灰心。但亞伯拉罕所有消極的經歷,都是為著以撒積極的享受。亞伯拉罕受苦是為著以撒得益處。我們不僅是亞伯拉罕,經歷神的呼召,憑信而活,除去肉體,與神交通。我們也是以撒,學習什麼也不作,享受基督從神臨到我們,作我們的恩典和供應。今天恩典就是神把祂自己作到我們裡面,作我們的享受。這恩典就是三一神自己,如今與我們的靈同在,住在我們的靈裡,作我們的享受,使我們享受神作我們的生命和一切,甚至作我們的生活。(參創世記生命讀經,999~1029頁。)

2020/12/13

基督身體的感覺

愛弟兄

我們先從愛的方面來看。有一件事很希奇,就是:“我們因為愛弟兄,就曉得是已經出死入生了。”(約壹三14)所有出死入生的人,都彼此相愛;所有同在一個身體上作肢體的,都彼此相愛。這一種愛是從生命裡出來的,是自然流露的。並不是你在聚會中看到一個人,你就問他是不是基督徒,他說是基督徒,你再問他知道不知道作基督徒的要愛別的基督徒,他就說,既然你說應該愛別的基督徒,那麼從明天起我要愛別的基督徒了。如果是這樣,他就不像神的兒女。因為每一個真實從神生的,有神生命的,被神救來的人,他自然而然的愛與他同作肢體的人。你告訴他要愛也好,你沒有告訴他要愛也好,他總會有一個愛弟兄的感覺。不錯,許多時候要提醒他愛弟兄;但是這一個提醒,不會把在他裡面所沒有的加給他,不過是叫他更熱切就是。那一個愛,有就是有,沒有就是沒有。你碰到一個屬乎神的人,你就莫名其妙的愛他,你就自然而然的愛他。你裡面有愛,你裡面有感覺。

有一個弟兄,生了一個兒子,有人問他:“現在你作了父親,你愛不愛你的兒子呢?”他說,“當我快要作父親的前一個禮拜,我一直想,不知道怎麼樣愛我的兒子。可是當我的兒子生了下來,我一看見他,我的心自然而然就跑到他身上去,我就愛他了。”愛,是裡面有感覺,是裡面產生出來的,不是外面教的。照樣,所有神的兒女,被主用血買回來,同時也得著祂的生命,又受浸歸入基督的身體,結果就不能不愛與他同作肢體的人。許多時候,你碰見一個真是屬乎主的人,你不管他是外埠的,或者是本地的,你不管他的文化程度是高是低,你不管他是那種民族,或是那種職業,你一知道他是基督徒,你的心自然而然會愛他。愛,是一種生命的感覺。你只要是在這一個身體上的,你自然而然就有這一個感覺。

不分門別類

看見基督身體的人,有身體感覺的人,對於任何分門別類的事,任何把神的兒女分開的事,他一作,裡頭就過不去。因為他愛一切屬乎神的人,所以他不能把神的兒女分開。在身體上,愛是自然的事;在身體上,分門別類是頂不自然的事。好像一個人有兩隻手,不管這一隻手能舉出多少理由,說那一隻手多麼不好,總沒有法子把那隻手分開,分開是不可能的事。也許有人以為自己是一個脫離宗派的人,也就以為自己很懂得基督的身體。但是,事實上,脫離宗派不一定就是看見基督的身體。看見基督身體的人,一定脫離宗派;但並不能說,因為脫離了宗派,所以就看見基督的身體。有許多人,表面上脫離了一個宗派,卻為自己又建立了另一類型的宗派;他的脫離宗派,不過是表現自己的“特殊”,並沒有看見所有的肢體都是我們的弟兄,都是可愛的。所以,一切宗派的精神,一切分門別類的態度,一切在外面與神的兒女分開的舉動,一切在裡面與神的兒女分開的意念,都是沒有看見基督身體的表現。

基督的身體,要拯救我們脫離宗派,脫離宗派的精神,也要拯救我們脫離自己,脫離個人主義。許多人生活的原則,不是身體,而是個人。這一種個人的原則,你在很多地方都能發現。像在禱告聚會中,有的人他只能自己禱告,他不能與別人一同禱告。他的身體是與別人一起跪下禱告,但是他的感覺只是他個人在那裡禱告。只能他禱告的時候,別人去聽他;等到別人禱告的時候,他不能聽別人的。對於別人的禱告,他裡頭沒有響應,他不能說阿們。他和別人的感覺連不起來。他禱告他的,別人禱告別人的,好像他的禱告和別人的禱告一點關係都沒有。他來到聚會裡,好像只要把他自己那一套話說過,就什麼事都沒有了,別人怎麼禱告,有什麼負擔,有什麼感覺,好像都與他無關。這就是個人的原則,不是身體的原則。他沒有看見身體,他不能和別人一同在神面前作。有的時候,三個弟兄、五個弟兄、十個弟兄、二十個弟兄在一起說話,有的人只能說到他自己的事,沒有心思說到別人的事,也沒有心思聽別人的事。你和他坐在一起,他一個鐘頭、兩個鐘頭,說到他自己的事,很有精神;當有人說到別人的事,他就心不在焉,你過後問他,他好像一句都沒有聽見。在這些微小的事上,就能顯出一個人到底有沒有看見基督的身體。

個人主義也會從一個人的個人主義發展為幾個人的個人主義。在教會中,有的時候,你會看見三五個或八九個人結成一個小圈子,只有他們這幾個人能同心、能相愛,和其他的弟兄姊妹就格格不入。這也是證明他們沒有看見基督的身體。基督的身體只有一個,不能有幾個。人如果看見基督的身體,人就不能有任何形式的個人主義,人就不能有派別,人就不能結小圈子。你如果看見基督的身體,那麼,你一有個人主義的時候,你就有感覺,就覺得這樣作是不對的,自然而然就不敢動。當你一個人或者和幾個人要有一個舉動的時候,這一個身體的感覺就會叫你覺得這是和神其他的兒女合不起來的,這一個身體的感覺就會叫你過不去;在你裡面有一個東西在那裡拉你,在你裡面有一個東西在那裡說話,在你裡面有一個東西在那裡責備,在你裡面有一個東西在那裡說這是不對的,在你裡面有一個東西在那裡攔阻你。因生命而有的感覺,會叫我們脫離分門別類的事。

脫離個人的工作

我們如果有身體的感覺,就立刻看見身體是合一的。這樣,在屬靈的工作上,也就不以個人為範圍。我們要有分於主的工作,就得對付這一件事─個人的工作。有的人,什麼事都得他來一下就好,不是他來就不好。什麼事是他作的,他就覺得有屬靈的價值;不是他作的,他就覺得沒有屬靈的價值。他在台上講道的時候,沒有人得救,他覺得可惜;別人講道的時候,有人得救,他覺得有些希奇。這就是把工作看作個人的。但是,神的兒女什麼時候看見身體的合一,什麼時候就看見工作的合一;什麼時候看見身體的合一,什麼時候就脫離個人的工作,就看見身體的工作。這不是說你這個人不作工了,乃是說你不把工作看作是屬乎你個人的。這一個工作是你作的或者不是你作的,都不成問題,只要工作有人作就夠了。

我們作了基督徒,對於屬靈的事,應該有羨慕、有追求,但是,不能有一種好勝的雄心,不能有一種嫉妒的意味。我們對於工作應當有這樣的態度:我所能作的,巴不得別人也能作;我所不能作的,巴不得有人能作;我願意作得更多,也願意別人作得更多。我只能在工作中作一個器皿,我不能作一個佔有工作的人,我不能把工作和工作的果效據為己有。如果以為事情必須由我來作,那就是沒有看見身體。什麼時候看見身體,立刻就看見我的工作和他的工作都是叫元首有所得著,我的工作和他的工作都是叫身體有所得著,榮耀都是歸給主的,祝福都是歸給教會的。

主把祂的工作分給各人,各人有各人的一分,我們總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。主分給我這一分,我就忠心於自己這一分;主分給他那一分,我也尊重他那一分。多少青年的弟兄有一種比較的心,一直在那裡比較說,這一個我有,別人沒有,那一個別人有,我沒有。這一種的比較,其實是沒有法子比較的。這就像有人問一張桌子加一張椅子是兩張還是一張。一張桌子加一張椅子,就是一張桌子和一張椅子。你問,是手好,還是眼睛好;我們只能回答,手和眼睛都好。看見身體的人,就看見所有的肢體都有它的功用,就看見自己不過是許多肢體中的一個,就不會把自己放在一個突出的地位上,來和別人比較,來佔去別人的地位。

一個基督徒一看見身體,他就沒有驕傲的可能,他就沒有嫉妒的可能。因為身體是合一的,所以,工作是別人作的,或者是你作的,都是一樣,沒有分別;工作是你作的也好,是別人作的也好,總歸榮耀是歸於主,祝福是歸於身體的。你如果看見基督的身體,就自然而然在你裡面有這樣的感覺,感覺到身體是一個,感覺到工作是一個。

看見交通的需要

看見身體的人,就自然而然看見交通的需要,就自然而然看見自己那一種單獨行動是不行的。交通,不只是形跡上的來往,更是身體生命的一種自然的要求。神的兒女普通所以為的交通,就是當我這個人空閒的時候,跑到弟兄姊妹家裡去坐坐,去談談,這個就叫作交通。其實交通的意思是說,我看見我自己一個人是不行的,所以我願意在所有的事情上和別的肢體一同作,和身體一同作。許多事情,雖然我不可能把教會中所有的弟兄姊妹都請來,但是我能夠在身體的原則裡和兩三個弟兄姊妹一同作。許多時候,我們在禱告上,要學習有交通;碰著為難的事,要學習有交通;尋求神的旨意,要學習有交通;對於自己的前途莫名其妙,要學習有交通;讀神的話不清楚,要學習有交通。交通的意思就是說,我一個人在禱告的事情上不夠,所以我尋求兩三個人一同禱告;我一個人去應付難處應付不了,所以我尋求兩三個弟兄一同來應付;我一個人對於神的旨意不會明白,所以我尋求兩三個弟兄一同來明白;我一個人對於我的前途糊塗得很,所以我尋求兩三個弟兄姊妹和我一同有交通,一同來看我的前途應該如何;我自己對於神的話不能領會,所以我就和兩三個弟兄姊妹一同來讀神的話。交通就是承認我自己不及,承認我自己不夠,承認我需要身體才夠。交通的意思就是承認自己有限,承認我自己會錯誤,所以我請求在主面前有屬靈眼光的弟兄姊妹幫助我(不是請求與我有感情的人)。我一個人無論如何不行,我需要別的弟兄姊妹的幫助。

基督的身體是一個生命,也是一個感覺。你自己會感覺到,沒有交通,你就過不去。

作一個肢體

一個人如果有身體的感覺,他就看見他自己在身體裡的地位,也就是說,看見他自己是身體上的一個肢體。肢體,是有它一定的用處的。肢體和細胞不同。細胞,少了一個也無關緊要;但是肢體就不能缺少一個。當然,細胞也有用處;但是聖經是說,我們在基督的身體上是作肢體,不是作細胞。可惜有許多基督徒的情形,像身體上的細胞,不像肢體。他在基督的身體上沒有專一的用處,沒有盡他所當盡的本分。聚會的時候,他來了,好像不多什麼,他不來,也好像不缺少什麼。他在身體上,沒有盡他的功用,因為他根本沒有看見身體。他與弟兄姊妹在一起的時候,他從來沒有看見他自己的職事,他從來沒有看見他所該作的事。他如果看見身體,他就不能不看見他是肢體。他如果看見身體,他就看見,他若不把生命供應基督的身體,基督的身體就受虧損。弟兄姊妹,我們沒有一個人可以在聚會裡作一個被動的人。你是身體上的肢體,你來到聚會裡就不能作一個被動的人,就不能作一個旁觀的人。你來到聚會裡,看見你是基督身體上的肢體,所以你要禱告。你出聲也好,不出聲也好,最少你要禱告,你要把生命供應身體。有的基督徒是供應生命的人,他來到聚會裡,雖然不開口,但是他在那裡,聚會就得著他的幫助。他在那裡,就有生命的供應;他在那裡,死亡就被吞滅。弟兄姊妹,你一看見基督的身體,你就不能不看見你自己是肢體。

我們是基督身體上的肢體,我們是各自作肢體,所以我們就尋求如何能叫基督的身體得著幫助,如何能叫基督的身體得著生命,如何能叫基督的身體得著能力。我們在聚會裡,就是不開口,也能夠在那裡默默禱告;就是不說話,也能夠在那裡仰望神。這就是身體的感覺。你如果看見身體,就不能說你這個人是無關緊要的,是不在乎的。你如果看見身體,你就要說,我是身體上的肢體,所以有我應當盡的本分,所以有我應當說的話,所以有我應當有的禱告,我來到聚會裡,神要我作什麼,我就作什麼,我不作一個旁觀的人。弟兄姊妹,我們如果看見身體,我們就不能不這樣作;我們這樣作,整個聚會的生命,就要吞滅所有的死亡。許多聚會的能力所以不夠大,就是因為有背不起的死亡,就是因為旁觀的人太多了。

服權

如果你看見基督的身體,你就有一個感覺,就是你是在元首的權柄底下。你感覺到神的兒女的可愛,你感覺到分門別類是錯的,你感覺到交通是需要的,你感覺到你在基督的身體上是一個肢體,有本分應當盡。這些感覺,都是身體的感覺。照樣,你如果覺得自己是在身體裡,也必定覺得自己是在元首底下。覺得自己在身體裡,也必定覺得自己在頭底下。一個人認識基督身體的生命,感覺到自己是肢體,他必定也感覺到元首的權柄。

我們不只要順服元首直接的權柄,並且也要順服元首間接的權柄。我的手不只是在頭的權柄之下,並且我的膀臂動的時候,我的手也要和膀臂一起動;我的手是藉著膀臂服在元首底下。看見基督身體的人,也必定看見在基督身體上有神所設立的權柄,是他所應當順服的。

有的時候,某人對你說,你要去作這件事;但是,你禱告了之後,覺得主不要你作,你就不去作,你覺得喜樂,你覺得聽主的話,不聽人的話是應該的。但是有沒有一次,有沒有幾次,你覺得你如果不聽那一個人,你就和主出了事?有沒有一次,有沒有幾次,你覺得有一個人,有幾個人,是認識主的,是主擺在那裡代表祂的權柄的,你和他出了事,你就和主出了事?你如果看見身體,你如果看見元首的權柄,你也就看見在身體上有一個或者幾個在你前面的,是你應當順服的。你不只看見頭,你並且要看見神所設立來代表頭的,你和他出事情,就和神出事情。

弟兄姊妹,如果你的眼睛被主開啟,看見什麼叫作身體,你也就看見權柄。你看人的身體,為什麼各部分能那麼和諧?為什麼整個身體是那麼合一?就是因為身體上有權柄。身體上如果沒有權柄的維持,全身就都亂了。比如肚子餓了,要吃東西,但是口不聽話,不肯把東西吃下去,你想這個人還行麼?身體只要有一部分不服身體的權柄,身體就要出毛病。有一種毒瘤,是很危險的疾病,它是怎麼生出來的呢?就是有一部分的細胞,不按身體的規律,在那裡獨自發展。身體不需要它那麼生長,可是它要生長下去。它把身體上許多有用的養料都吸收去供它自己生長。它只顧自己越長越大,不管身體要不要它長。它不服身體的權柄,它單獨行動;它越長越大,身體越受損害。結果,幾個不服權柄的細胞,能致全身於死命。所以,權柄是身體上的律,不服權柄是身體上的病態。如果一個人不認識什麼叫權柄,就怎麼能說認識基督的身體?認識身體的人,就當他們三五個人在一起的時候,也能找出誰是我的權柄,我應當順服他。各人有各人當順服的權柄,就像手指順服手臂,手臂順服肩膀,很自然、很美麗。這樣,就是在三五個人中間,也能看見這是基督的身體。

有的基督徒就是那麼隨便的說話,隨便的行事,別人的話他都不聽,好像就是他最大,好像他從來沒有找到一個可順服的人。這就證明他從來沒有受過身體的約束,他從來沒有服在元首的權柄之下。願神憐憫這樣的人。如果我們在主面前真是受對付,我們的肉體真是受對付,天然生命的背脊骨真是被主打斷了,就立刻看見,我的手沒有那麼自由,我的口也沒有那麼自由,身體在那裡約束著我,我不能不順服神所設立的權柄。

***

求神叫我們不停在道理裡,乃是真被神帶到一個地步,認識基督的身體。這一個感覺,一直跟著我們,叫我們沒有法子憑著自己的意思去作,叫我們沒有法子糊裡糊塗、隨隨便便的過日子。這樣,我們就藉著這一個身體得著豐富的供應,我們就藉著這一個身體顯出主在地上的見證。

2020/12/11

聖經之旅 第十三課 羅得-一個失敗的義人 (節錄)



羅得-被動的跟隨者

在繼續說到亞伯拉罕的歷史前,我們要插進來看羅得的歷史。羅得是亞伯拉罕哥哥哈蘭的兒子,當神呼召亞伯拉罕時,哈蘭已經死了。因著神的呼召,亞伯拉罕和他父親他拉一同離開迦勒底的吾珥,他們也帶著哈蘭的兒子,就是亞伯拉罕的侄兒羅得一同出去。羅得幼年失怙,因著祖父他拉和叔叔亞伯拉罕的照顧,他離開了偶像之地。但羅得和亞伯拉罕最大的不同,乃是亞伯拉罕是因著看見並接受主的顯現,而答應主的呼召;羅得則沒有看見。亞伯拉罕有憑信而活和與主交通的經歷,羅得沒有。羅得和亞伯拉罕一同出了迦勒底的吾珥,但他是被動的出來。他與神的關係也受到別人的影響,這使他後來的結局和亞伯拉罕有很大的不同。(創十一27~31。)

我們查考羅得的歷史,就看見他是被動的由別人帶到神的路上,是由他的祖父和叔父帶到神的路上。這在神眼中雖然是美好的,但被動的由別人帶著,卻不是最好的。羅得的起頭非常軟弱,他在屬靈的事上沒有主動積極的開始。因此,他從來沒有神的顯現,他也從來沒有主動走神的路,他與神的關係,乃是受到別人的影響。當亞伯拉罕往南向埃及和世界漂流時,羅得也跟著他往下。羅得的故事,是我們的一面鏡子。在我們身上,是否有過神的呼召和顯現?我們跟隨主,是因聽見神的呼召,或是因我們的父母信主,所以我們也信主?我們走這條道路是出自內心的渴慕,或是因為父母要我們走呢?我們在尋求祂的事上,是主動的呢?還是被動的?聖經告訴我們,我們若尋求祂,祂必向我們顯現。但我們若不尋求祂,祂不會浪費時間。神沒有向羅得顯現,不是神的錯,乃是羅得的錯。神要向我們顯現,但我們是否有心、積極、主動的尋求神?父母帶我們走這條路是一件好事,但我們要向神祈求,使我們也看見祂的顯現,聽見祂的呼召,而不只是被動的跟隨者。(參創世記生命讀經,841~842頁。)

羅得與亞伯拉罕分開

亞伯拉罕與父親他拉,帶著羅得出了迦勒底的吾珥。他們先住在哈蘭,在那裡父親他拉死了,剩下亞伯拉罕和他妻子與羅得,繼續往前走。兩個人一同走屬靈的道路,要共患難是頂容易,要同安樂卻有些困難。因著神的祝福,亞伯拉罕和羅得的牛群、羊群、財物,漸漸多了起來,結果就發生了難處。我有地方住,你就沒有地方住;你的牛羊有草吃,我的牛羊就沒有草吃。這時候,亞伯拉罕的牧人就和羅得的牧人相爭起來。亞伯拉罕為了不讓牧人彼此相爭,就讓羅得先揀選要住在那裡。亞伯拉罕是家長,羅得是個少年人,羅得的財產,都是因叔叔而有的。按理說,羅得應該感謝亞伯拉罕,他不應該讓自己的僕人和亞伯拉罕的僕人相爭,也不應該離開叔叔。但是羅得在這件事上,並沒有學功課。他想牛羊吃草,比我吃食物還要緊。寧可與叔叔失去交通,不能失去牛羊。寧可讓靈性不受造就,不能讓財物有所損失。寧可失去亞伯拉罕,不能丟一牛羊。今天叔叔既開口叫我揀選,我就要揀最好的。於是他就先挑選了。(創十一31~十二4,十三1~11。)

世上所有基督徒墮落的一個原因,就是和基督徒不能同居。什麼時候你看見你與弟兄姊妹不能同居了,不能來往了,甚至怕看見他們了,這些就是證明說,你的靈性出了事。什麼時候你不能與弟兄姊妹相處,特別是和那些比我們年長的聖徒相處,就是一個失敗。(參十二籃第九輯,『一個失敗的義人』,57~58頁。)在人生的某一階段,我們會很想離開保護我們的人,如父母、師長,盼望能自由翱翔;我們也嚮往世界的美好,一心想去嘗試並追求。但是離開照顧我們的人,尤其是離開我們屬靈的源頭,往往會失去蒙福之路。在神的經綸裡,年輕人與年長的一代分開並不好,那會使他們失去標的與保護。神的目標是隨著蒙召的人,我們若與蒙召的人分離,就是與神的目標分離,同時也離開了保護。看看羅得的結局,或可作為我們『揀選』人生的鑒戒。(參創世記生命讀經,706~707頁。)

羅得的揀選

羅得抬起頭來,第一眼望見約但河平原,就喜歡上了那地方,因為約但河的全平原,看起來滋潤肥美,如同耶和華的園子,也像埃及地。羅得想,在平原看羊容易,找水也容易;用不著爬山涉水,可以輕輕鬆鬆的牧羊度日。那是一種快樂安逸,不太需要勞苦的生活。於是羅得選擇了那塊肥美、滋潤的平原,往東遷移,他們就彼此分離了。但是聖經告訴我們,約但河的平原,有點像耶和華的園子,就是樂園;卻也有一點像埃及,就是世界!這意思是說,那裡生活快樂,像在伊甸園裡一樣輕鬆自在;卻也有撒但的權勢-由埃及所表徵的,那權勢要使人受轄制,受痛苦,如同以色列人在埃及一般。所多瑪和蛾摩拉,正是代表世界罪惡的快樂;而埃及是代表世界在撒但的權下。

神今天也是把兩條路擺在我們的面前,一條路往世界去,一條是留在迦南地。一個人若愛世界,雖然有點快樂,雖然覺得世界有點像是樂園;但是他的良心卻又叫他覺得有點不快樂。今天許多的基督徒,犯罪的時候,一面覺得快樂,一面良心又覺得不安。一面像樂園,一面又像埃及;一面有樂園的快樂,一面又有埃及的壓迫。究竟我們所揀選的是什麼呢?是世界麼?是快樂麼?神不逼我們走那一條路,神要我們自己揀選。我們是作亞伯拉罕,揀選迦南,還是作羅得,揀選世界呢?羅得選擇了世界,就與帶領他出吾珥的亞伯拉罕分開。同樣的,一旦我們選擇世界的快樂,也將會和『召會』分開。(參十二籃第九輯,58~60頁。)

羅得的遷移

亞伯拉罕和羅得分開了,亞伯拉罕留在迦南地,那是神呼召他去的地方,也是神能賜祝福的地方。羅得揀選了約但河全平原,就漸漸往東邊遷移,向所多瑪而去。他不是一下子就搬進所多瑪城,他乃是慢慢挪移他的帳棚,最後終於搬進了所多瑪城去。羅得想,我這個人是義人,如果揀選所多瑪,我就墮落了,背道了。但是,揀選所多瑪外面也許可以。這不過近乎所多瑪,還沒有進所多瑪。完全進入所多瑪是不好,但是,有點靠近所多瑪也許不要緊。沒有想到,羅得漸漸遷移他的帳棚,最後竟搬進所多瑪城去了。聖經告訴我們,所多瑪城是個罪惡的城市,在神面前是罪大惡極。羅得是個義人,當他每一次靠近所多瑪,看見所多瑪人所行的,他不會不知道那是犯罪的。但他總是想,去一次沒關係,我只進去一下就出來了,我不會完全進到那裡去的,我不會和他們一樣犯罪的。那知道,最後他還是搬進去了。(參十二籃第九輯,61~64頁。) 

羅得離開亞伯拉罕,選擇了約但河的全平原,結果他漸漸漂流到所多瑪城裡-一個在神面前邪惡且罪惡的城市。這給我們看見,一旦你離開屬靈影響的源頭,你會自動的走下坡。你絕不會走上坡。永遠不要棄絕正確屬靈的影響,因為那是你的保護。你若放棄了,就要失去保護,像羅得一樣往下漂到所多瑪。從地圖上我們看見,迦勒底的吾珥是偶像之地,埃及是屬世財富和享樂之地,而所多瑪是罪惡之城;這三個地方形成圍繞迦南地的三角界線。我們蒙神呼召的人住在這三角形裡,必須謹慎,免得墜回偶像之城,下到屬世享樂之地,或者漂到罪惡之城。羅得雖然離開了偶像之地和屬世享樂之地,他卻像浮木一樣漂到了罪惡之城。這對我們是何等的警戒,願神保守我們的心,使我們不離開屬靈正確的源頭而偏向世界。(參創世記生命讀經,846頁。)

神的警告與羅得遲鈍的反應

羅得搬進所多瑪城之後不久,就發生了四王與五王的爭戰,結果五王被四王打敗,四王把所多瑪和蛾摩拉所有的財物,並一切的糧食都擄掠去了,羅得和他的財物也被擄去了。若不是亞伯拉罕聽見他被擄,不計前嫌的率領家中壯丁,將羅得和他的財物、婦女等搶回來,羅得不知會有怎樣悲慘的結局。這件事的發生,是神給羅得一個警告,所多瑪城是住不得的。羅得是一個屬乎主的人,卻犯罪住到所多瑪城去了,失去了召會的生活,神就要管教他,用苦難催逼他回頭。羅得雖然被亞伯拉罕從被擄中救回來,卻沒有得幫助回到神的路上,反而又回去住在所多瑪城。創世記十九章,有兩個天使到所多瑪去的時候,羅得正坐在所多瑪城門口。按照當時的風俗,坐在城門口的人,都是審判民間事情的人,是那城的法官。羅得不僅沒有因為被擄而離開所多瑪城,他還成了這城裡的法官,他在世界的地位更進步,更高了。羅得是個義人,(彼後二6~7,)但是他住錯了地方,一個義人住在一個罪惡之城裡,當了那城裡的法官。(創十四1~16,十九1。)

一個母親給了孩子六粒糖,要他留到第二天吃,孩子看著糖,想吃又不敢吃,不吃又捨不得,就把每一粒糖用舌頭舔了又舔。起先六粒還是六粒,後來一粒一粒化小了,最後先吃一粒,再吃一粒,終於全部吃光了。基督徒犯罪也是這樣,違背良心一下,再違背良心一下。卻不知每一次犯罪,都有兩種結果:一是得到罪中的快樂,二是製造出犯罪的癮,使他還想再犯。如果你是一個得救的基督徒,卻一天過一天靠近世界,神要警告你說,你是不能有平安的。神或許用疾病,或許用家庭、學校中的難處,來警告他,沒有別的目的,乃是要他回頭。可惜許多基督徒是沒有感覺,不會痛的。他們雖然遭遇許多環境,卻不知道這些是神的鞭打,所以他們並不回頭。然而,神的愛若不能吸引我們,祂就要用鞭責打我們。如果神的話不能感動我們,祂就要用苦難催逼我們。如果我們是屬乎主的,我們犯罪退後,神必定要管教,祂不能寬容我們。(參十二籃第九輯,64~67頁。)

神的毀滅

所多瑪和蛾摩拉的罪惡極大,以致神要毀滅那兩個城。這一次又是亞伯拉罕救了羅得,因著亞伯拉罕為所多瑪的祈求,神聽了他的禱告,就在毀滅所多瑪城之前,先打發兩個天使去救羅得出來。當天使住在羅得家中的時候,所多瑪人從城中各處而來,圍住那房子,要放縱他們的情慾。羅得竟願意犧牲他的兩個女兒,來滿足所多瑪人的情慾,這說出他已經喪失對道德和羞恥的感覺。為了應付這樣邪惡的光景,天使擊打所多瑪人,使他們眼睛昏迷。天使告訴羅得這城將要毀滅,羅得將這事告訴他的女婿們,他們竟以他所說的為戲言,可見羅得在他女婿面前並無見證。羅得又因捨不得他在所多瑪城的產業,而遲延不肯離開。天使因神憐恤羅得,拉著他的手,和他妻子的手,並他兩個女兒的手,把他們領出來,安置在城外。並囑咐他們說,不可回頭看,也不可在平原站住,要往山上逃跑。然而,羅得卻要求去瑣珥城避難,天使就應允他。(創十八20~十九22;參創世記生命讀經,847~850頁。)

今天你在世界,錢也許不多,但是今天你對世界的留戀不捨,也許正和羅得一樣。有一位老太太,只有十五元,天天都要把它數一數,我們要笑她太財迷。但是,有了滿箱契紙的人,當他檢視他的契紙,以為很寶貝的時候,神在天上笑他要像我們笑那位老太太一樣。在我們看,十五元有什麼了不得;在神看,滿箱契紙也有什麼了不得呢?主耶穌快來了。所多瑪被毀滅,是將來世界要被毀滅的一個預表。如果你所有的盼望都不過是建造在這世界,大的在這世界,小的也在這世界,有一天,天火要來把這些都燒光,有一天,神要來把這些都滅掉。等到那一天,要逃也趕不上了,要逃也沒有方法可逃了。我說句頂直的話,今天所捨不得的,那天都要捨得。被提時,神祇提人不提物,神祇救人不救火。所以,我們今天就應當有所捨得才好。(參十二籃第九輯,69頁。)

蒙羞的記號

天使將羅得和他妻子、女兒領出那即將毀滅的城,又囑咐他們不可回頭看-不可留戀世界。但是羅得的妻子還是忍不住,邊往前走,又邊回頭一看。雖然東西看不見了,看看火燒也是好的。眼所看的,是表明她的心所捨不得的。可惜,她這一看,就變成了一根鹽柱。這鹽柱成為一個羞辱的記號。羅得的女兒和女婿,也因著住在這邪惡之城,而受了敗壞。羅得的女婿們以為他所說的是戲言,而沒有跟從他出來。羅得的兩個女兒,雖因神的憐憫逃出這城,結果卻因在山洞裡喝酒,與她們的父親犯了亂倫的罪,而使他們的後代不得進入耶和華的會。(創十九16~38,申二三3。) 

新約中主耶穌告訴我們:『到羅得出所多瑪的那日,就有火與硫磺從天上降下來,把他們全都毀滅了。人子顯現的日子,也要這樣。…你們要回想羅得的妻子。』(路十七29~32。)主再來的時候,這世界也要受審判,地上的東西,也要被燒滅。愛世界的人,也要留在地上,像羅得的妻子變成鹽柱留在地上一樣。弟兄姊妹們,恐怕我們太喜歡在虛浮的事上注意,卻忘了在永遠的事上注意。特別是年輕的弟兄姊妹們,路也許還長的很,主如果還遲延,讓我們今天就揀選當走的道路吧。讓我們今天就注意什麼是有價值的,什麼是出乎神的,什麼是存到永遠的吧。盼望我們的榮耀不在今天,盼望我們今天就學習親近神,盼望我們好好來走前面的道路。(參十二籃第九輯,70頁。)彼後二章說到,神在傾覆所多瑪城時,只搭救了那為惡人淫行憂傷的義人羅得。(6~7。)這說明羅得是個義人,卻是個失敗的義人。我們要作得勝的義人,就必須從羅得失敗的事例受警戒:第一,我們必須主動的尋求主,並得著主的顯現。第二,我們必須主動揀選神,走神的道路,不受別人的影響而浮沉。第三,緊緊跟隨召會中屬靈的源頭,不因為自己的利益而離開他們。第四,不要愛世界,貪享世界的安逸;卻要逃避青年人的私慾,與清心呼求主的人一同追求基督。

2020/11/21

聖經之旅 第十二課 亞伯拉罕與神的交通 (節錄)


神的應許

亞伯拉罕經歷為弟兄爭戰而得勝,但他回來以後,心裡卻畏懼起來。他擔心兩件事:他的敵人會回來攻打他,以及他還沒有自己的孩子。這時,神在異象中對亞伯拉罕說,『亞伯蘭你不要懼怕,我是你的盾牌,必大大的賞賜你。』神叫亞伯拉罕不要懼怕,因為(一)『我是你的盾牌,』再也沒有人能攻擊你;(二)『我是你極大的賞賜,』所以你失去的一切,在我身上都能得著。神在這裡安慰亞伯拉罕,叫他不要懼怕。但亞伯拉罕卻對神說,『主耶和華阿,我既無子,你還賜我什麼呢?並且要承受我家業的,是大馬色人以利以謝。』又說,『你沒有給我兒子,那生在我家中的人,就是我的後嗣。』(創十五1~3。) 

神進來安慰亞伯拉罕,亞伯拉罕卻反問神,他還沒有兒子,神還賜他什麼。亞伯拉罕這樣問神,是神喜歡的。神喜歡聽我們對祂說話。一面神要我們敬畏祂,另一面,祂也喜歡聽我們說話。神說話,我們聽;我們說話,神也聽。神在這裡要我們學一個功課,就是:難道神不知道麼?難道神不知道亞伯拉罕需要一個兒子麼?神知道。但是,神喜歡我們作祂的朋友,進入祂的心和祂的思想,神也喜歡我們對祂說話。亞伯拉罕就是這樣進入了神的心意。神應許他有兒子,但神把他帶到一個地步,要他自己向神要。亞伯拉罕的意思是說,神如果要在地上有一個國,就必須使他有兒子,並且必須是自己生的,不是買來的。

亞伯拉罕因信稱義

亞伯拉罕問神,他既無子,神還賜他什麼?並且神既沒有給他兒子,那生在他家中的人-以利以謝,就要成為他的後嗣。這時神對亞伯拉罕說,『這人必不成為你的後嗣,你本身所生的,才成為你的後嗣。』於是神把亞伯拉罕領到外邊說,『你向天觀看,數算眾星,能數得過來麼?』又對他說,『你的後裔將要如此。』就在這時,亞伯拉罕相信神,因著亞伯拉罕信耶和華,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。這時,耶和華又對他說,『我是耶和華,曾領你出了迦勒底的吾珥,為要將這地賜你為業。』亞伯拉罕問神,他怎能知道必得這地為業呢?於是神要亞伯拉罕取母牛、母山羊、公綿羊、斑鳩和雛鴿各一隻,分開劈成兩半。有冒煙的爐,和燒著的火把,從那些肉塊中經過。神就在那裡與亞伯拉罕立約,說,『我已賜給你的後裔,從埃及河直到伯拉大河之地…。』(創十五4~21。) 

當神應許亞伯拉罕要有後裔的時候,亞伯拉罕立刻相信神這應許。因著亞伯拉罕在這件事上相信神,他的信對神十分寶貴,神就將這信算為他的義。這是全部聖經第一次題起信心的地方。亞伯拉罕是信心的祖宗,他在這裡的的確確信神的話,神就以此為他的義。(參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,62~64頁。)新約中保羅告訴我們:『神的義,藉著信耶穌基督,歸與一切信的人,並沒有分別。』(羅三22。)神不僅稱亞伯拉罕為義,神也因著我們信入耶穌基督,已經稱我們為義了。信是什麼?信是活的基督將祂自己傳輸到我們裡面時,我們向著祂的反應。信也是那位將祂自己傳輸到我們裡面的基督,成了我們的信。因此,信不是起源於我們,乃是來自神。不僅我們得救的時候,經歷神因我們向著祂的信而稱義我們;在我們每一天的生活中,我們都能經歷,當我們以基督作為我們的信,對神有回應時,神就進一步使基督成為從神給我們的義。每一天,我們都當存著真誠的心,以十分確信的信,前來進入至聖所,接觸神並享受神,我們就更多得著基督,作為神算給我們的義。

亞伯拉罕生以實瑪利

神應許亞伯拉罕要賜他後裔和地,亞伯拉罕也信神的應許而蒙神稱義。然而,要生兒子的應許是有了,信心也有了。但是,一天過一天,一月過一月,一年過一年,還是沒有兒子。到亞伯拉罕八十五歲時,他們在迦南地已經住了十年,妻子撒拉還是沒有生出兒子。於是撒拉向亞伯拉罕題議,亞伯拉罕可以和她的使女同房,或許可以因她得孩子。亞伯拉罕聽從撒拉的話,撒拉就將埃及人夏甲給了丈夫為妾。不久,夏甲就懷孕,生了以實瑪利。然而,以實瑪利並不是神所應許的後裔,必須是亞伯拉罕藉著撒拉所生出的,才是亞伯拉罕的後裔。因此,以實瑪利出生之後十三年之久,神遠離亞伯拉罕,沒有向他顯現。(創十六1~16,十七1。) 

亞伯拉罕信神的話,信神要給他一個兒子。但是他沒有看見,信就是停止自己的活動,等候神來作。亞伯拉罕信神,但他沒有看見,信是應當等候,不應當自己作。他以為,如果信,就應當幫助神,就應當自己作。所以他聽妻子的話,納夏甲為妾,生了以實瑪利。這是他憑自己天然的力量生出來的,所以他得不著神的喜悅,神也十三年之久沒有向他顯現,可以說這十三年他是虛度的。

在我們身上也有同樣的經歷。每當我們聽見神的話,活的基督就在我們裡面作工,使我們對神有反應。這時神也立即對我們有反應,稱義我們,我們也因此有平安和喜樂。接著,我們就想要作個行善的基督徒,在家裡或在學校中循規蹈矩,有好的表現。然而我們若這樣作,就是憑自己的努力,生出以實瑪利。要知道憑著我們自己所作的,即使看來是不錯的,也不能滿足神的心。惟有出自於神的,神自己作的,才能滿足祂的心。我們只能讓神藉著我們去作,卻不能憑著我們自己去作。願神憐憫我們,不憑著自己為神作什麼。

神的全豐全足所要求的完全

神應許亞伯拉罕要生一個兒子,但亞伯拉罕沒有等候神給他一個兒子,就自己娶妾生了一個兒子-以實瑪利。結果十三年之久,神沒有向他說話。亞伯拉罕雖然生了一個兒子,卻也虛度了十三年。過了十三年,亞伯拉罕年九十九歲,已經衰老了,身體如同已死了。他就是自己要生兒子也不能了。到了這時候,神才又向他顯現,對他說,『我是全能的神!』這是神第一次啟示祂這一個名-『全能的神』,也可譯作『全足的神』。當神向亞伯拉罕啟示這名之後,神向亞伯拉罕要求-你當在我面前作完全人。什麼是完全的人?完全的人就是純潔的人,神所要求亞伯拉罕的是純潔沒有攙雜。(創十七1。)

神吩咐亞伯拉罕要行在祂面前,這意思就是享受主那全豐全足的供應。當我們享受祂供應的時候,我們就是行在祂面前。神也吩咐亞伯拉罕要完全,這意思不是他不好,乃是他缺少神。我們沒有神,就不得完全。實際的說,要完全,意思是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不倚靠肉體的力量,乃信靠全豐全足的大能者。我們不該倚靠天然的己或肉體的能力,乃該在每件事上信靠神的全豐全足。當別人來攪擾我們或責備我們時,我們想要克制自己不生氣,不回嘴,卻往往失敗。這乃是因為我們走錯了路,我們沒有信靠神,卻想靠自己的努力抑制脾氣。每當我們遇到這樣的狀況時,不要想去勝過你的脾氣;最好的路就是快快呼求主的名,回到全豐全足的神裡面,絕不離開祂,每時每刻都信靠祂。我們若肯這樣操練,忘記我們的脾氣,而每時每刻信靠神,自然會勝過脾氣。我們都必須學習使自己不斷的在神裡面。這就是要完全的路。

更改名字並受割禮

接著神又與亞伯拉罕立約。在這次立約裡,神為亞伯拉罕更改名字,將他的名從『亞伯蘭』-崇高的父,改為『亞伯拉罕』-眾民之父、多國的父。神又對亞伯拉罕說,『你和你的後裔必世世代代遵守我的約。你們所有的男子,都要受割禮,這就是我與你,並你的後裔所立的約,是你們所當遵守的。』神又將亞伯拉罕妻子的名字從『撒萊』-我的公主,更改為『撒拉』-多國的母。神應許要賜福給撒拉,使她從亞伯拉罕得一個兒子,並要作多國之母,必有百姓的君王從她而出。因著亞伯拉罕心裡暗自喜笑,神又再次堅定祂的應許-撒拉必生一個兒子,要給他起名為以撒。說完了話,神就離開他升上去了。亞伯拉罕遵著神的命,給他兒子以實瑪利,和家裡一切的男丁,都行了割禮。(創十七1~27。)

一個人的名字代表他的實際。亞伯拉罕的名字改了,表徵他這人改變了。他改名的意義,乃是神加到他的裡面。從前他是崇高的父,現在他要作眾民的父,不是崇高的個人,乃是繁增的人,好達成神的目的。而撒拉也從『我的公主』,改變為『多國的母』;這使她的度量更寬廣,能關心別人,作多國的母,來產生後裔,達成神的目的。我們都需要這樣的變化,成為已經繁增並正在繁增的人,並成為寬廣且全面的人。

受割禮的屬靈意義,是脫去肉體、己和舊人。照新約來看,割禮乃是與基督一同釘十字架,並一同埋葬。割禮的意思就是了結我們的己和肉體,也就是對付我們天然的能力。當我們願意這樣對付己和肉體,就有路讓神進來,生出以撒。

神的朋友

有一天,天氣正熱的時候,亞伯拉罕坐在他的帳棚門口,舉目看見三個人走來,在他對面站著。他立刻跑去迎接他們,請他們留下,又為他們預備水洗腳,並以豐盛的食物來款待他們。這三人,其中一位是主,是耶和華,另二位是天使。三人中有一位對亞伯拉罕說,『到明年這時候,我必要回到你這裡,你的妻子撒拉必生一個兒子。』撒拉在帳棚門口聽見這話,就在那裡暗笑。這時,耶和華對亞伯拉罕說,『撒拉為什麼暗笑?…耶和華豈有難成的事麼?』三人與亞伯拉罕說完了話,就從那裡起行,向所多瑪觀看。亞伯拉罕也與他們同行,要送他們一程。這一段故事是說到神在亞伯拉罕的水平上,並以人的形態臨到他,與他有甜美親密的交通。亞伯拉罕被神帶到一個地步,能像朋友一樣的與神來往交通,因此神以亞伯拉罕為祂的朋友。(創十八1~16,雅二23,賽四一8,代下二十7。) 

亞伯拉罕對神的經歷,可分為四段。在第一段蒙召的經歷中,神向他顯現為榮耀的神。在第二段為弟兄爭戰的經歷中,神啟示祂自己是至高的神,天地的主。在第三段,神臨到亞伯拉罕是全豐全足的大能者。現在,在第四段的經歷中,神以非常不同的方式-以平常的人來到亞伯拉罕這裡。我們都需要經歷神到這樣的程度。起初我們經歷神的榮耀,但我們越經歷祂,就越察覺祂是以人的形態來臨,祂要成為我們的朋友,與我們有親密的交通。何等美妙,神不僅是高高在上的神,更是親密的朋友臨到我們,與我們有親密的交談。在日常生活中,不論是讀書、吃飯、走路、坐車,我們都可以親近祂、享受祂,將我們的心意向祂傾吐。我們更可以藉著定時向神的禱告,如同亞伯拉罕接待神那樣,與神有最親密甜美的交通,並聽見神向我們傾吐祂的秘密。

挑戰性的代禱

三人拜訪亞伯拉罕,並與他說完話,要從那裡起行的時候,亞伯拉罕也與他們同行,要送他們一程。這時耶和華說,『我所要作的事,豈可瞞著亞伯拉罕呢?』於是神告訴亞伯拉罕,所多瑪和蛾摩拉的罪惡甚重,因此神要下去,察看他們所行的。神把祂的秘密透露給亞伯拉罕了,亞伯拉罕在神面前,知道了人所不能知道的旨意。亞伯拉罕就問說,『假若那城裡有五十個義人,你還剿滅那地方麼?不為城裡這五十個義人,饒恕其中的人麼?』當神向亞伯拉罕啟示祂的心願後,亞伯拉罕立刻領會了神的意思,所以他和神之間有一段很長的交談。在這交談中,亞伯拉罕求神為著所多瑪城中的義人,不毀滅這城。亞伯拉罕與神都沒有題到羅得的名字,但是他們彼此懂得對方所說的,因為他們是親密的朋友。因著亞伯拉罕的代求,神記念他,並答應他的代禱。當神毀滅平原諸城的時候,祂記念亞伯拉罕,就在傾覆羅得所在之城的時候,將羅得從傾覆中救出來。(創十八16~33,十九29。)

在創世記十八章,神臨到亞伯拉罕的目的,不是為著吃飯,甚至不是為著堅定關於撒拉生兒子的應許。神臨到亞伯拉罕,是因為祂在尋找代禱的人。神要對邪惡的所多瑪城執行審判,但神沒有忘記祂的子民羅得在那城裡。神必須找到一個人為羅得代禱,因此,神訪問亞伯拉罕,目的是要他為羅得代禱。亞伯拉罕很能體諒神的心,立刻用挑戰性的代禱,向神回應祂的心願。這個代禱乃是神願望的發表,也是祂旨意的完成。今天在召會生活中,迫切需要這種挑戰性的代禱。我們都需要運用靈,照著神的心願向神挑戰,而為召會代禱。神的心願乃是要將祂的子民從邪惡的城裡拯救出來,將今日的羅得從被定罪的光景中搭救出來。我們若是親近神,與祂有親密的交通,我們就能懂得祂的心,而在榮耀的代禱中,向祂回應祂的心願。我們的禱告不是為著自己,而是為著神永遠的計劃,為著祂的恢復,為著祂的行動,並為著祂所有的召會。



牧養材料(三)信而順服 第十三題 珍賞主耶穌

林後5:14 原來基督的愛困迫我們,因我們斷定:一人既替眾人死,眾人就都死了;
林後5:15 並且祂替眾人死,是叫那些活著的人,不再向自己活,乃向那替他們死而復活者活。

信來自對主耶穌的珍賞

保羅在加拉太二章二十節末了的話,證明這一節的信,是屬於基督,也是在基督裏面的信。他總結這一節時,說到神的兒子乃是『愛我,為我捨了自己』的那一位。保羅寫這些話的時候,滿了對主耶穌的珍賞。否則,在這樣長的經節末了,他不需要說到基督愛他,為他捨了自己。他可以結束於『在神兒子的信裏…所活的』這句話。但是當他說到現今他如何活著,他的心滿了感謝和珍賞。信來自這種對主耶穌的珍賞。在基督裏面的信,和屬於基督的信,是從對基督的珍賞來的。

信產生一種生機的聯結,使我們與基督成為一

在林後五章十四至十五節保羅說,『原來基督的愛困迫我們,因我們斷定:一人既替眾人死,眾人就都死了;並且祂替眾人死,是叫那些活著的人,不再向自己活,乃向那替他們死而復活者活。』我們思想這些經節就能看見,保羅的信來自珍賞基督那困迫的愛。我們越珍賞基督那困迫的愛,我們就越有信。這信不是由我們自己的能力或活動所產生的,乃是由我們所珍賞的這位基督,在我們裏面作工所產生的。我們珍賞主耶穌的時候,會說,『主耶穌,我愛你,我寶貴你。』我們對主這樣說,祂就在我們裏面運行,並成為我們的信。這信產生一種生機的聯結,使我們在其中與基督真正成為一。

拳匪之亂時的真實故事

我願意告訴你們一個真實的故事,印證這一點:在我們裏面運行的信,來自我們對主耶穌的珍賞。在中國拳匪之亂時,數以百計的基督徒殉道。有一天,在中國的古都北平,拳匪正在街上遊行。一位年輕的基督徒女子,坐在囚車後方,被押去行刑。行刑者圍住她,手拿著刀劍;氣氛很恐怖,充滿了拳匪的喊叫聲。然而,當她向主唱詩讚美的時候,她的臉面發光。商店都因著暴亂而關門;但有一位青年人,從一家店鋪門口的縫隙中,看到這個情景。他因著這位年輕女子發光的臉、喜樂和讚美的歌聲,而深受感動,當下就決定要尋出基督徒信仰的真理。後來,他的確認識了真理,而成為相信基督的人。最終,他放下他的事業,成了一個傳道人。有一天,他訪問我的家鄉,告訴我他如何成為基督徒的故事。

這裏的點是說,這位年輕的女子,在這樣恐怖的環境當中,能夠滿了讚美,乃是因為信在她裏面作工。她滿了對主耶穌的珍賞。因著她這樣愛主,主自然而然就成了她裏面的信。這信產生一種生機的聯結,她在其中聯於主。這生機的聯結,是神新約的經綸中,一個基本且重要的方面。

在我們裏面運行的信心

在加拉太二章二十節保羅說,我們如今在肉身裏所活的生命,是我們在神兒子的信裏,與祂聯結所活的。我們活神聖的生命,不是憑著眼見,也不是憑著感覺,不同於我們活肉身和魂的生命。我們活神聖的生命,就是活我們靈裏屬靈的生命,乃是藉著運用信,這信是由賜生命之靈的同在所激發的。

保羅說到信時,是說『神兒子的信』。這個『的』字是什麼意思?這個字含示本節所題的信,乃是屬於神兒子的信,就是祂自己所擁有的信;然而,我們和其他許多人解釋這一節的時候,都說,這辭真正的意思是在神兒子裏面的信。但希臘文在這裏沒有用『在…裏面』這個介繫詞。我花了許多時間想要瞭解這件事。我查考許多一流的權威著作以後,確信保羅在這裏所說的不是神兒子的信,乃是在神兒子裏面的信。但我們仍需要解釋,為什麼在這一節,以及同章十六節和三章二十二節,保羅沒有用『在…裏面』這個介繫詞。我們若只查考聖經的白紙黑字,就無法對此事有正確的領會。我們還需要思想我們的經歷。

是基督向我們啓示出來,並注入我們裏面

保羅寫加拉太書是根據真理,也是根據他的經歷。根據我們基督徒的經歷,在我們裏面運行的真實活的信,不只是在基督裏面,也是屬於基督的。因此,保羅在這裏的意思,實際上就是『屬於基督的,並在基督裏面的信』。保羅的思想乃是,信是屬於基督的,也是在基督裏面的。

我們已經指出,信是我們對主之所是,以及祂為我們所作之事的珍賞。我們也指出,真實的信乃是基督自己注入我們裏面,成為我們相信祂的能力。主注入我們裏面以後,就自然而然成為我們的信。一方面,這信是屬於基督的;另一方面,這信是在基督裏面。然而,光說這信就是基督,這太簡單了。我們需要說,信乃是基督向我們啓示出來,並注入我們裏面。信不只和已經注入我們裏面的基督有關,也和正在將祂自己注入我們裏面的基督有關。當基督在我們裏面運行,祂就成為我們的信。這信是屬於祂的,也是在祂裏面。(加拉太書生命讀經,一一○至一一三頁。)

參讀:加拉太書生命讀經,第十篇。

2020/11/16

事奉主者的資格、追求與學習 第一篇 事奉主者兩面的難處-灰心與驕傲

事奉者向主祈求增加信心

路加十七章五至十節說,“使徒對主說,求主增加我們的信心。主說,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,就是對這棵桑樹說,你得連根拔起,栽在海裡,它也必聽從你們。〔但是〕你們誰有奴僕耕地或是牧羊,從田裡回來,你們會對他說,快過來坐下吃飯?豈不對他說,你給我預備晚飯,束上帶子伺候我;等我吃喝完了,你才可以吃喝麼?奴僕照所吩咐的去作,主人還謝謝他麼?你們也是如此,作完了一切吩咐你們的事,只當說,我們是無用的奴僕,所作的本是我們應當作的。”請注意,這段話不是說門徒對主說,乃是“使徒”對主說。這裡是把說話的人,擺在一個事奉的地位;說話的是使徒,是事奉的人,不是僅僅蒙恩的門徒。他們對主說,“求主增加我們的信心。”主就說,“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,就是對這棵桑樹說,你得連根拔起,栽在海裡,它也必聽從你們。”主說完這話,接著說了一個比喻。表面看好像是上文不接下文,然而我們若仔細對照原文,就會看見七節起頭原文有一個連接詞,可譯為“但是”,可見下文與上文是相接的。

這段聖經表面看很簡單,話語也很平常,但幾乎大部分讀經的人都承認,很難捉摸主在這幾節裡所說的意思。因為前後兩段話似乎有點上文不接下文,在思路上不容易連接。開頭說到蒙主揀選的使徒,就是那些事奉主的人,向主祈求加增他們的信心。然而,主並沒有回答他們怎樣加增信心,反而說到他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,就能有何等的功效。接著就說,他們乃是像奴僕一樣,即使是耕了地,放了羊,作了許多事,當他們回到主人跟前時,並沒有什麼可居功的。他們還得學習在主人面前服事,讓主人先得滿足。不僅如此,他們當有一種心情,一個態度,就是承認自己是無用的奴僕。這段話初讀之下,很不容易找到它的思路,摸著它真實的意義。甚至可能讀了無數次,還是讀不通。必須等到我們在事奉裡,在主的工作上有過一些經歷後,我們才懂得。
 
不是信心大小的問題,而是有沒有信心

這段聖經,主要的意思無非是給我們看見,一個蒙神揀選事奉主的人,應當學習不灰心,也就是學習有信心。換句話說,常常學習“相信”,因為只有相信能叫人不灰心。我們一同事奉主的人,常常會有一種光景,雖然口頭上不說自己灰心,實際上卻常困在灰心裡面。比方,有些人一直覺得沒有從主得著直接的負擔;有些人則嘆息工作沒有什麼果效。因此,許多人都不是那麼剛強、愉快;反之,都是在一種愁眉不展的光景裡。這是一種灰心的情形。

我們若不能從灰心裡出來,裡頭就會一直有一種困擾,求主加增我們的信心,像這段聖經所記的一樣。使徒們求主加增他們的信心,意思是,主叫他們事奉,但是他們不能,他們的信心不足,所以求主加增他們的信心。希奇的是,主並沒有告訴他們如何加增信心;主反而說,只要有信心,就能有信心。對他們而言,是信心太小的問題;對主而言,是有沒有信心的問題。主說,你們只要有信心,那怕信心小到一個地步,像一粒芥菜種一樣,只要有這一點,即使對一棵桑樹說,你得連根拔起,栽在海裡,桑樹也必聽從。

這話給我們看見的是正面的,意即事奉主的人,不必求主加增信心。事奉主的人需要從根本看見,在他裡頭有一個東西,叫作信心。所以不要說,我的信心太小。我們常聽見基督徒說,“請為我禱告,使我的信心加增一點。”我們要看見,主在這裡一點不摸信心大小的問題。主點出了一個事實,我們是有這信心的。當然,使徒們不會沒有這信心,我們這些蒙主呼召的人,也不會沒有這信心。我們也許認為自己只有一點信心,但主對使徒的回答指明,只要有一點,就可以了;有這一點,就一定夠用。所以,我們要這樣相信。我們需要看見,不是我們的信心增加,乃是我們只要有一點信心就可以;而這一點信心,是每一個信徒都有的。
 
事奉主者兩面的難處

主說完這話之後,七至八節便說,“〔但是〕你們誰有奴僕耕地或是牧羊,從田裡回來,你們會對他說,快過來坐下吃飯?豈不對他說,你給我預備晚飯,束上帶子伺候我;等我吃喝完了,你才可以吃喝麼?”這意思是,無論我們憑著信心作了多少,仍是沒有什麼可誇的。我們的難處,要麼就是落在灰心裡,要麼就是偏到驕傲裡。一驕傲,就看這個不行,那個也不行。所以,主說過信心之後,就用奴僕的事,來摸我們的驕傲。

當我們摸著一點竅,看見不是增加信心,而是有沒有信心的問題時,我們乃是站在有一點信心的根基上;這能使一棵樹連根拔起,栽在海裡。因此,我們能作相當的事。換句話說,當我認識在我裡頭有一點本錢,有一點信心,然後我憑著這個本錢,這個信心,能作一點什麼,這個竅一開,立刻我就能作一些事。可惜我們人是這樣的麻煩,不是偏於灰心,就是偏到驕傲。這是不能裝假的。好比有的弟兄不是灰心,而是驕傲;即便他不是故意驕傲,但他那種自義,顯出一種自命不凡的樣子,便是驕傲的模樣。

比方,有兩位弟兄作見證,一位說自己聖經讀得不好,另一位說感謝主,這些日子自己聖經讀得相當不錯。又比方兩位姊妹,一位說自己怎樣沒有直接從主得著負擔;另一位說她很容易摸到亮光,也很容易接受負擔。有人說,自己越過越糊塗,越過越忙,屬靈的情形爬不起來,有一種灰心的感覺;另一個人說,他很容易摸著主,並且一禱告就有主的同在。這些情形,都是路加十七章五至十節所描述的光景。主在這裡強調的說,你雖然有一點信心,因而有一些成就,但是不要忘記,即使你有信心耕了地,放了羊,你仍舊是個奴僕。這意思是,即使你的信心叫你能撒種傳福音,牧養神的群羊,造就聖徒,並且你也都作得相當好,這並沒有值得驕傲、誇口的。

你不能說,你作了很多,很辛苦,自己應該先得飽足。不,我們還不能有享受,還不能有可誇的。我們耕了地,放了羊,傳了福音,帶領聖徒,還得回到主跟前事奉祂,並且先讓祂得著滿足。等祂吃飽喝足、滿足了,我們才可以有一點的滿足和享受。此外,我們還得在主面前有一個存心,認識我們是無用的奴僕,所作的本是我們應當作的。這一面拯救我們,使我們與主同心;另一面,保守我們一直不灰心,也不驕傲。不灰心是因主已經揀選我,把一點的信心放在我裡頭,作我的資本、本錢。我就憑這一點事奉祂,作我所該作的事,而有一點的果效。不驕傲是因無論我作了多少,我都認識我不過是個無用的奴僕。

這件事必須深深地作到我們裡面。你我事奉主,全數不在別的,只在乎主放在我們裡面那一點的信心,那是我們的資本。誰能說我們裡面一點信心也沒有?我們蒙了神的揀選,蒙主呼召,無論我們這人怎樣貧窮,在我們裡面總還有一點信心,這一點信心就是我們的本錢。我們不必灰心,我們只要有這一點就夠了,只要憑著裡頭這點信心,就能作許多事。然而另一面,主有智慧,祂知道當我們真的開了竅,學了一點功課,憑著信能作一點什麼時,我們就會偏到另一面,會驕傲。我們會以為自己能耕地,也能放羊,立刻驕傲、自滿都出來了。所以主說,我們即使耕了地,放了羊,回來還不能吃飯。不能吃飯就是不能自滿,不貪圖自己的享受。我們還得空著肚皮,伺候在主跟前,讓祂先享受。不僅如此,我們要謙卑下來,對主說,“主,我是無用的奴僕。我只是耕了地,放了羊,作了一點事,並沒有什麼可誇的。主,這不過是我應盡的本分,是我應該作的。”

在我們一同事奉的人中間,很明顯的有兩面的難處。有相當一部分同工覺得貧窮,覺得自己不能講道,什麼都不行,所以愁眉不展,打不起精神,也提不起勁。另一面,有少數同工有一個光景,不是路加十七章裡謙卑、謙虛的侍立在主跟前,對主說,“主,我是無用的奴僕,就是作了一點工,也不過是應盡的本分,是我自己該作的。”他們反而在那裡說,“我耕了地,放了羊;我讀經有亮光,有異象;我有負擔,能作這個,能作那個。”我們中間,這兩種光景是很明顯的。有的愁眉不展,有的趾高氣昂,自視甚高。這兩種情形都需要主的憐憫,因為我們沒有可灰心的,也沒有可驕傲的。
 
不灰心也不驕傲,拯救我們脫離事奉兩面的難處

我們蒙主憐憫,在我們裡面的確有一點東西,像一粒種子,那就是我們的信心。主說我們有一點信心,像一粒芥菜種就夠了。這一粒小種子,就是我們事奉的本錢;我們認識這個,憑著這個事奉主。不要在乎我們的無知、我們的軟弱,甚至我們的“看不見了”、“記不住了”、“說不出了”。這個“不”字並沒有妨礙,即便我們的眼睛完全看不見,甚至即使看過也全數忘了,說起話更是前言不接後語,這都不成問題。

我們該知道,每一個蒙主揀選的人,都有信心。一個事奉主之人的難處,不在別的,就在路加十七章這段話裡所隱示的灰心和驕傲。我們的難處就是這樣,若不是灰心,說自己看不見、記不住、說不出;就是偏向另一面,說自己看得見、記得住、說得出。路加十七章正好拯救我們脫離這兩面的難處。我們不需要灰心,在我們裡頭有一點東西,是主放在我們裡面的,是無法去除的。這一點東西,是我們的資本,叫我們能在主面前事奉祂。所以,我們定規能耕地,能放羊,能傳福音,能牧養聖徒,牧養主的羊群。

然而,等到我們真能作些什麼,能耕地,能牧羊,那時便要提防驕傲。千萬不要說,我都能了,我現在得飽餐一頓。主說,“不,你們還得謙卑自己,到我面前伺候我。”若是可飽足、可享受,也是主先享受。我們還得在主面前,對主說,“我是無用的奴僕。”請記得,主從來不喜歡人說,“我是沒有信心的奴僕。”主歡喜聽見:“我是無用的奴僕。”主喜歡我們常常說,“我裡頭有信心。”主不喜歡我們說,“我沒有信心。”主喜歡我們說,“我是無用的奴僕,即使作了一點什麼,真是耕了地,牧了羊,那也不過是我應盡的本分,算不得什麼。”我們若記得自己是有信心的人,就不會灰心,並且能夠站立;我們若記得自己是無用的奴僕,便不會驕傲。我們要一直在主面前,抓住主在這裡所說的話。

我們不需要灰心,也不需要羨慕人所謂的看見異象,或摸著直接的負擔。我們要看見,不是每一個事奉的人,都像使徒保羅那樣。在那麼多的使徒當中,不過只有一個保羅,雖然西拉、提摩太都很好,但是他們也寫不出保羅的書信。不要因為這個灰心,只要看見我們有信心,並且我們的信心雖小,卻是我們事奉的本錢。另一面要記住,我們是無用的奴僕,所以要謙卑。我們乃是蒙主憐憫的人,即使作了許多,耕了許多地,牧了許多羊,到末了,我們仍不該居功,也不該貪圖勞苦後的享受。我們要到主面前,伺候祂。若是可享受,要讓主享受。我們在主面前,不過是個無用的奴僕,我們所作的是我們應盡的本分。這是我們該有的認識。

我在養病期間,獨自躺在床上安靜下來時,我環顧所有事奉者的情形,心裡著實難過。有些人的情形就是灰心,有些人是相當自滿,相當驕傲。甚至有人很確定的告訴我,他現在有異象,有負擔,有亮光,他讀經是如何看見啟示。這些話聽在我裡頭,並沒有一點快樂的感覺,我反而為著他們擔憂、傷心,我擔心有一天會出事情。我知道他們病了,有難處了;因為在同工中,灰心的人很灰心,驕傲的人很驕傲。

我們定規過同工們聚在一起時,要尋求主的同在,各種的情形都要注意。在屬靈爭戰時,我們必須是勇敢、勇猛的,並且擔擔子是爭先恐後、不怕吃苦的。等到大家坐下來時,感覺更應該敏銳,彼此敞開交通。有些弟兄應該說,“我看見這樣的事,不知道弟兄們覺得對不對。”有的說,“我也有一點感覺,但害怕是出於我自己,所以我交通給弟兄們,或者弟兄們給我一個平衡,一點改正。”有人則說,“我雖然外面看不見,裡頭也有一點感覺,但我怕是出於天然的,我願意和弟兄們交通。”如果我們中間的情形是這樣,我們真要敬拜主。

然而,在我生病的時候,卻感覺同工們中,有些人相當灰心,有些人則相當驕傲;這兩種情形都是不正確的。看自己不行的,乃是和別人比較,這明顯是在自己裡面。我們若是學了功課,沒有自己的感覺,不在自己裡面,那麼有弟兄起來釋放亮光,我們就能敬拜主,而不與人作比較。我們只應該敬拜主說,“主,謝謝你,在我們中間興起這樣的弟兄,我們讚美你。”有好些弟兄常說,“我看有的同工作工好,讀經好,帶領人也好,站講台更好,我卻樣樣不行。看看他,再看看自己,真是不行。”這就是灰心。另一面,已過一段時日裡,也有相當多的同工說,他能耕地,能牧羊,並且有異象,別人在那個地方作工不行,他可以去作作看。這口氣就暴露出他是個什麼樣的人,他的存心是什麼。這乃是落到一種不自覺的驕傲裡。

有些人覺得灰心,因為多年來他們求主加增信心,主卻沒有加給他們。八年前聖經讀不通,今天還是讀不通。八年前在主面前沒有直接的負擔,今天還是沒有。某弟兄有,某姊妹有,他就是沒有。他一直求主給他加增,卻一點也看不到加增,什麼都沒有加增。然而主說,只要有信心像一小粒芥菜種就可以。我們需要忘記自己的感覺,也不要與別人比較。若不是在我們裡頭有一點小的信心,在那裡頂著、拉著、維持著,相信許多同工都會落下去,灰心了。許多時候,同工們在工作上不振作,甚至不大敢作,沒有勇氣作,就是因為灰心。另一面,有相當多的人吃飽、喝足了,以為自己治理召會、傳福音很有一套,帶領聖徒也不錯。這樣的人,就是違反路加十七章所說的,不在主面前承認自己是無用的奴僕。我們中間相當缺乏謙卑的靈。沒有功用的人就灰心,有了功用的人就自滿。願主憐憫我們,這兩面我們都不要。

實在說,即使我們今天作了很多事,還得承認,一切都是主的憐憫,是祂給了我們一點祝福,一點帶領,並且我們所作的還沒有盡,我們該作的還有很多。我們都當認識,即使今天帶進了主加倍的祝福,我們是連應盡的本分,都還沒有完全盡到。我們沒有什麼可誇的,我們還得俯伏在主面前,說,“主,我們是無用的奴僕。”無論是異象、負擔、亮光,還是讀經、屬靈的認識,或是帶領召會、傳福音,這一切都是沒有止境的。所以,沒有一個人可以說,他已經登峰造極。你我都必須謙卑,一面不灰心,一面不自滿。
 
灰心或驕傲的難處,在於缺乏彼此相愛

有人問說,我們在一起,究竟如何顯出功用?約翰十五章十六至十七節說,“不是你們揀選了我,乃是我揀選了你們,並且立了你們,要你們前去,並要你們結果子,且要你們的果子常存,使你們在我的名裡,無論向父求什麼,祂就賜給你們。我將這些事吩咐你們,是要叫你們彼此相愛。”讀約翰十五章的人,都注意住在主裡面,與主的交通,乃是我們結果子的基本條件。然而約翰十五章的真理,不僅是個人單獨與主交通的問題,也是眾肢體相愛的問題。一個是我們與主之間的問題,一個是我們與眾弟兄姊妹的問題。所以,約翰十五章裡所說結果子的兩個條件,一個是住在主裡面,一個是彼此相愛。住在主裡面,是我們與主交通的問題;彼此相愛,是眾人共同的問題。

一般人讀約翰十五章,對第一個條件都看見得相當清楚,對第二個條件就相當的忽略。我們以為只要和主交通,就沒有問題,豈知聖經中還有另一面。我們和主交通是必要的,但還必須注意另一件事,就是和眾肢體彼此相愛。在主這棵葡萄樹上,不只有我這一根枝子,還有許多的枝子;按主的身體而言,也不只有我這個肢體,還有許多的肢體。不只我與樹的關係要對,我和眾枝子的關係也要對。所以我們要住在主裡面,也要和眾肢體彼此相愛。

我們所以有灰心,或自滿的情形,有路加十七章中兩面的難處,並非我們與主之間缺了交通,多數原因在於我們彼此缺少相愛。若是我們一直實行彼此相愛,我們便不會灰心,也不會自滿。彼此相愛是配搭的問題。我們中間該有許多功用,卻沒有顯出來,問題就出在這裡。有些人苦於顯不出功用,就灰心了。另有些人顯出一點功用,卻落到驕傲裡;這個自滿、自傲,破壞了他的功用。這兩面情形在我們中間造成很大的虧損,其原因就是缺乏彼此相愛。

若是我們這個不行,那個也不行,就只好支取別人所有的。這是很對的,主並沒有要我們個個都行。聖經給我們看見,在那麼多使徒中,寫以弗所書的只有保羅一個,主並沒有要人人都作保羅。但是我們看見,卻有許多人支取保羅的豐富,提摩太、提多都是如此。真理是平衡的,一面說,每一個事奉主的人,都該學習活在主面前;但另一面,並不是每一個事奉主的人,都直接從主接受負擔。比方,提多在各城設立長老(多一5),他的負擔不是自己從主接受的,乃是照著使徒保羅所吩咐的。或許今天有弟兄姊妹會說,“我自己還沒有這個負擔,你既有負擔,你自己去作吧。”若是這樣,就表示我們沒有配搭。什麼叫作配搭?乃是有一部分人作眼睛,看見前面汽車來了;還有一部分人作腳,立刻接受眼睛的警告,快快的閃避。看見的是眼睛,不是腳,但還需要腳才能閃避。今天的難處是,大家都想作腳,或者都想作眼睛。這就是沒有正確的配搭。

主若憐憫我們,今後我們要學習好的配搭。一面說,每個人都要學習活在主面前,與主有交通;但從另一面說,當我們事奉的時候,沒有一個人能單獨說他看見什麼,我們需要學習彼此配搭。比方,一位姊妹應當學習活在主面前,憑著裡頭那一點的信心,歡喜快樂的投身在事奉裡。然而,在事奉的行動上,她該學習接受安排,與人配搭。她沒有一個地位,也沒有那個恩賜,直接從主接受負擔,她的地位就是接受別人的安排,她就該歡樂的從一同配搭的人手中,接受支配與付託。當她實際的去執行時,就會看見主的同在。這並非人意的組織。

若是主許可,盼望我們被帶到一個地步,連講台也都是彼此配搭的。以傳福音或是主日講台為例,在釋放話語之前,有負擔釋放話語的弟兄們,可以一起交通。或者有人說,“我有一點感覺,要釋放一篇信息。我覺得主今天要說這個,因為弟兄姊妹有這樣的需要。”並且把他要如何說,都交通出來,讓大家一同來看。也許有人便附和的說一點話,再加上一些需要注意,或需要避免、提防的點;甚至有一同事奉的弟兄,交通出一些實際的情形和難處。這樣交通過後,講台上釋放出的信息,必定比沒有交通更剛強、更豐富、更明亮,也更實際。
 
藉著配搭,實行彼此相愛

目前最需要的,就是事奉的人能夠完全的配搭,完全的合作;所以,我們要有許多的事奉聚會。實在說,事奉聚會就是來在一起交通。盼望我們能蒙主憐憫到一個地步,在這樣的交通裡,不怕說到個人的難處。比方,我們可以說到某位弟兄的講台,還有什麼欠缺的。我們彼此交通,互相接受,把那些難處、弱點,藉著交通帶過;把那些剛強、積極、豐富、正面的,都加上去。若是這樣,話語的講台定規剛強、明亮。雖然主在我們中間的路,並不在於興起一個會講道的人,盡更強的話語職事;但我信主的路,乃是帶領這些盡話語職事的弟兄們,慢慢調和成為一個。藉著一同的交通,雖然仍是某位弟兄作話語出口,但話語卻比沒有經過交通更剛強、豐富。

不僅講台如此,連探望、召會中的帶領、青少年的服事,都當如此。按規矩,作青少年工作的工人、事奉的弟兄姊妹、和長老們,應該一同坐下,好好交通,好好在主面前研究,看看會所裡青少年的工作該怎樣作。總要禱告再禱告,交通再交通。在交通裡,有些人也許並未直接參與服事,但是可以把感覺、難處說出來;結果大家不分彼此,交通、建造在一起。照著主在約翰十五章的話,我們若彼此相愛,定規多結果子。若是我們仍像已往一樣,都是各自活在主面前,等到要事奉,也是你作你該作的,我作我該作的;我感覺你作得有些缺欠,我不說;我作得有些差錯,你也不講;你有什麼能加給我的,我也不一定接受;大家裡頭都有故事,彼此間都不通氣,結果自然無法有果子。

現在我們需要一改從前的作法,實行彼此相愛。我們應當來在一起,眾人把各自的工作逐一交通出來,接受大家的批評、改正,好除去我們的弱點。結果一個人在某地的工作,就是我們全體的工作,因為他工作的眼光,不是他個人的,所帶去的也不是他個人的。相當有屬於他的東西,但是也相當有屬於別人的東西,眾人就調在一起。這樣,他講一篇道,不僅是他自己的看見,還有別人加上去的亮光。眾人便一同承當講道的結果,不是一個人所作的,乃是大家一同作的。或許是兩位同工一同配搭,但不只是那兩個人去作,而是大家經過交通,一同作的。如果這樣,我們中間會產生彼此相愛的實際,所顯出的功用,也是出於彼此相愛。我們不僅是各自住在主裡面,與主有交通,更是各個彼此相愛。

我們在積極方面很缺乏這種彼此相愛。我們需要積極的往這一面帶領弟兄姊妹,使全時間服事者和長老們彼此相愛,到一個地步,在功用上相愛,在同作枝子結果子的事上相愛。不光是一個個枝子住在萄葡樹上,並且枝子間都彼此相愛。若是這樣,我們的長進必然加多,也會顯出許多不同的功用。因為我們有各種樣的人,有各種樣的功用,有的作手,有的作口,有的作眼睛,有的作腳;有的直接從主接受一點負擔,有的在配搭裡接受一點安排;有的也許在原則上像使徒保羅那樣,有的也許在原則上像提多、提摩太。但這並不抹煞個人與主之間的交通,個人活在主面前的情形。

至此,我們的工作才能像樣,我們在主面前才能學好功課,並且我們事奉主的兩種難處,都能迎刃而解。盼望主憐憫我們,把我們帶到這個境地,一切在工作上的舉動,事奉裡的活動,都是這樣;一面個人活在主面前,另一面眾人都在功用上彼此相愛。

最近某個地方召會就有一點這樣的作法,弟兄們在釋放信息之後,就擺在一同事奉的同工面前,大家一同來評論。不光是講過之後一同評,在未講之前也一同交通。每個人都擺出自己的感覺,甚至對聚會的帶領,都交通給弟兄們,結果就交通出實在的東西。到了聚會的時候,眾人便有在靈裡的默契。這樣,就見證他們彼此間的配搭是活的。
 
結語

一面,我們因著看見在我們裡面有一點的信心,而不灰心;另一面也學習無論作了多少,還得承認,我們仍是無用的奴僕,所作的不過是我們應當作的。不僅如此,在我們盡功用時,需要學習住在主裡面,而彼此相愛;在功用上有交通,彼此間有好的配搭。在話語的講台是如此,探望是如此,聚會帶領也是如此,一切的活動都是如此。這樣,我們便能配搭起來,彼此加強,得著更多的豐富及平衡,蒙到更大的保障。我們借此都能學得許多美好的功課,並免去不必要的錯誤。

一九六〇年七月十九日講於台北

2020/11/14

聖經之旅 第十一課 亞伯拉罕在迦南 (節錄)

讀經:創世記十二至十四章

亞伯拉罕憑信而活

亞伯拉罕是蒙召族類的始祖,因此他的歷史,就是我們的歷史;他所經歷的階段,也是我們所該經歷的階段。亞伯拉罕對神經歷的第一階段,是他蒙神呼召。而他第二階段的經歷,乃是憑信而活。亞伯拉罕既是相信並順從神呼召的人,他對該停留的地方就沒有選擇。神第二次在哈蘭呼召亞伯拉罕,他就在那裡過河,開始漫長的旅程。在這漫長的旅程中,他沒有自己的選擇。希伯來十一章八節告訴我們,亞伯拉罕不知道往那裡去。他手中沒有路線圖。他的路線圖是一位活的人位,就是那位活神。他在旅程中必須不斷的仰望神;他無法停留在自己所選擇的地方。在他的旅途中,神的同在是他的方向,是他的路線圖。他這樣跟從神,直到摩利。到了摩利,神就向他顯現。神在摩利的顯現,指明亞伯拉罕已經到了神要他到的地方。在那裡神告訴亞伯拉罕,祂要把那地賜給他的後裔。

我們從亞伯拉罕身上,看見跟從主所必須採取的步驟:第一步是蒙召,第二步是憑信而活。我們蒙神呼召以後,需要憑信而活,這是我們今天的需要。你若蒙了神的呼召,就必須憑信而活。在聖經裡,信心與眼見相對。你若蒙了神的呼召,就必須憑著信心,不憑眼見而生活。今天的世界,人為自己的生活建造大城,為自己的名建造高塔。但我們已經蒙了呼召,我們必須憑信而活。憑信而活是什麼意思?就是在一切事上靠神而活。憑信的生活,不是指內在的生命,乃是指外在的生活,就是蒙召者日常的生活,日常的行事為人。這種日常的行事為人,是憑著信心,不是憑著眼見。(林後五7。)

築壇獻祭

亞伯拉罕到了摩利,神再次向他顯現之後,他築了一座壇。這是亞伯拉罕所築的第一座壇。在聖經裡,壇的意思是我們的一切都為著神,並事奉神。在亞伯拉罕的經歷中,他為神築過三次壇。當他在摩利為神築壇之後,他就走遍那地。神不是只給他一小塊地,乃是給他廣闊的地。亞伯拉罕在旅途中,來到伯特利和艾中間的地方。伯特利在西邊,艾在東邊。在伯特利和艾的中間,亞伯拉罕築了另一座壇。伯特利是神的家,指明召會生活;而艾的意思是一堆廢墟,指明世界對我們而言,是一堆廢墟。當羅得離開亞伯拉罕之後,神又向亞伯拉罕顯現,並應許賜給他地和後裔,亞伯拉罕就在希伯侖的幔利築了第三座壇。幔利的意思是力量,希伯侖的意思是交通、交往或友誼。按照創世記十八章一節,神在幔利那裡訪問亞伯拉罕。神向他顯現,並且停留了相當長的時間,甚至與他一同坐席。亞伯拉罕停留在幔利那裡,一直與主交通。(創十二6~9,十三14~18。)

要憑信而活,我們首先必須築壇。築壇的意思是將我們所是和所有的一切,都獻給神。壇的意義就是我們不為自己保留什麼。壇的意義就是我們曉得,我們在地上是為著神,我們的生活是為著神,神是我們的生命,並且我們生活的意義就是神,所以我們把一切都放在壇上。每當我們對主說一切都為祂的時候,我們的感覺是甜美的,與主的交通是親密的,我們深深的進到主自己裡面。有時我們雖然告訴主,我們所是和所有的一切都為著祂,但幾天之後,我們可能就忘記自己的奉獻。然而那位呼召我們的神,永不會忘記我們的奉獻,在我們忘記時,祂常常臨到我們,並提醒我們對祂說過的話。因此,我們需要常常藉著築壇獻上自己,並且停留在那裡,維持與主不斷的交通。

帳棚的生活

亞伯拉罕築壇以後,就支搭帳棚,帳棚是為著他的生活。(創十二7~8。)在巴別,人先造城,然後造塔。但亞伯拉罕先築壇,然後搭棚。對亞伯拉罕而言,首要的事是把一切獻給神,敬拜事奉神,並與神有交通;然後才為他的生活支搭帳棚。亞伯拉罕住帳棚,也指明他不屬於世界,反而對世人是一個見證。亞伯拉罕先在伯特利和艾的中間支搭帳棚。(十二8,十三3。)那是神的家所在的地方,也是他開始作見證,藉著與神交通彰顯神的地方。帳棚也是他的後裔在曠野所建造之帳幕的小影,這帳棚可視為神的家,為著神在地上的見證。接著他把帳棚遷到希伯侖,希伯侖的意思是交通,因此他的帳棚先是向世人為神作見證,後來成了他與神交通的中心。希伯來書告訴我們,亞伯拉罕在應許之地作客,並且住在沒有根基的帳棚裡,因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,其設計者並建築者乃是神。這座有根基的城,就是新耶路撒冷-神和所有蒙召者永遠的居所。(來十一9~10。)

亞伯拉罕的歷史就是我們的歷史。世人沒有帳棚,他們只有大城。他們惟一能看見的,就是他們的大城。但我們能對世人說,『你有一切,但有一樣你沒有-神的同在。』當我們住在有神同在的帳棚-召會生活裡,我們裡面就深深覺得,在地上沒有一樣事物是持久的,每樣事物都是短暫的,我們仰望永世。藉著支搭帳棚,我們宣告我們屬於另一個家鄉。我們不屬於這一個家鄉,我們仰望並指望進入更美的家鄉。亞伯拉罕的帳棚,乃是新耶路撒冷的小影,新耶路撒冷是神在宇宙中終極的帳幕。(啟二一2~3。)聖經告訴我們,這更美的家鄉就是新天新地,那座有根基的城是新耶路撒冷,就是神和所有蒙召者永遠的居所。今日的召會生活是亞伯拉罕生活和歷史的收成;我們都在這裡築壇並支搭帳棚。這是要來新耶路撒冷的圖畫,在那裡我們要與神永遠同住。

遭遇饑荒而下埃及

亞伯拉罕到伯特利之後,不久就軟弱了,漸漸從伯特利-神的家,遷往南地去,就是與埃及-世界-交界的地方。他到了南地,結果就遭遇甚大的饑荒。此時亞伯拉罕並沒有禱告,卻只顧到自己的肚腹,和他的妻子沒有多談,二人很快就同意下到埃及去。當亞伯拉罕和撒拉走到埃及邊界的時候,他害怕埃及人殺他,奪他的妻子。此時他又沒有禱告,卻要撒拉說謊,說她不是自己的妻子,以保全自己的性命。然而神不讓他過去,神來了,不是對付亞伯拉罕,乃是對付法老。神因著撒拉的緣故,降大災與法老和他全家,這才保守了亞伯拉罕和他的妻子。至終亞伯拉罕不但沒有失去妻子,反而得到許多財富。經過這次試煉,亞伯拉罕知道神所賜他之地的寶貴。於是帶著妻子與羅得,並一切所有的,從埃及上到南地去。他又漸漸從南地往伯特利去,到了伯特利和艾的中間,就是從前支搭帳棚,築壇獻祭的地方,在那裡求告耶和華的名。(創十二10~十三4。)

亞伯拉罕在埃及的失敗,使他學到一個功課,知道迦南地的重要,也知道撒謊、欺騙是不對的,作神子民的人被埃及人責備是可恥的。所以他帶著妻子與羅得,並一切所有的,從埃及回到南地,又漸漸遷往伯特利去。他回到了當初的地位。雖然亞伯拉罕在下埃及這件事上軟弱了,但他卻經歷到神保守的恩典。沒有這保守的恩典,誰也不能留在經歷的高峰。不要信靠你的經歷,要信靠祂保守的恩典。亞伯拉罕受試煉的經歷,給我們看見,只要我們是神所呼召的人,不論我們是否相信祂或信靠祂,祂都會看顧我們。當我們在高處,祂餵養我們;當我們跌到低處,祂更餵養我們。那呼召我們的是真實可信的,不論我們的情形如何,祂都看顧我們。神這樣作的目的,是要我們快快回頭,回到正確的地位,恢復過向神築壇獻祭,並呼求主名的生活。

與弟兄分開

亞伯拉罕因著失敗下到埃及去,卻帶著豐富的財富回到迦南地,沒想到這些財富給他帶來了麻煩。因為他與羅得的財物甚多,那地容不下他們,他的牧人就和羅得的牧人相爭,這就成了他的另一試煉。但這一次他沒有失敗,他得勝了,因為他在第一次試煉裡學了功課-不為自己爭奪或揀選,只信靠神的看顧。因此亞伯拉罕並沒有與羅得相爭,反而讓羅得選擇土地。結果羅得選擇了肥美的約但河全平原,就離開亞伯拉罕。羅得離別亞伯拉罕之後,神又向亞伯拉罕顯現,對他說,『你舉目向東西南北觀看,凡你所看見的一切地,我都要賜給你和你的後裔,直到永遠。我也要使你的後裔如同地上的塵沙那樣多。』這次的顯現是由於亞伯拉罕沒有為自己爭鬥或吵鬧,反將一切的選擇都留給他的弟兄羅得。神這次的顯現,加強了亞伯拉罕憑信的生活。(創十三5~18。)

對亞伯拉罕而言,被撇下失去羅得並不是一件小事。然而就在此時,神又向亞伯拉罕顯現。在埃及,亞伯拉罕雖然在神保守的恩典中,但他沒有神的顯現,因為那時他是在錯的地位上。現在,亞伯拉罕不僅在神保守的恩典中,更回到原初的地方,在對的地位上。此外,他沒有為自己爭奪或揀選。他從在埃及所受的管教學了功課,知道他的將來和一切,都在神的手中,並且知道他是在神的看顧之下。因此,神進來向他顯現,並再次向他堅定神的應許。從亞伯拉罕這兩次受試煉的經歷,我們學到一個功課,就是無論在何種景況中,我們不需要為自己爭奪什麼。如果我們願意把揀選讓給我們的弟兄,神會進來把一切可揀選的都給我們。

為弟兄爭戰而得勝

羅得和亞伯拉罕分離後,他的情形就走下坡,漸漸挪移自己的帳棚,最後搬進了所多瑪城,住在那裡。在神眼中,所多瑪是個罪大惡極的城市。羅得是神的子民,必然知道這事。他該遠離所多瑪,不該走向所多瑪。然而,因為所多瑪周圍的土地肥美,羅得就走向那城,並且遷入那城,定居在那裡。神不允許祂的子民住在那邪惡的城裡,因此在神主宰之下,發生了四王與五王的爭戰。四王由基大老瑪領軍攻打所多瑪,最後四王擊敗了五王,將所多瑪城裡所有的財物,並一切的糧食都擄去,羅得和他的財物也都被擄去。然而有一個人來告訴亞伯拉罕這件事,亞伯拉罕就率領家裡生養的三百一十八名壯丁,與四王並他們的軍隊爭戰。因著亞伯拉罕信靠神,他得了勝利,殺敗了敵人,又將被擄去的一切財物,和侄兒羅得都奪回來。(創十四1~16。)

當亞伯拉罕發生問題時,他沒有為自己揀選,他知道關於他的一切事,都在神的手下,是神主宰他的一切。這是亞伯拉罕得勝的原因。羅得離開了亞伯拉罕,但亞伯拉罕不計算弟兄的弱點,也不對羅得幸災樂禍。反在羅得被擄去時,為羅得禱告,並堅決定意要為羅得爭戰。亞伯拉罕勇敢的信靠神,並冒著生命的危險,為弟兄爭戰。這對他不是一件小事,但他這樣作了。因為對他而言,看見弟兄被擄乃是一件羞恥的事。亞伯拉罕信靠神而得到勝利;他對神有信心,因為他學會了認識神。我們也都需要學這樣的功課,認識神是地上和天上的主,天地都屬於我們的父,就是呼召我們的那一位。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一切事,都在神主宰的手中。因此我們無須為自己爭奪什麼,只需要單純的信靠神。當我們看見周圍的同伴被擄離開神時,我們都需要有負擔,起來為他們爭戰。

麥基洗德的代禱與祝福

當亞伯拉罕殺敗仇敵,得勝回來時,所多瑪王出來迎接他。又有至高神的祭司,撒冷王麥基洗德,帶著餅和酒,出來迎接他,並為他祝福,說,『願天地的主,至高的神,賜福與亞伯蘭;至高的神把敵人交在你手裡,是應當稱頌的。』亞伯拉罕就把所得的,拿出十分之一來給麥基洗德。所多瑪王對亞伯拉罕說,『你把人口給我,財物你自己拿去吧!』亞伯拉罕卻說,『我已經向天地的主,至高的神耶和華起誓;凡是你的東西,就是一根線,一根鞋帶,我都不拿,免得你說,我使亞伯蘭富足。…』在為弟兄爭戰的事上,亞伯拉罕經歷了麥基洗德的代禱與祝福,他也經歷神是『天地的主,至高的神』,他更勝過了財物的試誘。(創十四17~24,來七1。)

亞伯拉罕家裡雖有生養的壯丁三百一十八人,數量上怎能比得過四王的軍隊?這些壯丁沒有受過戰爭的訓練,如何能打得過那些打仗的專家?這必定是由於背後有人為他代禱。這代禱的人是誰呢?必是那後來帶著餅和酒,出來迎接他,又為他祝福的撒冷王麥基洗德。新約希伯來書告訴我們,基督乃是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,成了永遠的大祭司,拯救我們到底,並長遠活著,為我們代求。(七16~17,24~25。)麥基洗德是祭司,他必定一直在照顧神的子民。神答應他的代禱,使一個人從所多瑪逃出來報信給亞伯拉罕,並使亞伯拉罕作了勇敢的決定,要為著拯救羅得而爭戰。亞伯拉罕勇敢的在靈裡爭戰,這使他對神有一個更新的經歷,經歷神是『天地的主,至高的神』。因著亞伯拉罕在地上為神站住並爭戰,所以神開始被稱為天地的主。當我們在地上生活行動時,會遭遇到許多事。表面看來,這些事就這麼發生了;實際上,是我們的大祭司基督,在天上為我們代禱。祂的代禱蔭庇我們,使我們能像亞伯拉罕一樣,為著神的子民爭戰。

牧養材料(三)信而順服 第十二題 信而順服

羅6:11 這樣,你們在基督耶穌裏,向罪也當算自己是死的,向神卻當算自己是活的。
羅6:12 所以不要讓罪在你們必死的身體裏作王,使你們順從身體的私慾,
羅6:13 也不要將你們的肢體獻給罪作不義的兵器;倒要像從死人中活過來的人,將自己獻給神,並將你們的肢體獻給神作義的兵器。
羅6:14 罪必不能作主管轄你們,因你們不在律法之下,乃在恩典之下。

基督徒生活的原則只有兩個,一是信心,一是順服。無論什麼好的果子,都是從這兩個原則結出的。我們和主來往,天天需要信而順服。

客觀的是已成的,所以應當相信;主觀的是現在和將來要成功的,所以需要順服

信而順服到底怎麼講呢?一切客觀的真理,都是在基督裏的;一切在基督裏的,都已經成功了。一切主觀的真理,都是在聖靈裏的;一切在聖靈裏的,都是聖靈所將要成功的。救贖是在一千九百多年前已經成功的,救恩是在我信主的那一天才成功的。所以救贖這件東西是客觀的,是在基督裏已經成功的。救恩這件東西是主觀的,是聖靈在我裏頭成功的。這兩件東西是不能掉頭的。

凡是客觀的,都是已往的、絕對的、完全的、無以復加的。凡是主觀的,都是現在和將來所要成功的。接受客觀的,和接受主觀的,有兩個完全不同的原則。因客觀的是已成的,所以應當相信。因主觀的是現在和將來要成功的,所以需要順服。若只注意一方面,就若不是失於理想,就是失於苦修。客觀的死,需要相信;復活,需要相信;升天,需要相信。但是,單單相信還不夠。一天過一天,還需要你順服;同死的方面,需要你順服;復活的能力,需要你順服;升天的地位,需要你順服。

外面的救主,需要相信;裏面的聖靈,需要順服

弟兄姊妹,我們需要外面的救主,也需要裏面的救主。需要道顯現在肉身裏,也需要道顯現在聖靈裏。需要在各各他的基督,也需要在靈裏的基督。外面的救主,需要相信;裏面的聖靈,需要順服。現在我要題起一點經歷,叫我們知道什麼叫信而順服。

相信,不是把神的話變成實在的,乃是信神的話已經是實在的。神的恩典包含三件事,就是應許、事實、文約。應許是將要成功的,事實是已經成功的。所有客觀的真理,都是已經成功的,都是是了。你只須對神說,你的話說我已經死了,已經復活了,已經升天了;所以,我也說我已經死了,已經復活了,已經升天了。是的,就是這樣站牢,神說了,就是了。

我們必須信神的話,過於我們的環境,過於我們的感覺,過於我們的試煉,過於我們的罪惡,過於我們的情慾,過於我們污穢的思想。你能這樣,你就必定兩樣。你聽一聽不夠,必須有信心。讓我們看見神在基督裏是成功了一切。

神向我們有什麼要求,我們就必須順服

但是,我們要知道,光有這樣的信,還是不夠。底下還有一件,就是順服。我們一方面應當相信,一方面還當順服。我們的己意必須打倒,必須把一肢一體獻給神。弟兄姊妹們,你有活的信以後,一天過一天,還得學習順服神。

我們必須有一次對神說,從今以後,我的時間,我的腦力,我的金錢,我的家庭,我的一切,我都奉獻給你。有的人,神對他必特別有所摸。有的人,神摸他這一點;有的人,神摸他那一點。多少時候,好像神的要求,有些嚴密,有些苛刻。但是,神向我們有什麼要求,我們就必須順服。神要證明你是聽祂。沒有以撒比祂更寶貝。不是口裏說把以撒獻上就完了,必須在實際上把以撒獻上,你才能看見神所豫備的羊羔。必須等到你完全順服,神才滿意。我們必須有一專一的過關。

專順服,沒有信心,就沒有能力;專相信,不肯順服,就都是理想

人必須相信,人也必須順服。不只一次順服,底下還須一直順服下去;不然就是偏頗的。專順服,沒有信心,就沒有能力;專相信,不肯順服,就都是理想。專順服,沒有信心,是頂苦的事。請大家記得,聖經中生活的原則,一是相信,一是順服。(倪柝聲文集第一輯第十冊,二二一至二二三、二二七、二二九至二三○、二三二頁。)

參讀:倪柝聲文集第一輯第十冊,信而順服。

2020/11/07

牧養材料(三)信而順服 第十一題 事實、信心與經歷

弗2:8 你們得救是靠著恩典,藉著信;這並不是出於你們,乃是神的恩賜。

在現今恩典的時代中,所有的無一不是『靠著恩典』的。靠著恩典之意,是一切的事都是神為人作的,人自己不用作工以得救;因為『作工的得工價,不是照著恩典,乃是照著所該得者算的』。(羅四4。)因為神是用恩典待人,所以就生出『事實』。

事實

『事實』的意思,就是一件件的事,神已經都為世人作成功了;因為事已成功,所以就是『事實』;既是『事實』,那就不用人再來成功那些已經成功的事了。神所作的工,都是完全的。然而神的恩典,是公義的恩典。所以既然有了『事實』;還要有人的同工。這同工是麼?不是要人在他的『完了』再加上甚麼,不過要人承認神所作的是實在的罷了。這就是信心。

信心

信心是承認神所說的、所作的是真。信心是接受事實,承認其為事實。

信心是支取。我用這『支取』二字,像銀行中的『支取』。有一個人給你一張支票,銀行裏有錢,是一個事實。你肯去支取那錢,就是承認銀行裏有支票上所寫的事實。支取是要用信心的。有了信心,就去支取;支取之後,就有錢可用了。用錢就是『經歷』。有錢在銀行是『事實』,支取是『信心』,用錢是『經歷』。在神的恩,就是為人所作的事,已經是個事實了;但人還須有這事實的經歷。

經歷

我們知道主耶穌基督乃是道成肉身,祂成為一切聖德的總結,所有完全的具體。祂的生活就是神的生活,因為祂自己就是神。基督在十字架上已經成功了救恩。凡真心接受主耶穌為主、為救主的,神在他相信的那一刻,就接受他一如接受主耶穌一樣。在那時,主耶穌的聖德和完全,就都臨到信徒的身上。在神的眼光看來,他在神面前的情形,一如主耶穌一樣。神看每一個基督徒都像基督一樣。基督所有的行為,所有的成功,因著基督徒與基督聯合的緣故,就都算是屬乎基督徒的了。這就是基督徒在神面前所得的『事實』。這個事實,乃是基督為基督徒作成功的。這個事實,意思就是:因為信徒是與主耶穌聯合的,所以在事實上,凡是屬乎基督的,都是屬乎祂的信徒的。這是神所豫備的事實,信徒自己毫無工夫參與其間。

主耶穌死了,就把祂所有的義行、聖德、完全、得勝、美麗等等,都歸給我們,叫我們在神的面前一如祂自己一樣;叫神接受我們一如接受祂一樣。這是祂所給我們的。當我們作基督徒那一刻起,這些已經是個事實了。在事實上,我們乃是完全像主耶穌一樣;但是,我們在經歷上不一定如此。『事實』的意思不是別的,就是神因著主耶穌所賜給我們,所替我們成功的一切恩典;這些恩典因著我們與神兒子聯合的緣故,都已歸給我們了。

我們可以有承受產業的事實,而無享受產業的經歷。事實和經歷是大不相同的。現在有許多的信徒,在事實上是最富足的,因為凡一切屬乎神的都是他的;但是,在經歷上是最貧窮的,因為他並沒有實地的使用、享受他的富足。路加十五章的長子,就是這個光景的一個好表明。在事實上,乃是:『孩子,你始終和我同在,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;』(31;)但是,在經歷上,他則:沒有一隻山羊羔,叫他和他朋友一同快樂!(29。)他可以作富家子;這是他的地位,(這是事實。)但是,他可以連一隻山羊羔都沒有享受過;這是他的情形,(這是經歷。)

舊約的事例

舊約裏還有一個事蹟,是足能表明我們現在所說的事實、信心、和經歷的關係,就是以色列人進入迦南的一段歷史。神在古昔的時候,就把迦南地應許給以色列人了,祂對亞伯拉罕說過,對以撒說過,對雅各說過,就是對出埃及數十萬民眾也親自說過。神是算給了。神應許他們,祂要為他們爭戰,叫他們勝過一切的仇敵。神把迦南的地和人交給以色列人,已經是一個事實了。但是,事實已經有了,經歷還沒有;事實上這地雖是他們的,但是經歷上他們尚無寸土。所以,他們應當『立刻上去得那地』,因為他們是『足能得勝』的。(民十三30。)但是,他們因著沒有信心的緣故,所以,雖然神已經將地給他們了(事實),他們卻得不著(經歷)。過了一代,神對約書亞說,『凡你們腳掌所踏之地,我都照著我所應許摩西的話賜給你們了。』(書一3。)他們應當用他們的腳掌去得著神所已經賜給他們的地。後來他們上去,他們就得著了。

操練

事實就是神的應許,神的救贖,神的工作,神的白賜。信心就是世人怎樣信神,怎樣倚賴神的工作和救贖,怎樣支取神的應許;就是變化神的事實為人的經歷,所經過的一種工作和態度。

經歷就是信徒因信神,而得著信徒所當有的生活;就是實地在信徒的生活裏,表明基督的生命來;就實驗過基督所有的成功和得勝;就在實際上使用、表明、生活出神的事實。聖經中所記載的人物的歷史,都是這一類。

作教師的人和作信徒的人,應當知道這三個道理的相連。不然在他們的生活上,和他們的教訓上,必定不清楚;對於讀經,也必覺得諸多相反,似乎是前後矛盾的。(倪柝聲文集第一輯第一冊,八○至八三、八五至八七頁。)

參讀:倪柝聲文集第一輯第一冊,第六篇。

2020/11/01

牧養材料(三)信而順服 第十題 抵擋撒但


彼前5:8 務要謹守、儆醒。你們的對頭魔鬼,如同吼叫的獅子,遍地遊行,尋找可吞喫的人;
彼前5:9 你們要抵擋他,要在信上堅固,知道你們在世上的眾弟兄,也是遭遇同樣的苦難。

彼前五章八至九節說,『務要謹守、儆醒。你們的對頭魔鬼,如同吼叫的獅子,遍地遊行,尋找可吞喫的人;你們要抵擋他,要在信上堅固。』神的話夠清楚的給我們看見,抵擋撒但的方法在乎信。

要相信主的顯現為要消除魔鬼的作為

神的兒子已經來到地上,祂已經顯現了。祂在地上的時候,沒有一次遇見魔鬼的工作而不破壞它的。有許多時候,撒但的工作並不是明顯的作的,乃是躲在許多天然事情的後面作的,但主耶穌也沒有一次不責備他。當祂責備彼得的說話,(太十六22~23,)當祂責備彼得岳母的熱病,(路四38~39,)當祂斥責暴風浪的時候,(太八24~36,)明顯的是責備撒但。雖然鬼會躲在許多天然事情的後面,可是主耶穌總是驅逐他。祂到那裏,那裏就沒有鬼魔的力量。所以,主說,『我若靠著神的靈趕鬼,這就是神的國臨到你們了。』(十二28。)換句話說,主耶穌所在的地方,就是撒但被趕出去的地方,也就是神的國所在的地方。主耶穌在那裏,撒但就不能在那裏,所以說,主的顯現為要消除魔鬼的作為。(約壹三8。)

我們還應該相信一件事,就是當主在地上顯現的時候,祂不只消除魔鬼的作為,並且還給門徒權柄,叫他們在祂的名裏去趕鬼。主說,『我已經給你們權柄,可以踐踏蛇和蠍子,並勝過仇敵一切的能力。』(路十19。)祂升天以後,又將祂的名交給召會,叫祂的召會繼續他在地上的工作。主在地上用權柄趕鬼,主也將這一個權柄交給召會。

我們必須分別魔鬼所有的,與我們所有的不同。魔鬼所有的是甚麼?是能力。我們所有的是甚麼?是權柄。撒但所有的就是能力;但是,主耶穌所給我們的權柄,能勝過撒但一切的能力。能力永遠趕不上權柄。神將權柄交在我們手裏,所以撒但必定失敗。

要相信主的死廢除那掌死權的魔鬼

主在十字架上的死,不只擔當我們的罪,並且連整個舊造都包括在裏面了,我們的舊人已經與祂同釘十字架了。雖然撒但能藉著死掌權,但是他越藉著死掌權就越糟,因為他只能掌權到人死為止。我們已經死了,罪不能再來咬我們了,撒但就不能再掌權了。

與主同死是一個已成的事實,是神所作的事。聖經沒有對我們說,我們與主同死是將來的事,或是盼望有一天我們可以有這一個經歷。聖經沒有說要我們追求同死,聖經乃是給我們看見我們已經死了。如果人還在那裏追求同死,那意思就是還沒有同死。可是,同死是神給我們的,像代死是神給我們的一樣。人若追求同死,就是站在肉體的地位上;人一站在肉體的地位上,撒但在人身上就有權柄。我們要記得,主耶穌的死是我們所應該相信的,我們的死也是我們所應該相信的。我們如何相信主替我們死,我們也該如何相信我們在祂裏面已經死了。這兩個都是相信,不是追求。你一追求,撒但就要攻擊你。所以你要抓住既成的事實,宣告說,『讚美主,感謝主,我已經死了。』

要相信主的復活叫撒但蒙羞

歌羅西二章十二節說,『在受浸中與祂一同埋葬,也在受浸中,藉著那叫祂從死人中復活之神所運行的信心,與祂一同復活。』十五節說主耶穌把仇敵脫下,『神就把他們公然示眾,仗著十字架在凱旋中向他們誇勝。』二十節:『你們若是與基督同死…,』三章一節:『你們若與基督一同復活…。』這些聖經節,上文說到復活,下文也說到復活,當中是仗著十字架誇勝。所以,我們是站在復活的地位上,仗著十字架誇勝。

我們所以能抵擋撒但,就是因為我們的生命是復活的生命,與撒但無關。我們的生命,是出乎神的生命,是從死裏出來的生命。撒但的能力只到死為止,他在我們身上至多只能作到死,但是我們的生命是從死裏出來的。我們有一個生命是他所絕對不能摸的。我們是站在復活的地位上,回頭來藉著十字架誇勝。

要對付撒但,就不能站在盼望的地位上,只能站在復活的地位上,只能站在主的地位上,這是基本的原則。

要相信主的升天遠超過撒但的能力

以弗所一章二十至二十二節:『使祂從死人中復活,叫祂在諸天界裏,坐在自己的右邊,遠超過一切…,不但是今世的,連來世的也都在內,將萬有服在祂的腳下,並使祂向著召會作萬有的頭。』這就是說,主耶穌已經坐在諸天界裏,遠超過撒但一切的能力。
二章六節:『祂又叫我們在基督耶穌裏一同復活,一同坐在諸天界裏。』這是我們基督徒的地位。主耶穌是復活了,坐在諸天界裏,遠超過撒但一切的能力;我們與祂一同復活,一同坐在諸天界裏,也與祂一同遠超過撒但一切的能力。

六章十一至十三節:『要穿戴神全副的軍裝,使你們能以站住,抵擋魔鬼的詭計,…並且作成了一切,還能站立得住。』二章給我們看見,我們是與主一同坐在諸天界裏;六章給我們看見,我們要站立得住。二章說我們要坐,六章說我們要站。甚麼叫作坐呢?坐的意思是休息,休息的意思是主已經得勝了,我們可以安息在主的得勝上,這是靠著主的得勝。甚麼叫作站呢?意思就是說,這一個屬靈的爭戰不是進攻,乃是抵擋。抵擋的意思是防守,不是進攻。因為主耶穌已經完全得勝了,用不著我們再進攻了。十字架的得勝是完全的,沒有甚麼再需要我們去進攻的了。

所以,基督徒的爭戰,乃是為著免去失敗,不是為著爭取得勝。我們已經得勝,我們是從得勝出去爭戰,為要保守已有的得勝;我們不是從爭戰去爭取得勝。我們是從得勝打出去,得勝是已經在我們手裏的東西。以弗所書所說的爭戰,乃是得勝者的打仗,不是藉著爭戰來作得勝者。我們必須分別這一個。

學習對撒但說,『你退去!』

我們是藉著主耶穌的工作來對付撒但的工作,我們是藉著祂的顯現,藉著祂的死,藉著祂的復活,藉著祂的升天來抵擋撒但。我們今天是站在主所成功的一切工作上。這一件事的的確確需要啓示。我們必須看見主的顯現,我們必須看見主的死,我們必須看見主的復活,我們必須看見主的升天,這一切我們都必須知道。使我們不管在甚麼情形之下,都會對撒但說,『你退去!』但願神施恩給我們,使我們都能有這樣的信心,相信主替我們成功的四件事,用堅固的信心抵擋撒但,不讓撒但在我們身上作甚麼。(倪柝聲文集第三輯第四冊,二一八至二二八頁。)

參讀:倪柝聲文集第三輯第四冊,第四十三篇;彼得前書生命讀經,第三十三篇。

事奉主者的資格、追求與學習 第四篇 事奉主者工作的兩面-讓神作工,並根據人實際的屬靈需要作工

屬靈的經歷乃是起起落落的

許多人在得救一段時間後,會忽然開始懷疑自己到底有沒有得救,然後竭盡所能要尋找自己得救的憑據和把握。倪柝聲弟兄曾說,凡疑惑自己得救的人,都是證明他得救了;凡沒有疑惑過自己得救的人,應該知道自己其實沒有得救。這意思是,我們不必懷疑自己得救的情形,或懷疑自己究竟得救了沒有。

每次說到自己的得救,我們都不太覺得是怎樣了不起的一件事。一切屬靈的經歷,就我們而言,幾乎一直是起起落落的。初得救時,喜樂又高昂,覺得自己得救了,不一樣了。等過了一段時間,就開始懷疑自己到底得救了沒有,人跟著落下去了。說到認識自己,奉獻自己,接受十字架的功課,出代價跟從主,也都是如此。每一個人彷彿都定規有一個時期,屬靈的光景起來時,就事奉神,出代價接受十字架,好像禱告也很摸著神。但是到了一個時候,屬靈的光景落下去了。實際上,並不一定是落下去,只是覺得自己這個功課沒學好,那個功課也沒有學好,這樣不行,那樣也不行。

感覺過多證明活在自己裡面

當我們覺得自己真奉獻的時候,不一定就是真奉獻;當我們覺得自己出代價的時候,也不一定真是出代價。這些都不一定真確。同樣的,當我們覺得自己在奉獻上有了問題時,也不一定真有了問題;當我們覺得自己不肯出代價時,也不一定是不肯出代價。這的確很奇妙,人的感覺與事實不一定相合。你覺得你是那樣出代價,不一定;你覺得你沒有出代價,不一定。你覺得你這個人謙卑,不一定;你覺得自己驕傲,恐怕那是你最謙卑的時候。許多時候,事實和你自己所以為的感覺、想像恰恰相反。

有時你覺得你和主之間的光景很好,事實上並不那樣好。有時你覺得你與主之間關係很差,很不像樣,你既不大親近主,也不愛主;不料,在主眼裡,此時卻是你和主關係最好的時候。所以我們怎樣覺得自己,怎樣想像自己,全數是不可靠的。事實完全不是如我們自己所想的。

我們所以會這樣,有起有落,沒有別的原因,全在於我們是在自己裡面。當你覺得讀經好的時候,要記得那不過是證明你在自己裡面。你若不在自己裡面,即使讀經好,你也不會覺得。你若是不在自己裡面 ,即使你頂謙卑,你都不會覺得自己謙卑。

舊約時代,當摩西從西乃山上下來時,他沒有看見,也不覺得自己的臉上放光,而是別人看見了。(出三四29-30。)所以,當我們覺得自己奉獻,出了代價,摸著一點屬靈的實際,認識召會,能看見屬靈的亮光,讀經開竅,禱告有摸著時,這一切的感覺,無非證明我們是在自己裡面。過一段時間,可能我們又覺得,自己是相反的情形,覺得自己不行,起不來,覺得自己不是那樣積極。請記得,這又證明我們是在自己裡面。這些感覺都證明我們在自己裡面。我們若不在自己裡面,讀經讀得好也罷,讀得差也罷,我們都不會覺得。屬靈功課學得好不好,我們也不會有什麼覺得。這是很奇妙的事。實在說,事情是在那裡,但因為我們脫離了自己,就沒有那個「覺得」。所以,你若還覺得這個,覺得那個,就證明你還在自己裡頭,分析自己屬靈不屬靈。

在人際關係中學習破碎的功課

神是很有智慧的,一直把我們擺在人群當中。試想,若是把我們任何一個人,單獨擺在一處,每一個人都會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。因為在我們眼中,宇宙間只有一位創造的主,和一位受造者-就是「我」,所以我是最完全的。我的驕傲顯不出來,因為既沒有焦急的環境,也沒有可發脾氣的事,所以什麼都顯不出來。然而,事實上不可能有這樣的環境,也不會有這樣的事情。

神所作的是最有智慧的,在我們還沒有得救時,就把我們擺在人群中。得救了以後,仍是把我們擺在社會中,藉著一層一層的人際關係,顯出我們真實的光景。比方,當我們有了家庭,家裡還有三個孩子時,請問你還會覺得自己很好麼?可能這時我們會想,為什麼主不把我們擺在一個環境裡,使我們能運用恩賜,一作工,人就愛主,工作就開了?不,主不給我們這個環境。無論我們如何掙扎,都無法逃開這一層一層的人際關係,神就是要把我們擺在這一層層的人際關係裡,藉此,把你我真實的光景,顯得清清楚楚,並且要我們從其中學習真實的功課,有真實的破碎。

沒有人可以不和其他人發生關係,而能學習破碎的功課。若是有一位聖徒,他沒有任何親人,只有他一個人;他也沒有任何同工,就是他一個人作工,請問他能從何處學到破碎的功課,或者他有什麼地方需要破碎?請記得,不在人群中學習被破碎,就永遠不能把自己真實的光景顯出來。

一切的破碎,都是在人群中學得的。多一層人際關係,就多一層破碎的需要;多一層人際關係,就多一層破碎的要求。這是定規的。未婚時,少一層破碎;結了婚,就多一層破碎的要求。生了一個孩子,多一點破碎;再多幾個孩子,就更多破碎。沒有和弟兄們住在一起,就少了一層破碎的要求;和弟兄們住在一起,就多一層破碎。沒有作負責弟兄,就少了一層破碎的要求;一旦作了負責弟兄,就多一層破碎的要求。我們要看見,多一層人際關係,就多一層破碎的要求。若是我們今天在召會中作個弟兄,不作長老,不作執事,不和聖徒配搭,只是自己活在主面前,與主有交通,規規矩矩的讀經、禱告,我們就永遠不會被破碎。

請想想看,如果有這樣一位弟兄在我們中間,這個人身上會不會有一點破碎的要求?當然不會。然而,主有祂智慧的安排,祂安排給我們層層的人際關係,是我們無法脫開。你若沒有結婚,沒有家庭,祂就給你同坐肢體的,叫你們一同事奉,一同負責,一同相處。藉著層層的人際關係,你就被要求要破碎,你的光景就顯出來了。

要為神作工,就要先讓神作工

當神把我們這些蒙恩的人,擺在一層一層的人際關係裡,我們的光景就被顯露出來。這不是為著別的,乃是為要破碎我們。的的確確,神並不太注意我們為他作了什麼工;但祂的確在意,祂在我們身上能作多少工。凡沒有讓神在他身上作過工的,都沒有辦法為神作什麼。因為在宇宙間,神要先作一個工,把祂自己,在祂兒子裡,藉著祂的靈,作到我們裡面。我們肯出代價也罷,不肯出代價也罷;有真實的奉獻也罷,沒有真實的奉獻也罷,這都是小問題。最大的問題是,到底神在我們身上,有沒有一個工作,能把祂自己在祂兒子裡,藉著祂的靈作到我們裡面。

這個作到我們裡面的工作,沒有辦法不經過破碎。祂若沒有破碎我們,就沒有辦法將祂自己作到我們裡面來。我們可以作許多的工,今天在地上,基督教的工作很多,傳教士也多,但認真說,神在人身上的工作,卻是寥寥無幾。的的確確,人是作了宗教的工作,宗教的事業,有許多工作的活動,但在人身上真實的光景並沒有顯出神。

我為那些服事青少年的弟兄姊妹禱告的時候,常有一個感覺:他們在帶領少年人時,到底是在作一個什麼工作?他們是不是把純潔的生命,供應給這些少年人?他們能不能把純潔的生命,供應給這些少年人,端看他們在主面前有沒有被主純潔過、破碎過。作工的果效,不在於用高言大智,解釋一篇篇動聽的道,那只是鳴的鑼,響的鈸。真實的果效,乃在於神在我們身上所作的。

以目前的光景來說,弟兄姊妹最應該作的,不是去講一篇篇高言大智的道,乃要好好作見證。不要講別的,只要把自己是怎樣的人,好好說給弟兄姊妹聽。說說這一年半來,自己經過怎樣的過程,有怎樣的破碎,相信這比一般信息更有果效。原則乃是,只有神在我們身上作過的那一部分,我們才能作到別人身上。神在我們身上沒有作過工的,即便我們覺得自己很有口才,很有道理,也講不到、作不到別人裡面,是收不到什麼果效的。

神的話和宇宙中的定律是鐵定的,種的是什麼,收的就是什麼;撒什麼樣的種,就長什麼樣的東西。(加六7。)我們都無法否認,一個事奉神的人就是一粒種子。所以,不是我們如何講、如何作的問題。我們是怎樣一粒種子,只會結出和我們一樣的果子,這是無法逃避的。中國有句俚語:「有狀元徒弟,沒有狀元師傅。」在世界裡,不是狀元的師父,卻有可能教出狀元的徒弟,因為沒有生命的問題。然而在生命裡,不可能如此。要生雞,就必須是雞。一隻羊生出來的,必定是羊;我們無法叫一隻羊生出一隻牛。猴子學吃西餐,這是可能的,因為外面的行為是可以教導的。然而請記得,猴子絕沒有辦法生出人,因為這是生命的問題。在學問上,沒有狀元師父,也可能產生狀元徒弟;但是在屬靈生命裡,沒有這樣的事。你就是你,你工作的果效,永遠不可能超過你這個人。凡沒有讓神厲害作過工的人,都無法作好的工。為這緣故,一個在神手裡為神所用的人,一生不容易有順暢的時期。許多事擺在別人身上沒有問題。一擺在這樣的人身上就是問題。因為神乃是要在這樣的人身上,作厲害的工作。

當我們留在自己裡面時,我們常是滿有感覺。比方,屬靈情形好一點,屬靈情形起來時,真是趾高氣昂,非常了不得。等過了一段時間,又垂頭喪氣,歎息自己不行。這都是因為留在自己裡面,而有許多的感覺。所以,神要藉在我們身上作工,破碎我們,對付我們,使我們脫離自己。到一個地步,我們即使在屬靈上有所看見,也默不作聲,即使裡面有什麼壓制,有什麼為難,也像是沒有一樣。有些事物雖然摸著我們,有的難處雖然壓在我們身上,但我們自己的感覺卻是輕多了。這就證明,我們已經相當從自己裡面出來了。

簡單的說,我們給神破碎越多,拯救越多,我們留在自己裡面就越少。我們留在自己裡面越少,自己的感覺就除去得越多,而無所謂驕傲,無所謂情感,無所謂快樂,也無所謂痛苦。既沒有多少可誇,也沒有多少可灰心,因為我們已相當脫離自己。這些過程沒有別的,乃是神來摸我們,以帶領、拯救我們。

屬靈追求的兩面-根據帶領者的學習與受帶領者實際的情形

我們一再說過,在召會的事奉裡,必須有一點屬靈的追求。若是我們的事奉,只是在聚會中,按時候事奉配搭,按時候安排事情,而失去屬靈的追求,就會落到形式裡,成為空的、死的。若要使我們的事奉是活的,並且實際而有路線,有目標、有章程,就必須有屬靈的追求。

屬靈的追求,需要根據兩方面的情形。一方面是我們這些事奉的人,在神面前有屬靈的學習,不只是得救,並且受過十字架的對付,學十字架破碎的功課,懂得如何交通,如何在聖靈裡與人配搭,甚至有合式的建造。我們越學得好,越有屬靈的異象,就能看見神在今天所要得著的。這時,我們給人屬靈的帶領,就是獨特的。我們若沒有這些學習,便無法帶領人有更深的追求。

屬靈追求的另一面,是需要顧到受帶領人實際的情形。比方,你到了一個地方,看見人還沒有得救,或是剛得救還沒有穩固,就需要給人一個供應,帶他追求得救的證實。或是你看見人得救了,已經有得救的把握,只是愛主的情形不夠,奉獻還沒有過關,你就需要帶領他有奉獻。或者一些弟兄姊妹已將自己奉獻給主,但是還沒有學習如何與主交通,你就要帶他們學習與主交通。

總之,屬靈的追求,一面是根據帶領者所學習的,一面是根據受帶領者實際的情形。這如同一個教育家辦教育,首先,教育家本身需要先受相當的教育。他若僅僅讀過小學,便談不上辦教育,因為中學的他不懂,大學的更不明白。他總得是個有相當教育程度的人,才能辦教育。另一面,當他實際辦教育時,就必須觀察社會中的環境。如果一地有小學,大部分人是小學畢業,就可以接著辦中學;若是那裡已經有中學,就可以接著辦專科或大學;如果完全沒有任何教育可言,就得從頭作起。一面教育家必須受相當高的教育,另一面必須觀察人群社會裡,教育程度到了什麼地步。根據這兩面的情形,就知道該如何帶領當地的教育。

屬靈的帶領也是這樣。同工們無論在哪一個會所,或者哪一個地方召會,都得把當地聖徒屬靈的光景好好看過。瞭解他們屬靈程度到了什麼境地,再帶領他們注意哪一部分,有哪一方面的追求。從同工們的交通中,找出一個結論,再找出人作話語的出口,釋放話語,以應付聖徒中間屬靈的飢渴,和屬靈的需要。比方,我們觀察到聖徒們還沒有好好學習被聖靈充滿,讓聖靈有地位、有主權。我們就在事奉交通中交通,等有了結論,就該有人接受負擔,用話語開導、啟發弟兄姊妹。一面,在講台上釋放一篇一篇的話語,使弟兄姊妹被聖靈充滿,讓聖靈有地位、有主權。另一面,和長老們或各分家負責弟兄交通時,也要注意這件事,好使弟兄姊妹中間,很快的有一種屬天的空氣,有一種屬靈的氣氛,眾人都追求聖靈裡面的充滿,讓聖靈在我們裡面有地位、有主權。

全時間服事的弟兄姊妹需要負起帶頭作用,不僅自己要這樣的追求,有這個禱告,甚至需要禁食禱告。或許有時不要先召集大聚會釋放信息,而先召集少數有心的人聚集。這樣的聚集,不是正式的聚會,而是非正式的談一談,看看聖徒們的光景如何,弟兄姊妹有什麼屬靈的需要。眾人一同交通,一同禱告,把感覺灌輸到弟兄姊妹裡面,請他們回去禱告,並且和配搭的一同交通,如何在聚會中釋放該有的信息。這樣過了一段時間,弟兄姊妹差不多都帶過來了,到那時,就可再往前進入另一個階段。

各地召會或各會所,若是缺乏屬靈追求的空氣,事奉就沒有中心,沒有目標,沒有路線,裡頭自然是空洞、沒有進度的。以講台信息為例,今天我覺得有這樣的負擔,就講這麼一篇;明天你覺得有那一個負擔,就講那一篇。結果篇篇是好道,眾人聽來卻都是空洞、沒有內容的話。若是事奉和聚會沒有中心,沒有帶領,沒有一個號筒,發出同樣的號聲,叫大家能共同跟隨,很快的一年、二年過去了,眾聖徒屬靈的光景不會有任何的進步。

這如同辦教育一樣,小學生讀過小學,馬上升入初中。這時,無論是給他們國文、數學、化學、或其他一切的學問,都是初中程度的。這裡就有一個中心,一個目標,一條路線,教這些學生們。同時很有進度,一年級、二年級、三年級,然後初中畢業了。接著上到高中,一年級、二年級、三年級,高中也畢業了。經過六年,這些青年子弟,在教育上因著有進度,就有了長足的進步。他們不僅讀書、識字,並且在教育知識上,有確定的進度。

同工們在一個地方會不會作工,講究相當大。他們可以在一地帶一年、二年,甚至三年,卻什麼也沒有帶出來。好像辦教育的人不懂得教育,不過讓人在那裡讀書,讀這個也好,讀那個也可以,至於人的程度如何,該有什麼進度,什麼中心,什麼路線,都無所謂。結果,人什麼也沒有學到。所以,我們必須來在一起,徹底研究聖徒們屬靈的程度。瞭解他們到底到了什麼境地,今後需要什麼帶領。這樣研究出一個結論,讓盡話語職事的弟兄們接受負擔,釋放這一方面的信息。這樣的信息就有中心,有路線,有目標,能叫弟兄姊妹都起來飢渴的追求。

這樣作了三個月,眾人都有所得著後,再照著那時的情形,定規下一階段屬靈追求的內容。認真說,每一個會所都當如此作,甚至每一個分家的負責都該如此。這完全如同辦教育一樣,有中心,有路線,有目標,有系統。一天過一天,一年過一年,青年人就會讓我們帶著往前去。

盼望同工們都學會作工,好好研究各會所的情形,有多少人曾經參加聚會,又有多少人經常參加聚會,照著聖徒不同的情形,好好牧養、教導、造就、建造。這的確是一個很大的工作。一天天、一周周、一年年,人被擺我們手中,我們是有責任的。不要因著一些屬靈的開啟,就喜出望外;或是因著看自己這個不行,那個不行,就垂頭喪氣。要知道,高興沒有用,喪氣沒有用,驕傲沒有用,謙卑也沒有用。我們要蒙憐憫脫離自己的感覺,在主面前好好接受負擔,背負人屬靈長進的擔子,清楚人屬靈的需要,給人屬靈的帶領,使弟兄姊妹都在意屬靈的長進。結果,全會所都能聞到屬靈追求的氣氛和空氣。這就是好的工作。

然而,若是同工中沒有夠多的交通,永遠不要盼望能為主作什麼工作。同工們必須多有交通,具體的找出聖徒們的需要。但交通的意思,並不是說,我們眾人談好,你照你的負擔,用台語釋放一篇信息;他照他的負擔,講關於「愛」的話,另一個人講關於「信」的信息;等再過一周,一個人講「望」,另一個就講「忍耐」。要知道,這在屬靈上是沒有用,是騙人的。從教育的角度來看,這叫「誤人子弟」。這不是辦教育,而是拿弟兄姊妹開玩笑。我們需要好好觀察弟兄姊妹的屬靈情形,瞭解他們究竟需要什麼。得到結論後,站講台的弟兄就接受這個負擔,探望的人跟上這個負擔,見證、談論的也照著這個負擔,讓會所裡充滿這個屬靈的空氣。若是這樣,我們才是真的作了一點工;我們才能看見,神的靈隨著這個一再的祝福我們,使許多人得救,奉獻,走前面的道路。

會觀察人實際的屬靈需要,就是會作工

許多基督的工人一再作工,一再講道,作了幾年,講了幾年,卻沒有人清楚得救。這就說出那些講道的人,不懂什麼是作工。我們卻不能這樣。我們到了一個地方,一看見聖徒對救恩不清楚,就要釋放關於救恩的真理,帶人相信、清楚自己得救了。不但如此,還要帶人奉獻,帶領人有對付。等眾人都進入了再帶領他們往前去。這樣我們才是會作工,我們的工夫才不白費。請記得,驕傲一點用處都沒有用,謙卑一點也不值錢。我們一定要照著弟兄姊妹實際的情形,一同擔負弟兄姊妹屬靈的擔子,研究弟兄姊妹中間屬靈的情形,不斷的往前。這才能摸著神的心意,才是有價值的工作。

在使徒行傳裡,當使徒保羅來到以弗所,遇見幾位門徒,他立刻就問,他們信的時候,受了聖靈沒有。他們回答說,他們連聖靈都沒有聽說過。保羅便立刻向他們陳明,他們所受的是約翰的浸,但他們應當信入那在約翰以後來的,就是耶穌。接著就為他們施浸、按手,使他們接受聖靈的澆灌。(十九1-7。)使徒保羅不是喜歡釋放哪一篇道,就講哪一篇道,他乃是照著人實際的需要,在那裡服事。所以,我們要懂得人的需要,給人實際的帶領。盼望同工們在這點上要注意,要學會作工。

作工的兩面

什麼是會作工?會作工有兩面,一面是自己要讓神作工,另一面是在作工的技術上有些研究。讓神在我們裡面作工,就是讓神除去我們不該有的、天然的,並帶領我們、教導我們學美好的功課。另一面還得在工作的技術上,有一點研究,清楚到底在一般人身上,以及在聖徒中間有什麼需要。然後根據人的需要,給人實際的帶領,有實際屬靈的追求。這樣,我們的事奉才能有屬靈的味道,才有在生命裡的服事,才有中心,有實際,才是活的,有進度、有目標的。願主憐憫我們,使我們大大的注意這件事,否則時間過去,人經過我們的服事,卻沒有實際的得著,就太可惜,也太虧欠。

一九六零年八月九日講於台北

2020/10/30

慈愛的父

路15:20 於是起來往他父親那裡去。相離還遠,他父親看見,就動了慈心,跑去抱著他的頸項,熱切的與他親嘴。
路15:21 兒子說,父親,我犯罪得罪了天,並得罪了你。我不配再稱為你的兒子。
路15:22 父親卻吩咐奴僕說,快把那上好的袍子拿出來給他穿,把戒指戴在他手上,把鞋穿在他腳上,
路15:23 把那肥牛犢牽來宰了,讓我們吃喝快樂。
路15:24 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,失而又得的。他們就快樂起來。

人離開且遠離神

路加十五章十一至二十四節的比方,把神和人的關係比作父子的關係,這證明人是出於神的。人是神所造的,雖然人還沒有得著神自己的生命,但現在人生存的生命,乃是出於神的。從創造這一面來說,人也可說是神的兒子。在這比方中,說到小兒子到了一個時候,分取了父親的家業,離開父親到遠方去了。這是比方人從神那裡取得了天然一切的秉賦,就遠離神了。小兒子到了遠方,就任意放蕩浪費貲財,既耗盡了一切所有的,就窮苦起來,只好去放豬。這比方人離開神,就落到罪惡裡,任意妄為,過著罪中的生活,將神給人一切的秉賦放蕩盡了。放豬乃是象徵過罪惡的生活,因為豬是污穢的東西。

人歸向神並想為神作工

小兒子在窮困中就醒悟過來,想起父家的福樂。這是比方人在罪中,過罪惡的生活,到了窮途末路時就想起神來,或想起神的福分來。窮苦很容易叫人醒悟。有人犯罪還沒犯到窮途時,是不容易醒悟的。跳舞、打牌到了窮途,才能醒悟過來。小兒子醒悟過來,就定意回到父親那裡去。人從罪惡途中醒悟過來時,也都是頂自然的要歸向神。

小兒子要歸向父親的時候,就想到自己的罪,覺得不配再作兒子,只願意作雇工。所以他就預備好了四句話去見父親。第一句是:‘父親,我犯罪得罪了天。’第二句是:‘並得罪了你。’第三句是:‘我不配再稱為你的兒子。’第四句是:‘把我當作一個雇工吧。’這表明每當一個罪人醒悟過來要轉向神時,都自然感覺自己得罪神,並且覺得不配白白的得神的福分。換句話說,他覺得自己不配從神白白領受什麼。因此,他只盼望在神面前修改自己,用自己的行為換得神的寬待。這是每一個悔改罪人的錯誤觀念,因為人總想憑立功、立德換得神的寬待。

人不明白神的心

小兒子雖然有謙卑的思想,感覺不配再作兒子,只願作雇工,但是卻不認識父親的心腸。父親的心是一直在等待兒子。許多罪人雖有謙卑的心,卻不認識神的心腸。神的心意不是要悔改的罪人為祂作工,而是要他們成為祂的兒子。雇工所得的,都要付上代價,就是要有了行為才能得到,但兒子是從父親白白得到一切。

神接納人

小兒子回來,離父親還遠的時候,父親就遠遠看見了他。這證明不是他來轉向父親,乃是父親等候接納他。他想父親是待在父家之內,需要叩門多時,父親才差人出來開門,然後藉著通報再向父親求恩。那知道不是他來歸向父親,乃是父親出來迎接他。這就告訴我們說,不是罪人悔改歸向神,乃是神等候接納悔改的罪人。許多人以為必須向神祈禱多時,才能蒙神垂聽,那知道神老早就在那裡等候接納悔改的罪人。

父親一見到小兒子,就動了慈心。父親的心先動了,就跑去抱著他的頸項。跑是腿動,跑就是用時間縮短空間的距離,這完全是父的慈心所作的;抱是手動了,也是全人動了;連連與他親嘴,是人最能表情的部分都動了。這表明說,天上的神,一碰見悔改的罪人,祂的慈心就動了,在時間上縮短了空間的距離,祂整個的心都堆在一個悔改的罪人身上。許多人悔改時,也都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感覺。在他要悔改時,以為神是何等威嚴可畏,但在悔改之後,他發現神是何等可親可近。

神稱義人

當父親與小兒子親嘴時,小兒子就開口說出所預備的話。他預備了四句話,但剛說了三句,父親就開口打斷他的話。他說到我不配再稱為你的兒子時,父親卻吩咐僕人說,把那上好的袍子拿來給他穿。父親的心不忍得聽他說不配再稱為兒子,所以就吩咐人把那上好的袍子拿來給他穿。這個‘那’字,是很重的一個字,‘那’袍子是早已預備好了的袍子。父親一說,僕人就知道了。所以父親只要說‘那’上好的袍子,僕人就領會了。還戴上戒指,穿上鞋,宰了肥牛犢。這些都出乎浪子的意外。

我們也像小兒子預備了一套說辭,神卻把預備好了的袍子拿來給我們穿上。這個‘卻’字是新約裡的大字,這一‘卻’,我們就得救了。我該定罪,神‘卻’來稱義;我該下火湖,但‘卻’有分於聖城。穿上袍子指著基督作我們的義說的;罪人穿上基督,就與神相稱,得稱為義。

父親也給兒子穿上鞋,叫他和地有了分離。鞋把人和地分開了。人一歸向神,得稱為義,並有聖靈作印記之後,就能和地分開。吃肥牛犢,是指著基督作生命給我們享受說的。基督進到我們裡頭,我們才能飽足快樂。

神人同樂

到這時,父親與小兒子一同吃喝快樂。兒子沒有回來,父親是不快樂的;當兒子在外面流蕩痛苦時,父親在家裡也是痛苦的。罪人沒有快樂,神也沒有快樂;等到罪人快樂了,神才快樂。小兒子是死而復活,失而又得的。一個罪人歸向神,被神接納而稱義得生,就是死而復活,失而又得的。(福音題綱,二○二至二○七頁。)

參讀:福音題綱,第九十一題;路加福音生命讀經,第三十四篇。

2020/10/25

聖經之旅 第十課 亞伯拉罕-蒙召族類之父(節錄)

讀經:創世記十一至十二章

寧錄和巴別

洪水以後,挪亞和他一家有了新的開始。然而隨著日子過去,地上的人越來越多,結果卻產生了分裂。他們不但分成宗族和世代,更分成許多邦國。其中含的後代寧錄,是地上第一個立國作王的,成了世上英雄之首。他在示拿地建造以巴別為首的邦國,並建造亞述地的尼尼微城,結果帶進挪亞子孫的分裂。原來那時地上人口雖多,也分成許多邦國,言語卻還都是一樣。但以寧錄為首的這班人往東邊遷移的時候,在示拿地遇見一片平原,就住在那裡。他們彼此商議,要作磚並把磚燒透,來建造一座城,和一座塔,塔頂通天,為要傳揚他們的名。於是他們就建造那城和塔。耶和華說,“看哪,他們成為一樣的人民,都是一樣的言語,如今既作起這事來,以後他們所要作的事,就沒有不成就的了。我們下去,在那裡變亂他們的口音,使他們的言語,彼此不通。”於是耶和華使他們從那裡分散在全地上,他們就停工不造那城了。因此那城名叫巴別,就是變亂的意思(創十8~11,十一1~9)。

洪水以後,神在地上只有一個代表權柄,就是挪亞,他代表神,是真正的頭。那時只有一個家,只有一個頭,是完全合一的。但是,到寧錄帶頭建立邦國,作王掌權,管理別人以後,挪亞的子孫就各隨他們的支派,分成許多邦國(創十32),帶進了分裂。根據歷史,寧錄在巴別帶進許多偶像的事;而巴別成為地上偶像的發源地,有巴別城為拜偶像之人的住處和防守,也有巴別塔為他們傳名。他們追求傳揚他們的名,就否認了神的名,也就是否認了神自己,這表明他們對神的背叛和對抗。這就造成了人類第四次的墮落,是整個人類集體背叛神的權利和權柄,也是人墮落的極致。至終這些背叛的人,受了神的審判,遭受口音的變亂並分散在全地。這給我們看見,分裂帶來咒詛,但一帶來祝福;我們需要持守在靈裡的一,好使我們從神得享祝福。

神第一次呼召亞伯蘭

在人類第四次的墮落中,人集體受撒但的鼓動,起來背叛神;這時人已墮落到極處,不能再墮落了。這次終極的墮落,迫使神必須放棄亞當的族類,然而,神卻沒有放棄祂在人身上的目的,因此,祂從墮落的族類中,呼召一個人出來,在那人身上有一個新的起頭。那蒙召的人,就是亞伯拉罕。

亞伯拉罕原來叫作亞伯蘭,住在迦勒底的吾珥。迦勒底在希伯來文的意思乃是屬鬼的,說出那是個屬鬼,且滿了鬼的地方。迦勒底城內充滿了偶像,城裡的人都以製造偶像為業。亞伯蘭和他的家族原先也事奉別神,並且敬拜偶像(書二四2)。然而,有一天,榮耀的神向他顯現,並對他說,“你要從你本地和你親族中出來,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。”因著榮耀的神向他顯現,他就信了神。然而他的信心在起頭時並沒有那麼大。是他的父親他拉,帶著亞伯拉罕和他的侄兒及他的妻子撒萊,從迦勒底的吾珥出來,要往迦南地去。但他們沒有走多久,到了哈蘭就停住了,住在那裡。過了不久,亞伯拉罕的父親他拉就死在哈蘭(創十一27~32)。

亞伯拉罕蒙神呼召的經歷,其實也就是我們每一個人蒙呼召的經歷。“迦勒底”的意思是屬鬼的,而“吾珥”的意思是光。這意思是說,亞伯拉罕生活在屬鬼魔的情形裡,榮耀的神卻來向他顯現,並且帶進了光。同樣的,當我們經歷神的顯現,我們就經歷祂是光,照耀在我們黑暗的環境、情形和周圍的人事物上。祂的顯現就是祂的照耀,這照耀是我們離開黑暗環境的力量和動機。我們都已經蒙了神榮耀的呼召,我們必須離開我們所處環境中一切黑暗的情形,以步上達成神目的的旅程。

神第二次呼召亞伯蘭

神第一次呼召亞伯拉罕的時候,他雖然答應這呼召,離開了迦勒底的吾珥,但這次行動並非他所發起,卻是他的父親所發起的。他的父親他拉帶著全家往哈蘭去。他們住在那裡,直到父親死去。此時神又第二次向他顯現說,“你要離開本地、本族、父家,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。…”在第二次的呼召裡,神加了一項,告訴亞伯拉罕不僅要離開本地、本族,還要離開父家。這意思是神祇准他帶著妻子,不准他帶著父家任何成員。亞伯蘭經歷神兩次的呼召,就照著神的吩咐,從哈蘭出去了。但他實行的並不乾淨俐落,他還是拖拖拉拉的往前,不只帶著妻子撒萊同他一起,還帶了侄兒羅得(創十二1~4)。

根據創世記十二章所描繪的,亞伯拉罕雖然是拖拖拉拉的往前,但希伯來十一章八節告訴我們,他因著信服從神的呼召,出去的時候,還不知道往哪裡去。在神的呼召裡,神確切的告訴亞伯拉罕要離開什麼,但並沒有清楚告訴他要往那裡去。亞伯拉罕服從了神的呼召,因著信出去。這是一件大事。一面說,他是拖拖拉拉的往前;另一面說,他因信走了一大步。他不知道要往那裡去,這使他信靠神,並一直仰望主,以活的神為他旅行的路線圖。

對每一個清楚得救的基督徒來說,我們都必須看見,得救乃是被呼召出來,走上一個旅途,為著達成神的目的。得救乃是從許多消極的光景被拯救出來,好進入神的目標。神的目標是什麼呢?首先,神的目標乃是基督。神呼召我們進入基督和對基督的享受裡。其次,神的目標是召會。我們蒙召進入基督裡,也進入召會生活中。阿利路亞!我們今日都已蒙了神的呼召,並且得救,進入這條達到神目標的旅途中。我們也可以像亞伯拉罕一樣,憑信而往前,以活神為我們旅行的地圖。

過河、築壇與呼求神的名

因著神第二次的呼召,亞伯拉罕終於離開哈蘭繼續往前。他渡過了一條大河,就是分隔迦勒底與神要領他去之迦南地的幼發拉底河。過河之後,他在那地到處寄居,向南行直到一個名叫示劍的地方。當他到了示劍的摩利橡樹時,神又向他顯現,並對他說,“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。”這是神第一次清楚地應許把地給他,亞伯拉罕就在那裡為向他顯現的耶和華築了一座壇。他又繼續往前走,遷到伯特利東邊的山,在那裡支搭帳棚。亞伯拉罕在那裡,又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,並且呼求耶和華的名(創十二6~8)。

示劍的意思是供應力量的肩膀。在示劍那裡有一棵橡樹,那是一種堅壯強硬的樹,表徵能力。橡樹給人遮蔭,免受太陽的炎熱,因此這表徵召會生活,供我們力量和遮蔽。神向亞伯拉罕顯現,證明他已經到達正確的地方─召會生活,亞伯拉罕就向神築一座壇,這座壇是對建造巴別塔的反見證。在巴別,人建造一座塔顯揚自己的名;在示劍,亞伯拉罕卻築了一座壇來呼求主的名。這表示我們到達神所選擇之地,神向我們顯現,我們藉著呼求祂的名,與祂有了更深、更完滿、更豐富並更親密的交通。

約書亞二十四章二至三節說,亞伯拉罕本來“住在大河那邊”,是神“把他從大河那邊帶來,領他走遍迦南全地”。因此,亞伯拉罕是第一個過河的人,也是第一個希伯來人(希伯來即過河之意)。在河那邊滿了偶像、屬鬼魔的東西、和撒但一切的工作。在河這邊乃是美地,也是以後神建造祂家的地方,滿了神的榮光。亞伯拉罕是第一個過河的人,也是第一個到達一個地方,使神能向他顯現的人,在此他能築壇並呼求主的名。這是正確的地方,有神的顯現和神的同在。今天,我們也需要成為一個過河的人,從世界過到召會生活中,從老舊的自己過到新鮮的靈裡,從一切神之外的東西過到神的彰顯裡,得著神的顯現與同在。

蒙召的動機與力量

亞伯拉罕出生於一個拜偶像之地,滿了鬼魔的地方,他從未認識過神。並且這塊地是位於兩條河之間(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,即歷史上所稱之兩河流域,或肥沃月灣),交通十分不便,人要離開這地方是非常困難的,因為有鬼扣住他,又有河圍住他。究竟是什麼力量,使亞伯拉罕突破重重困境,願意答應神,離開迦勒底呢?這乃是因著三件事:第一,是神向亞伯拉罕顯現。榮耀的神以祂親自的顯現,來訪問亞伯拉罕,激動他接受神的呼召。第二,神不只向亞伯拉罕顯現,還向他說話,神的呼召就是神的說話。這個說話也是使亞伯拉罕接受神呼召的力量。第三,神的呼召中帶著神的應許。在神對亞伯拉罕的呼召中,神應許有一個地方是為著他的;神也應許必叫他成為大國,並將祂自己當作福,賜給亞伯拉罕,叫他的名為大。神的應許也是一個激勵,叫他能離開本地。

不僅亞伯拉罕有神的顯現、呼召和應許,我們都能見證,當我們得救時,我們在深處都有主的顯現、呼召和應許。這不是發生在外面,乃是發生在我們深處的靈裡。在主耶穌向你顯現之前,你覺得要成為真基督徒不容易,你的背景和環境不允許你和別人有分別。然而有一天,那在榮耀裡活的耶穌向你顯現了,並且在你的深處會覺得主耶穌向你說話。祂問你說,“你在這裡作什麼?”你回答說,“我在讀書,要考上好學校。”主又問你:“為著什麼?”你答說,“為著將來過好的生活。”之後,主又問:“然後又怎樣?你的將來又如何?你不知道我是耶穌麼?我要將你從可憐的光景中救出來,”這不是迷信,這乃是主的顯現和說話。不僅在得救時,我們有神的顯現、呼召和應許;在每天的生活中,我們都能經歷神的顯現、呼召和應許。聖經告訴我們,神是靈,我們需要在靈和真實裡敬拜祂(約四24)。只要我們轉回到靈裡,向祂敞開,就能經歷祂的顯現與說話。

神應許的內容

亞伯拉罕能答應神的呼召,離開迦勒底的吾珥,是因著神的顯現、呼召和神的應許。神的應許吸引他,使他願意出代價,離開自己的家鄉來跟從主。神給亞伯拉罕的應許有四方面。首先,神告訴亞伯拉罕離開他的本地,就含示神應許要賜亞伯拉罕一個地方─就是美地。這應許是一個激勵,叫他離開本地。第二,“我必叫你成為大國。”這話與亞伯拉罕的背景是個對比。在巴別,有許多由宗族所組成的邦國。但神應許亞伯拉罕,要叫他成為“大國,”這“大國”就是神的國,包含舊約的以色列國、新約的召會、來世的千年國、以及永世裡的新天新地。亞伯拉罕是這“大國”的父,這是何等的大國。第三,“我必賜福給你,叫你的名為大。”這福是什麼呢?乃是神創造的福和救贖的福,包括神所要給人的一切福─神自己以及今世和來世神的一切所有。第四,“地上的萬族都必因你得福。”神應許要使亞伯拉罕成為地上萬國萬族的福。誰是地上萬國萬族呢?乃是所有蒙召得救的外邦人。

什麼是應許?簡單的說,應許就是答應某人某件事。例如爸爸出差以前答應我們,他回來時必帶一樣禮物給我們,這就是應許。神向我們所說的話,大多是應許。神的應許對亞伯拉罕是個很強的激勵,使他能以答應神的呼召。新約中保羅告訴我們,神所應許亞伯拉罕的福,在基督耶穌裡可以臨到外邦人,使我們藉著信,可以接受所應許的那靈(加三14)。神應許亞伯拉罕物質方面的福乃是美地,作包羅萬有之基督的預表。“那靈”就是神為著萬國所應許亞伯拉罕的福,也是信徒藉著相信基督所接受的。阿利路亞!藉著信入基督耶穌,我們都得著了神所應許亞伯拉罕的福,就是所應許的那靈,在我們裡面作神全備供應的源頭,給我們享受。

神呼召的意義

因著挪亞的後裔離開神的道路,墮落到巴別,滿了偶像的惡境,他們無法再為神使用,在地上完成神的經綸。神就在那拜偶像之地,並從那些拜偶像的人中,呼召亞伯拉罕,要他離開那拜偶像之地,並他拜偶像的本族、父家,到神所指示之地,就是迦南美地。因此,亞伯拉罕蒙召,作了新族類─蒙召族類的始祖。亞伯拉罕的蒙召,乃是神在人身上一個新的起頭,也是一個族類的轉換,從受造的亞當族類轉換到蒙召的亞伯拉罕族類。今天,我們都是蒙神所呼召的人(林前一9,弗一18,來三1)。不論我們是猶太人或是外邦人,只要我們藉著信基督,有了新起頭,就是亞伯拉罕的子孫。神呼召亞伯拉罕的時候,開始了一個新起頭,現今我們藉著信都進入這新的起頭。

神呼召亞伯拉罕,不僅有一個族類的轉換,同時也預表一個生命的轉換,就是從亞當的生命轉換到基督的生命,從舊造的生命轉換到新造的生命。因著人的墮落,神原初創造的一切都變舊了,不再能達成神的目的,所以神需要新造。這新造有比亞當受造的生命更強、更好的生命,就是神非受造的生命,基督的生命。神不僅在亞伯拉罕身上有一個族類的轉換,更使他藉著改名字以及受割禮,有了生命的轉換。亞伯拉罕原名為亞伯蘭,意為“尊高的父”,但神要他改名為亞伯拉罕,意思為“萬眾之父”。神也要亞伯拉罕受割禮(創十七1~14),使他肉體的力量除去,好成就神的應許。神應許亞伯拉罕要成為偉大的父,萬眾的父。這指明亞伯拉罕不僅要作他肉身子孫的父,也要作因信而為新約信徒者的父(羅四14~17)。我們雖然生為亞當的族類,但藉著信基督,我們都已重生為亞伯拉罕的族類,如今我們乃是神屬天的子民,是蒙召的族類。在我們身上,也有一生命的轉換,這生命的轉換開始於重生,並要完滿的完成在主回來的時候。

2020/10/24

牧養材料(三)信而順服 第九題 享受基督

約6:35 耶穌對他們說,我就是生命的糧,到我這裡來的,必永遠不餓;信入我的,必永遠不渴。

吃喝享受主

也許有人會說,新約聖經裡並沒有用到‘享受’這辭,但是聖經裡卻說到關於吃喝的事。說到吃喝,就必定是一件享受的事。主自己說,‘我就是生命的糧,到我這裡來的,必永遠不餓;信入我的,必永遠不渴。’(約六35。)又說,‘人若渴了,可以到我這裡來喝。信入我的人,…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(複數)來。’(七37~38。)使徒保羅也說,那些跟隨摩西出到曠野的以色列人,‘都吃了一樣的靈食,也都喝了一樣的靈水。’(林前十3~4。)然後在約翰所寫的啟示錄裡,主耶穌應許說,‘得勝的,我必將神樂園中生命樹的果子賜給他吃。’(二7。)又說,‘得勝的,我必將那隱藏的嗎哪賜給他。’(17。)這些雖然都是說到關於吃喝的事,卻都是為著我們的享受。

關於吃的問題

創世記一開頭就說到,當神把人造好之後,祂第一件事不是給人十誡,也沒有對人說,‘亞當,你當敬拜我,不可忘本;其次,我是正派的神,是公義、道德、聖潔、光明的,所以你也當照此而行,不可違背…。’這樣的觀念,乃是人類文化演變出來的產物,不是神所啟示給人的。當神把人造好時,祂所作的頭一件事,乃是把人帶到生命樹前,對他說,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,你都可以吃,只是這棵善惡知識樹上的果子,你不可吃,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。(二16~17。)

在這裡神乃是與人立了一個約,這約是關於吃的問題。換句話說,吃是關係人生存的首要問題;人若吃得對就多活一點,若是吃得錯就糟糕,就是找死。因此神造好人之後,就立刻對人說到吃。可惜夏娃因為看見善惡知識樹的果子好吃,就受引誘而吃錯了,結果人就墮落了。

人墮落後,神來拯救人,又題到吃的問題。出埃及記給我們看見,以色列人不僅藉著羊羔的血蒙神救贖,也藉著吃羊羔的肉和無酵餅得著加力出埃及。得救後,他們來到曠野,就天天吃嗎哪,直到他們進迦南。進迦南後,還是吃的問題,神要他們一年三次上耶路撒冷過節,把地裡出產上好的十分之一帶著,到神面前去吃喝、享受、歡樂。(申十四22~ 23。)(住在主裡面,享受主生命,五至七頁。)

吃主是神給我們的定命

所以吃主、喝主,乃是你的命運;這是神的命定。神在創世以前就定規好了,我們的命運,我們的前途,就是吃主,天天吃主。若是有人問你說,基督徒該作什麼?吃主!你們這班人是什麼基督徒?吃主的基督徒!你們是什麼召會?吃主的召會!基督徒就是一班吃主的人。(吃主,一○頁。)

參讀:住在主裡面,享受主生命,第一篇;吃主,第一至二篇。

2020/10/23

傳揚高品福音的生活 第六章 召會生活是真正的團體生活 (節錄)

對團體生活的渴慕,乃是神所創造的

今天不僅在美國,並且在地上其他許多國家,青年人渴慕過一種團體的生活。這個渴慕來自我們天然的組成。在我們天然的組成、天然的生命裡,我們都渴慕合群,在團體中與別人一同生活。

假設你已擁有一切,得著了學位、金錢、華屋和好車,你已得著一切最好的東西,然而人若叫你到山頂獨居,你願意麼?我們沒有人會願意,因為我們即使擁有最好的東西,但如果只有我們自己一個人,就太孤單了。我們人類必須活在團體裡。因此,對團體生活的渴慕,是我們天性裡的東西。神乃是這樣造了人。

創世記一章二十六節神先說,“我們要…造人,”然後說,“使他們管理…。”前面的“人”是單數,但後面的“他們”(“人”的代名詞)卻是複數。神是造一個人,還是造許多人?人們可能認為聖經很容易明白。的確,一面說來,聖經是簡易的;但另一方面,人很難明白聖經。神為什麼用單數的“人”,然後又用複數的“他們”?祂是造一個人,還是造許多人?答案是:神在一個人裡造了許多人。或者可以說,神所造的一個人包括了許多人。這意思是說,在神的心意裡,人是團體的。神不是造一個亞當,然後造一個亞伯拉罕,再造一個大衛等等。神乃是造一個團體人─一個人包括所有的人。在神的心意裡,祂所作的乃是一件團體的事。所以我們都必須看見,對團體生活的渴慕乃是神在人性裡所造的。

每一個人在天性裡,都有與別人同住的渴慕。想想你們鄰居的小孩,你若把他們每個人關在家裡,你會給他們帶來極大的痛苦。他們喜歡出去交朋友,喜歡活在團體裡。神造人,給人一種過團體生活的天性和渴慕,作為召會生活的預備。召會生活是一種團體生活,召會生活是正當地團體生活。

讓我作一點說明。許多時候你覺得口渴。什麼是口渴?口渴是由一種想喝東西的渴望所引起的感覺。假設你沒有渴望要喝東西,而我卻要你喝,那就是懲罰你。你會大大受苦。但既然神在你裡面造了一種渴望要喝,使你有這種口渴的感覺,你就不用人強迫你,而會很高興的喝。

照樣,在神的創造中,祂給我們造了一個對團體生活的渴慕。然而因著墮落,當人類在巴別的時候(創十一1~9),這團體的生活受到了摧殘和破壞。巴別的意思是混亂。在巴別那裡,許多不同的語言進來,引起人類民族的分裂。結果,在說不同語言的不同民族之間,有了憎恨和仇恨。

在新約裡,主耶穌完成了救贖,把人帶回到神原初的定旨。行傳二章告訴我們,在五旬節那日,一切說不同語言的不同民族都成為一(5~11)。他們被帶回到原初是一的光景裡。這不僅是一個恢復,也是一個再創造。以弗所二章十五至十六節告訴我們,基督在十字架上廢除了一切規條,除滅了人中間的仇恨,為要創造一個新人。

聖經告訴我們,神先創造一個人,然後基督創造一個新人。聖經中有兩個創造:神的舊造和基督的新造。神在舊造裡創造了一個人;基督在新造裡創造了一個新人。

弟兄姊妹,我們必須看見,在基督所創造的新人裡,我們有共同的東西。首先,在新人裡我們有共同的生命。在基督裡,我們都有同一個生命,並且因著這共同的生命,我們有共同的性情和共同的渴慕。我們得救後,裡面馬上就渴慕和其他真基督徒接觸並交通,這是對團體生活的渴慕。召會生活乃是真正的團體生活。

基督是我們共同的元素、生命和人位,使我們彼此相愛

我們必須知道,我們若想要過某種生活,就必須有某種生命。神造人,給人一種渴慕活在團體裡的生命,但這生命受到破壞和毒害。看看今天人類社會的光景。一面說來,人喜歡在一起生活;另一方面,人卻非常自私。你願意住在一個社區裡,卻總是與你的鄰舍有難處。你想要有同學、室友和同事,但最後你都和他們爭吵;你甚至與自己的兄弟姊妹爭吵。因此,一面我們因著有神造的天性,渴慕與別人一同生活;另一方面,因著我們人的生命受到撒但的破壞、殘害,在我們墮落的天性裡,沒有正當地生命來過團體生活。

但現在我們有了基督,基督是奇妙的。祂是那共同的因素、共同的元素,使我們能在團體生活中是一,而彼此相愛(羅十二10)。我不認識所有弟兄的名字,但我仍然非常愛他們,只因他們是在主裡的弟兄。在所有的弟兄中間有一個共同的元素,這個元素就是基督。基督乃是使我們能彼此相愛的元素。此外,基督在我們裡面乃是生命,這生命有能力使我們彼此相愛。

你相信人類今天能真實地彼此相愛麼?不可能。你若把一大群人放在一起,甚至只要短短的時間,就有爭論和吵鬧的事發生。但我們基督徒來在一起,看見有基督在我們裡面,馬上就對彼此產生一種奇妙的愛。叫基督徒愛人是容易的,但叫他們恨人卻相當困難。一般說來,青年人總是厭煩老年人,但叫一個青年基督徒恨一位在基督裡年長的弟兄,卻非常困難。作為一位年長的弟兄,我非常愛青年的弟兄姊妹。這是因為我們都有基督,在我們裡面有共同的東西。每當我遇見人,發現他是一位弟兄,我裡面就有個東西跳躍,因為我們都有共同的元素、共同的因素。我們都有能力,並且有資格過團體生活。

然而,撒但不僅破壞神舊造裡的舊人,他在過去和現在也都想要破壞在基督裡的新人。甚至在某種程度上,他在這事上已相當成功。許多基督徒已被規條破壞並分裂。這就是主為什麼將我們帶到祂的恢復裡,使我們向祂敞開,並且彼此敞開。我深信主正在恢復正當地召會生活,以滿足許多人的需要。我們需要告訴不信的人,過正當團體生活的路,乃是接受基督,並且進到召會裡。

2020/10/18

聖經之旅 第九課 在復活裡的生活 (節錄)

讀經:創世記八至九章

在復活裡的生活(一)

神記念挪亞,和方舟裡的一切走獸牲畜。於是神叫風吹地,水勢漸落,天上的大雨就止住了。水從地上漸退,過了一百五十天,水就漸消,方舟停在亞拉臘山上。又過了四十天,挪亞開了方舟的窗戶,放出一隻烏鴉,烏鴉飛出去就沒有再飛回來。挪亞又放出一隻鴿子,要看看水從地上退了沒有。但遍地上都是水,鴿子找不著落腳之地,就回到方舟,挪亞伸手把鴿子接進方舟。又等了七天,挪亞再把鴿子放出去,晚上,鴿子回來了,嘴裡叼著一片新橄欖葉子。挪亞就知道地上的水退了。他又等了七天,放出鴿子去,鴿子就不再回來了。(創八1~14。)

挪亞和家人要出方舟,開始在新地上過新生活以前,他先放出一隻烏鴉,但烏鴉出去後就不回來了。利未記十一章告訴我們,烏鴉是不潔淨的鳥,因為它吃死的東西-屍體,所以成為不潔。它們不潔淨,因為它們以死亡為食物。烏鴉離開方舟以後,好像出了囚籠,它看見浮在審判的水面上的屍體,就吃這些屍體,不再飛回方舟去了。在神眼中,死亡是污穢的。因此在豫表上,烏鴉表徵屬肉體的人。如果我們過召會生活一段時間,卻又貪愛世界,而離開召會生活,追求世界的享樂。這就如同放出去的烏鴉,吃了死亡的東西,成為不潔淨的。相反的,鴿子是潔淨的鳥類。潔淨的鳥吃穀類的子粒,每一子粒中都有生命。潔淨的鳥因為以生命為食物,所以是潔淨的。在神眼中,沒有比生命更潔淨的,也沒有比死亡更污穢的。當鴿子第一次出去時,因為地上滿了死水,鴿子找不到落腳之處,就回到方舟。第二次鴿子出去時,帶回一片新嫩的橄欖葉,表示地上有了新的生命。第三次鴿子出去,就沒有再回來,因為生命的地已經露出來了。鴿子表徵屬靈的人,不離開召會生活,而留在其中,過靈裡的生活,吃生命的食物。今天,我們要作那一種人呢? 

在復活裡的生活(二)

挪亞進入方舟時,是六百歲。到挪亞六百零一歲,正月初一日時,地上的水都乾了。挪亞撤去方舟的蓋觀看,便見地面上乾了。到二月二十七日,地就都乾了。神對挪亞說,『你和你的妻子、兒子、兒婦,都可以出方舟。在你那裡凡有血肉的活物,就是飛鳥、牲畜、和一切爬在地上的昆蟲,都要帶出來,叫他在地上多多滋生,大大興旺。』於是挪亞和他的妻子、兒子、兒婦,都出來了。一切走獸、昆蟲、飛鳥、和地上所有的動物,各從其類,也都出了方舟。

挪亞和他的家人在方舟裡經過了洪水。我們看見,經過洪水是新約裡受浸的豫表。洪水之後,方舟停在亞拉臘山上,那也是基督復活的表徵。按照聖經,方舟是基督的豫表。方舟經過洪水,表徵基督經過神審判下的死水。方舟停在山頂上,表徵基督從死裡復活。洪水來到,埋葬了挪亞的舊社會,只有八個人復活了。在洪水之後,藉方舟得救的八個人開始過新的生活。在洪水之前,他們見過許多邪惡和不敬虔的事。但他們得救了,分別了,復活了,並被引進新的生活。這新生活乃是召會生活的豫表。同樣的,當基督從死水中復活時,我們就在祂裡面,與祂一同復活了。所以在召會中,我們是復活的人。

過築壇獻祭的生活

挪亞一家人出了方舟後,就開始了新的生活。挪亞出方舟後所作的第一件事,便是築一座壇,拿各類潔淨的牲畜和飛鳥,作為燔祭獻給神。耶和華聞到那馨香之氣,就心裡說,『我不再因人的緣故咒詛地,也不再…滅各種的活物了。』挪亞獻祭給神,使神得著滿足。神就使咒詛遠離,並把祝福帶給地。地還存留的時候,稼穡、寒暑、冬夏、晝夜,就永不停息了。神又賜福給挪亞和他的兒子,對他們說,『你們要生養眾多,遍滿了地。』神再次將地的管治權賜給挪亞和他的兒子,使他們管理一切的走獸、飛鳥、昆蟲並海裡的魚。神並將活著的動物,賜給他們作食物,如同將菜蔬賜給他們一樣。

祭壇是基督十字架的豫表,祭物是基督各方面的豫表。在召會生活中,我們需要學習怎樣經歷基督,並將所經歷的基督獻上,與神同享,這是神所悅納的。當我們藉著十字架獻上基督,就使咒詛遠離,也把祝福帶給地。今天地上的人在神面前沒有正確的生活,因此活在咒詛之下。然而,在召會中,我們藉著過獻祭的生活,而活在神的祝福下。這祝福包含稼穡、寒暑、冬夏和晝夜。稼穡是指播種與收割,在召會生活中,我們藉著傳福音將基督撒播到別人裡面,神就祝福我們結出福音的果子,得到豐富的收割。寒暑、冬夏和晝夜都是相對的,也是為著身體健康的;寒冷和冬天是為著對付撒但;而夜晚是為著睡眠和休息;炎熱、夏天和白晝則是為著我們的神。這是祝福。正確的召會生活,能使我們身體健康、心思清明、情感也得著平衡,並帶進神的祝福-平安、喜樂、愛、同情、恩慈等,這一切都是生命祝福的標記。這樣的召會生活也要將人帶回到神原初的目標,在地上彰顯神並代表神,有神的管治權來治理全地。

神以虹作為與挪亞立約的記號

挪亞和他的家人經歷了洪水淹沒全地。當他們離開方舟後,必定仍然心有餘悸,惟恐還有另一次的洪水會臨到他們。因此,神就與他們立約,告訴他們:『我與你們,並你們這裡的各樣活物所立的永約,是有記號的。我把虹放在雲彩中,這就可作我與地立約的記號了。我使雲彩蓋地的時候,必有虹現在雲彩中;我便記念我與你們,和各樣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約,水就再不氾濫毀壞一切有血肉的物了。…這就是我與地上一切有血肉之物立約的記號了。』神用雲中的彩虹作約的記號,保證絕不再用洪水毀滅人類。

神與挪亞、他的後代並各樣的活物立約。這約主要的內容,就是神絕不再藉死水的審判,讓死亡臨到他們。這主要豫表在召會生活中,不再有死亡,只有生命。雖然我們已經得救,並進入召會生活;但看見今天社會敗壞的情形:綁架、殺人、勒索、搶劫、竊盜的事件不斷,我們仍然覺得受到死亡的威脅。同時我們也被容易犯的罪,或可能發的脾氣所威脅。然而,這裡有一節聖經作活的應許,使我們得倚靠,並憑此而活。我們不該被自己的定罪、感覺和環境等烏雲所威脅或恐嚇。因為我們是在神的約下,完全在祂的祝福下。在這約底下,不再有定罪、審判和咒詛,死已經被廢去。在召會中我們不斷的享受生命,一切都是生命。不要被黑暗或消極的事物所威脅,我們是有約的人。我們有一節應許的經文可以應付一切的處境。我們必須站在約下,不信任何的失敗、軟弱、黑暗、或消極的事物。我們的定命是在寶血所灑過的約下。召會生活就是這樣的生活,活在召會中,就是活在約底下。在這約底下,我們在召會生活中可以放心,可以平安,因為神應許我們,不再有死亡了。在基督裡就沒有定罪,不再有死水了。

挪亞因放鬆而失敗

現在,在神的祝福之下,挪亞成了新地上的首領和地上一切人類的父。挪亞有三個兒子,名叫閃、含、雅弗,他們的後裔分散在全地上。挪亞作起農夫來,栽了一個葡萄園。挪亞在這件事上必定很成功,因為葡萄園出產葡萄,他將葡萄釀成了葡萄酒。然而,挪亞因著成功而開始放鬆自己。有一天,挪亞在葡萄園中喝酒。葡萄酒是滋養人的,但挪亞因著放鬆,就失去節制,喝了太多的酒,因此便醉了。他喝醉了,就不但放鬆,更是輕率,在帳棚裡赤著身子,自己竟然不知道。他沒有知覺的赤著身子,就被他的兒子含看到了。

挪亞得著神的祝福後,又失敗了的例子,給我們一個鑒戒:每當我們在神的祝福下經歷成功時,我們必須謹慎,因為成功很容易使我們放鬆、輕率。我們對自己的成功不該過於高興;相反的,我們要在苦難中歡喜。人一放鬆,就會輕率;然後就會失去知覺,甚至變成赤身。赤身的意思就是在神眼中失去了遮蓋。自從亞當和夏娃墮落以後,神就要墮落的人以衣服為他們的遮蓋。今天我們都是墮落的人,我們都需要遮蓋。同時,我們在屬靈方面也需要遮蓋,而我們屬靈的遮蓋乃是基督。

含因揭露失敗而受咒詛

挪亞喝醉了酒,便在園裡赤身躺著。他的兒子含看見父親赤著身子,沒有想到要替父親遮蓋,卻到外邊去,告訴他的兩個弟兄。閃和雅弗聽見這事,他們的態度卻和含完全不同。閃和雅弗拿了一件衣服,搭在肩膀上,倒退著進葡萄園去,給他們的父親蓋上。他們背著臉,就看不見父親的赤身。挪亞醒了酒,知道小兒子向他所作的事,就說,『迦南﹝含的兒子﹞當受咒詛,必給他弟兄作奴僕的奴僕。』(創九18~25。)

這件事按行為說是挪亞錯了,他不該醉酒。可是含沒有看見權柄的嚴肅,當他看見父親失態時,毫無羞恥傷慟的感覺,也不知遮蓋。他又出去告訴他的兄弟們,指出父親的醜事,就有了譭謗的行為。結果他不僅失去神的祝福,更受到咒詛。挪亞的失敗成為閃、含、雅弗的試驗,顯明誰是順服的,誰是背叛的。

聖經強有力的說,藐視或不尊敬他父母的必受咒詛,(申二七16,)因為這涉及神的行政。神是一位有次序、有行政的神,在神宇宙的行政中,父母之於兒女是神的權柄。兒女不尊重他們的父母,就是反叛神的行政。他們是對神在地上的代表權柄不尊重。他們這樣作,就要受到咒詛。今天許多青少年,藐視且不尊敬他們的父母,結果失去神命定給人的祝福。聖經清楚的告訴我們,尊敬父母的必然得福,在世長壽。(弗六2~3。)年輕人若尊敬父母,必得長壽的福,生活正常。你也會知道怎樣作智慧人,怎樣行事為人。

閃和雅弗因遮蓋而得著祝福

挪亞知道含所作的事,就咒詛含,並給閃和雅弗祝福:『耶和華閃的神,是應當稱頌的,願迦南作閃的奴僕。願神使雅弗擴張,使他住在閃的帳棚裡;又願迦南作他的奴僕。』歷史告訴我們,挪亞的咒詛和祝福,在神行政的對付中一一應驗了。挪亞的長子閃,後來往東遷移,成為希伯來人,就是猶太人的祖先。神乃是閃的神,凡與神有關的,都是從猶太人出來的。所有與神,與神的福音,與基督並與救恩有關的事,都是從猶太人出來的。挪亞的次子含,後來往南遷移,成為黑人的祖先。含的兒子古實是衣索匹亞人的祖先。他們因著被咒詛,失去了祝福,變作奴僕的奴僕,歷史也證明了這事。挪亞的第三子雅弗,後來往西遷移,成了歐洲人的祖先。歷史告訴我們,歐洲人已經擴張了。自從哥倫布時代以來,過去五個世紀,歐洲人在政治、科學、藝術、技術及貿易各方面,都不斷在擴大中。歐洲人又移民到美洲,美國人成了歐洲人的擴大。至終歐洲文化借美國擴展到全世界,這應驗了在雅弗身上所預言的祝福。然而擴張的雅弗要住在閃的帳棚裡。這意思是說,歐洲人(包括美國人)雖是強的,但他們需要相信猶太人的神,否則就沒有帳棚和安息。

含為什麼被咒詛?因為他觸犯神的權柄,並牽涉到神的行政。含若是考慮到自己的地位和神的行政,就不該將父親的羞恥告訴哥哥們。他因輕看神的行政,失去了祝福。相對的,含的兄弟閃和雅弗,認識且尊重神的行政。他們對父親的赤身一眼都不看。他們所作的不但是對的、道德的,更是完全在神的行政之下。在家庭中,父母是神所設立的權柄,他們雖然有可能會軟弱或失敗,但他們能夠剛強的代表神的行政說話。因此兒女應當尊敬父母。推而廣之,凡神在地上所設立的代表權柄,都是我們該順服且尊敬的。我們不該隨意的批評他們,卻要守住自己的地位,以免觸犯神的行政。

2020/10/12

速興起傳福音 第二篇 福音的託付 (下半段節錄)

要作火熱愛主的童女,也要作主忠心的僕人

在人類六千年的歷史中,無論什麼哲學、主義、學說、宗教,都沒有像基督教這麼普遍。今天人可以講論、稱讚許多東西,但是事過境遷,至終什麼都沒有。只有基督徒所傳主的福音,無論人怎麼藐視、冷落、反對、甚至攻訐逼迫,仍然傳揚開來。福音總會傳遍,也會得著信的人。我們許多人都能見證,自己並不糊塗,卻都聽信了福音,天天傳耶穌、說耶穌。

我們不僅信了主,並且愛祂。詩歌一百六十九首第二節說,“我心愛你,不知如何約束我的奇樂。”第四節說,“燒,燒,哦愛,在我心懷,日夜厲害的燒,直至所有其他的愛燒到無處可找。”我們愛主,也求主燒我們;這真是著迷了!這不像“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”那麼富有哲理,卻使我們感覺甜蜜。我初作主工時,就火熱愛主、傳福音;經過五十多年,現在倍覺甘美,喜樂滿溢,就是吃飯、睡覺都感甜蜜。這是基督徒與人不同的地方;我們不是信一個宗教,乃是信主;我們不是迷信,乃是“蜜信”,是越信越蜜,越蜜越甜,甚至為祂“癲狂”。

主耶穌在馬太二十五章,將祂的信徒比喻為童女和奴僕,指明主要我們作愛祂的童女,也要我們作像祂一樣忠信的奴僕。祂天天都在撒種,只有那些又惡又懶的奴僕沒有看見,說祂沒有撒種的地方也要人去收割。我們平心靜氣思考,我們怎會來到美國?世界的局勢若非如此,我們不會來,也不需要來。況且如果沒有科學的發展,有了七四七飛機,我們來就是招罪,只能坐船慢慢的來。這麼複雜的世局和進步的科技,是誰作的?乃是主作的。

主不僅主宰世局,把華人帶到美國,也把他們的心打開,讓福音能進入。華人到美國,主要的是開兩種店,一是餐館,一是“教會”。單在橙縣這裡,就有二十九個華人辦的教會,專講耶穌基督。這種情形,三十年前還不容易,現在卻很容易。這不是你我作得來的,只有主能作。

所以,我們再也不要說主沒有撒種。現在是莊稼多,工人少,需要你我起來,作祂忠信的僕人去收割莊稼。撒種的工主自己作,但收割的工祂交給我們作。今天我們出去傳福音,不是去撒種,乃是去收割、收聚。

生活不是目的,收割才是目的

我們千萬不要愚昧到一個地步,以為主管制世界局面到這地步,是要我們到美國過平安日子。我很欣賞、喜歡美國,在這裡很自由,物質豐富,生活也不難;但我也清楚,主打發我到這裡,不是為著享受這些,而是為著收割、收聚。感謝主,給我這麼大的憐憫和恩典,叫我這從未在美國唸過書的老中國人,能在此收割這麼多的美國人。現在主把華語工作交給我們;這不只是我的責任,也是你們的責任。

我鼓勵我的孫兒們認真讀書,這是他們二十五歲之前的責任。但是我也告訴他們,無論受多高的教育,將來的生活不是目的,為主作工才是目的。你們不要以為自己是為著一個目的來美國,所以千方百計就為了討生活。實際上,美國並沒有好到一個地步,你不來就活不了。你們若問我為什麼來美國?我也不知道,但主作事把我打發來了;所以我抱定決心,不是為著在美國過美國生活,乃是要把人都聚攏、收割到主這裡來。這是我最喜樂的事。

親愛的聖徒們,我們人生的意義是什麼?來美國的目的是什麼?如果我們在這裡不是為著傳福音、救靈魂,有什麼意思?你們工作為了吃飯,吃了多年仍是這個飯,有什麼意思?我們若不是在這裡為著主,吃這飯又有什麼意思?我們不能作又惡又懶的奴僕;我們都要起來,作收割的工作,積極傳福音。

年長的聖徒們退休後,不要賦閒在家,乃要彼此來在一起小排、聚會、禱告。也許你們開車不方便,但可請親友幫助。不要覺得不好意思;我們對主耶穌永遠不會不好意思,祂喜歡我們常常麻煩祂。如果你是要兒女帶你去享樂,那的確該定罪;然而你是要參加年長禱告聚會,請兒孫服事是應該的。不要說自己老了,什麼都不能作。老了還能呼吸,能呼吸就還能禱告、傳福音。照樣,青年人也要起來配合,不要只忙著賺錢。你就是賺了全美國,若沒有得著一個靈魂,就是白活一生,白作工一輩子。我盼望你們都能看見,到那日,什麼也帶不到主面前,只有靈魂能帶去。

來與去

一九四八年,我在上海釋放一篇信息─“來與去”,當時我的負擔很重。主在馬太十一章二十八節說,“凡勞苦擔重擔的,可以到我這裡來,我必使你們得安息。”接著祂就說,“你們要去,使萬民作我的門徒。”(太二八19)這就是信徒該有的生活,來與去。來時是痛苦的,去時是喜樂的;來時帶著罪,去時帶著恩典;來時帶著死亡,去時帶著生命;來時兩手空空,去時豐滿帶著神。不僅如此,來,得救;去,救人。來,蒙恩典;去,傳恩典給人。來,傾倒痛苦憂愁;去,滿帶歡樂平安。這就是信徒正常的生活,來與去。

聖經裡講“去”比講“來”更多。可惜信徒多半注意“來”:“來”到神的寶座前、“來”聚會、“來”禱告、“來”讀經、“來”得救、“來”受浸…;卻忽略了“去”:你們要“去”、“去”傳福音、往普天下“去”、我差遣你們“去”…。以賽亞六章,主說,“我可以差遣誰呢?誰肯為我們去呢?”(8。)這指明人都不肯去。人願意來、能來的已經很少了,所以去更是沒有人,可用的更少了。因此我們都要受提醒,不要作“半信徒”,要作“完整的信徒”;不要作一個“來而不去”的信徒,要作一個“來去”的信徒。

煙台大復興與移民的行動

一九四八年我講“來與去”,是有其背景的。一九四三年,在煙台有一個大復興,那個復興的光景難以形容。我還記得余道生師母,就是在那個復興裡得救的。起初她來時,我看見她的頭髮像樓梯一樣,有三層高。我在講台上看得很清楚,全場幾百人,就這個年輕女子的頭是三層高。然而,有一天她來了,上面那層沒有了;再過幾天,第二層也沒有了;沒過多久,平下來了。她就這樣得救了。

有一位孫豐露弟兄,原是地方法院的法官,得救後很愛主,以後是台北召會的頭幾位長老之一。在煙台大復興時,他剛從地方法院升到高等法院。有一天他來對我說,煙台這個復興的光景,可能勝過使徒行傳裡的情形,很值得記下來。也許事實不是如此,但那個復興厲害到什麼地步,你很難想像。

我還記得復興的流,是一九四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開始。下午主日聚會後,就宣佈第二天要聚會。接著就有連續一百天的聚會,時間不定,但都是從早聚到晚。聚會也沒有一定的程序,大家都在自由的靈裡。大部分釋放信息的人是我,但也沒有一個專題。聚會是一天一個樣子,聖靈實在是自由,所以可說是一個真正的復興。

經過一個多月,有一個主日下午,我們為眾人按手祝福。我和長老們跪在會所當中,把手一同擺在聖徒們頭上禱告。聖徒們男女分別跪在兩條走道上,一位位前來接受按手祝福。你們無法相信,為那麼多聖徒按手的禱告,就是一篇禱告,並且每一個人領受的部分,都正好適合他的光景。那是聖靈作的。在那個禱告裡,有很多聖經的典故,如“你是小便雅憫”、“你是約瑟”等。我們按手禱告了二百多位,之後大家起身,都驚訝那個禱告是如此奇妙。以後被按手的人中,有許多見證說,祝福他的話真適合他。

還有一個主日,上午傳過福音,下午要有造就聚會。就在我釋放信息之前,裡頭有一個感覺,要禱告;於是我就禱告了。這一禱告,一開口,就不能停了。我舉起左手,大聲禱告,那個內容就是“震動”。聖徒後來見證,那個禱告有如瀑布的水傾瀉而下一般。我舉手禱告了半小時,一位弟兄跑上來扶著我的手;我在那裡禱告,他在那裡扶持。那個光景實在叫人驚訝。

復興的結果,產生了移民的大舉。第一批有七十位的聖徒,帶著家眷全數奉獻,在一九四三年四月出發,坐船到天津,轉往內蒙綏遠。船票是奉獻的財物買的,又給每人三個月的生活費。綏遠一帶原有瑞典、英國的內地會作工多年,因著太平洋戰事爆發,所有的白人都關了監,包括內地會的牧師在內。聖徒們移到包頭一帶,從事修鞋、教書、售貨等行業。他們為著福音火熱的情形,以及同心合意的光景,叫當地的基督徒大受感動,於是轉來和他們一起。到了四三年底,就有四十多處的召會興起。

另有三十位聖徒,與第一批移民同時出去;他們從煙台出發,到東北安東的鴨綠江口。可以說,一下子從煙台一個地方,就是一百位成群的移民出去,這事驚動了日本特務機關,他們無法想像,這個民間的小團體怎麼有這種力量,到底發生了什麼事。於是把我下在監裡,嚴刑拷問了一個月,確定我只是個耶穌迷,帶著一群耶穌迷作這事,才放我回去。

挨家挨戶

親愛的弟兄姊妹,今天我們不必移民綏遠,也無須去安東,只要在我們所在地四周就夠了。主已經把莊稼送到我們門口,把魚趕到我們網裡;我們只要稍微用點心,出點力,我們周圍那麼多的華人,就能被收到我們網裡,放在我們倉裡。現在就在乎我們肯不肯與主配合,作祂的好僕人,把我們的家打開,收割、收聚祂的莊稼。

使徒行傳給我們看見,召會一建立,聖徒們就挨家挨戶聚會、傳福音。二章四十六至四十七節說,聖徒們“挨家挨戶”擘餅聚會,就在眾民面前有恩典,以致主將得救的人,天天和他們加在一起。五章四十二節說,聖徒們每日“挨家挨戶,不住地施教,傳耶穌是基督為福音”。我們現在要傚法他們,打開我們的家,不必找遠處的人,就是我們鄰近的人,請他們到家裡來。不要說你不會,你不會是因為你不肯;你一肯,福音自然就出去了。

我曾說過,自來水開關一打開,水就來;但你若不讓水去,水就不會再來。所以“去”才能使“來”有效力。你的水一直流出去,源頭的水就會一直流進來。你來,是主的恩典;但你若不流出去,後面恩典跟著就停了。所以不要以為你不會講;就算你真不會講,也不必擔心。你只要把門打開,請左鄰右舍到家裡吃飯、喝茶、談心,三、五個或十個、八個都可以;你告訴他們,你是基督徒,願意和他們一同蒙恩,然後作見證或帶他們唱詩歌。你這一開門,把人請進來,然後一開口,裡面的東西釋放出去,主必定祝福,把得救的人加給召會。

這樣作很容易帶進人來,比你拖人參加聚會更好。一聚會就很難沒有形式,一有形式就叫人不舒服、不自在。但請人到家裡,一起喝茶、談話,人很自然就敞開。如果我們常常這樣作,祝福會像大水般的流進來。我相信半年後,你就會看見到處都發苗,到處都有收成,人數必定不只加一倍。

總結的話

觀察這個局面,你們都能清楚看見主的作為。華人來此總當自己是外國人,周圍看到的都是美國人,多少會有疏離感。你們也都是華人,若肯去訪問、探望他們,到他們家裡坐一坐,溫暖他們的心,他們必定有感覺。然後你們再請他們到家裡來,與他們有些來往,如此他們一定受感。人非木石,只要稍微接觸,就會有感覺。一有感覺,福音就容易傳了。

同時,我們也必須放膽,因為我們不是領人走下坡,乃是帶人往上行,領人敬畏神、敬拜神、信主歸正。這的確是一條正路。再者,我們的主是活的,祂是靈,與我們同在,與我們同工,跟著我們的腳蹤祝福、作工。所以,一切全在乎我們有所舉動;而這舉動就是聖經所說的“去”,你們要去!

按歷史來看,美國實在就是“地極”。我們無論是移民來,或是逃難來,總是到了“地極”。現在我們不必費什麼力氣,只要打開家門,招待一下,和人坐下談談、唱詩、傳福音。我相信很快就會有許多人被收割進來;那就是你的榮耀和冠冕。保羅說,無論對什麼人,他都是欠債的(羅一14)。盼望我們也都有同樣的靈,看自己是欠福音債的人。保羅也說,他不傳福音就有禍了,但傳福音就有賞賜(林前九16~17)。願我們都起來,作主的見證人,好得福音的賞賜。

速興起傳福音 第二篇 福音的託付 (上半段節錄)

在主面前交賬

信徒在世活著,應該結果子,救靈魂。這樣,當我們見主的時候,或者等主來的時候,我們在祂面前才能交賬,並且覺得榮耀。反之,如果我們一生沒有帶一個人得救,到那日就會羞慚滿面,不是滋味。

主耶穌在馬太二十五章十四至三十節,說到三等的奴僕:一等領了五他連得銀子,一等領了二他連得銀子,還有一等領了一他連得銀子。領五他連得銀子的奴僕去作生意,另賺了五他連得;領二他連得銀子的也是一樣,一本一利。只有第三等領一他連得銀子的,覺得自己福音也不會傳,道也不會講,什麼工也不會作,是無用的人;為了不辜負主的恩典,也不把主的恩典丟掉,就把一他連得銀子包起來藏著。等到主來算賬時,他還自以為有功,因為一分銀子也沒有失掉,並且完全保存得好好的。然而,主不但沒有稱許他,反而責備他是“又惡又懶的奴僕”!主是何等厲害。

主愛我們,但有時祂也責備我們。如果我們不忠心,等祂回來時,祂不會放過我們,祂要責備我們“又惡又懶”。那第三等的奴僕,有銀子不去作工,不從事生產,連放利息也不作,還責怪主沒有撒種、沒有簸散(太二五24),所以是邪惡的。將銀子拿去從事生產,勞心又勞力,是辛苦的事;拿去放利息,需要計算,也是不容易的麻煩事;但把它包起來就很容易;所以是懶惰的。因此,主稱他“又惡又懶的奴僕”。

主耶穌的確知道人心。所以我們都要受提醒,絕不要像那個奴僕一樣,以為:“我不是同工、長老,什麼工也不會作;我拙口笨舌,沒有講道的口才、恩賜,講了也沒有人聽。這不能怪我,誰叫主生我就是這樣子?所以我有理由不作工、不傳福音、不救靈魂。主不能因此責備我。”但是主知道他的心,曉得這一套說辭完全是藉口,其實說穿了,他是懶惰。

那僕人不只懶惰,並且邪惡。他把主算錯了,隨便找個推辭的理由說,“你把我造得沒有才幹,生得沒有口才,又沒有給我好環境讀多少書。我勉勉強強學一點本事,能混飯吃,已經很不錯了,你還叫我去帶人得救,這真是為難我。我沒有這個本事。不僅如此,好像你這位主不太講理。你沒有撒種的地方,要我去收割;我去空地上收割麼?並且你沒有簸散的地方,也要我去收聚;你這不是強人所難麼?”說來說去,好像理直氣壯。

然而,主的回答很奇妙,好像祂也承認,祂就是這麼一位主,沒有撒種的地方要人去收割,沒有簸散的地方要人去收聚。如果你問主:“你沒有撒種,我去收割什麼?”主會回答說,“你且不要管我撒不撒,你只管去收割。你去了就會看見,我不只撒了種,並且都長出來了。”今天你看祂沒有簸散,覺得好像到處都看不到傳福音的人,沒有撒種的,要去那裡收割?但是祂簸散了許多種,你都不知道;祂撒了許多種,你都沒看見。

主已經作了撒種、簸散的工作

當我們在美國大學校園作華語工作時,就發現一件奇妙的事。好像沒有種子的地方,卻在你去收成時,果子豐碩纍纍。有一回南加大華語新生福音,一次來了五、六十位,並且沒有拒絕的。這是誰撒的種?我願意作見證,在我早年事奉主,五十年前在大陸,要對一個大學生傳講福音真難。那時的大學生自以為是時代人物,倡信科學,不講迷信,沒有聽福音的。然而主有祂主宰的作為,經過八年抗戰後,兩樣了,大學生開始對福音敞開,並且接受的很多。那時我們重新開工,我在京、滬兩地往來作工。有一次上海交通大學傳福音,大學生和教授來了七百多位。弟兄姊妹都穿著福音背心作招待、領路、陪談,受浸的有三百七十幾位。這是誰作的?你看主好像沒有撒種,那知祂卻隱密的作了許多撒種的工作。

我初到美國,看見來美國的中國留學生都很驕傲,自以為高人一等,很了不得。對他們傳福音,睬都不睬。現在來美國留學的中國人,是成群結隊的來,沒有什麼了不起,所以風氣也變了,一請聽福音就來。最近在德州達拉斯附近,三處召會的華語聖徒傳福音,三次聚會來了一百二十位新生,全是華人。這的確是主作的。

所以我們不能對主說,你沒有撒種、簸散,卻不講理的要我們去收割、收聚。表面看祂沒有撒種,實際上祂種了我們不知道。甚至當祂生活在地上時,祂就說,“我告訴你們,舉目向田觀看,莊稼已經發白,可以收割了。”(約四35)又說,“莊稼固多,工人卻少;所以要祈求莊稼的主,催趕工人收割祂的莊稼。”(路十2)這就證明,主已經撒了種,並且都變作莊稼,需要工人收割。今天更是這樣。

主管制世界局勢,為福音效力

我實在敬拜主,我為主作工五十多年,頭三十年都是在華人中間,很懂華語工作的情形。我觀察到,現在美國的華僑社會和成員,他們中間的氣氛完全改了。這不在你我手中,你我改不了,我們無法改;這乃是主作的。所以在前一篇信息裡我說,根據我這幾十年的觀察,按著我對歷史的領會,以及五十年研究世界局勢和新聞的所得,我得到一個結論:表面看,福音和世界局面沒有關係;實際上,按歷史來看,世界的局面完全是操在主的手中,目的乃是為著福音的傳揚。

歷史的事例給我們清楚看見,世界的局面是在主的手中。祂是天地的主,寶座是祂的;祂坐在寶座上,施行祂宇宙的行政,管理整個宇宙。但以理二章說,廢王、立王都在於祂(21)。在舊約裡我們看見,祂叫那個國家興起,那國就興起來;祂要那個國家落下去,那國就敗落。神掌治宇宙,管理地上的萬國,到底有什麼目的?我們都要回答:這一切乃是為著福音的廣傳。

哥倫布航海找到新大陸,這在世界歷史上是一件大事。但很少人看見,那是神作的,為要預備一塊地方,一面把祂的福音帶來,另一面作為避難所,使受逼迫的信徒有一條路能得庇護。四百多年來,凡遭壓迫的信徒,就是清教徒,在歐洲立足不住,都逃難到新大陸來。今天我們也是難民;若不是難民,誰願意離開本土本鄉來美國?所以美國的確是一個避難所。感謝讚美主,在全球六大洲中,還有這麼一塊地,既豐富又自由,來作為神子民的庇護所。

今天美國不是一個民族國家,而是各種“難民”組成的國家。頭一批逃難來的清教徒,成了開國元勛;我們以後來的,就是“享福的難民”。我是第四代的基督徒,從小就和母親到浸信會,整天接觸的就是西教士,所以心裡上很喜歡美國。儘管如此,我卻從未想到要來美國,不過我也來了。我的確喜歡美國,但喜歡歸喜歡,我還是想念離開的家鄉。我信你們許多人也是這樣。

主在人類行動中的主宰作為

我們必須看見,地球的一切,都是神造的,我們無法更改;但是世界的局面,在神的主宰下是會變動的。我們在這地上行動,由不得我們。你我今天在美國,誰曾夢想要來?但我們還是來了。一百年前,從美國到我的家鄉煙台,需要坐船航行六個月,來回就是一年。許多西教士坐得暈船,甚至一上岸就死了,但他們仍前仆後繼的來。今天的交通便利許多,從上海到美國只需十二小時,一天就可以來回。這使人群的行動更為頻繁,範圍更為擴大,也使我們更加無可推諉。

第一次世界大戰前,你就是來了美國,也沒有資格入籍;但經過兩次世界大戰,就把世界局勢完全改觀了,一切不平等條約自動撤銷,殖民地紛紛獨立,小國普遍興起。今天在聯合國裡,無論大小國家都是一票,一律平等。面對這種國際情勢,美國也把申請居留名額放寬許多,從一九六七年起,年年有兩萬華人移來;從一九八二年起,年年有四萬名額。因這緣故,華語工作就成了我們的當務之急。

很奇妙,在主恢復裡的聖徒,以遠東的台灣人數最多,有將近五萬人。所以每年從台灣來的移民中,總有一些聖徒。這迫使我們更需要積極作華語工作;我們配合主,主也配合我們。在南加州橙縣,爾灣(Irvine)是新開闢的地區;我們看準這裡應該有一個召會,就送了二、三十位聖徒去作先鋒。感謝主,我們一去,祂就打發成群的華人去,有許多是工程師、醫生、牙醫,這些都是我們福音的對象。

我們必須看見,宇宙的環境是主作的,都在主的管制之下。聖經最後一卷書啟示錄,給我們看見召會的光景,也給我們看見整個宇宙的光景。在四至五章,我們看見天上有一個寶座,神坐在其上;我們的救主,獅子羔羊,立在寶座前,得著施行神經綸的書卷;祂的七眼就是七靈,作為執行者,以執行祂的行政。今天全世界都在我們救贖主的執掌之下;外邦人不知道,我們卻知道。祂是萬王之王,萬主之主(啟十七14,十九16),所有元首、君王、執政掌權的,都在祂以下,祂管理、安排宇宙的一切。

人一定居,福音就不容易傳。人一移動,心就跟著轉動,對福音很敞開。無論在上海或煙台,我都看見,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很難信主,也不敢信主;信主的幾乎都是外地來的。以後因著時局,一下子三百萬人從大陸移到台灣,我也去了。那時傳福音真容易。中國有一句俗諺說,“人挪活,樹挪死。”驗諸已往,確是真理。這也就是為什麼在美國,華僑社會包括留學生在內,向福音都很敞開,因為人一移民到外國,就拔了根,心也動了起來。沒有鄉親關係、鄉土情感,這時遇見我們同是華人的向他傳福音,自然很容易接受。

我們必須領悟,主不僅是我們的救贖主,更是世局的安排者,為使祂的福音能以廣傳。今天我們都是蒙祂指派的“全權特使”,要把祂的福音送給人。主說,“天上地上所有的權柄,都賜給我了。所以你們要去,使萬民作我的門徒…。”(太二八18~19)不要以為傳福音是一件小事,要看見這乃是一件大事,需要天上地上的權柄來效力。如果天上地上的權柄不運行,我們傳福音時誰聽、誰信?

2020/10/10

聖經之旅 第八課 挪亞改變時代的生活與工作 (節錄)

讀經:創世記六至七章

人類第三次的墮落

從該隱犯罪離開神的面之後,地上的人就分成兩類,走在兩條不同的路上。以挪士的後代生了以諾,以諾生了瑪土撒拉,瑪土撒拉生了拉麥,拉麥生了挪亞。他們都是敬畏神而得救,得神喜悅,呼喊主名,並享受主豐富的人。而該隱和他的後代,卻走了撒但的路,發明了無神的文化,完全與神的心意背道而馳。該隱的後代在地上漸漸增多,他們在地上罪惡很大,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。到一個地步,甚至任由墮落的天使與他們的女兒結婚,交合生子,破壞了神原初設立婚姻的目的,和婚姻神聖的原則。神見到人在地上墮落犯罪的情形,就心中憂傷,說,『人既屬乎血氣,我的靈就不永遠住在他裡面。』神後悔造人在地上,因為全地滿了敗壞和強暴。神又說,『我要將所造的人、和走獸、並昆蟲、以及空中的飛鳥,都從地上除滅,因為我造他們後悔了。』(創六1~7。)

人的女兒與墮落的天使交合,生出上古英武有名的人,這在神眼中乃是極大的淫亂,破壞了神在地上對於婚姻的命定。婚姻是神所設立的,為要維持祂所造的人類,以達到祂的目的。因此任何人都不該將婚姻看作無所謂的事,而應當看為神聖的事。神命定了婚姻神聖的原則,就是一夫一妻,為要保持人類在一種正確的情況下,以達成祂的目的。然而,在人第三次墮落的時候,狡猾的仇敵就進來,破壞了人婚姻神聖的原則。仇敵更污染人類到一個程度,使之成為人性與墮落之靈的混合,使人失去了原初被造時的純一。因此,神必須以洪水滅絕那一代的人。

挪亞在神眼前蒙恩

在全地滿了強暴和敗壞的光景中,有一個人是特別的,這人就是以諾的後代挪亞。聖經告訴我們:『挪亞是個義人,在當時的世代是個完全人;挪亞與神同行。』雖然全地都是敗壞的,但還有一個人,能在神眼中得恩典,這人就是挪亞。挪亞生於一個敬虔的世家,承襲了先祖一切屬靈的祝福,並走神救贖生命的路:包括亞當救恩的路、亞伯獻祭的路、和以挪士呼求的路。挪亞並且跟隨他的曾祖父以諾,在那彎曲、悖謬、淫亂的世代中,與神同行。(創六8~9。)挪亞代表生命線剛強的延續,並大大加以發展,使這條線更往前。

挪亞能與神同行,乃是因為他在耶和華眼中蒙恩。神給挪亞恩典,加強挪亞,與他站在一起並支持他,使他不受那敗壞世代的影響。什麼是恩典?恩典乃是神自己臨到我們,為我們作事。你軟弱麼?神要來作你的力量,神的來到就是恩典。你不能面對你的處境麼?神卻臨到你,要與你站在一起,為著你,並且在你裡面,與你一同面對這處境。這就是恩典。想想今天社會的情形,盡都是邪惡、敗壞、犯罪並屬鬼魔的。這個時代充滿了彎曲、悖謬、姦淫並邪蕩,超過了挪亞的世代。我們需要主作我們的恩典,使我們成為今天的挪亞,從這邪惡的世代被分別。

挪亞聽信神的話而建造方舟

挪亞與神同行,神喜悅他,就將自己的心向挪亞打開,將祂的秘密啟示挪亞。神告訴挪亞,地上滿了血氣之人的強暴,因此神要把他們和地一併毀滅。祂要使洪水氾濫在地上,毀滅天下。凡地上有血有肉,有氣息的活物,無一不死。神要挪亞建造一隻方舟,他同他的妻子、兒子、兒婦,都要進入方舟,以保全性命。神又向挪亞啟示了建造方舟的材料與方法。並要挪亞將凡有血肉的活物、飛鳥、牲畜、和地上的昆蟲,都各從其類,每樣兩個,一公一母,帶進方舟,好保全性命。還要積蓄各樣的食糧,好作他和他們的食物。挪亞就這樣行,凡神所吩咐的,他都照樣行了。(創六13~22。)

神告訴挪亞要造方舟,挪亞接受了神的啟示,他立刻相信神的話,並照著神的話來建造方舟。新約告訴我們,挪亞的日子,人又吃又喝,又嫁又娶。(太二四38。)所有的人都被宴樂充滿,沒有人知道神的心意,更不知毀滅即將來到。但因著挪亞與神同行,神將祂的心意啟示給挪亞。挪亞不僅聽見這啟示,並且他也相信了,且照著神所吩咐的去行。今天這世代比起挪亞的世代,是有過之而無不及。絕大多數的人都盲目的追求屬世的娛樂。這世代的潮流,將人的心眼弄瞎,使人不認識神的旨意而遠離神。我們要作那一班人呢?是盲目的跟隨世代潮流,還是像挪亞一樣,接受神的啟示,相信神的話,積極過召會生活,建造今日的『方舟』?

挪亞傳揚義的工作

神告訴挪亞,祂要用洪水毀滅這地。挪亞聽見這話,他除了照神所吩咐的,建造了一隻方舟之外,他還作了一件重要的事,就是向周圍的人傳福音。我們怎麼知道這事呢?因為彼得後書清楚的告訴我們,挪亞一家八口是『傳揚義』的人。傳揚義就是反對當時邪惡的世代。挪亞為什麼傳揚義?因為挪亞的世代是邪惡的,地上充滿了強暴,沒有一件事是義的。但挪亞是個傳揚義,反對一切不義、邪惡和強暴的人。挪亞花了許多時間建造方舟,他也必定關心周圍的人。因此挪亞向周圍的人傳揚神的義,告訴他們,要轉向神,要與神、與人並與自己都是對的,否則神公義的審判就會臨到他們。只可惜,當時的世代,除了挪亞的家人之外,竟沒有人相信挪亞的傳揚,沒有人相信洪水會臨到他們。

主耶穌說,人子來臨的日子要和挪亞的日子一樣。人們要吃、喝、嫁、娶,但主要忽然來到,正如挪亞的時候洪水來到一樣。(太二四38~39。)那麼,今天的『方舟』在那裡呢?乃是在召會生活中。我們同過召會生活,就是建造今日的方舟。我們都必須是今日的挪亞,跟隨挪亞的腳蹤來得恩典,因信與神同行,接受啟示,相信神的話,並傳揚快快進入方舟的福音,向人見證我們所相信的。好使我們周圍那些願意相信並接受主的人,能與我們一同進入方舟,得蒙保守和拯救。

挪亞一家藉水得救

當挪亞將方舟建造好了,神對挪亞說,『你和你的全家都要進入方舟,因為在這世代中,我見你在我面前是義人。』神又要挪亞將潔淨的畜類,帶七公七母;不潔淨的畜類,要帶一公一母;空中的飛鳥也要帶七公七母,可以留種,活在全地上。於是挪亞照著神所吩咐,帶著妻子、兒子和兒婦,以及各樣的畜類和飛鳥,進入了方舟。當挪亞一家八口和一切活物都進入方舟,神就把方舟的門關了起來。過了七天,洪水氾濫在地上。那一天,大淵的泉源都裂開了,天上的窗戶也敞開了,神降雨在地上,共四十晝夜。洪水在地上氾濫了四十天,水往上漲,把方舟從地上漂起來。水勢在地上極其浩大,天下的高山都淹沒了,地上一切有血肉的動物,以及所有的人都死了。只留下挪亞和那些與他同在方舟裡的。洪水在地上,總共一百五十天。(創七1~24。)

挪亞活在一個彎曲悖謬的世代中,那世代不僅被神定罪,在地上還有黑暗邪惡的權勢。結果神來干涉,審判並了結那世代。神一面用洪水審判那邪惡的世代,另一面洪水也把挪亞從那世代分別出來。因此,挪亞不僅藉著方舟上的松香(預表基督救贖的血),脫離神的定罪;也藉著審判的洪水蒙拯救,脫離邪惡的世代。今天,我們生活在同樣的世代中,這世界的局勢毫無疑問是在神的定罪之下,也是在邪惡權勢的敗壞影響之下。若非神的救恩,沒有人能倖免於這邪惡敗壞之世代潮流的影響。但感謝主,挪亞和他一家的人進入方舟,正預表我們這班得救的人,藉著受浸歸入了基督。藉著受浸,神完全的救恩不僅救我們脫離祂的定罪,也救我們脫離這黑暗世代邪惡的權勢和影響力。今天,我們都是藉水得救的一班人。

方舟-團體基督的預表

挪亞一家藉著進入方舟,而蒙拯救脫離神的審判,與撒但敗壞的權勢。那麼,方舟究竟是什麼?照聖經來看,整個方舟乃是基督的預表。(彼前三20~21。)聖經告訴我們,方舟是用歌斐木造的。歌斐木是一種飽含樹脂的柏樹,能夠耐水。而在雅歌中,香柏樹正預表釘十字架並復活的基督。釘十字架的基督能抵擋死水。祂嘗了死味,死對祂毫無辦法。方舟的裡外抹上松香,在希伯來文中,松香與贖罪是同一字根,意思是遮蓋。這說出我們在基督裡有完全的遮蓋,如同挪亞在方舟裡得到遮蓋與保護。整個方舟,乃是基督的預表。在方舟裡,不論外面的風浪多大,我們都能安全。這就是挪亞進入方舟積極的意義。

就實行來說,今天我們一面傳福音,一面建造方舟。我們所傳的就是我們所建造的。藉著我們的生活和工作,我們把向別人所傳的建造起來。至終,我們要進入我們所正在建造的,別人也可以進入這建造。建造的方舟要拯救我們脫離這被定罪的世代。我們需要向人傳講基督,我們的傳講就是建造基督。這就是說,我們憑基督活著並與基督同活。我們是活出基督。這就是我們建造的工作。同時,我們也在建造召會。召會就是團體的基督,(林前十二12,)而基督就是今天的方舟。只要我們正常的過召會生活,每日持續的享受主,參加小排及主日聚會,經過一段時日,不需要別人的要求或規勸,許多屬於這世代潮流的口味和愛好,自然而然會從我們身上脫落。什麼能救我們脫離這悖謬的世代?過召會生活能救我們。

作個轉移時代的人

方舟既是基督,挪亞如何能建造方舟呢?新約告訴我們,神在我們裡面運行,使我們立志並行事,作成我們的救恩。雖然我們已經得救,但神仍在我們裡面作工,使我們能作出我們的救恩。挪亞如何靠著他所建造的方舟而得救,今天我們也必須作出我們的救恩,使我們能得救。今天,召會就是團體的基督,因此我們建造召會,就是建造方舟。千萬的人因著進到召會生活裡蒙了拯救。團體的方舟能拯救我們,脫離這彎曲悖謬的世代。因此,要建造方舟,我們需要同過召會生活。

當人在地上敗壞達到極點的時候,神在地上仍尋得挪亞這個走祂生命之路的人,與祂合作同工,完成祂為著走祂救贖生命之路的人所實行的救恩。挪亞與神同工所建造並進入的方舟,乃是表徵神的救恩。挪亞奉神的命令,照神的啟示,為神造方舟,表明神要這樣照祂的經綸在地上有所工作,必須得著與祂同行、同活的人,在地上與祂合作、配搭、同工。祂雖是全能的神,(賽九6,)但建造的工作,祂必須得著人與祂同工,才能完成。

今天我們要與神合作,來傳揚公義,並建造召會,好讓主能回來,審判這世代,並帶進一個新的時代。(太二四37。)為此,我們需要從主得恩典,使我們能成為轉移時代的人。我們需要每天向主尋求恩典,使我們能完成神的定旨,並轉移這時代。每天早晨,當我們還未接觸到這邪惡世代以前,我們應當竭力的來接觸主,並從祂接受恩典。同時在我們一天的生活中,都不斷尋求主的恩典,使我們能過一個分別的生活,好轉移這時代,為著主的回來。我們若這樣禱告,祂豐富的恩典就會充足的供應我們,使我們能過一個與這世代分別,照著神的經綸,與祂同行並同活,為著主回來的生活。